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孩子的消费与消费教育
孩子的消费误区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孩子们相应地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可支配收入”。然而由于消费观念尚未成熟,社会和家庭的消费教育相对薄弱,孩子们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或错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通过对6—14岁的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在日常消费中存在着以下几种令人担忧的消费误区:
1.消费没有计划性
据《中学生》杂志中一份关于青少年理财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79%的中小学生从来不预算自己的零用钱开支,超前、无节制、无计划地消费金钱。
希希是一名初一住校生,从小学的每个月只能偶尔领到几次零花钱,到现在每个月可以自由支配为数不少的生活费,着实让他高兴了一阵。嘴上虽然对父母的“合理支配”答应得头头是道,可当钱一拿到手上顷刻间就变成了Jay的新专辑、郭敬明的新书、Twins的海报……甚至上网购买了一双打折的匡威球鞋,剩下的钱也都奉献给了校门口的小吃摊。不出一个星期,希希的口袋里已经所剩无几了,向父母再三保证后,才得以预支下个月的生活费。
小希希决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洗心革面,于是拟订消费计划,打算合理开支。最开始他还正式记了几天账,但后来就连账本都找不着了。每个月的钱总是花得精光,正式加入了“月光族”的行列。可一问怎么用的,又想不起来。连给同学买个生日礼物也要另向父母要,看着寝室同学自己攒钱买的小收音机,希希只有羡慕的份儿。
2.消费行为受广告影响
如今,各类商业广告无孔不入,影响并决定着孩子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目标。
每天打开电视,随时可以看见针对儿童消费的层出不穷的产品广告,诸如:“今天你喝了没有”、“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每天一瓶太子奶”、“现在你知道清嘴的味道了吧”、“酸酸甜甜就是我”等。这些广告正以足够的诱惑吸引着涉世未深的孩子,以至于很多孩子“不是广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广告引导的饮料不喝”。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张,每天早晨不是“维维豆奶”外加蛋糕,就是“康师傅方便面”,父母专门为他准备的食谱,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广告食品:健力宝、娃哈哈、蛋黄派等。这还不算,受电视广告影响,小张还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脑白金”营养液,说喝了这种营养液能增强自己的智力,考试更能考出好成绩。
3.高消费
现今学生的消费可以说是躺在父母钱包上的高消费。学生们尽管自己不劳动,不挣钱,消费起来却足以使家长们“望子兴叹”。“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已成为许多中小学生追求的目标。校园里,名贵衣衫已不鲜见,上百元的衣服和鞋更为普遍;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表明孩子们的“身价”;出入卡拉OK厅、电子游艺厅、台球厅早已不足为奇;甚至车接车送、披金戴银的也不乏其人……尽管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难怪许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养不起了。”
4.盲目的攀比消费
很多孩子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承受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而是盲目地赶时髦、讲攀比。孩子们最普遍的心理是“别的孩子喝饮料,自己当然不能喝白开水”、“别的同学有MP3,自己怎么好意思再用复读机?”
在孩子中间,追求“名牌”和攀比远甚于大人。一个10岁的小男孩非要妈妈给买SNOOPY牌文具盒,理由是有两个邻座的同学已经买过了,他们在一起谈论的时候自己觉得没面子,“没法插话”。
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孩子前后向他要钱买了6双耐克球鞋,每双价格都在500—800元之间,买到第5双时,他终于忍不住问孩子:“你买这么多双鞋干嘛?”最后他才弄明白,现在学校孩子大多穿校服,衣着没法攀比,只好比看谁的鞋多,谁的鞋好。
5.成人化消费
纯真、自然、质朴永远是孩子独有的美,可是很多孩子在周围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成人化消费日趋明显。
在商场化妆品专柜,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护肤品也上了学生的梳妆台。连男孩子也开始佩戴项链、戒指等饰物。
成人世界中的人情消费在孩子们中间“颇有市场”。庆贺生日是中小学生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人情消费,其形式和气派程度比成年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日常人情消费的花样也不少:考试得了第一名,要请客;在某项比赛中获奖,要请客。孩子们自然也明白“礼尚往来”的道理,今天你请我,明天我就得请你,无论是请客者还是被请者,同样都要破费。
6.唯我消费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许多父母把舐犊之情集中体现在满足孩子的物欲上。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买什么。这种长期单向流动的爱,使子女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消费的时候很少顾及为其辛勤操劳的父母,有的孩子甚至不知孔融为何让梨,因为从来就没有类似的体验。
通过以上的“消费误区”可以看出,身处商品社会、消费世界的孩子们,还很难谈得上“会消费”、“懂理财”,他们急需有关消费知识和消费观念的教育。这是提升孩子财商、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必然要求;而同时消费绝不仅仅意味着钱怎么省,怎么花,它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紧密相连,是涉及以后怎样立身、行事、做人的大问题。因此,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不能对孩子的消费教育问题熟视无睹或掉以轻心。
难尽人意的学校消费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尹世杰是我国消费经济理论和消费权益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比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消费教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普及,以至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影响甚至误导了下一代。西方一些国家在这个方面就曾经有过深刻教训。因此,尹教授呼吁,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已刻不容缓!
然而,我国广大中小学校针对孩子们的消费知识和消费观的教育却难尽人意。
1.学校忽视消费教育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方针一直定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生产者、劳动者、建设者,而对培养健康合格的消费者、享用者则很少提及。许多年以来,很多学校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升学率,而对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消费能力、生存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在政治经济学中也涉及有关生产、消费、价值规律等知识,但多抽象理论,少现实生活,多概念原理,少实际操作,对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不大。
有调查显示,40%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政治课及形势教育课、社会调查活动对提高他们的商品活动能力没有帮助,28%的学生认为稍有帮助,而23%的学生认为上述课程和活动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近年来,虽然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程中也开设了简单的理财教育课,但这类学校所占比例在全国来讲仍是一个尴尬的数字。
2.把消费教育等同于节约教育
有些学校尝试进行的“消费教育”,多停留在节约教育阶段。常听有的老师这样举例:中国有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一天就是1200万元,用这些钱可以做多少多少事情。账倒是算得不错,也很有说服力,可就是没告诉学生节约下来的这些钱通过什么渠道才能用于国家建设。我国目前的消费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大都要求学生不花钱或少花钱,这不仅是不全面的,而且也不利于国家建设。当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什么时候都应理直气壮地坚持进行;但消费教育不应仅着眼于让学生少花钱,而应着眼于让学生会花钱,该花的不应吝啬,不该花的绝不浪费。同时消费教育还应囊括消费生活常识、消费技能、商品知识、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内容。
3.把消费教育等同于花钱教育
从表面上看,消费的确与花钱分不开,但消费绝不仅仅意味着花钱。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应属于人的思想品德的一部分,消费教育要切忌就事论事,否则很难产生持续的效果,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钱是自己的,怎么花最终还是学生本人说了算。要通过消费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培养懂消费、会消费、利国利民的消费者。
4.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由于消费教育没有列入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本身也没有“对口”专业;所以学校中消费和理财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缺乏,或者教师自身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一家支行的行长曾说:“我们曾经在孩子们中间搞过金融知识竞赛,每个学员发了一本小册子,原本以为上面的内容太专业,孩子不感兴趣;但活动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孩子们很乐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还会骄傲地与家长交流。但在和学校的合作中,我们发现,教师本身的金融知识和理财意识非常薄弱,这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一位教育工作者指出,目前,我国的消费教育还没有转变为政府行为,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消费教育体系。因此,面对青少年不正当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如何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教育,仍然是值得认真探讨并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问题。
消费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掌握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科学的消费方法,对于身处物质世界中的青少年来讲,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方面,社会和家庭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加强消费教育,普及消费知识。
目前,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已经注意到了从小树立青少年正确的金钱观、理财价值观和消费观的重要性,已经在青少年消费和理财教育方面先行了一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教材中已经设置了“不乱花钱”、“商店购物”、“储蓄和保险”等内容;中学高二年级则集中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识的教育,其内容涉及“生活消费与消费文明”、“国民财富和纳税意识”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关于银行、债券、股票的知识。
然而,我国的消费教育开展情况在地区之间很不平衡,在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消费教育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因而亟待加强。
另外,在消费教育具体的方式方法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也应该考虑时代变化的特点以及由此带给孩子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和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与时俱进”地对孩子开展消费教育。
北京55中德育教研室主任杨万明就曾表示,目前,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使学校的消费教育工作遭遇困境。例如,55中在20世纪80年代出过一位张海迪式的优秀学生刘玲。学校每年新生教育时,都要讲到她的感人事迹。如,在同学们上体育课时,刘玲克服行动上的不便,给每位同学晾一杯白开水,使大家下课后能及时解渴。可讲到这里,经常有学生嘀咕:“什么年代了,谁还喝白开水啊,刘玲的事要发生在今天,肯定没人领情。”杨主任说:“现在的学生拿饮料当水喝,把喝白开水视为没面子的事。班里生活委员每周收一次饮料瓶,最少时都有100多个。”
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一位老师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在小学第十册的思想品德课本中,《节俭光荣浪费可耻》一文专门举了焦裕禄吃馒头、咸菜的事例,但是这位老师发现,这些内容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一位女孩甚至说:“我们读过了那篇课文,可是我觉得馒头和咸菜挺好吃的啊。”
北师大二附中的徐静老师则遇到了另外的问题,她说,“现在的孩子法制观念很强,他们认为花多少钱、怎样花是私人问题,老师不应该干涉。”北京地坛小学的一位老师也认为,当今中小学生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意识较强,但在个人理财方面却非常欠缺,勤俭节约的意识很弱,“但对这些问题,我们也不好直接去管,只能侧面地提醒学生注意而已”。
由此可见,在消费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上,的确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
鼓励消费,为何还要孩子节约
扬扬上小学五年级,每天早上令爷爷奶奶犯愁的第一件事倒不是他赖床不起,而是挑穿衣服。扬扬会试穿一件又一件,上下衣服是否配套,衣服是否名牌,他都要有所考虑。孙子这么小就关注“名牌”,爱“臭美”,爷爷奶奶对此不以为然,妈妈却支持并引导儿子的做法,爸爸则不发表意见,觉得这是“小事一桩”,无所谓。
于是一家三代人展开过这样一场简短的辩论:
爷爷奶奶:孩子小时候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尤其是男孩子,不应该讲究打扮。
妈妈:看看新闻联播,哪天不说上一两条消费问题?这叫“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花钱买名牌是对国家作贡献。
爷爷奶奶:那也应是该花钱的时候花,不该花钱的时候不花。
孩子:我们班里很多同学都穿名牌,我的名牌衣服并不算多。
妈妈:那以后还买。买件衣服咱们家还是有这个实力的。
爷爷奶奶:有了钱就乱花,从小就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不应该!
孩子:电视上都鼓励大人花钱,为什么小孩就必须节省呢?
爷爷奶奶:……
相信这样的辩论不只发生在扬扬一家,很多孩子甚至一些“疼爱”孩子的年轻父母都会向“传统观念”发出挑战:现在全社会都在“鼓励消费”,为什么还要让孩子节约呢?我们又不是供不起孩子!
其实,在上面的辩论中,爷爷奶奶有着朴素的正确观念,但是因为缺乏说服力而无法对家庭产生影响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澄清以下的观念:
1.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都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美德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认识到消费需求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一经济规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人们渐渐改变了有钱就往银行存的单一模式,开始舒心地享受消费给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乐趣。年青一代首先充当了消费观念大转变的主力军,“有钱就花”和“超前消费”成为他们潇洒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到更加年幼的孩子们。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国家鼓励的是有节有度的合理消费,而不符合国情的“超高消费”,从社会、经济、人文各个层面讲,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把“消费”诠释为“浪费”——抛弃“物尽其用”的美德,拾起“挥霍浪费”的恶习;抛弃“朴实朴素”的美德,一味攀比“名牌时尚”;抛弃“勤勉务本”的美德,片面追求“奢侈享受”。
追求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规律:物极必反。“消费”本身是中性的,“吝啬”和“抠门”是对“消费”的一个误解,“浪费”和“奢侈”是对“消费”的另一个误解,因此提倡“适度消费”是提醒人们在观念更新的同时,不忘勤俭节约的美德。
2.消费生活与消费教育不能等同
家长和孩子虽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是彼此有着不同的“游戏规则”,把成人社会经济生活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孩子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