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富兰克林的故事
27490700000009

第9章 订立道德规范

富兰克林信仰上帝,他认为上帝是仁慈而至高无上的。他从小受到长老会的教育,但又常质疑长老会的某些教义。他认为,上帝所创造的万事万物均为了保护人类的幸福和赐予人类崇高的自由。而在发家致富方面,富兰克林始终坚信:道德是发家致富的最好办法。

1728年,富兰克林自编了一本祈祷用书《宗教信仰及行为规则》,以此书论及的信仰及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信条和严格遵循的礼仪。从此后他便以这本书所述的行为准则作为祈祷的内容,几乎不再去教堂做礼拜了。让我们看一看富兰克林这本祈祷书中的部分内容吧:

决不亵渎神灵,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忠于国王,关心国家利益,捍卫它的尊严。

尊敬那些职位在我之上的人。

对职位在我之下的人,宽厚仁慈,温和相待,决不蛮横无礼。

决不责难、中伤他人,也决不欺骗、嫉妒他人,更不忘恩负义。珍惜友谊,像兄弟般对待朋友。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困难面前坚定不移,锲而不舍。

尊老爱幼,与邻居和睦相处。

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保持精神愉快,纯洁无瑕,力争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富兰克林希望自己成为在言行方面极具真善美的道德完人。为此,他制订了一个“大胆而艰苦的计划”,为自己开列了13条道德准则,作为其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下面介绍的就是他那著名的“道德准则13条”: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二、缄默:要说于己于人有利的话,不作无益的闲扯。

三、秩序:东西放置要井然有序,事务要安排好时间。

四、决心:该做的事必须去做,既然做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

五、节俭:花钱应对人对己有利,不可浪费。

六、勤勉:不浪费时间,做有用的事,戒无益的行动。

七、真诚:不以骗术待人,思想要存有良知公正,说话亦如此。

八、正义:不做损害别人的事,要做对人有益的事,这是义务。

九、中庸:不走极端,别人冒犯你时要善于容忍。

十、清洁:不允许身体、衣物、住所存在不洁。

十一、镇定:不为小事、寻常之事或不可避免之事而惊慌失措。

十二、贞节:除了健康或续后之需要,少行房事,不要纵欲过度,使身体虚弱,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或声誉。

十三、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据说,最初制定这些“道德准则条例”时,富兰克林仅开列了12项,而没有“谦虚”这一项。

有一天,与一位友人为某个问题辩论时,他言词激烈,咄咄逼人,不给别人留下丝毫余地。这位友人极不服气地高声说道:“我佩服你的口才,也佩服你的论辩天赋,但我看不惯你盖气凌人的样子。因为你太骄傲和太任性了,从来不给人留一点面子,你实在太缺乏谦虚的美德。”

富兰克林一听这话,先是一愣,张开的嘴唇半天没合拢。接着他笑了,真心地笑了。他觉得朋友的话言之成理,一语中的,连忙道谢说:“谢谢,你能当面指出我身上存在的毛病,实在是太好了,我真心感谢你!”

事后,富兰克林在12条道德准则后面增补了第13条。为此,富兰克林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页上面画7道直线,表示一周7天,再横向分为13格,每格写上一条道德名称,每天晚上他都要对着表格检查一天的言行,发现哪一项有所欠缺,便在相应的表格内画上一个小黑点。后来,富兰克林的公务繁忙,逐渐由一天检查一次改为一年检查一次,最后改为几年检查一次。但终其一生,无论走到哪里,他身上都带着这个小本子,道德准则13条成为他规范行为的一面镜子,许多年之后,人们赠予他“美国的完人”的殊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