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2747000000030

第30章 用经历,去定义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青春

对生命怀有敬畏感,不生气不抱怨,善待一切遇见的人、事、物,尤其是那些伤害你却没杀死你的一切。

1.

去厦门,朋友开车。

突然,他摇上车窗,递过手机,让我选歌播放。阳光很好,路边有一家三口戴着草帽骑单车,也有女孩穿着沙滩长裙飘逸地站着,对面则是拿着单反蹲在地上认真拍照的男友。

熟悉的吉他前奏响起——“故事的小黄花……”朋友一听,即刻“似乎每次听周杰伦的新专辑都是这样快到暑假的时候,跟着唱起来。

他的歌让人想起夏天。”一曲终了,朋友感慨说道。

我想起了十四岁的夏天,我坐在一个男生的单车后座上,双臂小心翼翼地围着他的腰,心怦怦乱跳。在大太阳底下,我们经过了虹口足球场,耳机里播放着《晴天》。

如今的周杰伦已是叱咤风云的天王,但毕业后的我,却再也没有听他的新专辑了。偶尔坐上的士,广播里会听到他依然熟悉的声音。

人真是奇怪,如果他的新歌曲风和过去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就会侧目说,怎么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要知道,当年听你歌的那些连初吻都没有经历过的小姑娘,如今都成人母了;曲风大变的时候,却会摇头,叹气道,物是人非了哟!有了名利的包装,歌还是以前最淳朴的时候好。

2.

前些天回上海,我见了一位作家前辈。

知道我在网上拼命写文章,也有倾诉邮箱,他摇摇头,吸了口烟:

“这些事,对你的成长是没帮助的,浪费时间,虽然我一直认为青春就是用来浪费的。”

原来,他曾开过专栏,也是来信回信形式的。最受欢迎的时候,半年下来就能有几万封。更有读者不断写给他,说因为他的文字,人生得到彻底改变,他在自己的生命里是多么重要。但是如今呢?这些人都已销声匿迹,散落天涯。

听过后,我想起了那些在网上给我写万字信的读者,想起有网友不断写以我为主题的感恩微博,想起了那个特意从西安坐火车到广州来听我讲座的女孩,更想起了有个出版社的编辑曾向我泼过的冷水——那些说“如果你写了书一定会买”的人,其实最后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他们曾出版过一位这类作家的书,他在论坛上风生水起,过万人留言捧他,结果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书,却没人去买,销量惨淡。

我想,那位作家对网络世界失望,不再写作的原因就在此吧!

我想,那位告诉我认真写读者回信是“浪费时间”的前辈,也一定是曾伤透心了吧!

3.

和四十多岁的土耳其朋友一起吃饭,他还没有结婚,一直单身。

“既然家里有压力,为什么不结?我问他”

“过了四十以后,他们已经losehope了。他笑着说”

不自觉地,我们谈论到结婚的最终意义。他说,看到自己的泰国好友,一个五十岁的女人,依然神采奕奕地涂口红,谈跨国恋爱,其实也不错。而且反正他自己也不喜欢小孩,这样的生活方式简单,没“到老了仍然有累赘,永远年轻,充满活力。末了,他咧开嘴笑起来:

单身,那时还能和年轻女孩在一起,赚到了耶!”

我并非传统教育下的女孩,但也未必有能力理解这般程度的“不靠谱”。

“结婚凡事的存在,必定有它的道理。我灵机一动,接着说道:

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家庭,即使不要孩子,但至少有另一半,不会diealone(孤单死去)。都市人,最怕的不是变胖或者失业,而是深夜站在屋顶准备纵身跳下前,想交代些什么,把手机里一长串联系人浏览了几遍,却没有一个号码可以拨。”

“傻姑娘,人总是一个人死的。你永远听完后,土国朋友又笑了:

都不知道自己会以什么方式死,死在哪里。前几天,一个在深圳的土耳其商人心脏病突发,他是想在这里做一笔新订单的,暂别了家里的妻子和小孩,结果客死他乡,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他结婚了,不也是diealone吗?”

4.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人和人,即使被婚姻纽带捆绑,但始终是独立成长的个体。况且即便是父母,也终有要放手的一天。

那为何,写作者一定要成为读者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呢?

况且,我也不希望有一天发现,自己出现在别人家家谱里面。

想想那些昔日的明星,我在初中时候喜欢一支没红的摇滚乐队,被他们追梦的力量感染,他们的CD被我听到烂掉,他们的歌陪伴在我孤寂的上学放学路上,也陪伴我度过无数个迷茫期和低谷。如今他们大红,可我已不再听他们的歌,而更偏向于握着红酒杯安静聆听的蓝调爵士了,毕竟,骑脚踏车、背厚重书包的女孩只存在记忆中了。

又或者,当初读过的少年文学,那些作者早已不再让我紧紧追随,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曾被他们稚嫩的文字深深地打动过、感染过。

如今我依然记得,在懵懂岁月里,我趴在床头,在他们笔下的爱情故事里沉沦。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像这样最好——陪伴彼此某一段路,然后渐渐消失。偶尔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段熟悉的旋律,或者一段话突然涌上心头。就这样记起了那个歌手,那个作家,嘴角带着微笑,想起那时候的自己。

哦!我们都走远了。

但,那时候,那个你,那个我,都被定格了,永远相互陪伴。

我要你至少爱过我,而不是给一个名分,却从未亲近。

5.

这周末在友人寓所度过,傍晚离开,原本准备打车回家,走到了街口,想起有一班车直接从滨江东路抵达我的住所,于是,我跳上了大巴,几乎从头乘到尾。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那是我最喜欢的座位,满足学生时代因为身高不够从未坐过后排的乐趣。

自从来到这里,我故意让自己保持时刻忙碌的状态,通过不断拥有新的记忆,抹去离开旧城市的不舍和感怀。但这样的时刻,夜间巴士穿梭于逐渐入睡的城市,异乡人的身份依然不改,只是动荡青春的舞台已经更改,我终于还是想念巴塞罗那了。

去年的冬天,我没有工作,没有任何未来期许,只是带着笔记本穿梭在街头写作。经常会感到一阵阵恐慌,毕业后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写作之路是否能走下去。常常坐上跨越城市的巴士,看着路边的灯亮起,车厢里的乘客不断变换——从白天无所事事的老人,到高峰时候刚下课的少男少女,最终变成夜晚去迪斯科、有着漂亮脸蛋儿的城市男女。

白天的巴塞罗那,令我享受十足的自由洒脱。只是夜晚,窄小山路两旁那暖黄色的灯,令人对又一天的逝去产生感伤,又对明天新一轮的恐慌充满抗拒。

如今我在外国领事馆工作,全职稳定。写作上,也终于有了一点儿成绩,站在了一个小小的舞台上。未来的路,似乎越来越明朗。

但曾经那种异乡人对未来孤注一掷的恐慌,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相对于当时的美丽风景,我们更怀念的是那时候的心情。就好似面对过去的恋情,我们最怀念的,往往是那时候傻里傻气的自己。

一首歌,一个作家,让我们想起的,是他们陪伴我们度过的那一小段时光里,那个回不去的自己。无论多狼狈,但只要是青春,都是可爱的。

“广友人来广州看望我。他没去过巴塞罗那。于是他无心说了句:

州的夜和日本一样。”

原本想和他争辩,城市与城市即使有再多相似点,一个个始终是不一样的。就算气候、建筑风格甚至历史类似,但每一天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无时无刻不在定义着它自己的独特。个性不是一眼望去就能知晓的,而是在不断的交往中,才能渐渐熟悉它的风格。和别人谈论它的时候你可能说不上来,但离开后,任何一条不知名的街道,你都记得它的气味。

但站在自己位于三十层的寓所的阳台上,看着外面,明白其实朋友这样简单的描述方式也不无道理。生活在一座城久了,那些身处其中的日子好似洗不掉的记忆文身,我们将一生都带着它抵达新的远方。

6.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学长感慨,这年头不需要市场调查了,大家都已经把自己归类,作为商家,越来越容易卖东西,一个萝卜一个坑。高富帅,矮穷丑,富二代,文艺青年……一个个冲在最前面给自己贴标签。

看到这个现象,我不断摇旗呐喊——倘若有浪漫的光环,就一定有尿味的现实。

我的“不合群”惹来许多人质疑——你为什么那么拒绝标签呢?

其实标签是成功的表现,虽然你是你,但别人想要了解你,需要用标签描述你。

我任性的火苗又被燃起。

青春啊,还没到最后关头,一切都是闷在鼓里面的。它很动荡,所以才不需要标签,不需要急着告诉别人我是谁。过去曾发生的故事,现在一步一个脚印走的路,将来更多未知的经历,它们会一点点定义我是谁的。为什么现在就要急着给世界交卷呢?人不是生来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的,不然活到十岁就足够了。人啊,应该是用前面二十年探索自己想要什么,接下去二十年一点点累积沉淀,让自己有资格去拥有想要的人生,下一个二十年,一边享受之前的成果,一边把喜欢的事情做到精致,最后的二十年抽出时间清算岁月,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向别人定义自己。

倘若必定逃不过标签,此生就让父母取的名字成为唯一的记号。

用眼前大大小小的经历,一点点丰满你的名字,未来被人谈起时,马上就会对应到你,而不是想到某类人。

若干年后,我会出现在另一座城市,在灯火阑珊的时候,坐在大巴最后一排的座位,非常想念那个在广州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夜晚写作的小女孩。虽然她什么都没有,但我用力地嫉妒她,因为她的脚下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