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18日)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国家如此,企业也是如此。要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素质,最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企业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教育、科技三个体制改革决定的精神,大力加强职工教育,有效地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大量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当前,要特别注意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抓好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一、要有规划,抓重点
地区要有地区的培训规划,企业也都要制定适合本企业战略目标需要的人才规划。有了规划就要抓落实,抓住重点进行全员培训。抓重点,一是要大力开展工人中级技术培训。在青工“双补”完成以后,要及时转入中级技术培训。要有计划地举办一些高级技工班,培养一批知识面比较广、基本功比较扎实的革新能手,使职工技术等级逐步提高,结构趋于合理。二是加强对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特别是抓好对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党委书记的培训。企业领导班子调整后,从干部的学历看,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不少人还缺乏管理知识和能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抓紧组织他们学习科学管理知识,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同时要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三是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给他们提供知识更新的条件。要结合采用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引进新设备,推广新的管理方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职工高等教育和职工中专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专业技术力量。
二、要提高质量,这一点很重要
当前职工教育的要害是提高质量问题,不仅是教学质量,还有办学条件的质量。当然,办学条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好的。我看过国外的培训中心,装备很现代化,据说他们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达到这样的装备水平。我们要舍得下点本钱,努力改善条件,力求办学正规化、制度化。
教育经费问题。按国家现行规定,以工资总额的1.5%做职工教育经常费,主要用于改善教学手段。如不足,可采用以下办法解决:(1)可以从企业基金、利润留成、包干结余或税后留利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职工教育。但从外国的经验看,基金制度比较好,能把社会上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法国政府对企业征职工教育税(工资总额的2%),谁办学就拨给谁用,办得多拨得多,不办就不给,这就鼓励了办学。(2)企业培训技术业务人员的费用可以摊入成本。(3)为某个产品创优、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服务的培训费,可在项目资金中开支。(4)大型企业兴建的培训中心,或城市、行业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兴建的培训中心,自筹资金不足部分可使用返回折旧基金及地方财力予以适当补助。从长远看,应研究建立职工教育基金制度。经费问题应该是能解决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当然,每个企业的财力不同,要把需要和可能统一起来。
三、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的稳定的教师队伍
我们讲办学条件,不仅指盖校舍、买设备花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教师。青壮年职工“双补”合格后,进入高一层次的培训,教师队伍必须相应地作充实和调整,并为他们创造进修和提高的条件。在职工教师中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于职工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全国职教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方案。在统一规定下达之前,企业可以参照普通学校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的办法,搞一些本企业的规定办法。要像对待科技、管理人员一样对待职工教师、干部,解决好他们的工资、奖金、教龄津贴、住房等政治、经济、生活待遇问题。要认真为职工教师办几件实事、好事,并大力宣传、表彰他们辛勤劳动作出的贡献。职工教育是能够培养出一批高质量人才的。问题在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不高,不仅影响学员水平,影响职工教育的信誉,影响办好职工教育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影响企业素质的迅速提高。一定要把教学质量抓好。
四、关于当前职工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要求
1.改革职工教育体制,一定要从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需要出发。教育体制改革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达到目的,都必须密切结合企业的需要,结合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结合企业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需要。
2.改革必须紧密结合职工教育的特点进行。职工教育是成人的、在职的,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成人、在职、业余、自学,这些是职工教育的特点。同时,在职教育又是职工终身教育中最长和重要的一段。人一生中在普通学校不过十几年,参加工作后有几十年,知识要不断更新,这就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加以统筹安排。
3.职工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职工教育的正规化、制度化。现在对于正规化有一种错误理解,一说正规化,就要拿普通教育的框框来套,忽视了职工教育的特点,这是错误的。我们所说的正规化,是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职工教育的特点,来制定规划、制度和标准。
4.职工教育有广泛的群众性,要依靠大家来办职工教育。现在有些同志往往被一些传统的观念束缚着,一说管,就只能是一家之言,别人不能插手,这不行,这都是孤家寡人的道路,不符合职工教育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特点。大家办职工教育,这个“大家”大致有五个方面的力量,都要依靠。第一方面是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还有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包括国家机关,这是主体,是主要方面。第二方面是依靠普通大专院校为企业代培人才,去年代培100多万人,数目不算小。第三方面是各级工会组织的力量。工会有办职工教育的传统,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目前工会系统有各类学校18000多所,数字不小,在校学生有300万人。第四个方面是企协、科协及各学术团体办学。如电子学会、机械工程师学会、通讯学会等。它们办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第五方面就是民主党派办学。从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恢复以来,民主党派办学热情更高。这五个方面的力量,都要发挥,有主有次,但都需要。
5.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目前大致上有十种办学形式:(1)电视大学;(2)职工大学或职工业余大学;(3)函授学院和业余大学;(4)职工中等学校和职工中专班;(5)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6)干部学校和企业管理培训中心;(7)科技进修学院或进修学校;(8)职工业余学校(着重基础教育);(9)各种短训班;(10)自学形式和自学考试。
6.教育改革一定要扩大与尊重企业的自主权。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是改革的关键。假如改革的结果又是上边统得过多过死,企业没有自主权,事情还是办不好。还是要依靠各方面力量,要扩大企业自主权。
7.要立法,依法促改,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职工教育法目前还不成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搞个工作条例,经过一段实施,有条件时再提请全国人大讨论。同时还要制定必要的政策,目的就是要发挥办学、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
8.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同步改革。不光是教育部门和职工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和工会或职工教育内部各个方面,还包括劳动人事制度等等,都要相应地进行同步改革,才能够真正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在实现四化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分工协作,把各项工作做好,把职工教育工作搞好。进行同步改革的同时,要加强计划部门、统计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企业职工教育的检查和监督,使职工教育改革尽快走上正常的、健康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