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富兰克林的故事
27490700000011

第11章 兄弟言和

富兰克林的印刷厂规模越来越大,雇用了不少工人。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精湛的印刷技术传授给每一个工人,还千方百计地帮助有能力的工人成为独立经营者。这与那些挖空心思盘剥工人的老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733年,富兰克林听说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市急需印刷厂,便立即与一位技术强、人品好的工人签订了一份为期6年的合同,合同规定富兰克林为他开办印刷厂出资所需费用的三分之一,由他在那里建厂,利润分成,富兰克林仅得三分之一。这名工人到南卡罗来纳州后,将印刷厂办得相当出色。他很守信用,每年都给富兰克林寄些钱来。但他不懂会计业务,富兰克林无法知晓他经营印刷厂的具体情况。对此,富兰克林只是一笑了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6年之后,这名工人去世了,富兰克林将自己三分之一的股份低价出让给他的妻子,由他的妻子和儿子独立经营。富兰克林以这种方式与自己从前的工人合作,使其最终成为独资经营者。

富兰克林离开家乡波士顿已整整10年了。10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乡的亲人。他时常想起家乡的小屋,家乡的山山水水,总是感慨万端。最值得他记挂在心的是哥哥詹姆斯,是哥哥教会富兰克林精湛的印刷技术,使富兰克林得以在费城事业成功。这时,一位认识詹姆斯的人告诉富兰克林,他已迁往新港落户,现在身患重病。富兰克林的父亲约赛亚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富兰克林决定立即回家乡一趟。

回到家中,富兰克林见到父亲老态龙钟(lao tai long zhong)的样子,不由得落下泪水。父亲激动地说:“你是好样的,你的事我们都听说了,我为你自豪!”

“我也非常想念你们,你们一切都好吧?”富兰克林尽量用轻松的语言安慰两位老人,“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好,好,我们一切都好。”父亲约赛亚与母亲阿比亚异口同声地说。

母亲紧紧握着富兰克林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不住地问长问短。富兰克林告诉两位老人他已有一儿一女,母亲高兴地大声说:“上帝,仁慈的上帝,愿你保佑我们的富兰克林全家兴旺发达。”

父亲激动地措着眼角的泪水,母亲张罗着要为富兰克林做一顿好饭。小住几日,富兰克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及儿时的玩伴,离开了波士顿。返回费城的途中,富兰克林专程前往新港看望哥哥詹姆斯。这时,詹姆斯已卧床不起,兄弟重逢,悲喜交加,他二人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的好兄弟。”詹姆斯想从床上坐起来,但又无力地倒下了,“过去,我那样对你,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富兰克林忙扶着詹姆斯躺下,他紧紧握着詹姆斯的手说:“哥哥,你什么也别说了,你越是这样,我越难过。”“不,是我……”詹姆斯摇着头,十分歉疚地说。富兰克林一阵心酸,他忙打断詹姆斯的话说:“那时候,作为学徒,我不恭敬地对待你,肯定是我的错。你知道,我很任性,也不服输。如今回想起来,我非常内疚。真的,你一定要原谅我。”

“好兄弟,别说了。老实说,那时我们都有不妥当的举动,都别说什么原谅的话。”詹姆斯挥了挥手,看上去很憔悴。过了一会儿,他用无神的双眼望着富兰克林说:“我快不行了,我的儿子只有10岁,我希望我去世后,你把他带到你那里去当印刷厂的学徒,长大了让他继承我的事业。”

“你放心,哥哥,我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侄儿。”望着病魔缠身的詹姆斯,富兰克林说不下去了,他真后悔没早点来看望哥哥。他扭过头,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回到费城不久,詹姆斯去世了,富兰克林立即把僅儿接到自己身边,新港的印刷厂留给嫂子打理。几年后,詹姆斯的儿子长大成人,富兰克林将他送到学校读书,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遵照哥哥詹姆斯的遗愿,富兰克林将侄儿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印刷工程师,再把他送回新港,继续经营詹姆斯的印刷厂,并取得成功。对此,富兰克林常对妻子黛博拉说:“上帝最乐意接受的奉献,就是为别人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