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败,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冲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用春节泛指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和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重要节日。又译“主降生节”、“耶稣诞瞻节”。
罗马教会354年规定每年的12月25日是耶稣基督诞生的纪念日。
12月24日称为圣诞夜,为家庭聚会、共进圣诞晚餐、互赠礼品之时。圣诞树为节日的必需之物,一般为小枞树或松树,树枝上挂满各种装饰品和彩灯,树顶上要有一颗明亮的星,以指示东方三博士赴伯利恒朝拜圣婴的道路。节日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是圣诞老人,这源自于4世纪小亚细亚一位基督教主教圣尼古拉斯的传说。据说,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会在圣诞夜背着装满礼物的火红包袱,乘坐鹿拉雪橇自遥远的北极而来,从烟囱进入每个家庭,把玩具和礼物装进孩子们的袜子。此外,唱圣诞颂歌也是圣诞夜的重要内容。圣诞夜子夜时分,天主教教堂会举行隆重的子夜弥撒。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举行两次隆重的弥撒。大多数新教教堂会举行各种礼拜活动。
现代的圣诞节已不仅仅是宗教节日,而已成为全世界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世俗节日。东正教和一些东、西教会由于历法不同而于1月6日或7日庆祝圣诞。
万圣节
万圣节是基督教节日,又称鬼节。教皇格列高利四世于837年指定11月1日为“天下圣徒之日”,以向所有圣人致意。万圣节前夜称作万圣节前夕,开始举行庆祝活动。
此节多认为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秋天祭典。10月31日被凯尔特人认为是秋天正式结束的日子,因此,11月1日也就是严酷的冬季开始的第一天,即新年伊始。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亡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亡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就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到了公元1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并把自己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的仪式结合。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万圣节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充满了喜庆的意味。例如:人们打扮古怪,参加化装舞会;各家准备好南瓜灯和糖果:儿童逐家索要糖果,不给的人家就会被认为不够慷慨;朋友、家人互寄贺卡;等等。
感恩节
美国最古老的节日,又称火鸡节。节期在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由移居北美大陆的第一批英国清教徒为庆祝丰收、感谢上帝而创。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100多名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美洲。在当年的11月21日抵达今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并在此定居。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过去后,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多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种植玉米、南瓜和荞麦,饲养火鸡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举行盛大宴会,以庆祝节日。由此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日。每逢节日,总统和各州州长发表献词,一些大城市会举行花车游行。感恩节也是传统的美国家庭团聚的日子。届时,散居各地的家庭成员要千方百计回家团聚。感恩节晚餐是人们一年内最注重饮食的一餐,异常丰富,必备火鸡肉和南瓜饼。
西班牙奔牛节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在每年7月6日至14日这几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爱好者云集在潘普洛纳这个只有18万人的小城,在为期9天的人与牛之间的危险游戏中尽情享受欢乐与刺激。
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市的保护神。奔牛节的起源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其实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重约500千克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4分钟内以24千米的时速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时常人仰牛翻,险象丛生,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为大功告成。
慕尼黑国际啤酒节
慕尼黑国际啤酒节是德国拜恩(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市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9月下半月(通常是9月18日)至10月初举行,故又称10月节。相传啤酒节始于1810年。当时巴伐利亚国的王子结婚,在举行大规模的赛马活动后,大家饮酒作乐,以示庆祝。由于10月正是喜庆收获的节令,人们辛勤劳作之余,也乐于欢聚到一起饮酒、唱歌、跳舞,表达内心的欢乐。
啤酒节第一天正午,慕尼黑市市长亲临马利亚草地主持节日开幕仪式,在12响礼炮声中打开第一桶啤酒的木桶盖,宣告节日开始。随即,穿着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将新鲜的啤酒用容积达1升的单耳大杯,川流不息地送到早已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节日里街头张灯结彩,市内各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在街上载歌载舞,还有戏剧演出、民歌和音乐会助兴。
父亲节
父亲节是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爱戴和尊敬的节日,为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第一个提出确定父亲节建议的是美国华盛顿州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1910年,人们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最初各地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很不一样,有的地方用玫瑰作为父亲的象征(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有的地方用蒲公英,还有的地方用的是衬有一片绿叶的白丁香。父亲节的日期也各不相同,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上元”,故此节又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也因灯火旺盛而被称为“灯节”。主要流行于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元宵夜雅称元夕、元夜,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当夜,人们张灯结彩,外出游玩,欢度良宵。
此节的起源与发展同上古的天时观念及佛教、道教的推动有关。古以“上元”为天官大帝的生日。西汉武帝时已在正月上元夜在甘泉宫祭祀天帝“太一”。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真正成为民俗节日。东汉时,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为表彰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唐代道教兴盛,为庆贺道教的“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在正月十五的诞辰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又给元宵节添上了道教色彩,元宵夜的灯火更为旺盛。
元宵节要吃元宵、张灯、放焰火、表演杂戏等。张灯、观灯是元宵节最突出的节日习俗。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2006年,端午节民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被国家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粽子节、龙日等。虽然叫法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基本相同的。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我国的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过端午节,又各有其风俗。如满族的拜天、射柳、击球;朝鲜族的荡秋千、踏跳板等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如今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食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清明节的节期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前后),同时它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由此算来,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还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建立。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阔时节(每年的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堂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族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是主要的聚居区。中国朝鲜族的先民是17世纪时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早在明末清初就已有朝鲜人定居在中国东北境内。
朝鲜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上元(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燃灯节(农历四月初八)、重五(农历五月初五)、秋夕(农历八月十五)。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每年的公历8月15日,是朝鲜族的老人节。
德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