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兵法
27813900000013

第13章 服从篇——下属的生存智慧(2)

李明做得对,很多“二把手”虽然没有决策权,但却十分知情,对“一把手”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上级的副手,上级的秘书,上级的太太,他们对一些事情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时的曹丕是曹操的大儿子,他和自己的弟弟曹植争夺太子的宝座。曹植自恃文才过人,父亲又重才胜过一切,便不拘小节,违背曹操的意愿。曹丕自知文才不如曹植,便在一次送行时,一语不发,叩头大哭,令曹操感动不已。

曹丕素日尊敬一切父亲身边的人,顺利地走上了从政之路,据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个很有政绩的帝王。

现在看来,曹植对父亲的作用过于夸大。他以为父亲是说一不二的一国之主,只要父亲喜爱自己,就不必顾及其他人了。曹丕就比较聪明,他调动了父亲方方面面的“二把手”为自己说话,终于登上了皇位。

“二把手”出于其地位上的原因,比“一把手”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虽然不能说一句顶一句,但有自己的圈子和能量,千万不要低估,更不能回避,免得牵动其敏感的神经,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对号入座: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再说

曹操赤壁兵败后,哀叹说:“如果郭奉孝(郭嘉)还在,我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话语明里是在怀念郭嘉,暗里便是认为这群谋士皆是酒囊饭袋的意思。

谋臣当中自是有人心里不服气。早在用兵前贾诩就曾建议曹操好好经营荆州,不必急着伐吴,他日水到渠成,孙权自然会来归附。曹操如果采纳他的建议,也就没有后来的赤壁惨败了。

曹操把战船用锁链连在一起时,程昱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说冬天刮西北风,他们怎么用火攻?

后来起了东南风,程昱告诫曹操小心,曹操说:“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同样的建议,如果是郭嘉提出,曹操自然会言听计从,为什么?因为郭嘉其人,曹操最为信赖,而其余谋士的建议,在曹操心中就要靠边站了。

韩非子早就明确指出,下属不能随便向上司进言,进言要慎重,否则会很危险。他列举了十种导致危险的进言情况,其中一种是:为官的经历不深,还没得到君主信任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全显露出来,那么即便谋划成功,也不会受赏;但如果谋划失败的话则会受到怀疑。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下属没有资格说话,谈话的效力接近于零。

下属说了过激的话,上司会认为很嚣张,借题发挥,让上司心中不快,怎么能接受建议呢?

下属说话高远,上司会认为言语浮夸、不切实际、卖弄学识,这样的建议华而不实,当然没用。

下属说话肤浅,上司会认为此人鄙陋庸俗。目光如豆,没有全局观,纠缠于细节,不能与之论事。

其实这都是上司的心理作用,因为下属不被信任,所以金玉良言只被当作聒耳的噪声而已。

至圣先师孔子曾说过,“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领导不信任,下属心中的话说了,痛快了,可是却犯了“交浅言深”的禁忌,除了显示进言人冒失,没有修养外,没什么作用。

某人发现顶头上司和女同事大搞婚外情,这件事已经成为办公室里的热门话题,有人还准备向高层领导告状。这个人打算向上司“劝谏”。

且慢!此时心情不好的上司把这个下属当出气筒的可能性极大,会认为下属是绊脚石,制造谣言的罪魁祸首,结果“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另外,上司也许是个精明的行政人员,不会让私人事务影响公事,此时下属提出忠告,也可能只是枉费口舌。

最恰当的作法是,下属做个沉默者,如此最能表示对上司的忠心。不要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更不要和其他同事一起窃窃私语。

再比如,为了表示作风民主,几乎每一个上司都会对员工说:“欢迎大家提供任何新点子或者建设性的批评……”根据经验,万一职员把此话当真,那可大错特错了。很多上司不但不喜欢所谓的建设性批评,甚至会刻意压制改进方案。

做下属的常常高估上司的诚意,低估自己的天真。不信你去观察,绝大多数上司都喜欢“没有声音的人”,有太多意见或想法的员工,常常被归人“非主流派”。把这样的下属“放逐”,上司耳根就清净了,因为他想听的是他认可的建议。

上班族进入办公室后,要学会说“官方语言”,要“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并且要记住:轮到你说的时候再说。

多说“是”:上司喜欢自信能干的下属

作上司的大都喜欢有工作热情、接受任务时不打折扣、勇于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的下属。这种人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留给上司的总是“积极而又能干”的形象。

在工作当中,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刚刚开完一个会,上司便交待给你一项任务。这时,你会很自然地想到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花费你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能不能做好或者应该怎样去做;第二,向你布置任务的上司正在等待你的表态,等待你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你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呢,还是对上司说“不”?

如果是有意识要考察你的话,那么应该说,他对你的能力和水平是了解的,对你能否完成任务,也是心中有数的。因此,你可以直接避开第一个问题,然后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来考虑第二个问题,用明朗的态度回答:“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务!”或“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等等。这时,你的上司心里就会有一种满意感、解脱感,进而还会因为你能为他分担重任对你产生谢意和更深的信任。

要知道,任何上司都绝不仅仅满足于只听到满意的答复,他们更注重你完成任务的情况是否也同样令他们满意,动听的话谁都会说,漂亮的事却不是谁都会干,只有完成任务,才能真心让领导心满意足。所以,当你给了上司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后。紧接着。你就应该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地去履行你对领导许下的诺言。

李平近年来一直在外企上班,他的上司也是一个外国人。李平很有感触地说:“外籍上司最不喜欢听到属下在接受任务时说‘NO’,而只爱听他们说‘Yes’。每当有工作要交给下属处理时,外籍上司都希望他们愉快地接受,然后说一句‘OK!我一定会尽快办好!’。”

如果作为下级不了解领导的心意和脾气,在接受任务时支支吾吾,犹豫不决,或者认为此项工作难度太大而反问领导怎样处理时,领导便会感到心中不快,与此同时,对你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印象,比如“缺乏自信心”、“不求上进”、“怕负责任”等等,天长日久,经常如此,你自己一再表现在重要工作面前无能为力,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令领导无法信赖,那么离领导请你另谋高就的日子就不远了。

有一位很有魄力、很有能力、也很能善解人意的领导,曾这样说过:“每一件工作都有难度。特别是重要的工作,难度更大。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人们去完成。试想,如果一个人,连接受工作的勇气都没有,他又怎能产生解决困难的信心?怎么能够圆满地完成它呢?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赢得上司的信任呢?”要是上司交办每件工作前,都把完成工作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交给你,那么你的位置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取代了。

所以要想作为一个让上司满意而又信任的下属,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在上司期待你说“是”的时候而说“不”,而这并不排除你在说了“是”之后和完成任务过程中,随时向他请示或与他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千万不要为了讨上司一时欢心,而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境地。

其实,如果你是个经验丰富的下属,那么,此时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做才能令上司满意。对第一个问题来讲,你不应考虑过多,不要过多地去想完成这项任务会如何如何困难,更没有必要现在就担心我一旦完不成会如何等等。你要牢记“事在人为”的道理和“有志者事竟成”的箴言,你还要明白你的上司已不是初次与你接触。这样,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是”,上司自然也就高兴了。

灵活劝谏:不要让你的建议冲撞了上司的“架子”

新来的上司第一次主持会议,他很诚恳地要求大家以后多提“建议”,并且说:“如果发现缺点,也欢迎大家告诉我。”现场鸦雀无声,没人说话。

第二次会议,上司再次重复那些话,才到职两个月的小许终于站起来提了一些工作上的建议,上司当场表示“嘉许”。他的动作有了示范的作用,有好几位同事相继发言。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遇会议,小许必不放过建议的机会,除了工作上的建议之外,也针对上司个人的言行有中肯而且诚恳的建议。

大家都认为,小许不久一定会“升官”,谁知却被调到一个闲差,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在开会时提“建议”。

看来小许是个热情直爽而且单纯的人,他的动机正确,但做法却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人有很多种,有些人心口如一,宽宏大量;有些人心口不一,嘴巴说得很漂亮,心里完全不那么想。因此要求大家提“建议”,有的人是真心的,有的人却只是故意作态,因为他要符合大家对上司的“角色期待”,所以他必须塑造“开明形象”,免得下属对他产生排斥。另外,一位新上司“从谏如流”,尚有其他目的。

1.了解下属的性格。任何建议都可显现该人的内心和价值观念,所以,让下属“开口”,下属的“性格”即一览无遗。

2.了解前任上司的特色及偏差。下属不一定会批评前任上司,但从他们反映的问题却可发现些蛛丝马迹,这是一位新任上司相当重要的参考。

3.了解谁是下属的“头头”及他们彼此的“生态关系”,也要了解谁是“不满分子”,谁是“是非制造者”。

大部分的上司要求建议都是诚恳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上司的动作根本就是“虚应故事”,甚至是一种权谋。

小许的上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还难以了解,因为这要从他如何面对建议,如何处理建议等多方面来评判。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小许被调至闲差,和他对上司个人言行的“建议”有关。

或许也有超大肚量的人吧!不过这种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混着优点与缺点的自我。这自我需要满足,而且不容冒犯亵渎,因此有些人可以接受九十九句批评的话,却不能接受冒犯到他自我的一句话。当上司的再怎么开明,毕竟还是需要一点“架子”的。小许的意见,对上司已造成压力,他又提出和上司个人行为有关的“建议”,上司就算不发火,也不会太愉快,因为他的建议冲撞了上司的“架子”,也冒犯了上司的自我!所以不被调职才怪。

不能说小许的上司有“错”,只能认为他肚量不够大;但此为人之常情,古代不是有很多皇帝被谏臣惹火而把谏臣杀掉吗?因此要提“建议”,有些要点必须注意。

1.不必当“急先锋”,让别人先提,看看“风势”后再开口,免得被心机深沉的上司“引蛇出洞”。

2.不可能解决又不切实际的问题少提,因为提了等于给上司增加麻烦,他是会把你成“麻烦人物”的。

3.看上司采纳建议的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决定是否要继续提,如果他只是做做样子,那就不要再提,因为提了也没有用,自己还会惹人厌。

4.关于上司个人行为的“建议”,能不提就不要提,若非提不可,应在私下委婉地提,否则上司会大大不爽的。

不过,也不能有意见不提,否则在上司眼中,你就会变成一个没有头脑、缺少主见,不会看、不会想的人。

委曲求全:在上司面前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好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愈是好吃的东西愈舍不得让给别人。没有人喜欢吃人家剩下来的东西,也没有人喜欢吃最不好吃的东西。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通过观察小孩子吃东西的情形,我们就可明白——只要妈妈端出来好吃的菜,孩子很快就会把它吃掉。

工作上也是如此。很多人在取得了成功之后,往往会独揽功绩,把上司晾在一边。记住,你已不是小孩,应该明白“忍耐”的真正含义。好吃的“菜”应该让你的上司“吃”,即使你辛辛苦苦忙活了好长时间,早已垂涎三尺,也要先给上司“夹菜”,并对他说:“没有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所以这菜要领导先吃!”

当然,我们这里针对的并不是吃东西,而是指工作上的利益而言。也就是说,当某种工作顺利达成时,你要把功劳让给上司。

也许你会说:“我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何必让给上司呢?”我知道大家都不愿意把功劳让给别人,但是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那么你立功的机会还很多。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肯让功的情绪,而将功劳让给上司,于你无害有利,你只要在下次的机会再次立功即可。

在这大多数的人都不肯把功劳让给别人的社会上,如果有人肯大方利落地把功劳让给别人,而受到礼让的人一定会吃惊,他们会觉得“真的吗?”等到上司了解事实真相后,一定会感激你,对你产生好感。

我们对上司和公司应怀有一份炽热之心,此极其重要。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短视近利,将来一定会吃亏。

受到你礼让的上司心中会产生:“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债”的感觉。所以,他一定无法释怀,而常常这样想:“此人很体谅我,所以才会把功劳礼让给我,他真了不起!”而对你产生好感。

你建立功劳的事,对你自己的才能已有了自信,在此时你又能将自己所立的功劳礼让给上司独享,使你的人格变得更伟大,这是很大的收获。因为连你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器量很大。

上司总有一天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同时也会给你再次建功的机会,这对你来说绝不吃亏。

但是,有一件事你必须注意,那就是你把功劳礼让给上司的事绝不可以对外宣传。如果你没有自信能遵守此戒律,那你最好不要让。你让功的事要由被让者来宣布,而不是你。虽然这样做不能扩大你已建立的功劳,但你的确可以收到一些奖励——即使这种代价较小。

把功劳让给上司,是为了将来在工作上可得到上司帮助的机会,当然,我们不可以只打功利上的算盘。在组织上,为使一项工作完全无误的达成,并不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办得成,而是要借助众人的力量,合力完成。尤其是上司的帮助,或适当的指示,更为重要。为了这种重要性,你应把你不想让的功劳让给上司,倘若能因此而使上司成为你的友方,则将来你所立的功劳会更大。届时,你可能得到上司更多的祝福更多的奖励。

将好的东西先让给上司,将来有机会上司一定会回报你。

如果在实际中你并没有得到上司的回报,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上司对你所怀的善意,对你永远是很有利的。只是千万不要宣扬你让出的功劳,否则上司看出你的用心,你的善意将化为零。

掩饰实力:假装“愚蠢”,让上司高你一筹

所有领导都有获得威信的需要,不希望下属超过并取代自己。因此,在人事调动时,如果某个优秀、有实力的人被指派到自己下属,上司就会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某一天对方会抢了自己的权位。相反,若是派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到自己下属,他便可高枕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