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2747000000031

第31章 所以,我没有成为愤怒青年

1.

我好奇地望去,她很瘦,有着和正常漂亮女孩一样的脸蛋儿。

因为工作原因,我和媒体人约在书店二楼的咖啡馆见面。我正在“你到底在想什么?就你有钱可买咖啡,耳旁传来咬牙切齿的谩骂声:

以来这里?你这种人……”

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发现是一个女孩,很瘦,有着漂亮的脸蛋儿,黑发披肩,穿休闲长衫,上面印着卡通人物,下身是黑色紧身裤,蓝色帆布鞋,肩膀挎着布包,整个人看起来很有气质。她望着我,眼睛瞪得很圆,我想她在和我说话。

不过……“为什么要骂我呢?”我呢喃着,抬头正看见收银台的男生摇头。

哦,他们两个认识,那就不是和我说话,原来是小两口吵架。

这时候女孩又继续骂了起来,我付了咖啡钱,再望过去,她正对“讲过多少遍了,你以为你自己多了不起吗?我着冰柜里的蛋糕说话:

236跟你说,你这样的就不配!”咖啡机的响声逐渐盖过了她的骂声,香味向四周扩散,但女孩嘴里骂出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令人揪心的深仇大恨。

难道是在对着麦克风打电话?可没有线啊!

“哎哟!她还在这里……”男生小声地对正在做咖啡的另一个服务生抱怨道。

“不是你的朋友吗?”我好奇起来,开口询问。再转过头,看见那女孩侧过身,对着二楼下面的书店在骂。

“不认识。”他们两个人同时指了指脑门,意思是女孩的精神可能“她买了杯饮料,所以不能叫保安把她赶走。

有问题,”然后,男孩压“看起来挺正常的一个小姑娘,估计受到什么刺激了,考试低声音说:

没考好,或者失恋吧……作孽啊!”

后来当我结束会议,走出书店的时候,看见女孩正在街头对着书报亭挂起的报纸骂,一旁的老板脸抽着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一幕看得我有些发抖。想起朋友以前和我说,他的女朋友就是这样疯了的。从小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被爸妈当作掌上明珠一般捧着、护着,那段时间刚走出校门,工作上稍微有些不顺,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接着演变成为看什么人做任何事都要大骂,很轻易就能愤怒。

最后,整个人疯了。

2.

留学的时候当兼职记者,参加中荷外交活动,采访大使夫人。

“你们独自一个人出来读空隙片刻,知道我是留学生,她叹气说:

书,都不容易吧?每年大使馆都要处理三四件留学生发疯的恶性事件,最近刚处理了一桩,虽然没有影响到别人,但也让人感到悲哀。一个女留学生,在一所世界排名很高的大学读研,结果不到一年人却疯了。

大使馆找到她的家人,正办理手续让她爸妈把她接回国调整,必要的话去精神医院治病。没想到,在被接走之前她自杀了。”

那时候,我无法相信生活会把人逼疯,因为我固执地认为,在冒险时,拥有的只可能是一路的爽朗笑声或者壮烈自豪的暂时失败。

最近有一个女孩,总转发我的每一条微博,并附上一堆贬低谩骂。

我去她的账号一看,在美国留学,说的每句话都在抱怨生活,责骂身边的同学、室友、老师,转发别人的微博,也都是转一个骂一个。世界在她看来,简直糟透了。

因为她,我再重新回过头看留学欧洲的几年,其实每个人都如履薄冰。谁不是在家里被当作宝贝,谁不是告别一群原来的挚友出走他乡,谁不是遇到了委屈却没人可以诉说,谁不是边读书还要边忙着租房、注册、续居留、买菜、做饭、洗衣,谁不是发现生活突然静了下来只剩自己一人。再一想,留在国内的,当你去另一个城市读书工作,不也如此吗?即便在自己的城市,每一次换工作也都像是重新投胎,新的环境需要单枪匹马去适应。

有人学会了在小房间里拉上窗帘,过自己的小生活;有人学会了走出去,一点点克服内向,去热情地和别人打招呼、交朋友;有人找到了些同伴,就躲在舒服的小圈子里;也有人选择顾影自怜,保护层越厚,外界越无法靠近,接着他对世界产生了抵触,用骂来抚平内心的疑虑,怎奈何,想骂总能骂出些话来,糟糕的笨蛋可以骂出些有道理的话来,对着优秀的天才竟也能找到些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这种人,越骂越把自己困到小角落里,没有人可以与他交流。

他就像是刺猬,你的善意在他口里也变成了最邪恶的阴谋。最后,当他挣扎着想要走出来,却发现他对世界的愤恨,演变成为世界对他的抛弃。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看不见温暖,看不见理解。

生气是件很容易的事,那么那些不愤怒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3.

回国工作前,大家都警告我,你在欧洲待久了,绝对会不适应,特别是许多关系和潜规则,环境浮躁得很。在朋友口中,回国就像跳火坑一样壮烈。

但如今,我仍然是原来的我,没有生气,没有咆哮。

第一次负责一个项目,手里有几张某航空公司赞助前往伦敦的来回机票,活动规则是参与者上传英国照片,最终投票数最多的前三名将获得机票。到了截止日期,我统计结果时却发现前三名明显是刷票“别管那的。把这件事和航空公司商量,对方没有一丝考虑,立刻说:

么多了,刷不刷票不关我们的事,就按照我们写的规则,把机票给那前三名好了。”我不买账,那不就是鼓励大家作弊吗?那么那些努力在朋友之中拉票的老实人呢?那么那些递交了许多优秀作品却无人投票的参赛者呢?在几次三番的交涉下,为了自己心里按捺不住的正义感,我去找了网站平台。对方说,刷票这种事也让他们很为难,但现在系统还没有先进到可以避免刷票。最后,我心里很不舒服地把那三张票给了作弊者。但接下去的活动,规则制定得更加严格。

有时候,我知道制度令人无可奈何,愤怒无济于事,所以我开始选择绕道,只不过多花些努力而已。

在郊外小镇住久了,自比乡下妹,回国后止不住嘲讽城市人。他们总是匆匆忙忙,不懂得礼貌,吵架很大声,地铁一开门就拼命往前挤,高架上不让彼此,马路上狭路相逢宁可花时间车顶着车,也没有人愿意花五分钟倒退让对方先走。可是,当我生活在其中的时候,我开始懂得了城市人的苦恼。并不是不想慢下来,而是时间总是不够啊!

睁开眼就要去上班,路上总要堵一个小时;地铁人潮汹涌,挤不进去就会迟到,被老板炒;下班回家,夜幕降临的时候拖着疲惫的身体,公交车来了一定要挤上去,不然就没时间看喜欢的电视剧;开车在高架上插队,为了早点儿带着女朋友去餐厅约会。不是不愿意慢下来,而是为了有一点儿给自己、给家人的时间,不得不可怜地抗争。

有时候,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愤怒荒谬莫名,所以我开始选择去倾听与理解,只不过多花些时间而已。

在贵州的一个小镇火车站,有人大嗑瓜子,壳堆了满地;也有个灰头土脸的小男孩就在火车站的等待室里,在地上撒尿。我惊讶地看“这里不是垃圾场,也不是厕所,是大家要等车的地方啊!着朋友”

“这些事情在上海的地铁里也有发生啊!朋友倒是淡然地说”还记得香港人愤怒地唱《蝗虫歌》要赶走大陆游客时,宣传的照片之一就是在地铁里撒尿的小孩。可当我在那些乡镇生活过一两天之后,我那些“咦!人怎么能在这种场合做出这样的事情”的评论,突然没有了。

当地人连马桶都没见过,茅厕大多只是挖成的坑,小男孩都是在路边的鲜花丛里小解的。再一想,开车在加纳利旅行,不管是当地人还是游客,不也是在山边上对着青山绿水解决的吗?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他来到大城市,在不知道任何规则的情况下,为何不先去引导,而是痛骂一顿甚至赶走呢?

有时候,我知道人和人之间总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与成长环境,愤怒刻薄无情,所以我开始选择去善意提醒,只不过多一些耐心而已。

上班总免不了在心里把老板杀个千万遍,因为自己不断被吩咐做这个、做那个;想要做一番大事,却被要求事前交一份报告,得到批准才能执行,过程烦琐,上个班和坐牢一样;身边的同事年纪和资历都比自己高,常会丢来许多琐碎的事让我帮忙,明明是帮忙,做错了还会被骂一顿。一开始我会很愤怒,为什么只欺负我!有时间写报告,分析那么多,还不如让我大胆去做,甚至恶毒地想:这就是为什么大企业、大组织老做不出什么实事的原因吧!可是转念一想,我真的有勇气自己创业吗?况且外交出不得半分差错,一点点闪失就是国际新闻,我犯得起错误吗?所以需要写报告,主管批准了,这样大家一起承担,也可以慢一点儿,多一些考虑再行动。至于被老板、同事不断吩咐做事,那是对我的信任,肯给机会锻炼;至于做错了挨骂,是因为他们知道我在学习,心理能承受压力,所以愿意指出我的不足。再一想,谈恋爱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有时整天嫌弃对方,是因为对未来有期许,希望他成为更好的人;而遇到一个想甩走的人时,才会拼命发“好人卡”——“你会幸福的,你很好,只是我不够好。”

有时候,我知道环境无法改变,但看事的角度因人而异,愤怒目光短浅,所以我开始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角度看事,只不过视野望得更远一点儿而已。

4.

有人会说,其实啊,你已经变成“我们中的一个了”!你看,你正在慢慢接受这个大环境,然后不断地被同化,不再有正义感,不再拥有热情。

我也不知道我会成为怎样的人,只是我知道,愤怒并不会给社会、给身边的人、给看不惯的事情带来任何改变。而当我不愤怒的时候,我可以容纳许多包含智慧的情绪。

今天惊讶地看见自己加了V,想起半年多前写的博客,信誓旦旦的一句“我不会加V”。换成从前,我会立刻取消认证。但想到出版社正在做他们的工作,能花钱为了一个无名写手出她的第一本书,勇气可嘉!我也应该尊重他们。这些人也在帮助我实现梦想,甚至他们做的,其实比我更多。

每个人不过是做好自己那一部分的工作。想到这儿,我满是感激。

而且,加不加V根本不重要,无论名字旁边有什么金光闪闪的东西,被贴上什么标签,我依然是我,那就够了。

我就是个不愤怒的人,和你不一样又哪里让你生气了呢?我知道我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也坚持留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小世界。

当你骂得最狠,看一切不顺眼,自认为活得最真实的时候,其实你的世界正接近疯狂边缘。

岁月不静好,心却很安宁。

一步一个脚印,边看风景,边拼了命努力。

哪怕头破血流,还有的是青春,可以去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