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圣人——孔子
27676500000014

第14章 后期活动(1)

一、整理六艺

孔子返回鲁国后,所从事的最主要的工作,除教学活动外,就是潜心于六经的整理。这是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

六经又称六艺,是《诗》、《礼》、《乐》、《易》、《春秋》六部古代典籍。这六部书既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教材,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厚宝库,在当时广为流传。但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和印刷术,这些典籍全凭在竹木简和绢帛上抄录流传。时间一久,错讹很多。孔子在长期使用中对六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深知对这些典籍进行整理的重要性,因而几乎投入了晚年的全部精力。

《诗》是我国古代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500年间的诗歌总籍。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诗”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因为中国古代有采风的制度,不少民歌通过种种渠道收集上来以后,经过王室乐官的整理,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演唱。“风诗”按地域分为十二国风,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诗篇。如《豳(bin)风·七月》是西周的农事诗,描述了庶民一年的劳动情景以及他们与主人的阶级对立。《魏风》中的《伐檀》写出了伐木工人辛勤劳动却一无所获,而不耕不猎的“君子”却生活优裕,吃用不尽,反映了劳动者对于剥削的不满与抗议。《硕鼠》把剥削者比喻为不劳而获的大老鼠,对他们进行愤怒的鞭挞,发誓要离开他们去寻找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乐土”。这些诗篇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对于认识周代的社会性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国风》中更多的诗篇描写的是当时人们的爱情和婚姻。如《召南·野有死麇》叙述一位狩猎的青年巧遇美丽的姑娘并获得了她的爱情。《邶(bei)风·静女》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隅幽会的情景,都写得真实动人。而《郑风·溱洧(zhen wei)》则描写三月上已节郑国男女在溱水洧水两岸自由愉快的来往以及他们谈情说爱的情景,表明当时的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上享有相当的自由。当然,不少诗也写了自由婚姻的种种障碍。如《鄘风·柏舟》写母亲对女儿婚姻的干涉,《卫风·氓》写负心男子给痴心女子造成的痛苦,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风诗中的不少篇章还歌颂了劳动,抒发了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激动喜悦之情。如《周南·芣(fu yi)》描写妇女们采车前子的情形,《魏风·十亩之间》表现了劳动后的轻松愉快,都自然、清新、传神,仿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风诗中也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的篇章,如《鄘风·载驰》歌颂了许穆夫人为拯救自己的祖国奔走呼号,勇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和勇毅品格。《卫风·硕人》描绘了卫庄公夫人庄姜的仪容神态,使一个美丽动人的贵妇人形象鲜明生动地站立在人们面前,被后人誉为那个时代的美人赋。

《诗经》中的《颂》是赞美诗,是祭祀上帝和祖先的乐歌。《周颂》大部分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商颂》是宋国人对祖宗的追忆。《鲁颂》是鲁国的庙堂之歌。

《雅》分《大雅》、《小雅》,是根据音乐的分类。《雅》诗大部分产生于西周王畿。《周颂》与《大雅》的价值最高,是西周的史诗。如《大雅·大明》记载了从周始祖后稷到武王灭商的许多传说和史迹,《大雅·生民》歌咏了后稷遇难不死,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公刘》记述周远祖公刘自邰迁豳后领导周人披荆斩棘的奋斗事迹。《大雅·绵》则用写实的手法歌颂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宣父自豳迁岐后,领导周人改变陶穴陶居的生活,建立宗庙、组织军队,打败敌人,进入文明时代的功绩。

西周后期,阶级矛盾激化、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走向没落社会现实在《大雅》、《小雅》的部分篇章中得到反映。如《小雅·北山》反映了贵贱之间的劳逸不均,《小雅·鸿雁》反映了下层劳动者的愤怒与不平。周宣王虽然号称中兴,但长期对狁的征战却给从军的战士带来难以言喻的痛苦。《小雅·采薇》就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总之,《诗经》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全面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历史,具有史诗的性质,又描绘了劳动、爱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孔子一直把《诗》作为教材教育自己的学生,甚至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但是,《诗》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是王宫失守后,导致古乐大量散失,许多诗篇只有辞而无曲调,已经无法演唱。还有些篇章辞曲相配错乱,雅乐与颂乐混淆,等等。孔子运用他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音乐修养,在整理乐的同时,也对诗进行了整理,恢复了诗、乐相配的本来面貌,改正了雅、颂混淆的情况。

孔子自己对他从事的这项工作也很自豪,他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后,才对乐曲进行整理,使《雅》乐和《颂》乐各得其所。”同时,孔子还可能对《诗》的文字进行了精心加工。因为《诗》的大部分是民歌,时间跨度很长,句式长短不一,方言土语也不少。流传至今的300多首诗却句式整齐,方言土语很少,其中显然有着孔子付出的艰辛。经过孔子整理的《诗》到汉代成为《五经》之一,虽然与之相连的乐谱已经佚失,但文字却完整地流传下来,成为文学史、思想史和社会史的重要史料,至今仍不失其史料价值和美学价值。

指《尚书》,汉以后称《书经》,是一部从商朝至春秋时期的政治历史文献。文体分谟、训、誓、诰,其中绝大部分是当时情况的记录,也有些是后代人对前代的追忆。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汉书》的记载,《尚书》是由孔子编订的。

司马迁说:“孔子的时候,周王室衰微,礼乐废弃,《诗》、也缺失。孔子追述三代的礼制,为《书传》作序,上自唐尧、虞舜,下至秦穆公,加以编订,记述当时的史实。”班固也说:“所记述的事情十分久远了,到孔子才加以编纂。上起于尧,下至于秦,共百余篇。孔子为它写了一个序言,说明编纂这部书的宗旨。”

显然,孔子把当时可以见到的三代遗书上百篇汇集起来,加以整理、编次,成为研究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孔子对弟子进行教育的政治教科书。后来,经过秦始皇焚书和秦末的战乱,《尚书》散亡严重。到西汉初,仅剩28篇,由伏生传下来。因为这些篇章都是用秦以后的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以后,鲁恭王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由先秦文字写成的《尚书》45篇,称《古文尚书》。后来《古文尚书》亡佚,现在流传的《古文尚书》是东晋梅赜(ze)伪造的。自西汉末年至近代,关于今古文《尚书》的争论不绝于史。不过孔子整理《尚书》、保存古代史料的功劳却为绝大多数学者所肯定。

《春秋》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是鲁国史官对该国重要史实的记录。不少学者估计,该书应起于周公旦被封于鲁,至鲁国被楚国灭亡。孔子对这部书进行整理,从中挑出鲁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实加以编纂、论列,成为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自本书流传以后,原鲁国的那部《春秋》就散佚了。也有学者对孔子作《春秋》提出疑义,但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因为孟子和董仲舒较早提出孔子整理《春秋》,司马迁也加以肯定;当时也无人提出反对意见,孔子的著作权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

孟子说:“社会衰败,大道隐微,异端邪说猖獗,暴行时有发生。有的臣子杀死君主,有的儿子杀死父亲。孔子不寒而栗,于是作《春秋》。”又说:“孔子编撰《春秋》,乱臣贼子恐惧。”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周室王道衰微,孔子任鲁国司寇,诸侯陷害他,大夫蒙蔽他。孔子知道自己的言论得不到重视,大道无法实行,于是评判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的代表。目的是褒扬天子,退抑诸侯,声讨大夫,以达到张扬王事的目的。”也就是说,孔子编纂《春秋》一书,有着明确的目的,通过褒贬人物,以所谓“春秋笔法”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孔子在该书中特别注重“正名分”,把“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贯彻始终。如在隐公“元年春”之下特别标明“王正月”,即要求以周王室的历法统一纪年,以表明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独尊地位。尽管在春秋时期吴、楚等国的国君都自行称王了,但在孔子看来,这是一种僭越,因为“王”是周天子专用的称谓。所以在《春秋》中,吴、楚二国的国君称谓也就变成了“子”。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当时的霸主晋文公在践土大会诸侯,周襄王也被召去赴会。孔子认为“以臣召君,不可为训”,因而对此事的记载就变成“天子狩于河阳”了。一件使周天子丢脸的事情,在孔子笔下就成为堂堂正正的巡狩了。显然,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孔子是不惜改变事实的。

在写作体例上,孔子首创用不同笔法以示褒贬的史学方法,如晋国赵穿杀死了晋灵公,《春秋》却写上“晋赵盾弑其君”。因为在孔子看来,作为当时的晋国执政,赵盾虽然没有亲自杀死灵公,可是他事先不能阻止,事后又不讨伐赵穿,他就理所当然地承担弑君的责任。

因为春秋笔法关系到对每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所以孔子十分谨慎,下笔时反复斟酌,而且总是自己动手,不让学生代笔。所以孟子说:“孔子编撰《春秋》的时候,直笔则直笔,改削则改削,子夏等弟子们不能参加任何意见。”孔子整理《春秋》时,还对原作的体例进行统一,在文字上加以认真的修改,使全书的文字更加简洁、准确、严谨。同时,对原作遗漏的重大史实加以补阙,从而使《春秋》一书成为该时期整个中国的编年史。后来,各国的史书大部分亡佚,全赖《春秋》一书保存了各国的史料。

不过,孔子虽然通过《春秋》一书对春秋时期的君臣行为作出是非判断,申张了他心目中的正义原则,然而,他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不可解脱的矛盾之中。因为依照他的理论,评判君臣是非属于周天子的权力,他自己代周天子执行这种权力同样也是一种僭越。所以他感慨万端地说:“同情我的,是因为《春秋》啊!怨恨我的,也是因为《春秋》啊!”孔子在《春秋》一书中所坚持的观点不见得正确,“春秋笔法”作为一种史学方法也有不少值得非议的地方,但他创造的史书体例和“借事明义”的史学方法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化了史学的功能,增强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将中国史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战国时期,产生了三部解释《春秋》的书,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粱传》。《左氏传》在史实方面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公羊传》和《谷粱传》则从义理方面开拓了新的内容。两汉和近代的公羊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曾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还对《易》进行了整理。《易》,汉以后又称《周易》,是研究先秦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尽管它是一部卜筮(shi)的书,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思维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后人对它的研究历久不衰,直至今天成为国际上的显学。

《周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由卦、卦辞和爻辞组成;一部分是《传》,又称《易传》,是对《经》所作的各种解释,共有十篇组成,又称《十翼》。十翼包括《彖(tuan)》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经》的产生很早,据说伏羲作八卦。大概演进至商周之际基本定型。《传》产生较晚,可能在战国时代。孔子晚年对《易》产生了特殊的兴趣,用很大的精力对它进行研究和整理。司马迁说孔子读《易》时因为翻的遍数太多,穿简的皮绳就断了三次。在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孔子把《易》作为一门重要的功课向学生传授。他对《易经》的系统讲解,成为后来《易传》的主要来源。今日《易传》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仁、礼的重视和对中庸之道的推崇,展示了它同孔子思想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孔子的时代,礼和乐还没有成书。在周王室,礼和乐分别由史官和乐官掌握。春秋以来,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和史官、乐官的流散民间,礼和乐也就流散民间了。孔子年轻时充当丧祝,对丧礼逐渐熟悉,同时又注意搜集其他散佚的礼,还不时向他人请教礼的问题。青年时远赴洛邑,主要目的是就以“礼”的问题向老子请教。

在孔子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礼是一门重要的功课。及至晚年,孔子已成为当时在礼制方面最渊博的学者。他把长年收集、整理的有关礼的资料加以认真的鉴别、整理,以周礼为主,参考夏、商古礼,整理出了一个较完整的礼的体系。其内容包括丧礼、祭礼、射礼、乡礼、冠礼、昏礼、朝礼、聘礼等八种。丧礼是殡葬父母之礼,祭礼是祭祀祖先和天神地祗之礼,乡礼是乡大夫在乡举行尊贤养老的酒礼,射礼是在乡饮酒和国宴后举行的礼仪,冠礼是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之礼,昏礼即男女婚配时的全套礼仪,朝礼是臣子朝见君主的礼仪,聘礼是诸侯国之间交往所用的礼仪。这八种礼仪构成了当时社交礼节和行为规范的主体。

孔子整理过的礼书在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乱中遭到毁坏,汉朝人把遗留下来的残经加以整理,称为《礼经》,东晋以后称为《仪礼》,是后来的三礼之一。孔子整理过的《仪礼》是研究夏、商、周三代各种制度的重要史料。

孔子在整理《诗》和《礼》的同时,也对乐进行了整理。因为三百篇中的每一首诗原来都是配曲演唱的,孔子在整理诗的时候,也对错乱混淆的乐曲进行了整理,使三百篇重新配曲演唱。礼和乐也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因为每一种礼在进行的时候,往往伴有音乐舞蹈的场面。孔子对与礼相联系的乐进行整理,使之完整配套,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礼的内容。

孔子从小对音乐就有着特殊的感悟能力,又特别谦虚好学,因而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既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又有着高超的鉴赏水平。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有一次同鲁国的太师(即乐师)讨论音乐,他说:“乐是可知的:开始演奏协调一致;展开来,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绵不断,然后结束。”这说明他对音乐的理解是比较深入的,这就使他有条件完成正乐的任务。不过,由于乐曲的更新比较迅速,加上当时缺乏乐谱的记录手段,再加上战乱的破坏,孔子整理过的乐曲没有保存下来。

孔子整理过的《诗》、《礼》、《易》、《春秋》、《乐》,除《乐》之外,其余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成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学习的主要经典。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chu)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立五经博士。由此,五经成为官方规定的教科书,代代相传,直到清朝末年,始终没有动摇它们的地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经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二、“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一生都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无论是在青少年汲取知识的岁月里,还是到晚年成为蜚声列国大学者的时期,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他经常告诫弟子们说,学习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对待学问和任何问题,都要采取客观的态度,坚决杜绝四种毛病:不要固执己见,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凭空臆猜,不要唯我是从。年老时,他不无自豪地评价自己说,我是发愤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忘记了忧愁,根本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