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27618100000030

第30章 曾国藩——处世之要(9)

道光帝夸奖谕唐鉴治朱之学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人,不但这些而且自身的修养也同样得到了道光帝的欣赏,并声称躬自实践;还夸他是位笃实忠诚令人可敬的君子。正是道光帝对唐鉴的这一番称赞,引起了曾国藩的深思;心想:要想自己能在皇上面前保持着这种身份,那么首先就要得到皇上的重视。怎么样才能得到皇上的重视呢?那就是要投其所好,根据皇上对唐鉴的欣赏和夸奖,可以了解到,皇上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更确切地说就是应该对义理之学有所研究,所以曾国藩要投道光帝这个所好。

曾国藩说到就要做到,于是决定了——一定要做唐鉴的徒弟。

唐鉴住在碾儿胡同里,当曾藩找到他的时候,对唐鉴的求教心非常地诚肯、虚心;孰不知他们还是同乡之人,没有想到曾国藩会在这个时候向他求教,但见他肯放下架子来,也就同意了。

曾国藩好好把握住这一机会,首先就是请教唐先生说:“先生,我想问一下检查自身修行的核心要点、真正领悟书的方法在哪里?”

唐鉴挺直腰板,平静地坐着,听到曾国藩的问话,不加思考地回答说:“《朱子全书》是这两个的宗旨。”抚着他那银须又解释道,“这本书是适合熟练反复地去读才行。也就是说把它当作学习来读再加上身体的实践,千万不可以忽视多去看书、读书。检查自身修养的首要之处,我送给你八个字。就是检查自身的修养不但在于外表,更在于修养整齐有素。‘整齐严肃’这四个字;应当保持于自身之内来修行,就是‘主一无适’这四个字。至于读书之的方法,就在于专心去研经,如果这个都不能做到,那么凡事不可能会做到。如果想要追求有专业性的精髓,就不能单单只研究一经。就像我,这一生也就只对《易》熟透。”

这下曾国藩全明白了,懂得了唐鉴的这一做法的意义,还听了老师的话,坚持在以后的日子里写日记,因为这样不但可以检查自身,而且对修身养性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曾国藩还为自己制定了“日课十二条”来监督自己。

自身的修养也是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技巧,曾国藩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制定计划并实行,才使自己及家族有了现在的声望。而且自己本身也真正地实践并得到了修养,他的这一养生之道对后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养生最重要就是养心

养生首先要从养心开始,自身修养的好与坏与一个人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养生本身也就是心本身的一种修养;认识世间的善与恶,是道德上的修养;不管身处何方,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胸怀开阔,一切归于自然,勤于劳动,这些都是养心的道理所在。

在官场上,首先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忍耐。曾国藩曾经也是这样要求家弟的。

有一天,曾国荃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说:“看着那些傀儡们和膻腥的前辈们呼吸都有一种压抑感,我怎么又能够自己获得快乐呢。”

看过弟弟的这一封信之后,曾国藩就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和想法。于是就给家弟写信说:

“这已经是露出内心不耐烦的苗头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会对你以后与人的交往造成阻碍。能够有耐性,遇到事情就会不惊慌;治国也能安稳如山,其实这一习惯也不难养成,只要保证遇事时能够从容平静,便可以从中得到益处,自身也会产生智慧。”

有一次,曾国藩曾被派遣与追击捻军。打到最后湘军护卫只有千余人,一天晚上,捻军突然来袭,湘军护卫们都害怕极了,有些甚至不耐烦了起来。曾国藩看到这种情形也是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幕府文书钱应溥急忙向曾国藩报告说:“此时正是半夜,拼个你死我活肯定不行,如今危险重重突围恐怕也行不通。但是如果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兵一卒都不放,对方一定会怀疑,他们看到这种情况,还以为我们有埋伏,如果我们幸运的话,对方或许不战自退。”曾国藩听后感觉很有道理,于是就高卧不起,钱应溥也镇静如常。士兵们看到曾国藩都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于是也都不再像白天时那么心神不安,躁动不已,一切也都恢复常态。捻军看到这种状况,一个个都徘徊不定,不敢冒险进攻,怀疑会有埋兵,撤了回去。

吴竹如曾送给曾国藩一个字——耐。但他却认为只要能做到“贞”,那么成就一番大事业是没问题的,他也没想到他欠缺的恰恰就是“贞”。吴竹如只给曾国藩一个字意思索就是要他忌焦忌躁,要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平静的心,达到一种虚静的境界,曾国藩也是心领神会,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向“贞”靠近的目的;这一个字完完全全可以治他的心病了。

不嫉妒、不贪求是修养成身心的重要内容,曾国藩也在尽力地去实现。他曾经这样评价几类人:“懒惰的人自身是没有修养的,对别人产生嫉妒又怕有修养的人会说他的人本身也是没有修养的”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缺点——嫉贤害能,妒功急宠;“得不到的时候想要得到,得到了的又怕会失去。”这一类的人,说明了就是贪利贪名,怀士怀惠。怀着一颗“忮”心去造福于人类是不可能的,拥着“求”心去树立道德只可能是表面现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国藩也有遗憾的事,直到晚年曾国藩还在为他的两个儿子讲解:

“我对于这两项常常加以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最后还是没能够扫除干净。你们也要在这两项上狠下工夫,才能保证耳根清静;我希望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能够对此有所警惕,每天身在功各利禄官场里,能够不忮不求的人,那么就真的是大彻大悟了。”

曾国藩认为,做官能做到耐烦,这主要来源于平时对心性的修养。自身的修养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一个人自身修养的主要体现在内心的修养上。所以,自身的修养——心的修养是最难的。

2.养生之道在乎自然

“养生是个慢功夫”大多人这样认为;意思是说,养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从日常生活中慢慢体会,生活习惯也可以说是养生的一门课题;因为生活习惯是最平常的,也是最自然的,这一特点正符合了养生之道。

从古至今无不注重养生,当然曾国藩也不例外;他虽整天忙于军事要务,但也没有停止过对养生的研究和实践,而且他的一些养生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养生之道应从自身出发

曾国藩具有很高深的学问和修养,一生都是勤奋于读书,经世致用实用主义用得很好;对自身的修养这一学说,也是破有一番研究的,毛泽东这样评价曾国藩:“办事兼传教之人。”

曾国落不单是一位政治学家还是一位修身养性的研究者,他提倡养生之道最重要的就是顺其自然。

曾国藩开始研究养生之法,是在他入京之后。当时曾国藩身体条件是不好的,常常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毛病。于是便同翰林院中的一班人研究养生之法,养生之道也就在那时被推崇。

有一位前辈叫做唐镜海,也是曾国藩最崇拜的。曾经口授曾国藩一些养生处世的秘诀,曾国藩都将这些牢牢地记在心里。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唐先生说过,养生之道首先在‘静’字上下功夫是要紧的。如果一个人的心神不安静的话,对身体上的修养也不会静,治身也不会很严密,对道理的更解也不会很明确,都是浮躁的。总之都要静。又写道:每个人都有切身之病痛的,有轻的也有重的,各有所不同罢了,这就需要自己通过对身体的观察所患之处,用一生的时间在患处来克治它。”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举一反三的人,唐镜海的这一番教诲,使他产生出许多养生的心得来。

还有一篇日记这样写道:“忿和欲这两个字,古代圣贤都有,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忍’

这个字,便不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可真是至理名言。”

曾国藩非常重视祖上“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僧巫”的这个风俗习惯,再加上他经历过的事丰富多彩,所以他就常常劝说别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而在他的家中,全家不论大小老幼,没有一个不吃药的,还都是一些名贵药,补药和凉药,阳药和阴药,都胡乱服用。

曾国藩看到习惯时,他认为很不好,于是他就以他的家人为例来告诫后世的人们在患病时以少用药或不用药为主。记得有一天,曾国藩的二弟弟患了疟病,曾国藩对此十分忧虑,时刻惦念着他,于是就写信告诉他:我在外面的日子也有很久了,当然阅历也比你们丰富了些,每次看到别人生病时,都劝别人不吃药,这可谓是万全之策,常试有效。也就是在说不要过分依赖药物,那样对药会产生一种依赖性。

由以上曾国藩学来的养生学问,我们可以看得出养生在于自然;得病时,能不服药物就不用,这也是养生之道中的一种方法。学好养生这一课题,自己的人生也就完美了,同时这也是一种用增进修养来达到养生的更高境界的养生之法。

养生自然才是最真

曾国藩常常这样说:“一个人的寿命长和短,有没有病,都是听天来安排的,没必要产生妄想,在心里时刻地计较它。”当今的我们也应该对生命有一颗达观的心态,对世界万物保持一颗态然自若的豁达胸怀。

关于此种养生之道,还记载着这样几个例子:

吴彤云曾经患了大病,十来多天一滴水一粒米也没有吃,以至病情极其严重,十六日晚上四更时,已把后事料理好了,并亲笔写信托曾国藩;而曾国藩看了之后,一概不答应,反而开始劝他不要再服用药了,吴彤云就听了曾国藩的话试着不再服用药十一天后,病情竟大有转机,疟疾减轻了十分之四,呕逆等各个症状,都减去十分之七八,可保没有什么大的变故。

此外,希庵曾病得极其严重,曾国藩听了就写信告诉他说,梅医太不可靠;养身体要以不吃药为药。希庵听了曾国藩的劝告,于是断药一个月左右后,病情已大有好转,也不再咳嗽了。

这两个人,都是不吃药而受到了明显的效果的例证,所以不要太迷信于药物,也不要自信太深,民以忧虑不在于病的大小,而是在于吃药。所以,曾国藩谆谆嘱咐我们要以不吃药为戒,顺其自然,方可有幸病情好转。这也是养生中的一条,面对病情不要太过在乎,要把它看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还有,他的儿子纪泽病了,曾国藩写信回家常常告诉他,这种病情最适宜在清静的时候来调养,不适宜企图乱求医来治;并指出人们服药的谬误,“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全失自然之妙”,对那些胡乱多服药引子的,他驳斥为“妄想”。

所以,曾国藩总结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他的经验,应该说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现代民间也有俗语“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凡是药都具有两重性,在发挥其治病功效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经常服用后还会出现抗药性。

所以小病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大病能减轻药量就尽量减轻。不要过于把病当病,那样会增加心理负担,产生一种压力,以使病情更加严重;要像曾国藩对待病一样,要顺其自然。

曾国藩非常重视养生之道,但他对生命中的健康长寿,从不迷信,也不心存妄念,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曾国藩的这种独特的治病方法,都有着神奇的功效,不但保养了身体,同时也做到了养生之学,曾国藩的这一实验也正符合了“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药虽有利,害亦随之。”

3.心与治身

曾国藩对关于治身、治心、治口的方法也有所研究。在做了京官之后,为了修身养性,他还专门对这些实践并运用于自身。咸丰二年(1852)正月,他在《日记》中写了一警言:“治心之道,先去其毒……治身之道,必防其患。”

治心与治身都是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中不可或缺的。养生首先在于养心,养心莫大于寡欲;治身,曾国藩则认为,医药能“治病保身”,但也能“致病伤身”,所以他主张“病来即药,病去即止”。

养生从心开始

有一段时间,曾国藩的权利一天比一天强大了。因此,受到了朝廷的猜忌。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逝了,于是朝廷就凭着这个缘故让他回家守孝。言外之意也就是朝廷想借此机会来减弱他的兵权,进而顺水推舟,割除了兵部侍郎的权利。因此,曾国藩为受到这样的打击而心寒,感觉自己像个被抛弃的婴儿似的,无助极了。心中一直想着这个事情,以致最后他的病越来越重,心情越来越烦躁,弄得全家人提心吊胆,都不心安。他弟弟曾国潢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起死回生的游方道士,于是,曾国藩就前去看病。

在道人号了半个时辰的脉以后,才慢慢地说:“您得的是怔仲病,是由长期积压在心中的抑郁不得解开而造成的。”

曾国藩听了,就问道:“一个人为什么会有积郁呢?”

那位道士听了笑着说:“得病的原因大多都是由于心中有郁才引起的,积郁者,就是停在心中以致不能正常通气。”

曾国藩又问道:“我近来常常夜里睡不着,又常常做一些奇怪的梦,这是为什么呢?”

道人说:“这是‘七情’所导致的。一个人的心情的志向会伤害一个人的身心,而这时血气就会有所消耗,最后导致魂不守舍;伤到了脾饮食就会减少,血液就会供应不足,营养不能上达于心,心也就得不到保养,所以会导致失眠的症状。”

曾国藩连连点头称是。

道人接着说:“对上知道天文,对下了解地理,对于人世间知道人事关系,便可以长久了。这既是立身之本,同时也是处世之方。希望大爷您放弃过去的处世之道,改行黄老之术,心就会清,神气也会清静,便不再魂不守舍,一切精华都在于内心的收敛,百病消除,万事也都会放得下了。”

此时,曾国藩顿时领悟了道人的意思;仿佛再一次来到人世间。于是他起身举躬,深谢道人。

道人说:“《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句,但仅凭一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期善之下’就揭示出了世上竞争者取胜的诀窍。”道人嘱咐曾国藩认真细读十遍之后,世事便会自然豁达,病也随之消除。

读过之后曾国藩豁然开朗,立即觉得自己的病去了一大半。没想到曾国藩的心病就这样治好了。

可见,一个人的心病完全影响到他的所有。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虽然看不到曾国藩现实的生活习惯,但是只从他的日记和给后人留下来的养生秘诀就可以看得出来曾国藩对心的修养下了多么大的一番功夫。

身体的修养不可忽视

身体做一切事情的根本,没有良好的身体做什么事情成功的机率都是非常小的,所以一个人对身体的修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曾国藩一直都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虽然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地。从早到晚,忙于政务,他也从来都不因为任何理由懈怠,为的就是给子女树立好榜样。所以他对政务上的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

曾国藩在家每天都保持着拜父亲的牌位,一天,拜过之后就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