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
27766600000005

第5章 冷兵器基本常识(2)

戟是车、步、骑三用的武器,车戟一般在2—3米长左右,步戟1米长,马戟长在2.5米左右。汉末三国时代,因为战车已经基本上从战场上淘汰了,戟的用法渐渐变得和刀矛一样,以割、刺为主要攻击方式。当时,防身用的短戟也大量出现。

但是戟毕竟有着它的缺陷之处,长戟不如长枪灵活,短戟不如刀剑锋利。因此,随着战争的发展,戟也渐渐从战阵中淘汰,变成了仪仗用具。

六、剑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剑由剑身和剑柄两部分组成,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后来出现了铁剑和钢剑。历代上著名的十大名剑有:轩辕夏禹剑、湛泸、赤霄、泰阿、七星龙渊、莫邪、干将、鱼肠、纯钧、承影。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把藏于故宫,至今依然很锋利,这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图90图91图92图

秦汉时期的秦剑可以说是古代青铜剑发展的巅峰。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秦剑不断加长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攻击敌人。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通过穿透对方的铠甲来刺杀敌人,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由于秦剑剑身特长,剑柄也相对很长,一般在17—20厘米左右。根据秦剑的长度、重量和技击实用功能推测,秦剑多数为双手使用,少数剑柄较短者可能是单手剑。汉代剑术已非常精湛,能在斗剑中显示出武艺造诣的深浅。

七、斧

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代兵器。春秋战国时,斧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到了秦汉三国之际,战争形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骑战和步战成为当时战斗的主要形式。又由于铁器制造业的发展,铁斧的质量和重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因此斧又被军队作为主战兵器之一。至隋唐五代,斧的代表式样有凤头斧、长柯斧等。斧的刃部加厚,手柄缩短,这种斧的砍杀效果相当高。

至宋元时期,斧在战场上仍然使用。这些斧,既是挖掘坑道的工具,又是一种杀伤力很大的白刃格斗兵器。公元1140年,金兵将领图术率领精兵1.5万余人骑达郾城,宋军名将岳飞领将士各持斧刀,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兵。当时宋军使用的战斧有大斧、凤头斧、娥眉斧等。至元代蒙古兵使用的战斧有锚斧、镰斧。至明代时,大斧的种类有日华斧、开山斧、无敌斧、静燕斧、长柯斧等,其样式与宋斧相似。清代斧被编进十大类军器中,八骑前锋营装备了圆刃斧和直刃斧。

八、钺

钺也是古代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有“斧王”之称,古时多用于打仗。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古代王者出师,手中常常持钺。钺的式样与斧相同,形状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45厘米左右。钺杆末端有钻。钺有长杆钺和短杆钺两种。长钺笨重不好舞动,随着矛、枪的出现,钺也渐渐退出了军事的历史舞台,成为一种仪仗器具。而短钺却在历史中流传下来,如八卦掌学派中所用的子午鸳鸯钺便是一种

短钺。

九、弓

弓是射箭用的一种器械。起源于原始社会,初将树枝弯曲用绳索绷紧即成,以后在制作技术上不断发展,选材、配料、制作程序和规格逐步充实、精良。但弓的基本动力原理和形制没有改变,即由弓背、弓弦两部分组成。射箭时拉引弓弦使弓背弯曲度加大,利用弓背曲伸的弹力将箭弹射出去。使用方法有双臂拉引,也有脚手并用拉引的(如古代印度弓)。弓是古人战争中远距离打击的有利武器,自人类出现战争到近代枪炮大量使用为止,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无法替代的。

弓箭的发源地尚不能确切断定,因为世界上许多民族在他们的早期阶段都使用过弓箭。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是旧石器时代的一枚石镞,即石头磨制的箭头,距今约2.8万年。这枚石镞是用燧石加工而成的,长2.8厘米左右,前锋锐利,做工精细。据推测,这还不是我国最古老的箭头,我国祖先使用弓箭应该推回到3万年以前。原始社会早期的弓箭,制作简单,形状粗陋。弓身用竹片木条弯曲,拴上弓弦,即“弦木为弧”。再把木棍或竹竿削尖当作箭,所谓“剡木为矢”,这就制成弓箭。那时用它狩猎已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既可以远距离射杀野兽,同时又避免近身捕猎遭受猛兽的威胁和伤害。后来人们又用石片或兽骨磨制成箭镞,安装在箭头上,大大提高了杀伤效果,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猎获更多的禽兽。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不仅箭镞有了更为尖硬锐利的铜镞,而且弓的形制更加富有弹力。商代的弓,其拊部向射手一侧明显凹陷,当拉弦释弓时,弓体向相反方向弯曲,比原始的单体弓更为强劲,可在张弦后保持较强的弹性,大大延伸了射程。图98

弓的中间为什么要弯一下?根据现代力学知识知道,一根直的竹材可以想象是由许多薄竹片一层层粘在一起的。当竹子弯成弧形,外层竹片受拉力,内层竹片受压力。如果拉弓的劲越大,竹材弯的越厉害,当力达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就会出现裂纹甚至折断。为了让竹材承受较大的弯力,而外层不致裂开,于是古人想到,将竹材向相反的方向预先弯一下,使外层先受些压力,内层先受些拉力。等到使用弓的时候,外层受拉,内层受压,便可从内部先抵消一些力,而使弓承受的力增大,这样,“弓”的样子就形成了。先向反方向弯一下,用现代的工程术语叫做“加预应力”。

宋代著名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做了有关的记述,该文总结得很精辟,说:“(弓)揉其材令仰”。“揉”的意思是“弯曲”,“令仰”就是“向相反方向弯一下”的意思。这样制作的弓,力量就大了。出土所见战国时代的弓,中部正是向内弯的,说明当时制弓工匠已懂得预应力的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制弓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约成书于战国初的《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弓所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为弓取六材”的六种材料是:干(柘、桑、橘、木瓜、荆、竹等)、角(牛角)、筋、胶(鹿、马、牛、鼠、鱼、犀)、丝和漆。书中对每种材料都规定了明确的选择标准。对弓的制作工艺真是非常讲究,冬天做弓干,春天浸治角,夏天治筋,秋天把三者用丝、胶、漆合起来做成弓体,入冬后把弓体放置于弓匣之内以定其形,来年春天再装上弓弦检验,制作一张良弓前后达3个年头。

弓可分为“直弓”和“弯弓”两大类。“直弓”是将一根笔直的木条或竹片安上弦;“弯弓”是把已经有很大弯曲度的弧型材料再按相反的方向弯曲并装弦,使它更富有弹性。此外根据制作方法,弓又可分为“单体弓”、“强化弓”、“合成弓”三种。“单体弓”是指单纯把一种弓体材料弯曲安弦而制成的弓。“强化弓”则用绳类将弓体缠绕加固,增加弓的弹力。“合成弓”是用动物角、骨或用竹子等合制而成的,这种弓弹力足,威力大,射程远,但制作比较复杂。弓还有大小长短之分,通常使用的大弓与成人身长相等,短弓多为骑兵使用。在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多用短弓,而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用长弓。据说当时中原一带的人们把这些使用大弓的民族称为“夷”,有趣的是分解开“夷”这个字便是“大”和“弓”。

十、弩

弩是利用机械力量的弹射器。弩是由弓发展而来,是把强劲的弓固定在带有箭槽和发射装置的木(或金属)杠上,弓弦张开后,由发射装置磁定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发射时开动发射装置,箭沿着箭槽射出。有的弩还可以发射石弹、镶弹等,因此弩又可以分为箭锋和弹弩。弩与弓的根本区别在于弩具有延时结构,不需引弓和同时瞄准。可利用臂、足、腰、机械等多种方式引弓,从容瞄准,伺机发射。弩发射的箭射程远,准确性高,穿透性强。但发射速度逊于弓,且比弓笨重。早在古希腊和中国战国时期已出现了最早的弩。以后传及几乎所有主要军事国家,并一直沿用到近代火器大量使用时期为止。弩的质量和种类也不断发展,出现了连射弩、自射弩、火箭弩等种类。近现代射击火器出现后,弩逐渐被淘汰。

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木臂的后部有一个匣,称为弩机;匣内前面有挂弦的钩,钩的后面装有瞄准器,称为“望山”;匣的下面装有“悬刀”(扳机)。发射时,先将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瞄准目标后,一扣扳机,就将箭射出。

在弩上的弓是横置的,借由扣动板机将绷紧的弓弦放开来射出弩箭。重新拉紧弓弦时,须将弩弓的前端置于地面再用脚踩住,然后用双手或借曲柄的辅助把弓弦往后拉紧。由弩所发射出的方镞箭或弩箭,射程比一般的箭来得短。方镞箭可以在飞行时保持平稳,并且带有一个尖锐的金属箭头。

西方弩兵通常会携带一块大盾牌上战场,好在拉弩弓时有所防护,这种盾牌十分高大,并附有木制的支撑物。一队弩兵可以用盾牌设立出一道盾墙,让他们可以俯身在盾牌后面拉紧弩弓弦,在射击时,便只有弩和头盔会露出盾墙。由于西方的弩机结构相比中国的效用差,弩的射程近,上弦时间长,威力甚至不及弓箭。如果他们在开放的地区遇上比较具威力的长弓兵,通常会被迫撤退。

由于弩的发射比较费时,而且持弩的士兵又不便兼用其他武器,所以弩手常在其他士兵掩护下编成“上弩”、“进弩”、“发弩”等组,轮番连续发射。在“守隘塞口”中,更能发挥其威力。至南北朝以后骑兵大规模纵横驰骋之时,由于强弩不便在马背上使用,于是逐渐衰落。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不再受重视。《天工开物》中甚至认为弩是“守营兵器,不利行阵”。

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骑兵在战场上称雄,弩不便于骑兵在马上使用,而且当时讲究使用重甲骑兵,所以进一步向威力强,射程远,使用机械力量的床弩发展。到宋朝时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宋军大量地使用弓弩手作战,弩成为北宋步兵的主要武器。宋军除了单兵使用的神臂弩,宋军着重制造床弩,如:二弓床弩,三弓八牛床弩等。

明代又有人将此改良为诸葛弩,但实际上这种弩的射程极短且威力不强,未曾实际用于战场。随着火器的应用,弩渐渐衰落。到清朝年间,军队已经不再使用弩作为战斗武器了。

虽然古代的中国人便已开始使用弩,不过公元900年的欧洲似乎是自行创造出弩。它的射程不错,威力则超过弓,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作射击准备,平均每一个弩兵可以在一分钟内作出两次射击。

传统的武器装备在现代反恐中也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了解,反恐突击队员使用的强力弩弓可穿透15厘米厚的树木,主要用于隐蔽突击作战、解救人质,是特战队员有效的攻击性武器。

十一、云梯和战车

云梯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一般认为,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巧匠公输般。战国时期的云梯由三部分组成,虽然稳固,但很笨重难以控制。唐朝时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很大改进,梯固定在底盘,并且有可升降的上城梯。宋朝的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改良。云梯采用了中间以转轴连接的折叠式结构,并在梯底部增添了防护设施。图103

战车是在战场上必备的武器之一。古时战车仅仅是提供载人、防御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携带武器进行作战的战车慢慢被发明出来。如火箭车和老虎车,便是其中的两种。

十二、护甲

1、铁头金钢

头盔是用金属、皮革和其他材料制作的防护帽。中国原始社会,就有兽皮防护帽,被称为“胄”。战国燕国时有用铁片编缀的铁头盔,称“兜鍪”。1758年法国的龙骑兵最初使用的头盔是圆形,有两个硬帽檐、下鄂带和上部装饰。俄国最早的金属头盔原型是近卫重骑兵的银质球顶尖盔(1764年),盔上装饰金属鹰和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都使用钢盔以防枪弹和炮弹(地雷、手榴弹)弹片的伤害。前苏军亦使用头盔,1939年以后将头盔正式改称钢盔。这种钢盔一直沿用到今天,20世纪90年代,各国步兵、骑兵、炮兵仍在使用头盔,即钢盔。

中国古代宋、元、明各代头盔的形制,大体类似,多为金属制造。据《武备志》记载,元代以前,盔一般是用铜铁、皮革、纸、藤等制成,明代以后,盔的质料有所改进。明初,在以金属、皮革制的同时,开始用绸布和棉花制成帽形,外包铁叶,贯以铜钉。到了清代,仍效仿明代的盔胄,主要以绸棉制作,外加铁叶和铜钉,比以前更轻便。火器发达以后,这种盔不能抵御枪炮弹片的攻击,便停止使用,改用质地坚硬的钢盔,一直沿用至今,各国步兵都还装备钢盔。

2、西欧的甲胄

叶片甲是一种防备冷兵器,在中世纪也是防备火器杀伤的战斗装具。上古时候就有。最初是用结实的麻布衣或皮革制作的,随着金属的出现,装上了铜片、青铜片、铁片和钢片。古代各民族早已有叶片甲,全金叶片甲就产生于那时,后来为古罗马人广泛使用。叶片甲分叶子甲和鱼鳞甲两种。火器广泛使用以后(14世纪起),叶片甲变为分别保护躯干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属局部护甲。叶片甲是骑士的主要防护器具,后来成了重骑兵的装具。但是,叶片甲有时连箭矢也挡不住,更防避不了火器。因此,16世纪时士兵参战多不用盔甲,在罗斯军队中,叶片甲没有广泛使用,因为9—10世纪古罗斯(比西欧早)使用的基本防御盔甲是锁子甲。

3、防弹背心的祖先

铠甲是一种护身的防护甲,形似短袖衬衫和背心,最初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外部罩上件丝绒外衣,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11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细密的铠甲所代替。在罗斯,铠甲是用小环通常是小铁环紧密连接起来的长衫。在现代条件下,在古代铠甲基础上,研制成钢质防御子弹和炮弹(地雷)弹片杀伤的,护胸、特种铠甲、尼龙和玻璃钢的防弹背心。

4、士兵的保护面具

脸甲位于头盔的前部,为防止冷兵器袭击将士脸部,古代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或者是活动的(可以掀起的脸甲),由钢或铁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2个鼻、嘴孔。古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称为“护鼻”)下垂在脸部中央。古罗斯军人也戴环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5、保护脖子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