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27431000000022

第22章 北京人

作者简介

请见《雷雨》作者简介

故事梗概

中秋节的古都北平,凝重而庄严,带有一丝雍容华贵的气息。世袭高官、显赫风光的曾家表面上依旧保持着节日中大家族的排场和威风,延续着先祖的旧制和繁文缛节,然而它的内部却早已坐吃山空,脆弱不堪。

一大早,管家大奶奶曾思懿就被讨债的人追逼围攻,无计可施,前来拜会旧主人的老仆陈奶妈回想起曾家昔日的荣华,不禁对今日的窘境唏嘘不已。表面谦和慷慨实则贪婪狠毒的曾思懿如今的心思并不在重振家业上,而放在对丈夫曾文清的控制和对其他家人的倾轧上。曾家大少爷文清内心深爱表妹愫方,然而他懦弱无能,精神倦怠,不仅无力争取自己的幸福,而且屡次受到思懿恶意的侮辱与嘲讽。思懿惯于采取指桑骂槐、笑里藏刀的泼妇手段,残忍地折磨着文清和愫方这两个受封建礼教摧残至深的弱者。在儿子曾霆、儿媳瑞贞面前,思懿则保留着家长的权威,逼他们在毫无感情的生活中苦苦煎熬。曾家的房客袁任敢是一名人类学家,他的女儿袁园天真淳朴,纯洁大方。曾霆出于对家族压抑本能的反抗,愿意和袁园一起玩耍。文清也喜欢她的率真,送给她一个金鱼风筝。而思懿则对袁园不受拘束的性格反感不已,可她却故意在中秋节这天请袁家父女过来吃饭,企图将愫方嫁给袁任敢,把她扫地出门,斩断文清和愫方的情思。面对思懿的追逼,愫方逆来顺受、忍辱负重,虽然也曾为自己的无助而哭泣,但更多时候仍是默默地为曾家上下出力尽心,不知疲倦。

曾家的姑爷江泰是一个眼高手低、好说大话的留洋生,他虽然有一些民主思想,但终因无所事事而脾气暴躁、心情郁闷,经常借酒消愁。他一心想鼓动曾家老太爷曾皓抵押房产,借钱给他做大生意。此时的曾皓早已是经济大权旁落,身无分文,但他仍然顽固自私地以礼教名义维持着自己在家中的绝对权威,他无法也无力对付不肖的子媳,但却冷酷地剥夺忠厚的愫方的幸福,企图让她永远成为自己的奴隶。在中秋节的饭桌上,曾家人各怀心事,但还未谈及婚嫁,追债要账的人就冲进门来,将曾皓团团围住。幸亏一个与袁家同来的机器工匠——浑身充满原始力量的“北京人”出来解围,曾家才险度难关。

傍晚,陈奶妈的孙儿小柱儿撞见了北京人巨大的影子,深感恐惧。袁任敢则表示北京人的精神是自由健康的,他们的生活无拘无束,令人向往。江泰切身体会到了自己这类人的腐朽、无能与空虚。文清与愫方最终告别,在愫方的鼓励下,文清表达出对这个家的愤恨,并发誓永不再回来。愫方面对曾皓的哀求与胁迫,决定留在曾家,为她所爱的人牺牲自己,忍受屈辱。曾霆和瑞贞在交流中渐渐明白彼此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只有靠出走才能摆脱不幸的命运。思懿威逼文清退还愫方给他的信,被逼绝望之下,文清抽起了鸦片烟,自我麻醉,但却被父亲撞见。曾皓的心灵支柱完全崩塌,他在失望、愤怒之下急而中风。此时江泰趁醉又来追逼曾皓,思懿也恍然洞悉了家道中空的实质,竟叫众人将曾皓半抬半架赶出了家门,文清终于也在混乱中惭愧出走。

一个月后的深秋,天气渐寒,曾家也已然濒临破产边缘,在风雨飘摇中惨淡经营。邻居暴发户杜家看中了曾皓漆了多年的寿材,在曾皓生日这天前来追讨旧债,曾皓万般无奈,忍痛用棺材抵债。江泰借机出去厮混。思懿则不动声色,暗藏鬼胎。瑞贞已与曾霆私自离婚,并打算和朋友们共同出走。临行前,她来拉愫方一起离开,但为了文清当初的誓言,愫方只想忍耐、等待。然而断翅的鸽子是飞不远的,文清在此时颓然而归,在人生的幻灭之中最终选择了自尽。愫方的“天”塌了,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从前的寄托只是虚幻,自己以往的选择只是逃避。她由此决定打破家的牢笼,在光明的召唤下走向自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