印度是包括在冈瓦纳古南大陆之内的。在它的中间隔着泰提斯海,是不相连接的另一个古大陆。现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属于印度的第一带低矮的丘陵和第二带的小喜马拉雅山脉及其东麓,在当时都还深深地埋在喜马拉雅海底。也恰如乌鲁夫所说:“喜马拉雅是很年幼的山系,因此在喜马拉雅向来就不是任何植物区系发育中心。与此相反,中国从上三叠纪以及侏锣纪以来,就没有中断地存在着已存在的陆地,所以是亚洲和北半球温带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发育中心。”(见乌鲁夫《历史植物地理学》中译物本第323页,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所以,茶树的原产地不可能在印度,而是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已经是不辩自明了的。
另一是从地质变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种内变异论证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茶种植物的种内变异,最显著的是:小叶种和大叶种的变异,灌木型和乔木型的变异。
喜马拉雅运动开始,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渐进的而又是重大的改变,形成了川滇纵谷和云贵高原。特别是近一百万年以来,云贵高原上升了4,500—6,000米,河谷则下切500米,分割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见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貌区划草案》第二章第二节)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种植物不知不觉地被分置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气候之中,各自向着环境相适应的方向演化。位置于多雨炎热地带的,演化成具有对多雨、高温、强日照的适应性状;反之,处于温带气候中的,则逐步筛选出耐寒、耐旱,喜荫的适应性状。再经由发源于本地区的各大水系向各个方向传播,分布到各地安家落户,从最初的茶树原种向两个极端发展:热带型的大叶变种和温带型的中、小叶变种。
再则,自第四纪以来,全世界经历过好几次冰河期,对植物造成极大灾害。就我国西南地区而言,云南受到的冰河期灾害不大,所以原来生长在云南的大叶种茶树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保存最多。四川的受害地区主要在青衣江流域、蛾眉山区、大渡河流域和东部涪陵以东的乌江中下游一带。(见中国科学院《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川南、黔北,黔南等地受害较轻。大批生长在冰河地区的茶树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些生长在河谷低地温暖地区的得以幸存,其后代就为今天零星分布在西南各地的野生大茶树,如南川的大茶树就发现是与冰河时期的银杉(有人称为“活化石”)同时存在。而经过自然筛选,向着抗寒抗旱、向着灌木化、小型化发展的,就是广大的中、小叶种植被了。这就是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川、黔、桂、粤等地的中、小叶种、大叶种茶树同时分别存在的原因。
虽然它们以上述种种不同的形态同时分别存在,但是他们都是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后代。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过:
“同一个种的个体,虽然现在生活在相隔很远的、互相隔离的区域中,必然曾经发生于同—地点的。这一个地点就是它们祖先最初生活的地方。”
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和气候的变化,使茶树发生了上述的种内变异,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因此,可以论证这一地区就是茶树的原产地。
此外,国外大多数学者,如美国的瓦尔希(M·Walsh)和威尔逊(AWilson),苏联的杰姆哈捷和勃列勤乃得(EBretschueid),法国的金奈尔(DGenine),日本的志村乔和桥本实等,对茶树原产地的问题,都和我们持相同的“一元论”的论点。特别是志村和桥本两教授,根据其多年茶树育种,在作细胞染色体的比较观察的报告中,指明中国种和印度种染色体的数目都是相同的(2n=30),在细胞遗传学上认为没有差异。桥本实教授又在外部形态学方面作了多次调查,从中国东部(台湾到海南岛),到泰国、缅甸和印度阿萨姆等地,1980年和1983、1984年又到我国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发现虽然发生了连续性的变异,但不存在区别于中国种和印度种的界限。具体的例子是,即使是印度阿萨姆地区的印度种,也有从叶形大的到叶形小的各种各样类型。再比较印度那卡型茶和野生于台湾山岳地带的中国台湾茶,以及缅甸的掸部种茶,在形态学上全部相似。以四川、云南为中心,从缅甸到阿萨姆,表现为大型化,正如日本向北推移逐渐趋于小型化的趋向一样。若从野生茶的分布来看,是沿着长江、珠江、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亲敦江、普拉马曹特拉河各大河流分布的。这些河流的上游全发源于云南、四川,从而推测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的,这就是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云南、四川地区的根据。
再以“茶”字的字源(见本节三)以及我国茶种和茶叶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史(详见本书第六章)来看,都可说明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虽然,在茶树原产地问题上还有人提出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争论,但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茶叶最先为中国人从药用变为饮用,茶树最早为中国人由野生变为园栽,茶叶和茶种最早由中国传播至世界各地,茶树原产地也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则是无容置疑的。至于茶树原产地究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更具体的什么地方,包括笔者在内的国内茶叶科技工作者和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苏联等国的茶叶科技工作者,都在进行探讨和研究,将逐渐得到阐明。为了引起国内外茶业界对茶树原产地研究的重视,笔者正委托有关同志搜集国内外有关茶树原产地的论著和调查研究资料;汇编成册,以供参考。
四、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是由根、茎、叶、花、果等器官所组成,器官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茶经》在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时,都用了比拟的方法,说:“树如瓜芦,叶如梔子,花如白蔷薇,实如并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树、叶、花、实、茎,总称为茶树地上部;根系称为地下部,是茶树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在陆羽当时还没有植物学的情况下,直观地借用其它植物来描述茶树的各种形态特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茶树形态特征去识别茶树品种,可作为选育良种的株型指标,还可作为诊断茶树营养的标志。因此,了解、认识茶树的形态特征,是茶树栽培的基础,也是利用和改造茶树的科学依据。
茶树在长期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在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大体上是这样的:茶树叶、果、花茎。
茎由种子胚芽和叶芽伸育而形成,是联接茶树各器官的部分,也是形成新的茎、叶,芽的部分。茶树的茎部一般分为主干、主轴、骨干枝。细枝,直到新梢。主干是区别茶树类型的依据,分枝以下部分称主干,分枝以上部分称主轴。由于主干的特征和分枝部位的高低不同,可将茶树树型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树冠因分枝角度的不同,分为直立状、披针状和半披针状三种。分枝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有单轴分枝式和合轴分枝式两种。枝条是生长着叶子的茎,初期尚未木质化的枝条,称为新梢或嫩梢。新梢柔软,茎绿色,生有茸毛。
叶叶是茎尖的叶原基发育而来的,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种茶的收获对象。叶形有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倒卵形、圆形、披针形等。叶面有光晴、粗糙、平滑之分,叶表面通常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叶质有厚薄、软硬之分。叶尖形状有长短、尖钝之分,分锐尖、钝尖、渐尖、圆尖等种。叶缘有锯齿,一般有16—32对;锯齿上有腺细胞,老叶脱落后留下褐色疤痕,叶脉网状,侧脉伸展至叶缘三分之二处向上弯曲呈弧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叶片在茎上的着生状态分上斜、水平、下垂三种。叶片的大小以叶面积表示或以叶长乘叶宽表示。通常计算叶面积的简便方法是叶长×叶宽×0.7(系数),以平方厘米表示。茶树品种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即以曲为依据。面积在28-50平方厘米之间或长为10-14厘米×宽4-5厘米,称大叶类;面积在15—28平方厘米之间或长7-10厘米×宽3-4厘米称中叶类,面积在15平方厘米以下或长7厘米以下×宽3厘米以下,称小叶类。
花茶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花萼通常绿色,也有带红色的,外形近圆形,有5-7片,受精后萼片向内闭合而不脱落以起保护子房的作用。花冠白色,少数淡红色,由5—9片大小不一的花瓣组成,上部分离,下部联合,并与雄蕊外面的一轮花丝合生在一起,花谢时花冠与雄蕊一起脱落。雄蕊的数目很多,一般有200—300枚,雄蕊可分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内可产生花粉粒。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组成,柱头是雌蕊顶端接受花粉的地方,柱头下边为柱状,叫花柱,花柱下边膨大部分是子房。
果实果实是茶树种子繁殖的器官。茶树果实为蒴果,由茶花受精至果实成熟,约需一年零四个月,这时,同时进行着花与果发育的两个过程,“带子怀胎”也是茶树的特征之一。成熟果实的果皮为棕褐色,外种皮栗壳色,内种皮浅棕色,种胚两侧连结二片乳白色的子叶。茶果形状视种子数目而异,每果一粒的略成圆形,两粒的呈肾形,粒数的多少是由于房室数和胚珠数及发育条件而定的。
根茶树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固定植株,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物质运输到地上部。茶子萌发时,胚根生长而成主根,主根上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叫侧根。茶树幼年期因主根明显而发达,为直根系;而扦插繁殖的茶树,它的根系是从插枝基部发生的大量不定根逐步发育伸长而成,因此幼年时即为分枝根系。一般来说,直根系常垂直分布在较深的土层,侧根多水平分布在较浅的土层。茶树幼嫩细根的根尖上有许多根毛,依靠它吸收肥和水。幼嫩细根逐渐老化增粗,通常把直径在1毫米以下的根称为吸收根;直径在1—5毫米的称为输导根,直径5毫米以上的称为骨干侧根。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态,对于确定农业技术措施有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树如瓜芦”的瓜芦。
瓜芦,又名皋芦,是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一种叶大而味苦的树木。陆羽在《一之源》里用了瓜芦来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一之源·注》还说“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指出瓜芦似茶而非茶。
瓜芦这一名称,首见于约成书于东汉年间的《桐君录》,东晋时代又出现了皋芦的名称(据明陈继儒《茶董补》引东晋裴渊《广州记》),南朝陈代沈怀远在《南越志》中,并指出了皋芦即是瓜芦,同时还说皋芦也叫作过罗、物罗。说苦簦就是皋芦的,则见于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又指出苦簦也称为苦丁,后来的我国地方志,还说苦丁即是苦登(见1947年《贵州通志》);瓜芦这种树木,究竟是茶,还是似茶而非茶,自东汉以来,就有两种说法。说瓜芦似茶而非茶的,也首见于《桐君录》,陆羽在《七之事》中曾引用了《桐君录》中“似茗”的说法,说明《一之源·注》的说法可能来自《桐君录》。此外,前于陆羽的南朝陈代沈怀远,在所著的《南越志》中,也说它“叶似茗”;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叶状如茗”。说瓜芦就是茶的,如明陈继儒《茶董补》引东晋裴渊《广州记》说:“西平县出皋芦,茗之别名。”又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广州记》曰:新平县出皋芦。皋芦,茗之别名也。”又如1938年第六版《植物学大辞典》,也明确认定皋芦是茶的一种。上引的各书中,无论说它是茶,还是似茶而非茶,但说它味苦涩,说它叶大,还说它产于我国南方,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得最为明确:“皋芦,叶状扣茗,而大如手掌,捼碎泡饮,最苦而色浊,风味比茶不及远矣,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在清代和民国的我国的地方志中,记载产有苦葵(有的简称为登)、苦艼、苦丁,亦即产有瓜芦(也就是产有皋芦)的地方,计有广东省的琼山县、万宁县、陵水县、河源县、龙川县、宝安县、南海县、潮安县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州县、宾阳县,贵州省的仁怀县和四川省的灌县、绵竹县及原属清代泸州的古宋县。但迄至1983年以前,于上述各省区中,并未发现有关产有瓜芦亦即皋芦的报道。
日本现在是仍存在皋芦种的。日本的桥本实教授对日本皋芦种曾作过多年研究,从他的论述来看,日本的皋芦种,是指从中国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变异类型,它属于灌木型,叶面强度隆起,叶大而圆,它近似我国茶树品种中的佛手种,与我国的瓜芦亦即皋芦,并不是同一种树木。他为了寻求日本皋芦种的原种,曾几度来到我国,意欲找到我国现存的瓜芦树,并在来华期间,曾和日本的茶叶研究者到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进行访问,向该院陈兴琰教授等问及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现在哪些茶区有皋芦茶树;二是日本的皋芦茶是否即中国古文献中所指的皋芦茶或苦簦茶。陈兴琰教授等由于过去缺乏调查研究,未能作出明确的答复,同时,桥本实教授在几次访问时,也从未发现我国有瓜芦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