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投资策略全书
27818700000004

第4章 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形成(3)

费雪举例说,美州铝业公司是一家“走运和有能力”的公司的例子。说该公司能干是因为公司的开办人极有能力。美州铝业公司的管理者预料到了他们产品的商业价值,于是积极扩大铝的生产能力、增加销售额。该公司也很“走运”。因为超出管理者直接控制之外的事情对公司及其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铝的销售量。由于航空工业的发展,使该公司获得了远远超出管理者所预计的利润。

费雪认为,杜邦是一家“由于能干而走运”的公司。如果杜邦停留在生产最初的产品--炸药粉末,那么杜邦公司就只能算一个典型的矿业公司了。但由于杜邦公司的管理者吸取了生产火药的经验和教训,于是能不断开发和生产新产品,比如尼龙、玻璃纸和纽赛特(2-甲基丙烯酸)等等。这些产品形成了新的市场,为杜邦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收人。

费雪指出,公司努力做好研究和开发,可以使公司的销售增长高于平均水平。如果没有开展研究与开发,美州铝业公司和杜邦公司显然不会获得长期成功。即使是非技术性的公司也需要认真做好研究开发,以便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和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

与此同时,一家公司虽有好的产品和劳务,除非他们是“专业化行销”,否则投入研究开发的努力将没有办法转化为市场销售。销售组织的责任在于帮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劳务的优点。销售组织也应该观察其顾客的购买习惯,而且能够注意到消费者需求的改变。

费雪进一步指出,仅仅看市场潜力是不够的。即使一家公司销售增长高于平均水平,但如果利润没有相应增长,最终也不是适当的投资对象。因此,费雪也审查公司的利润率,以及它维持和提高利润的努力程度,其中最根本的是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监督等。

费雪认为,投资于收入仅敷支出的公司决不可能获得上乘的投资回报。这些公司在扩张时期能产生足够多的利润,但在经济困难时期他们的利润就会迅速下降。鉴于这个原因,费雪寻求的公司不仅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低,而且致力于维持其低成本。

由于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永远维持它的利润,除非这家公司能够同时分析其成本结构,同时又了解制造过程中每个步骤所消耗费用的成本。为此,这种公司必须慢慢地落实会计控制和成本分析。有了这个成本结构的信息,使公司能够将它的资源集中于那些最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或维修上。另外,会计控制将帮助公司认清作业过程中料想不到的障碍。这些障碍或无效率,充当早期警卫的作用,以保证公司的总体获利能力。

费雪对公司利润成长是不是靠增资发行股票筹措财源,以维持公司在未来持续成长的能力表示关心。他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只能够由发行股票而成长。那么流通在外的大量股票,将会降低任何股东可能从公司的成长而获得的利润。高收益率的公司如果能由公司内部生产运转资金,将有较高的投资报酬。说明公司能够对本身固定资产与营运资本做好适当的成本控制,这样的公司,比较有能力管理其现金需求,同时避免使用现金增资方式募集资本。

一个能获取高于平均水准之上的公司,除了有上述企业特质外,同样还必须拥有经营能力高于平均水准的经营者负责经营公司。这些经营者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发展新的产品与服务,以便在目前的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被榨取殆尽后,仍能继续刺激长期的销售成长。

费雪特别指出,一些公司乐观地相信未来公司会有足够的成长,且能维持几年的营运。但是,很少有公司能够且已制定出维持未来十到二十几年内持续利润成长的政策。而经营者定出长期生存的公司政策,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这个观念要求的是长期的获利。相比之下,应把短期利润放在次要目标,但放弃短期利润不应该与牺牲现时的利润混淆起来。作为能力超过平稳水准之上的经营者,应同时有能力履行公司长期的计划,并能注意到公司每日的运作情形。

对于公司经营者来说,投资者不仅需要他高于平均水准之上的经营能力,而且要求他们绝对正直和诚实。要检验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股东受托人的身份,还是只关心他们自身的福利。费雪认为,要弄明白他们的意图,惟一的方法是看他们如何与股东沟通。一般说来,当企业营运情况良好时,经营者会畅所欲言,而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滑坡时,经营者会很诚恳地谈论他们的困难或少言寡语。

一个获得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与全体员工之间有着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这种企业里,员工应该几乎真正感到他们的公司有工作的良好环境。即使对蓝领阶层的员工,亦应该感到他们受到重视和适当的待遇。提拔员工,也使他们感到是基于工作能力而非偏爱。

对于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来说,其所在企业的经营阶层是否有团体敬业精神?是否拥有一个智囊团?以及他的指挥是否灵,这些都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体现。

费雪的这个“计分系统”有二百多项,但总起来只有两大项,即企业的特质和经营者的素质。费雪认为,仅阅读一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以此来判断是否值得对某家公司投资是不够的,而真正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从熟悉这家公司的人员中,获取第一手资料。

如何了解和掌握企业状况,费雪有自己构想的“葡萄藤”网络方法。

费雪把了解和掌握公司情况,比作建立一个“葡萄藤”状的网络,除了拜访上市公司领导、走访上市公司这类人人能想到却做起来困难的情况外,他把对企业的顾客及企业本身的多方位了解结合起来。比如说他曾经找过为该公司工作过的员工作顾问;他与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政府员工和商业机构的主管会面,他也拜访同业中的竞争者,这一点很为重要,尽管企业主管不愿对自己的公司披露太多,但是,他们从不缺乏对自己同业的批评。费雪说:“那是相当令人惊讶的,又是多么正确的一张强弱相比的比较图呵!同业中每个公司的真实状况,或多或少可以从与公司有来往的意见提供者所透露的信息交织而成。”

这就是“葡萄藤”网络,许多投资人不愿意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某家公司,因为若要为每一家公司重复建立“葡萄藤”网络,确也是件困难的事,费雪以减少手上持有的公司家数,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一般说来,他的投资组合少于十个公司,而且常常是三至四个公司即占去他股票投资的75%。

费雪坚持认为,作为投资者必须做好一些事情,而将投资的股票投在投资人的优势圈里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费雪认为,短期投资可能是投资人常犯下的错误之一。投资一家杰出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它,能使你赚大钱。选择投资对象时,他也是十分看重经营管理阶层的行为准则的。

费雪认为下列情况是买进股票的最佳时机:

(1)一个企业的经济增长点启动之初,如某个企业兴建一个主要工厂之初,此时股价最低,以后会逐步走高。

(2)有关企业不利消息出笼,一般会使股价下到一个低点。

(3)企业或行业发展发生质变,为某种重大改革导致大幅度下降之初,都应买进股票。

卖出股票最佳时机是:(1)当你发现买进股票之前的评估工作有错误;(2)该公司经营状况不再符合要求;(3)发现另一家更好的股票。

四、学习并超越权威

巴菲特坦承,自己的投资理念,85%来自格雷厄姆,剩下的15%来自费雪。

格雷厄姆和费雪显然是不同的。格雷厄姆属数量分析家,重点强调了那些可以测量的因素:固定资产、当前利润以及红利等。格雷厄姆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公司档案和年度报告,而且也不去拜访公司顾客、竞争者或经理人员。他的兴趣仅在于能够形成易被普通投资者所接受的安全投资获利方法。为了减小风险,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对他们的资产组合彻底多元化。

费雪的投资方法可视为格雷厄姆的对立物。费雪属质量分析家,重点强调他认为可以增加公司内在价值的因素:发展前景及管理能力。相对于格雷厄姆仅对购买便宜的股票感兴趣,费雪购买那些有能力增加其长期内在价值的股票。费雪工作时间冗长,包括作深入访问,以便发现能改善他选择过程的点滴信息。最后,和格雷厄姆不同的是,费雪偏向于投资组合集中化而不是多元化,即投资组合仅包括几种股票。

巴菲特相信这两种不同的教义“在投资世界里是并行的”。他的投资方法综合了费雷所坚持的公司业务及管理的质量方法和格雷厄姆所信奉的理解价格和价值的数量的方法。

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后不久,巴菲特继承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法。实际上,巴菲特的名字成了价值投资的同义词。这样称他并不为过,因为他是格雷厄姆倾心栽培的学生中最有名的一个,并且巴菲特本人也时常寻找机会偿还他欠格雷厄姆的知识债。那么,巴菲特又是如何使自己对格雷厄姆传授知识的感激和投资美国运通公司(1964年)、首都/美国广播公司(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1988年)以及威尔斯·法哥银行股票(1990年)的决策保持一致呢?因为在购买这些股票时,巴菲特并没有采取格雷厄姆的投资评估方法。

在早期的投资活动中,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和分析方法虔诚之至。通过寻找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出售的公司,巴菲特买入了一家无烟煤公司、一家街区铁路公司以及个风车制造公司的股票。但巴菲特很快意识到,按照格雷厄姆严格的数量界限去购买的这些股票根本无利可图。在格雷厄姆一纽曼公司工作期间,巴菲特所做的研究促使他更深入地挖掘公司的财务报告,以便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司股价的下跌。巴菲特发现,他廉价买入的几只满足格雷厄姆检验准则的股票之所以廉价,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基本业务正在遭受损失。

早在1965年,巴菲特就意识到格雷厄姆购买廉价股票的策略并不奏效。按照巴菲特的说法,用格雷厄姆的价值方法所购买的股票价格如此之低,以至于这些公司的经营只要“打个嗝”,投资者就会卖掉它。巴菲特把这种投资策略称为“烟屁股”方法。一个投资者走在大街上时,看见地上有一个烟屁股,便捡起来吸上最后一口。尽管这样吸烟很糟糕,但它的价格却使这最后一口怎么说也还算值得。巴菲特认为,为使格雷厄姆的策略长期有效,必须有人扮演清算人的角色。

按照巴菲特的解释,假如你用800万美元买下了市场价值为1000万美元的公司,如果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那么尔将获取厚利。但是,如果公司的经营经济状况很差,并且你在十年后才出售,那么你的收益就可能在平均水平以下。巴菲特认为到,“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平庸公司的敌人。”除非你能帮助清算这个效益很差的公司并从公司的市场价值和购买价格的差价中获利,否则你的收益将和这家业绩很差的公可一样悲惨。

巴菲特吸取了早期投资失败的教训,开始偏离格雷厄姆的严格教诲。“我进化了,”他承认,但是“我并不是简单地从猿过渡到人,或从人退化到猿。”对比公司的数量特征,他开始欣赏公司的质量特征了。但他仍然在寻找廉价货色。巴菲特坦言,“我的教训来自于我在邓普斯特面粉加工厂、三流杂货店以及新英格兰纺织品制造商那里所受的折磨。”

巴菲特引用了凯恩斯的话来解释他的困境:“困难不在于产生新观念而在于背离老观念。”巴菲特承认,格雷厄姆教给他的投资哲学及方法对他太有价值了,反而推迟了他的进化。甚至在今天,巴菲特继续信奉格雷厄姆的基本观点--安全空间。“即使在读到这个理论的四十二年后,我仍然认为安全空间这四个字是正确的。”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儿学到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当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购买这类股票就是成功的投资。1984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证券分析》一书出版十五周年的集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成功的投资者承认他们共同的投资知识来源于本·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空间的概念和理论,而格雷厄姆的每一个信奉者在具体应用他的理论时,都发展了一套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但共同的主旨都是寻找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对巴菲特最近的投资感到迷惑的人没有把理论和方法区分开。巴菲特确实信奉格雷厄姆的安全空间理论,但他已经摒弃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分析方法。按照巴菲特的说法,直接应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易于赚钱的黄金时期是1973年-1974年。

早在1969年,巴菲特就开始研究费雪的文章。但使巴菲特转向费雪思维方式的关键人还是查理。查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费雪的质量理论的化身,查理特别欣赏经营良好、价格合理的公司。喜诗糖果公司和《布法罗新闻报》都是价格合理而又经营良好的实际例子。查理向巴菲特传授了选购好公司的智慧。

本·格雷厄姆--来自东海岸的学者,代表了低风险的数量分析投资方法。而费雪--创业于西海岸的企业家,则代表了较高风险的质量分析投资方法。有趣的是,巴菲特住所正好处于两个海岸的中间--内布拉斯加,他综合了格雷厄姆的数量分析方法和费雪的质量分析方法。

从费雪那里,巴菲特认识到公司的业务类型、管理能力对公司价值起很大作用。因此,公司管理人员的特性也需要好好研究。费雪建议,为了全面了解一家公司,投资者必须调查公司的方方面面以及它的竞争对手。从费雪那里,巴菲特深知“闲话”的价值。经过多年努力,巴菲特创立了一千广泛的接触网络。借助这个网络,巴菲特能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进行评价。

最后,费雪教导巴菲特不要过份强调多元化。费雪认为,投资者被多元化误导了,他们相信把钱放在几个篮子里能降低风险。但购买太多股票的害处是不可能去观察所有篮子中的所有鸡蛋。投资者得冒花太少精力在他们熟悉的公司上而花太多精力在他们陌生的公司上的风险。按费雪的说法,买入大量对其业务不甚了解的公司的股票所承受的风险要比投资了解深刻的有限多元化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