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有钱是教出来的
27700700000034

第34章 附录:青少年理财教育测试

测试一

1.你是否觉得需要有一个人来告诉你该怎么花钱?

A.是B.不是C.不知道

2.当手中有100元钱的时候,是否为如何花作过详细的计划?

A.是B.不是C.偶尔

3.与父母一起上饭馆时,是否想过要自己付账单?

A.是B.不是C.偶尔

4.上小学时是否去推销过糖果或参加过其他类似的活动?

A.是B.不是C.偶尔

5.有没有想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A.有B.没有C.偶尔

6.是否有过向父母借钱的想法?

A.是B.不是C.偶尔

7.有没有自愿地给希望工程捐过款?

A.有B.没有C.偶尔

8.如果口袋里有10元钱,你一般会在多长时间里花掉?

A.一个星期B.三天C.一天

9.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A.存银行里B.立即花掉C.花掉一部分

10.通常情况下你会自愿参加家庭劳动吗?

A.是B.不是C.偶尔

说明:

选A得3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

分析:

25—30分

已经有较多的理财基本知识,能够明白一些理财的简单概念,对钱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花钱的计划性并了解钱的产生过程。有一些服务的基本概念,知道储蓄的必要性。而且,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并在实践中强化了自己的理财知识。

16—24分

理财知识一般,虽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不是懂得很多。能大致知道钱需要工作才能得到,知道钱能买东西。花钱偶尔有一定的计划性。偶尔有一些实践经历,但体会往往不深。因此,有必要接受更深入的理财知识启蒙教育。

10—15分

不明白钱从何处得来,也不知道钱的价值。花钱总是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之中,无任何的计划性。不知道借贷等概念,对储蓄等流程一无所知,实践上,没有任何的经历,所以也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总之,理财知识非常缺乏,亟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测试二

1.如果父母在你做完一个家务后给你10元钱,你会觉得

A.很意外B.这是理所当然的C.无所谓

2.当你为集体做了一些事情时,是否希望得到金钱上的补偿?

A.从没这样想过B.是的

C.心里隐隐约约地有这个念头

3.你觉得享受佳肴、穿名牌服装、开豪华车等应该是

A.生活的一部分B.生活的全部C.生活的大部分

4.你认为富有应该是

A.钱只是一个因素B.有很多钱C.钱很重要

5.有钱后人一定会快乐,对吗?

A.不B.是的C.不知道

6.有钱也是为了积累钱,对吗?

A.不对B.是的C.有时是的

7.你觉得金钱除了可以买东西之外,还有其他用途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8.与人交易时,你是否仅仅考虑金钱?

A.不是B.是的C.有时考虑

9.你是否觉得金钱可以控制一个人?

A.不是B.是的C.在某些方面可以

10.金钱就是实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A.完全不同意B.同意C.有其正确性

说明:

选A得3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

分析:

25—30分

有正确的金钱观。能够做出应有的付出,没有一定要得到补偿的思想。生活有比较高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钱,懂得品味生活。对财富有理性的态度,没有受限于简单的物质财产,能够从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金钱。能挣钱也能花钱,挣钱目标明确,同时能看到长远利益。不把金钱看做唯一目标,能保持应有的坦然心态。

16—24分

金钱观不算太差,但仍需改进。有时候能够付出,有时候只希望和人进行等价的交换。生活目标一般,能够为此做出努力,过得还算愉快。财富观仍以财产为主,但有时也能超越这一框框。大多数时候可以看到长远。

10—15分

不能正确地看待金钱。持有付出一定要有报酬的思想,过于注重金钱的等价物概念,希望拥有巨额的财产,却不懂得财产是死的,观念才是活的。生活目标不高,基本上是为了享受。目光比较短浅。

测试三

1.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储蓄的概念的?

A.小时候B.现在C.从来不知道

2.你觉得储蓄的作用主要在于

A.积攒钱财B.迅速致富C.用处不大

3.你了解多少种储蓄的方式?

A.几乎都了解B.了解三种以内C.了解3至6种

4.你储蓄时是否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A.是的B.从来没有C.很少考虑

5.你是否进行过外币储蓄?

A.是的B.没有C.偶尔

6.储蓄时你是否进行组合储蓄?

A.是的B.从来没有C.很少

7.你是否有为上大学而储蓄的行为?

A.是的B.从来没有C.偶尔有过

8.你是否在上学期间有过打工的经历?

A.是的B.从来没有C.很少

9.打工时你对所得的收入是如何利用的?

A.积攒起来B.很快花光C.花掉一部分

10.你觉得打工是

A.有利于解决财务问题B.浪费时间C.对理财教育作用不大

说明:

选A得3分,选B得1分,选C得2分

分析:

25—30分

有较强的储蓄观念,对储蓄有较多的了解,能够主动参加储蓄。在储蓄时可以熟练地应用最合理的储蓄方式来参加理财实践。通过储蓄,能从中学到相关的原理,并在脑海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懂得打工对攒钱的意义所在,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总之,处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能够积极地去攒钱。

16—24分

有一些储蓄观念,对储蓄了解不多,偶尔才去储蓄,即使那样也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一般来说没有想过为上学而参加储蓄。偶尔也去打工,但攒钱的目的往往并不很明确。如果落入这个分数段,较有用的做法是增加储蓄的次数,增强储蓄的欲望,这样会自然地学到不少东西。同时,应明确打工也是一种攒钱的好方式。

10—15分

缺乏储蓄观念,认为储蓄没有用处,自己也从来不去或极少把钱存银行。对其他的储蓄方式也不屑一顾,从来不想着在平时做一些积累。因此一旦发生意想不到的财务危机,便会束手无策,到那时才会感到后悔。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及时学习储蓄知识还来得及。因此,如果落在这个分数段。就应在这方面充充电了。

测试四

1.如果你借了朋友的100元,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已忘了,你会怎么办?

A.不影响还给他B.既然忘了,就算了吧C.过一段时间再说

2.你觉得节俭是

A.一种美德B.过时的观念C.可以提倡

3.你是否向慈善机构捐过钱?

A.经常B.从来没有C.偶尔

4.你参加过社区的义务服务活动吗?

A.经常B.从来没有C.偶尔

5.过年的压岁钱你一般

A.自己处理B.交给父母C.自己留一部分

6.你是否梦想过自己要达到财务目标(比如说一百万)

A.经常B.从来没有C.偶尔

7.当你挣钱的计划出现挫折时,你一般会

A.坚持下去B.放弃C.视情况而定

8.你是否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富翁?

A.是的B.那是不可能的C.也许有这么一天

9.学习或工作中你是否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

A.从来没有B.经常有C.偶尔有

10.为了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你一般是

A.很耐心B.总想尽快达到C.有时会失去耐心

说明与分析:

以上10道题分别对应理财道德与素质中的诚实、节俭、助人、服务、独立性、理想、毅力、自信、心态和忍耐性。如果你在该题中选了A,说明你具备该项特质;如果选了B,则说明你缺乏该项物质,需要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你选了C,则说明你暂时缺乏该项特质,只要适当加以培养,很快可以达到要求。

了解孩子的理财类型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通过自己对以下问题的回答,判断孩子是一个挥霍者还是一个节俭者。

1.在得到钱以后,你的孩子把大部分钱存起来吗?

是否

2.他经常为他想得到的东西要钱吗?

是否

3.当你去旅行的时候,你的孩子想给朋友们买纪念品或者小装饰品吗?

是否

4.你的孩子会经常丢钱或者把钱放错地方吗?

是否

5.你的孩子喜欢把钱存在他的银行账户里面吗?

是否

6.当你拒绝买比萨饼或者汉堡包时,你的孩子提议要自己付钱吗?

是否

7.你的孩子把“别人都有”当做自己买东西的理由吗?

是否

8.他对花自己的钱有忧郁吗?

是否

9.在购物时,你的孩子的许多话是以“我想要”开头吗?

是否

10.当你的孩子在学校过得不愉快时,他会建议你去购物吗?

是否

11.如果你的孩子看到地上有钱,他会把钱捡起来吗?

是否

12.你的孩子经常要买和最近的热门电影有关的商品吗?

是否

13.你的孩子喜欢收集东西吗?

是否

14.你的孩子关注报纸上的降价广告和商家优惠券吗?

是否

15.你认为你的孩子“太”慷慨吗?

是否

如果对问题3、4、6、7、9、10、12、15回答“是”,表明他是个“挥霍者”;如果对问题1、2、5、8、11、13、14回答“是”,表明他是个“节俭者”。

家长自测(一):你有培养

孩子财商的意识吗?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对待孩子压岁钱的方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培养孩子财商的意识。

1.每年都会给孩子压岁钱吗?

A.当然会B.不会C.不一定

2.数额和形式是否有变化?

A.没有B.很少

C.不固定,认为有必要时进行

3.对孩子的压岁钱如何管理?

A.全部上交B.交一部分,剩下的由孩子自己支配

C.让孩子自己做主,但是给予合理的建议

4.今年会改变“发放”形式和管理方式吗?

A.没有必要B.看情况而定C.很有必要

(选A得1分,B得3分,C得5分)

1.意识优秀型(得分15—20)

你是一位非常注重孩子财商教育的家长。有了这样的正确意识,孩子一定会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财富观念。

2.颇具潜力型(得分9—15)

你属于“守旧”派,给孩子的环境较为宽松,但基于种种考虑还有一些顾及。建议你的方式还可以更加灵活一些,同时让孩子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并且及时跟孩子交流沟通,帮助孩子发掘潜在财商。

3.毫不在意型(得分4—9)

没有财商意识。孩子对你的这种“完全没收”的方式一定也是极为反感。也许你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不想孩子在今后错综复杂的经济领域面前手足无措的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吧。

家长自测(二):你在孩子的理财

教育方面做得如何?

1.你的孩子是否有一定的钱?你是否相信孩子能独立管理钱财?

2.你是否允许大点儿的孩子多承担些财务责任?或者,你是否放松一些财务绝对控制权?

3.你是否帮助孩子建立消费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

4.你和孩子是否定期一起讨论购物、支出问题?

5.你是否鼓励孩子参加家庭消费活动?是否听取孩子对改善家庭财务状况的建议?

6.你是否为孩子提供一个合理安排家庭财务的良好范例?在处理钱财上你是否诚实正直?

如果在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中“否”的成分多一些,家长还需要多做努力。因为这说明你在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方面做得还很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