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不考虑公司的业务特征,也不考虑公司的管理能力。他的调查研究仅限于公司档案和年度报告。如果仅由于股票市价低于公司资产帐面值而出现数学意义上赚钱的可能性时,格雷厄姆就会买下该公司的股票,不管它的经营管理状况。为了提高投资成功率,格雷厄姆选择大量购买、广泛分散的投资策略,这个做法和费雪正好对立。如果格雷厄姆的教导仅限于这些方面的话,巴菲特是不可能重视他的投资哲学的。对巴菲特来说,格雷厄姆的安全空间理论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格雷厄姆方法的所有缺点都可忽略不计。
除了成为巴菲特思维框架的安全空间理论外,格雷厄姆还帮助巴菲特认识到了跟踪股市波动的愚蠢性。格雷厄姆曾教导巴菲特说,股票既有投资特征也有投机特征。安全空间有助于解释股票的投资特征。股票的投机特征是人们恐惧和贪婪的结果。这些存在于大多数投资者中的情绪往往导致股价过份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如果能绝缘于股市的情绪旋风之外,就有机会利用那些基于感情而不基于逻辑分析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果你基于正确的判断得出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那么,不要仅仅因为别人不同意而轻易放弃。“别人不同意你,并不能说明你对或错,”格雷厄姆写道,“你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你的数据和推理正确。”
巴菲特同时倾心于格雷厄姆和费雷是容易理解的,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有关投资的思考基准--安全空间,并且帮助巴菲特学会了控制情绪以便从市场波动中获利。费雪则教给了巴菲特实际可行的选股方法,使巴菲特能够判别出好的长期投资,当人们认识到巴菲特的投资行为是格雷厄姆和费雪投资哲学的合成时,围绕巴菲特投资行为的困惑也就容易解释了。
“仅有好的智力是不够的”,德斯卡特斯说,“关键在于很好地应用智力”。正是智力应用这个环节把巴菲特与其他管理投资人区分开来。巴菲特同辈中的许多人都很有才华,严谨认真,富有献身精神,巴菲特之所以能超越他们完全是因为他令人仰视的战略执行能力。
五、关于现代投资理论的争论
(一)多元化证券投资理论
1952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哈利·马克维兹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分析”的文章。从马克维兹的观点看,要解释一个简单的原理,即回报与风险的密不可分性是一件简单的事,用不着长篇大论来解释。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认为有可能将二者的关系从统计学的层面进行有效的量化,从而决定出获得某种回报所需的风险程度。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支持这一结论所涉及的计算。他认为没有哪一个投资者能够只承担低于平均程度的风险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马克维兹事后说:“我被风险与回报同时存在这样一个观念深深打动。”尽管今天这一原理看起来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我们已对投资学进行了学习。但在50年代,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理念。在此之前,投资者对证券管理或对风险的概念很少去想。如果某位券商认为某种股票价格要上涨,他就将它买下,并不做其他考虑。证券投资是建立在偶然性的基础之上的。
这使马克维兹感到迷惑。他认为相信高回报低风险是非常愚蠢的。为了澄清他的观点,马克维兹修改了他称之为“有效前沿”的说法。
他解释说:“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可以画一条曲线,其中一个轴代表预期回报,另一个轴代表风险。”所谓有效前沿就是沿着左边底轴向右上端画一条线。这条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预期收益与相关水平风险的交叉点。最有效的证券投资应该是在某一水平的证券风险上产生出最高的回报。最无效的证券投资是将投资者暴露于一定水平的风险之中又没有相应的回报。马克维兹说,投资券商的目的是将证券投资与投资者所能容忍的风险度相匹配,并尽量限制或避免低效证券投资。
1959年,马克维兹在《证券投资选择:有效多元化投资》一书中对风险进行了更加全而的描述。他解释道:“我用标准偏差作为风险尺度,偏差可以被视为距离平均值的远近,距平均值越远,风险越大。”
根据马克维兹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证券投资风险的大小视为所有投资个股平均方差的权重。但这个定义忽略了关键的一点。尽管方差为某一个股的风险提供了度量方法,但两个方差的平均数(或100个方差的平均数)却不会告诉你2个或100个股票投资组合的风险。所以马克维兹所做的是找出了决定所有证券投资风险的方法。许多人认为这是他最杰出的贡献。
基于广为接受的权重和方差公式,他将这个总体个股平均方差的权重称之为“协方差”(协变性)。协方差衡量的是一组股票的走势。协方差高,两个股票沿着同一方向移动。相反,协方差低则表示两个股票的走势相反。按照马克维兹的观点,证券投资的风险不是个股的方差值而是所有持股的协方差值。众多股票朝着同一方向移动的越多,将来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同一时间内下挫的机会就越大。同样道理,如果十股的价格朝不同方向移动,由这个风险股组成的投资组合可能反而是一种保守的选股方式。马克维兹说,不管怎样移动,多元化是解决风险问题的答案。
按照马克维兹的观点,一个投资者应遵循的合理行动顺序为:首先找出他(她)能够轻松应对的风险水平,然后建立起有效多元化的低协变性股票投资结构。
(二)“简单化的证券投资分析模式”
1963年,一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生比尔·夏普发表了题目为“简单化的证券投资分析模式”的博士论文。文中除对马克维兹的方法进行充分肯定之外,夏普提出了避免马克维兹方法中所要求的对协方差进行无数次计算的简便方法。
夏普的论点是:任何证券都与某些基本要素有一种共同的关系。这个要素可以是股市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或其他价格指数,只要这个要素是影响证券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可。使用夏普的理论,证券分析家只需衡量股票与主要基本要素的关系即可。它大大简化了马克维兹的计算方法。
让我们以普通股为例,按夏普的观点,决定股价的基本要素--最具影响股票行为的因素--是股市本身(行为群体和股票本身的特点也重要但具有次影响力)。如果某个股票比市场总体的波动更剧烈,这个股票就会使投资更具变化性也就更具风险。相反,如果股价比整体股市波动小,那么增加这个股票作为投资就会使投资组合变化较小,波动较少。现在证券投资的波动性只需由个股波动的平均权重来决定即可。
夏普的波动理论被赋予一个名称-β要素。β是两种不同的价格活动的相关程度:即总体股市的价格指数以及个股的价格。股值的升跌如果与股市完全一致,它们的β值为1.0;如果它们的升跌是股市的两倍,则β值为2.0;如果股值的波动仅为股市变化的80%,则β值为0.8。基于这一惟一的信息,我们就可确定投资总体的平均B值权重。结论是,任何β值大于1.0的投资就比市场水平更具风险性,而β值小于1.0的投资风险就较市场平均水平小。
在他的博士论文发表1年以后,夏普引入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叫做固定资产价格模式(CAPM)。这是对他有效投资单一要素结构模式的直接延伸。根据固定资产价格模式,股票承担两种风险。一种是简单的人市风险,夏普称之为“相关风险”。相关风险就是B值,它不能被多元化所化解。第二种风险叫做“非相关性风险”,这是针对某一公司经济状况的风险。与相关性风险不同,非相关性风险可以通过增加不同种类的股票投资被化解。
着名的作家、研究员以及《证券投资管理杂志》(The JournaI of Portfolin Management)的奠基人彼得·伯恩斯坦(PeteBernstein)曾与夏普一起共度了很多时间,并对夏普的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伯恩斯坦认为夏普的研究表明了一个无可争辩的结论:“有效的投资组合在于股市本身。没有哪种具有均等风险的股票能产生出高于预期的回报;也没有哪种具有均等预期回报的股票是风险较低的。”换句话说,固定资产投资模式表明证券市场投资的好坏完全在于马克维兹的有效前沿。
(三)有效市场理论
尽管包括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内的其他杰出的研究者都已对有效市场理论发表了见解,但法玛却是发展股市行为学综合理论中最有功劳的一位。
法玛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股价变化的。作为博览群书的读者,他博采各家股市行为学说之长,并深受法国数学家贝努瓦特·曼德尔布罗斯(Benoit MandeLbrot)的影响。作为级分几何的发明者,曼德尔布罗特认为由于股价波动极不具规律性,对他们永远不可能做任何根本性或统计性的研究;而且不规则价格波动的格局定会加剧,造成令人预想不到的大幅度股价紧张波动。
法玛的博士论文“股价行为学”1963年发表在《商业杂志》(The Journal of Business)上,后来又有部分节选发表在《金融分析家杂志》(Th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以及《机构投资者》(The Instiutional Investor)上。尽管法玛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但他已引起金融界的注意。
法玛所传达的信息简单而明确:股价的不可预测性是因为股市过于有效。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任何信息的出现都会使许多聪明人(法玛称他们为“理智的最大利润追求者”)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导致价格快速升跌,人们还来不及去获利,价格就已经变化了。所以,在一个有效市场里对未来的预测是不占有任何地位的,因为股价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但法玛承认对有效市场的某种概念进行经验性检验是可能的。另一种办法是找出能够在业绩上超出市场交易的系统,或找出超出市场业绩的券商。但如果这些券商存在,这个市场显然是不够有效的;相反,如果没有人能够展示出击败股市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股价反映出了所有可得的信息,并且市场是有效的。
这些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对于发展他们的理论家和研究者来说,可谓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但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华尔街对此却毫不理睬。彼得·伯恩斯坦给出的理由是:在此期间,证券管理是“未画航海图的领域”。然而,到了1974年这一切都改变了。
毫无疑问,1973-1974年的大熊市迫使投资专业人士去认真考虑学术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提供了控制风险的新方法。过去几十年的盲目投资所造成的深刻伤痛已不容再被忽视。伯恩斯坦说:“1974年的灾难使我确信一定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管理证券投资。即使我自己可以面对学术界的理论高墙无动于衷,但来自主要大学的理论体系势如破竹,以至于我无法接受同仁们的关于股市理论纯属骗人的鬼话之说。”
从此,开历史之先河,金融的命运不再掌握在华尔街或华盛顿的手中,甚至也不掌握在企业所有者手里。随着我们的进步,金融的前景将由一批大学教授来描绘,金融专业人士们纷纷开始上门求教。在他们的象牙塔内,大学教授成为现代金融的先行倡导者。
六、巴菲特的独特理论
(一)巴菲特与现代证券投资理论
尽管巴菲特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柏克夏公司的生意上,但他同时也密切关注着股票市场。当大多数投资人士将1973~1974年视为衰落损失的阶段时,巴菲特作为格雷厄姆的学生,对预测抱着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同时对股价的波动也毫不在意。他解释说,如果你今天买了一种股票并打算明天卖掉它,那你就进人了一桩风险买卖。预测股票短期内涨落的成功机会不会比掷硬币预测的结果好到哪儿去,你会有一半时间输掉。然而,如果你延伸你的时间段至几年,并假设你刚开始的购买就是明智的,你卷入危险交易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这是意味深长的一件事。巴菲特说:“如果你让我分析今晨买入可口可乐股票明晨将其卖出的风险,我会说这是一桩非常有风险的交易。”然而,按巴菲特的思维逻辑,如果今晨购买可口可乐股并且持股10年,这就是一桩零风险的生意。
(二)巴菲特论多元化组合
巴菲特对风险的认识推动了他对多元化战略的认识,在这点上他又与现代投资理论唱了反调。你还记得吗?根据那个理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主要好处在于降低个股的价格波动。但如果你对价格波动不感兴趣,像巴菲特那样,你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投资多元化。
巴菲特说:“我们采取的战略与下列标准多元化信条格格不入。许多权威评论者会说我们的战略可能比传统投资者的更具风险。我们认为,如果投资者提升他对企业的关注强度,并且提高他对企业经济状况的满意度,然后再购买他们的股票--事实上他们也应该这样做--那么集中投资的策略反而会降低风险。”这就是说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家有选择的公司上,你更有可能对他们进行密切的研究,并掌握其内在价值。你对你公司了解得越多,你可能遭遇的风险就越小。
巴菲特解释说:“多元化只是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如果你想让市场对你不产生任何坏作用,你应当拥有每一种股票,这样做也没有错呀。这对于那些不知如何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从许多方面,现代投资理论保护了那些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评估企业的投资者。但这种保护是有代价的。按照巴菲特的说法:“它(现代投资理论)会告诉你如何计算平均值,但我想任何一个5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如何计算平均数。”
(三)巴菲特论有效市场理论
如果有效市场理论是正确的话,除非靠机遇,否则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或团体能取得超出市场的业绩。任何人或团体更无可能持续保持这种超出寻常的业绩。然而巴菲特在过去25年的骄人业绩就是确凿的证据。这是可能的。还有其他几位步巴菲特后尘的聪明券商,他们也打败了市场,其经验也证明了产生超出市场业绩的可能性。这对于有效市场理论意味着什么呢?
据巴菲特的观察:“有效市场理论的倡导者们似乎从未对与他们的理论不和谐的证据产生过兴趣。很显然,不愿宣布放弃自己的信仰并揭开神职神秘面纱的人不仅仅存在于神学家之中。”
关于有效市场理论为什么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