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有钱是教出来的
27700700000008

第8章 理财从认识钱开始(3)

其实,在平时,家长可以向孩子说明,除了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比如小孩子、老年人、残疾人等,其他人都应该劳动工作。而像爷爷奶奶一样的老年人,他们在年轻时也曾经像爸爸妈妈一样工作挣钱,只是因为现在年纪大了,才不能外出工作,但是国家会记得他们年轻时作出的贡献,所以会定期给他们金钱方面的补偿,让他们安度晚年。

家长还可以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样,让孩子出门体会人们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场面,加深“人人都要劳动”和“不劳无获”的认识。

家长也不妨用“警察抓小偷”这样的故事,反向说明这个道理:小偷因为自己不去工作,没有了金钱的来源,就想办法去偷别人辛苦工作挣来的钱,但是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人们所不允许的,所以警察叔叔才会抓他们,惩罚他们。

明白“不劳无获”的道理,孩子们就能够越发尊重父母和父母的劳动,懂得珍惜和节俭,同时也会增强独立自强的意识。

劳动挣钱与求得回报

有时,过于强调“劳动挣钱”的观念,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思想:只要我劳动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拿钱来”。这是不少正在煞费苦心地对孩子进行金钱和理财教育的父母所没想到的。

妈妈经常让胖胖出去给家里买点小物品,剩下的硬币零钱就留给胖胖。慢慢地,胖胖认为自己得到这份“报酬”是应该的。有一次,妈妈给他的钱正好够买那件物品,没有零钱找回。让妈妈没想到的是,胖胖回来后竟然向妈妈抱怨:今天还没给跑腿费呢!

另一个孩子,家长答应过他如果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就会给他一定的金钱作为奖励。可是,孩子却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你让他给爸爸倒杯水,他要收5毛钱;你请他给姥姥拿一双拖鞋,他也要讨价还价——简直成了个“小财迷”。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刚刚接触了“劳动挣钱”的概念,却并不明白,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我们付出劳动,但不能寻求回报,而且劳动不都是为了钱。

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比如在家庭里,家人之间的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孩子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学习等,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和能产生价值的社会劳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爷爷奶奶平时收拾房间,买菜做饭,甚至往返于幼儿园接送宝宝,都是一种劳动,但他们却从来不要求回报。

另外,即使是在互不相识的人之间,有时付出劳动也是不能要求回报的。比如,帮助残疾人过马路,大一些的孩子要到敬老院看望、照顾老人。

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钱是劳动换来的,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必须要换回钱”。

和这个道理相对应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每天工作的目的,不全都是为了钱。孩子的想法很单纯,如果父母过于强调自己的上班和金钱的关系,孩子就会觉得金钱的作用和重要性高于一切,因而可能会对金钱产生畏惧感,或者“变本加厉”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搜刮”家长的钱。

不管孩子能不能清楚地理解,父母也有必要向孩子说明:工作本身是获得金钱并以此满足全家人生活需要的途径,所以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要工作;但是“工作”在带给人们金钱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一种成就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带来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对这个人的价值的认同,而这是人们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和收获,就像我们感谢清洁工的工作让我们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感谢警察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定。

懂得这些道理的孩子,在家庭中一定更有爱心,将来走向社会也一定更具责任感。

不能用钱衡量一切

在认识钱币的过程中,孩子已经明白了钱与物之间的关系了。总的来说,钱的作用在于通过购物、缴费等活动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如购买吃穿物品,使人得以生存;缴纳学费,让孩子能受到一定的教育,而得以发展;花钱娱乐,能让我们在体育、休闲中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通过捐款助人则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但是有没有用钱买不到换不来的东西呢?

孩子在接触金钱之初,有时候会非常天真地给每一件东西“标价”。在孩子的意识里,一件件可见的实物构成了整个世界,孩子的世界自然也会用金钱来标价,来度量。

孩子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但是我们也不妨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多少钱也不换的。

“我们自然不能奢望孩子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但在孩子认识金钱的时候,要注意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观点:钱是有用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一位教育专家也这样告诫家长。

这一点,可以让孩子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的事例来理解其中的含义。

爸爸妈妈可以花钱给孩子买很多学习用品,如漂亮的铅笔、本子和精美的图画故事书,可是要想会识字会写字,让这些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没办法做到的,只有经过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去放弃金钱。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更多的钱,可是爸爸爱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度假,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这时候我们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外婆留给妈妈的小盒子,别人可能觉得很不值钱,但对妈妈来说,也是多少钱都不换的,因为每次看到它,妈妈就会想起小时候和外婆一起度过的快乐日子。

每次带孩子出去购物,不要忘记让孩子对售货员或者店老板说一声“谢谢”;当我们付出金钱而享受到别人的服务,比如在餐馆吃饭时,更不要吝啬地对服务员说声“谢谢”。让孩子知道,得到别人的尊重,往往比得到别人的钱更重要,而且尊重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为什么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没钱

很多成年人特别是年龄稍长的人,都会对幼年时贫穷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感受。在那个时候,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不像现在这样明显,生活水准基本一样,所以大家意识不到这是一种贫穷,也并不觉得生活有多么苦。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贫富差距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他们能够亲眼见到不同人家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尤其对于“穷孩子”来说,这种感觉更明显,体会也更深刻。

小孩子自然会羡慕其他小朋友手中最新式的玩具,而且也可能因为自己的衣裙没有其他孩子的光鲜而对妈妈“颇有微词”。

即使不表露出来,孩子心里总会有这样的疑问:爸爸妈妈也在上班,也在劳动,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别人家有钱?

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看到人们不同的工作种类和工作场景,并且告诉孩子,没有钱或者钱少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不去劳动,而是因为不同的工作得到的钱的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类工作,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报酬。因为每个人的环境知识和能力等条件不一样,工作机会和工作性质对每个人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才会出现“挣钱多”和“挣钱少”、“有钱”和“没钱”的区别。

同时也有必要向孩子明确,一个人挣钱多,有的时候是因为这份工作的难度更大或者需要专门的知识,因而人们需要为得到和从事这份工作作更多的准备和付出更多的努力,那么他的收入自然要比那些容易的工作收入更多;有的时候则是因为这份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或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相应的,这类工作的回报也就更多。

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努力工作的人在机会合适的时候才会有适当的工作,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

为了尽量减少孩子产生“贫富不均”认识的机会,中国的家长们不妨学学日本家长的一种做法。

我国的家长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供给孩子零花钱,这样孩子自然会对“贫富不均”有所感触;而在日本的幼儿园或者学校,同一个班里的几十名孩子的父母,通常会举行一次只有家长参加的会议,内容就是制定一个关于孩子零花钱数目的统一标准。一个班里的孩子,不论家庭状况如何,全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执行,也就是说,在相同的一段时间里,班里所有孩子的零花钱的数量都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孩子接触最多最熟悉的这个小环境里,大家的“身价”都是平等的。

而在非洲的肯尼亚,虽然他们的教育条件和水平与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悬殊,但是他们在孩子金钱和财富观念上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而令人感动。

肯尼亚虽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国民经常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救助物资,但是如果一个小学校收到了救助物资,往往会给学校的每个孩子都发放一份救济物品(如衣物或者食品),而不论孩子是贫是富。

那么,富家孩子为什么也要发给一份救济物品呢?这是不是不必要?原来,学校始终认为,虽然富家子弟也许并不缺这份救济物品,但是如果让每个孩子都能领到一份,穷孩子就会大大减轻心理上的压力,而富家孩子也会由此更懂得珍惜,至少在孩子们看来,学校对每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

给家长支招:了解孩子的金钱观

其实,了解并掌握孩子思想的成长和观念的变化,家长们完全不必“如临大敌”,只需从平时的细微点滴之处开始。我们不妨提出几招,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1.注意孩子的言语

(1)有意识地问问孩子:“钱有什么用?”

(2)当孩子向家长要钱时,家长可问一问孩子要钱做什么;

(3)留意孩子在用钱买东西时,向售货员说了些什么;

(4)听听孩子在与小伙伴相处时,是否经常谈到钱,是怎样谈钱的。

2.观察孩子的行为

(1)观察孩子的要钱行为:是否经常要?经常向谁要?

(2)观察孩子的用钱行为:是否经常用?经常在哪些方面用?用钱的独立性、计划性如何?

(3)观察孩子的存钱行为:是否有存钱行为?是否有自觉性?存钱的数量多少?怎样处置?

3.关注孩子的情感

(1)向家长要到钱时,是怎样的情绪;要不到钱,又是怎样的情绪?

(2)看到别的孩子有钱时,情绪反应如何?

(3)听大人在谈到钱的时候,表情有何变化?听到别的孩子谈钱时,是何情绪反应?

(4)对有钱人是何态度?对穷人、乞丐是何态度?

(5)当社会上有捐赠行为时,有何情绪反应?

综合孩子的言语、行为、情感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概括出孩子金钱意识的一般表现。可能的话,不妨用文字记下这些表现。

看一看,通过这些问题,你的孩子所表现出的金钱观念和理财行为,是否符合家长心目中的一般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