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12.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鳌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文臣武将
1.管仲
管仲(?~前645年),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他在齐进行改革,分国都为15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因此国力富强。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有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管子》。
2.班超
班超(32~102年),东汉名将、外交家。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子,班固弟。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跟随窦固进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出使西域南道。使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专心臣服于汉,又使于田(今新疆和田一带)归附于汉。次年,他率原部下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废除亲附匈奴的疏勒王。章帝初年,汉朝撤尽在西域的屯兵,班超独留疏勒。建初三年(78年),他率疏勒、于田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年)到和帝永元六年(94年),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三年班超被任为西域都护。七年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3.张良
张良(?~前189年),西汉初年政治家,军事家。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父开地、父平曾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散尽家财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遂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兵败彭城,张良建议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为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奠定了基础。又劝止刘邦复立六国之后。
4.韩信
韩信(?~前196年),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5.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汉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18岁时以能诵诗属书而名闻郡中。后得吴廷尉推荐,文帝召以为博士。每次参议诏令,均能详尽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故得文帝赏识,超迁为太中大夫。他认为汉王朝建立20余年,天下和洽,应当改正朔,易服色,更定律令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文帝认为贾谊很有才干,拟任为公卿,但因遭到周勃、灌婴等大臣的反对而作罢。于是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渡湘水时,为赋以吊屈原。
在长沙时,又写了《鸟赋》,以排遣胸中郁伤之情。后文帝又特地召见他,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曾几次上疏陈治安之道,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的攻掠。他认为“道德造物,德以道为本”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万物变化不息。他还提出“变化因时”的观点,认为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和法令。这些观点对当时和整个汉代的政治有很大影响。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失职,哭泣岁余而死。贾谊又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政论文章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著有《治安策》、《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著有《贾子》。今传《新语》是后人纂辑的贾谊著作汇编。
6.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7.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十余年,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经颍川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诚心求教。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北襄阳)、益(今四川成都)两州;争取西南各族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最后统一全国的谋略。即所谓“隆中对”。刘备采纳了他的主张,联吴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并先后占领荆、益两州,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任丞相。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封其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必以亲躬。诸葛亮倾心辅佐刘禅,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抑制豪强,加强对西南各族统治。并改善同西南各族人民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又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对统一和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曾六出祁山,与魏争夺中原。后与司马懿在渭南对峙,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相传曾改造连弩,能一次连发十箭,又制作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他治国治军严谨慎重,善于用兵,有《诸葛亮集》、《出师表》传世。
8.谢安
谢安(320~385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王朝继王导之后又一个较有作为的大族人物。
年轻时,谢安很有名气,但他拒绝做官,而是隐居东山。这以后,谢安的家势一度衰落,为了重振家风,他才有出山任官的意向。恰巧此时,征西大将军桓温掌握了军事大权,他要谢安做他的部下,并且多次派人去请他,谢安这才出山担任了桓温军府的司马(后来人们把谢安重新出来做官这件事称为“东山再起”)。桓温死后,东晋王朝把谢安升为宰相,此时他已40多岁了。谢安上任以后,全力安定东晋王朝内部的统治,他一面尊重早已在长江上游形成势力的桓氏家族,一面又命侄儿谢玄在长江下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招募士兵,加强下游的军事力量,以牵制上游。谢玄所训练的新兵主要成员是北方流民或流民的后代,被称为“北府兵”,这支军队非常有战斗力,成为东晋对北方作战的一支新生力军。在谢安当政时,东晋的经济实力雄厚,朝廷内部相对稳定,军事力量也比较强大。但这时的东晋,也面临北方前秦的威胁。383年,前秦王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企图统一全国。面对前秦强大的军事力量,东晋朝野上下一片惊慌。许多百姓准备外逃避难,大臣们也议论纷纷,不知所措。谢安的侄子谢玄从外地急速还朝,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一副平静的样子,回答说:“我已经有打算了。”接着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问,就让部将张玄前去,重新请求指令。谢安仍然不回答,反而令家人备好车马,带领亲戚朋友出去赏景,并与谢玄在山间别墅下围棋取乐。
谢安的棋术不如谢玄,可是这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在有利的形势下却不能获胜,谢安望着谢玄说:“大将身在阵中,要面对变乱而不惊,这样才能打败敌人。”
说罢,谢安又带领众人游山玩水,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府。这时候,谢安才把自己早已想好的作战计划,一步一步交代清楚。大家听了非常高兴,也就增强了打败秦军的信心。
战争期间,谢安一直坐镇建康指挥,镇定自若。战争胜利后,谢玄派人送捷报时,他正在家中与客人下棋,看完捷报后,便随意地把它放在床上,继续低头与客人下棋。客人想了解一下前方战况,谢安却轻松地说敌人被打败了。客人听了非常高兴,急忙出去报告这一好消息,谢安终究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等送客人走后,他返回屋里,过门槛时,高兴得竟然连脚上穿的木屐的齿被折断了都没有发觉。淝水之战的胜利,为陈郡谢氏家族增添了不少光彩,谢氏家族的声名大振,使其与王氏家族并驾齐驱。这以后王、谢两族在长江一带一直居于显赫的地位。
9.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年),蒙古国大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皇族子孙。世居金中都(今北京),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拖雷监国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重用。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曾助定君臣礼仪,奏立燕京等10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窝阔台汗死,乃马真皇后称制,渐被排挤。死后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10.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年),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祐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失。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11.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宋仁宗宝元进士,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遇事敢言。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龙图阁直学士。三年,撰《通志》8卷奏呈,颇受英宗重视,受命置局续修。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进行的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四年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居洛阳15年,专意编《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年)书成。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进尚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数月间尽罢新法。元祐元年(1086年)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音律、天文、书数,无所不通。著作甚丰,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12.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