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有钱是教出来的
27700700000005

第5章 你家的孩子会理财吗(4)

李芳在收拾房间时,无意间有一个让她吃惊的发现,自己11岁的女儿竟然在抽屉里攒下了2000多元钱,而这几乎是女儿三年来所有压岁钱和零用钱的总和。李芳一时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并没有乱花钱的习惯,是个节约的孩子;而忧的是,如此囤积金钱的习惯,会不会让她变成一个小财迷或者“吝啬鬼”呢?

李芳的女儿属于典型的“储蓄罐”类型。其实,这类孩子“疯狂攒钱”可能也没有别的目的或者计划,他们只是想看着自己有一堆钱在那里,希望这个数字不断增加,还把数字的增加视为自己在金钱方面的最大成就。同时,他们可能还会比较吝啬,当父母建议他们自己出钱买下喜欢的玩具或者图书时,他们宁可忍痛割爱也不愿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毛钱。

这种习惯的形成多是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比如父母经常会在每月精打细算之后把钱存起来,希望自己家庭的积蓄越来越多。父母对于攒钱行为的提倡和赞赏,是促使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

当然,李芳不必太担心,毕竟好多父母都想让子女具备节约的品质。孩子珍惜金钱,并遵守储蓄方面的纪律是个好习惯,这使得她在将来也能建立严格而有序的储蓄计划,在财务方面更有保障。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过多关注金钱数量的增加会让孩子更加看重金钱本身,这可能会影响她未来的价值观,也可能会妨碍她在未来更妥善地管理金钱,因此,父母要适当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比如计划一次特别的家庭行动,并让孩子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来负担部分费用,这种成就感带来的骄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零花钱用得值得;或者让她自己负担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项比例相对较小的费用支出,比如学习用品,使得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可以逐渐负担自己的生活;而想培养孩子爱心的父母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接成“一对一”的互助对象,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出去让其他小朋友获得帮助,这都可以对她培养正确的金钱观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对“无限索取”型孩子说“不”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一出门就向父母索要东西,包括玩具、食品等各种类型,而遭到拒绝则大哭大闹。

引导策略:父母要抗拒“无法拒绝孩子”的心理,坚决说“不”。

“我真是怕了我儿子,他经常向我要钱,去买他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带他去商场,因为他总是不停地索要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就非常失望,甚至大哭起来”。相信很多家里有七八岁儿童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抱怨,孩子不停地索取让他们很为难,“给也没关系,就是怕养成习惯”。

其实,如果回忆一下几年前孩子两三岁时候的情形,相信很多父母外出归来时都常常会给孩子带些礼物,有时候是一个气球,有时候是一小包饼干,总之孩子拿到礼物会很高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习惯性思维,认为父母送给他礼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索要礼物也当然应该得到满足了。

有些时候,父母为了平息儿女的哭闹或是不耐烦孩子的一再要求而满足了孩子的欲望,这对培养孩子自我节制习惯是很不利的。小时候要一包糖,长大之后要衣服、手机、电脑……其实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需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一定为你准备,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斟酌情况,决定要不要给你买;但是如果你用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来争取,我们一定不会给你买。”

3.教“花钱无度”型孩子作预算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手里有钱就花掉,把金钱置换成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食品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引导策略:鼓励孩子建立消费预算观念,学习管理金钱的能力。

第一次独自用手里的钱换到自己心仪的物品,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这种神奇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会让他们不断地用手里的现金去换成实物。

这种孩子很难在金钱上克制自己,如果父母强行甚至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约束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内心感受,对心理健康不利;但是同样不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减少孩子零花钱的数额,因为突然间收入的减少会使得孩子对物质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力图通过其他途径来取得零花钱来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而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零花钱不是一种权利或者工钱,它应该成为教育孩子如何管理金钱的一种工具。一味地以增加零花钱或者减少零花钱来达到某种目的也不是教育孩子应该有的方法,关键是父母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细节来引导孩子进行聪明储蓄和聪明消费。

父母可以设置一种生活情景,约定以孩子的零花钱去超市进行一次集中购物,并事先确定好金钱的数额。可以让孩子到超市去买他需要的任何东西,不加约束,在结账处打出购物清单的时候,将购物金额与他所带的现金进行比较,看购物金额是否在预算之内,如果没有,可以对照清单,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哪些是不怎么需要的,哪些是根本不需要盲目拿的,并让他们把不需要的东西放回到购物货架上。这种体验过程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自己零花钱的管理者,自己可以通过事先的预算来进行最佳的财务支出。

还有一个有效的做法是,父母要教导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以确知自己的钱都用在哪些地方。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或半年),父母可以进行一次“财务检查”,如果孩子确实做到了,可以颁发一笔“量入为出”的奖金,或是增加一点零用钱作为鼓励。

学学简单却实用的理财教育技巧

理财教育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都有一定的方法或者技巧可循。家长应该因时因地,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1.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没有不喜欢玩游戏的,很多孩子从小就喜欢玩买东西卖东西的游戏,所以玩游戏是增加孩子理财知识和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最简单的理财游戏可以从孩子的储蓄罐开始。比如每当孩子的储蓄额增加了一元钱,父母就在纸上画一枚红色的五角星,并且也投入储蓄罐里,同时承诺当五角星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比如五枚时,就可以额外奖励孩子一件学习用品。实际上,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鼓励,这会让孩子明白储蓄不仅仅是硬币数量的简单增加。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稍复杂的游戏,一位父亲曾经买了一套比较流行的“现金流理财游戏”。几天以后,一些诸如“工资收入”、“企业”、“证券”、“信用卡”、“现金流”、“支出”等经济类名词就常挂在孩子嘴边了。

2.给孩子讲寓言童话故事

孩子除了喜欢玩游戏外,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睡觉前,如果能听父母讲个故事的话,当晚就会睡得更香甜更踏实。

父母可以趁此机会讲述一些经典的品德教育故事,当然也可以自己编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比如“金钱的来源”或者其他与金钱教育有关的主题,让孩子在故事中受到正面的教育或启发。

3.让孩子自己找错自我检讨

有时候,让孩子自己找出自己出错的地方,并进行自我总结和反省,会比家长的责问更有效果和意义。

比如当孩子花费了自己所有的零用钱却买回了一件没用的东西,家长与其大声指责,不如让孩子自我检讨:买回来的东西有什么功用?那件东西会不会值这么多钱?不该花的零用钱一下子都花完了,该不该立即向父母索要?

通过这些问题的反省,会比来自家长的责问,更容易让孩子明白理财的道理。

4.机会教育

机会教育是指当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就要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机会,用来教导孩子理财的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作为理财训练的工具。

比如:到自动取款机取钱时,可以告诉孩子银行和储蓄的概念;而在商店购物后排队等候结账时,可以向孩子解释,为什么同类商品中,唯独选择了这个品牌而没选择其他品牌,可以借此向孩子传授“性能价格比”的概念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孩子可以对家长讲的知识或道理有切身的感受。

当然,除了这些具体的方法外,孩子感受最深、对孩子影响也最大的,仍是来自家长自身的示范作用——这也是理财教育最高明、最有效的技巧。

家长的影响很重要

在对理财教育的相关概念有了正确的理解、消除一些认识误区之后,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是,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在对孩子开展理财教育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金钱观念与理财习惯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丛丛的父母在一家商场里开店做服装生意。每到休息日幼儿园放假时,父母就把6岁的丛丛接到店里玩耍。在店里,丛丛经常看到客人买衣服时和父母讨价还价的情景。而每当卖出一件衣服后,父母就会毫不顾忌地在丛丛面前进行总结,比如“卖得太亏了,应该再加10块钱”,“没想到那件衣服挣了50块钱”,甚至是“买不起还在这瞎看,真讨厌”,或者“那个人真傻,连砍价都不会,笨蛋”……

慢慢地,丛丛竟然也学会了根据客人的“表现”对人家品头论足。结果有一天,有两位大学生模样的女孩来到了店里,看了很久还没有决定买哪件衣服。丛丛就偷偷地跟妈妈说:“妈妈,她们两个人一定没有钱,我们不要把衣服卖给她们,快让她们走吧。”

本来,“人之初,性本善”,儿童看待周围世界的眼光应该是纯真而美好的,然而,因为长期面对很现实的成人世界,加上“大人”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以至于6岁的小孩子也学会了“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根据有没有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不但是孩子理财教育中的大忌,而且对孩子心灵的成长和未来的人格塑造是十分有害的。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和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更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当家长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或不能做什么时,要先想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

小龙上小学二年级,爸爸王勇是一家知名新闻机构的记者,工作多年来结识了很多“有头有脸”当然也更有钱的人物。这些朋友经常会邀请王勇参加一些高档聚会、文艺演出、旅游等活动,而王勇每次参加完活动回来,都要向妻子和孩子描述场面多么气派、饭局多么高档,最终谁谁花了多少钱潇洒地买单……每次小龙都听得睁大了眼睛和嘴巴。

渐渐地,小龙的妈妈发现小龙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每星期留给他的零花钱常常很快就花没了,而且一用完就向妈妈要。妈妈觉得很奇怪,就询问小龙的钱为什么花得那么快。小龙支支吾吾说出了实情:有一天偷偷和两个同学去了一次麦当劳;有一次终于“狠心”买下了自己一直想买的很贵的漫画书;还有一次是和其他同学一起,给一位过生日的同学买了一个大蛋糕,还郑重其事地送上了一份生日礼物。

看到妈妈有些不高兴,小龙小声地为自己辩解:“爸爸都经常出去玩,而且每次花那么多钱,我花的钱要比爸爸少多了呢!”

原来,是爸爸的“奢侈”行为刺激了小龙,最终成了小龙的模仿对象和“奢侈”的理由。

也许,小龙的爸爸参与的都是一些正当的人际交往活动,但他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和言论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呢?毕竟,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