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他生于清朝,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青年时代的孔尚任曾努力由科举进入仕途,然而屡困乡试,隐居石门山读书,后于康熙十九年(1680)卖田纳粟捐了监生的科名。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返程过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被推举,为康熙皇帝讲经,受到康熙的嘉许,又为康熙导驾观览孔庙、孔林,当即指定吏部破格任用,由一个乡村秀才变为国子监博士。次年,孔尚任在国子监做了半年的学官,又受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赴淮扬疏浚黄河海口,三载无功。但在淮扬期间,广泛结交当地的文士,成为主持风雅的名士,写了大量的诗作。康熙二十九年(1690),孔尚任返回北京,又做了多年的国子监博士,转为户部官员。在和京城的文人骚客诗酒唱和的同时,孔尚任开始写《桃花扇》,当时的官员都竞相传阅。康熙三十九年(1700),《桃花扇》上演,引起轰动。孔尚任也在此时不明不白被罢官,从此再也没有被起用,绝望中回到家乡,最终病死于家中。
孔尚任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宫词百首》等。传奇作品有《小忽雷》(与顾彩合著)和《桃花扇》。
故事梗概
一、香扇定情
明朝末年,南京有一些正直的读书人。他们行为清高,非常痛恨官场里溜须拍马,阿谄奉承的人,他们的带头人,一个叫陈定生,一个叫吴应箕。这天是“祭孔”的日子,读书人都去供奉孔圣人的文庙,向孔子祭礼叩拜。陈定生和吴应箕主持祭孔仪式。祭礼刚要开始,庙外来了一个六十多岁的矮胖子,抬来了许多祭品。陈定生一眼看出这是当年残害忠良的大太监魏忠贤的干儿子,名叫阮大铖。他的确是个读书人,并且很有文才。但他品行恶劣,见太监魏忠贤受皇上宠爱,被封为“九千岁”,便投在魏的门下,认魏忠贤当干老子。今天他也来祭孔,这不是污辱孔圣人吗?陈定生和吴应箕大喝一声:“轰走魏忠贤的干儿子!”这群念书人一齐动手,把阮大铖赶出了文庙。
阮大铖脸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回到家里,闭门不出,一个人生闷气。他恨透了这帮书生,发誓将来有一天如能再得势,非除掉这些人不可。这时,只有一个人还跟他来往,这人叫杨龙友。杨龙友也是个读书人,但他为人圆滑,八面玲珑,跟文人有交往,对阮大铖也不得罪。因为阮大铖从前做官时,贪赃受贿积攒了一份家业。他家里富有,养了一个戏班,他自己又能编戏,有一出《燕子笺》,编得还很精彩,演得也不错。杨龙友常来看戏。阮大铖在杨龙友面前,不敢说要找这帮书生报仇,表示想与这些人和解,都是孔圣人的门徒,何必相互排挤!他希望杨龙友能从中调停。
“我跟陈定生他们关系一般,但有一个人可用。他刚来南京不久,是我的朋友,陈定生对他也很尊敬。”“你说的是谁?”“河南侯方域。他父亲曾在朝里做过大官,他是名门公子,和陈定生、吴应箕是文字至交。”
阮大铖听说侯方域的父亲曾在朝做官,怕是自己的对头,立即泄了气说:“恐怕这位侯公子不肯给我帮忙。”“我有个主意,侯方域来到南京,在秦淮河畔的媚香楼,结识了歌妓李香君,他很想娶下香君,怎奈离家在外,手里缺钱花,连一套像样的嫁妆也置办不起。阮老如肯出二三百两银子,替他置一套嫁妆,我想侯公子一定感激,自然会替你说情。”阮大铖一听大喜,说:“多谢指教,这套嫁妆我包了。”
侯方域是河南归德府人,很有才名,辞赋文章,都称得上是中州第一。这几年李自成的义军,由陕西转到河南,攻下洛阳,挥师东进。归德的乡绅富户,纷纷逃离家乡,侯方域也逃到南京。这位贵公子,忍耐不住旅途的寂寞,常到秦淮河畔歌楼散闷,和媚香楼的李香君一见倾心。杨龙友也是媚香楼的常客,香君的干娘李贞丽,便是杨龙友的老相识。李香君在李贞丽的调教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她又长得美貌非凡,慕名前来的豪门公子,每天你来我往,求听香君一只小曲,喝香君一杯香茶,香君虽也应酬,但见这些人一个个似酒囊饭袋,假充斯文,没有一个能看在眼里。侯方域来后,一因香君久负盛名,二因侯公子的确人才出众,两人十分投缘。侯方域有娶香君的意思。李贞丽对这些文人学士也很敬重,她知道侯方域的身世,绝不会轻易娶走自己的摇钱树。现在身边无钱,将来会重金酬谢的,便不加阻拦。只是侯方域觉得有些羞愧。自己这样的身份,要娶秦淮河畔最有名的歌妓,连一套家样的嫁妆都置办不起,脸上实在无光。侯方域正在犯愁,杨龙友来了。说起娶香君一事,杨龙友说:“这样一对才子佳人,早该成亲。你手中空虚,这不关紧要,全归我包了,嫁妆酒宴由我置办。吉日我已选好,就在三月十五,我去告诉贞娘去。”
三月十五日这天,媚香楼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李贞丽觉得自己的养女和名门公子成亲,十分体面,把秦淮河的名妓全请来了,只听喜乐悠扬,鞭炮喧天。杨龙友趁着红火热闹,送来了嫁妆。红漆箱笼,一件件摆了半客厅。李贞丽高兴,叫出了香君,香君已然穿戴好结婚礼服,拜谢了杨龙友。时间不长,侯方域也盛装前来,杨龙友走上前去说:“恭喜侯公子,新婚吉日,百福齐至,祝你们夫妻白头到老!”李贞丽说:“公子,这些嫁妆全是杨老爷送来的。”侯方域深深作了一揖说:“多谢杨兄美意,为吉日增光,将来定当重报。”说话间,侯方域的好友陈定生、吴应箕等一大批文人也来了。李贞丽吩咐摆开酒宴,请客入席,李香君轮番给众人敬酒。李贞丽说:“各位公子,我们院中的规矩,成亲不拜花堂,大家请吃喜酒吧。”大家齐说:“入乡随俗,吃酒吃酒。”有人提议说:“才子佳人联姻,不能无诗啊!”杨龙友帮腔:“对,侯公子一代名流,娶了如花似玉的香君,无诗怎能尽兴!”李贞丽命人去取来文房四宝,只见侯方域从袖中取出一把宫扇,对香君说:“我随身带有香扇一把,就在扇上题诗一首,赠与香君,作为新婚纪念吧。”“多谢公子。”香君忙去捧砚磨墨。方域打开折扇,在雪白的扇面上,用半行半草的字体,写了一首赞美香君的诗,随手交与香君。许多歌妓都围上去看,见最后两句是“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一个歌妓说:“把我们比成了辛夷树,比不上香君的桃李花!”另一个歌妓问:“什么叫辛夷树?”杨龙友代为回答:“辛夷树是枯木逢春的意思。”“你们这些文人,骂了人别人也不知道!”酒席上你说我笑,整整热闹了一天,入夜方散。
第二天一早,侯方域和李香君刚刚梳洗完毕,杨龙友就来了。他见香君又换了一套新装,鬓插珠翠,显得越加俏丽,就说:“侯兄,常言说,人靠衣衫马靠鞍,香君穿上这身衣服,真称得上天姿国色!”侯方域说:“这多亏杨兄的帮助啊。”香君问:“杨老爷,听我妈说,你作过知县,如今罢职在亲戚家闲住,手里也不宽裕,为我花这么多钱,实在叫我心里不安呀!”侯方域也问:“杨兄共破费了多少银子?”“二三百两吧。”“你也是转借的吧?”“实不相瞒,钱是园海出的,他并非转借,是送给侯兄的。”侯方域疑惑地问:“园海?这是个什么人?”“园海就是阮大铖,是极有才华的。”侯方域变了颜色:“就是写《燕子笺》的阮大铖?”“正是此人。”“他送给我这么多钱,是何用意?”杨龙友看侯方域不高兴,没敢说出原因:“也没什么意思,不过久闻大名,想交个朋友罢了。”侯方域郑重地说:“当年阮大铖认魏忠贤为义父,害人不少,我焉能和他结交!”杨龙友说:“园海对以往的事情,十分后悔,每日闭门思过。他听人说,侯公子宽宏大量,想认识公子。圣人说:‘知过必改,不为过也。’我等也应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侯方域点头沉思:“原来如此。”
杨龙友趁机将文庙祭孔,阮大铖遭陈定生、吴应箕辱打一事,说给侯方域,求他向陈、吴二位说和。侯方域觉得阮大铖用心良苦,又为自己花了这么多钱,便答应了杨龙友的请求。
李香君听了勃然大怒,说:“公子,你怎么这样好心眼!在南京谁不知阮大铖是魏忠贤的干儿子。他出门走路,街上人都远远躲开。你竟答应给他开脱罪责,你不怕别人说长道短?不是就因为感激他这一套嫁妆吗?我香君还不稀罕!”说着拔下头上珠翠,脱去身上罗裙,一齐摔在地上。杨龙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了看侯方域,侯方域道:“杨兄,香君说得对,这些箱笼,你还是找人抬走吧。”
杨龙友乘兴而来,败兴而返,他只好让人将这些嫁妆又送给阮大铖。阮大铖气得七窍生烟,暗暗发誓,将来得势,一定给侯方域和李香君一点苦头尝尝。
二、血染桃花
明朝的大将军左良玉,带兵三十万,在武汉镇守。因朝廷国库空虚,百姓贫困,左良玉的三十万大军,几个月发不出粮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眼看要闹兵变。左良玉想把部队带到南京,既可以就地征粮,也可以向江西借粮。这消息传到了南京,吓坏了南京的大小官员,他们认为左良玉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占河南以后,又来攻占南京,南京绝无力阻挡左良玉大军。有人想到侯方域的父亲,从前对左良玉有过大恩,左良玉很敬重他。如今侯方域住在南京,请侯公子给左良玉写封信,也许可以阻住左良玉的大军。谁去找侯方域呢?这件事又落在杨龙友身上。
那天,侯方域正听柳敬亭说书。柳敬亭是南京有名的曲艺艺人,说评书有拿手绝活。侯方域很喜欢他好口才,欣赏他知识渊博,常去听他说书。杨龙友来到这里,一把拉住侯方域说:“侯兄,你还有闲心听老柳讲古,南京眼看就兵荒马乱了。”侯方域问:“杨兄,南京出了什么事?”左良玉带兵三十万,挥师东下,南京很快要闹兵灾了!”“我有什么办法?”“令尊大人是左良玉的恩师,南京的大小官员托我来请侯兄,你如能以令尊的名义,给左良玉写封信,劝他退兵,南京便可免受这场灾难。”侯方域想了想说:“信是可以写,送信的人很重要。这样大的事情,我用家父名义写信,难免不出漏洞,送信的必须能言善辩,才能使左良玉相信。”杨龙友也为难了,找谁送信呢?柳敬亭见他们作了难,便道:“我老柳去怎样?”侯方域高兴地说:“再好不过了!”他马上写了信,救人如救火,柳敬亭当天就出发了。
侯方域给左良玉写信退兵,这件事在南京很快传开了,很多人感激侯公子任侠仗义。阮大铖听了,却想起一个加害侯方域的鬼主意。他找到他的朋友兵马总督马士英,诬蔑侯方域跟左良玉暗通书信,这次写信退兵是假,早先请左良玉发兵是真。左良玉兵到,他一定会当内应。马士英信以为真,便要派人去抓侯方域。杨龙友和马士英是亲戚,听到这件事,去找马士英,想为侯方域辩白。马士英对他说,事不关己,何必插足。杨龙友知是阮大铖告的状,也不愿得罪阮大铖,便急忙到媚香楼,去找侯方域报信。
侯方域正在楼上听李香君唱昆曲,杨龙友闯上楼来,大喊:“侯兄,祸事临头了,你还不快走!”“杨兄,为何这样惊慌?出了什么祸事?”杨龙友便把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侯方域不解地说:“我和阮大铖过去从无仇恨,他为什么捏造罪名害人呢?”香君道:“定是为了退回嫁妆一事。”杨龙友催促道:“不管为什么,侯兄要马上离开南京。”“我和香君刚成亲不久,我实在舍不得离去。再说,我到哪里去呢?”香君说:“公子,事情紧急,不可儿女情长,听杨老爷的话,马上离开吧。”杨龙友忽然一拍手说:“侯兄,我给你想个去处,淮安漕抚史可法史大人,离这里不远,他和令尊又有交情,前去投他,一定会收留。”侯方域说:“只有到他那里了。”便嘱咐了香君一番,又托杨龙友照看香君,然后匆匆离开南京。
侯方域到史可法帐下还不到半年,李自成的义军攻占了北京,明朝的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江南人心惶惶。史可法刚被提升为南京的兵部尚书,他和马士英等商议:北京陷落,南京就应是国都,应该马上立一位新皇帝,安定民心。立谁呢?马士英提出立福王朱由崧。史可法因福王的封地在洛阳,侯方域是河南人,定然了解福王的底细,便问侯方域,立福王为皇帝如何?侯方域说,福王父子在洛阳强占土地,搜刮民财,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他怎能作皇帝?史可法便向马士英讲了福王不可立。阮大铖极力鼓动马士英立福王,因福王从洛阳来到南京后,常到阮大铖家看戏,如福王成了皇帝,他阮大铖便是开国功臣。他对马士英说:“如今在南京的皇家近枝,只有福王一人,不立他还能立谁?”马士英串通南京的官员,一致要立福王。史可法孤掌难鸣,福王便在南京即位,世称弘光皇帝。凡是拥立弘光帝的人都封了高官,马士英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阮大铖恢复了光禄大夫的原职。这时清兵已入山海关,北京又落到清兵手里。清兵又挥师南下,因史可法没有拥立福王,便被排挤出京都,命他去镇守扬州,抗御敌人。
弘光帝即位后,马士英大权独揽,任用亲信,有钱的也可以买官作。有个大财主田仰,花重金买了淮安漕抚这个肥差事。这个田仰本是酒色之徒,他作了大官,要买一名漂亮的小妾,便找到杨龙友。由于新君登位,杨龙友也补了个礼部主事的闲官。田仰知道杨龙友对秦淮歌妓十分熟悉,拿出三百两银子,托他去选一美女。杨龙友来找李贞丽,两人商量,侯公子一去不返,李香君闲在家里,闭门不出。一棵摇钱树,眼睁睁无钱可摇,况且妓院成亲,实是一场游戏,侯公子不会真的要娶香君。如把香君嫁给田仰,这三百两银子到手不说,漕抚是个肥官,将来还不知进多少钱。两人商议妥当,杨龙友去请李香君。
自从侯方域离开南京,李香君便守在媚香楼里,除和师傅苏昆生学唱昆曲,别的男人一概不见。有人花钱要她陪酒伴唱,香君只推有病。今天正在看侯公子赠给她的香扇,杨龙友来向她提亲。香君说:“杨老爷,看来你是专给我做媒的,侯公子就是你牵的红线,人刚走了不到一年,又来给我说田仰,你还是不是侯公子的朋友?”杨龙友厚着脸皮说:“香君,兵荒马乱,谁知侯公子何时回来。在院中成亲,哪能当真。”“你们不当真,我当真。我与公子立誓白头到老,别人谁也不嫁!”这时李贞丽也来相劝,香君说:“娘,如你们硬逼我。我就碰死在媚香楼上!”
杨龙友见劝不动香君,灰溜溜地去回复田仰。正遇马士英、阮大铖和田仰在一起喝酒。杨龙友说,李香君要等侯方域,不肯再嫁人。马士英恼了:“一位漕抚大人竟买不来一个小小的歌妓,岂不是笑话!杨大人,传我的命令,命差役押着花轿,一定要把李香君抬给田大人!”“这……只怕香君……”马士英打断杨龙友的话:“怕她什么?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今晚上一定要让田大人入洞房!”
杨龙友无奈,只得跟着田府的人役,押着花轿,来到媚香楼。人役们在楼下大喊大叫,杨龙友急忙上楼说:“香君,田府派人抢你来了!”香君怒道:“杨老爷,你好狠哪!”“马士英给田仰撑腰,他们势力大,我实在挡不住啊!香君,你就答应了吧!”李贞丽也劝说:“香君,你不要再耍小孩子脾气了!”李香君拿出侯方域赠的香扇说:“我与侯公子的亲事,是杨老爷保的媒,娘许的亲。侯公子写的香扇墨迹未干,你们又把我嫁给别人,你们说话还算不算话?”这时,楼下人役喊:“怎么还不下楼?再不下来,我们就上去了!”李贞丽也急得满头大汗,她看软的不行,便叫来几个姐妹,要强给香君穿礼服。香君不肯,用扇子乱打,一个人敌不住四双手,眼看衣服套在香君身上,推起香君就要下楼。香君不知哪里来的气力,挣脱姐妹们,一头向墙上撞去,可怜碰得头破血流,晕倒在媚香楼上。
杨龙友见香君满脸是血,不能强送上花轿。楼下人役还在催喊,他看了看李贞丽,想出个主意,让贞娘顶替李香君,嫁给田仰。李贞丽不肯,但见香君半死不活的模样,自己又惹不起马士英和田仰,只好依了杨龙友,略微打扮了一番,上了花轿,被抬进田府。
媚香楼上,众姐妹把香君搀扶到床上。杨龙友见那把宫扇掉在地上,扇面上溅了斑斑鲜血,他伸手捡起,想起刚才这件事,办得有些荒唐。但转念一想,这是一举三得的事:香君为侯公子守了节;贞娘成了贵夫人;自己向马士英交了差。越想越得意,见扇上的血迹,像朵朵桃花,他拿起香君的画笔,只略勾几笔,一枝娇艳的桃花,出现在扇面上。杨龙友十分欣赏自己的杰作,他拿着去看香君,李香君这时也醒了。杨龙友先问了香君的伤,然后把贞娘替她上轿的事说给香君,香君听了哭不是笑不是,说:“杨老爷你真有本事,什么时候都有路可走啊!”杨龙友把宫扇交给香君,香君见扇面上多了一枝桃花,惊问:“这是谁画的?”“是咱两人合画的。”香君这才看出是她溅上的鲜血,被杨龙友画成了一枝桃花。香君感叹地说:“我真是桃花薄命,多谢杨老爷关照了!”
三、骂贼入宫
李香君自从李贞丽代替自己出嫁田仰后,只好假冒干娘的名字,守着媚香楼。好在杨龙友这位礼部主事官,管理着歌妓的户籍,有他从中包瞒,便一天天蒙混过去。杨龙友不时来看香君,只要他来了,香君便问侯公子有无消息。杨龙友告诉香君,侯方域原在史可法帐下掌管文书,后来听说随高杰的军队开到黄河前线,后再没听到下落。香君挂念侯方域,终日愁眉不展。苏昆生要亲自到江北去找侯公子,香君答应了。她把宫扇交师傅带去,让侯方域知道自己的苦处。苏昆生一走,香君更加孤单。
弘光帝登位后,他觉得北边有黄河天险,有上百万大军守卫,清兵不会打过江来。便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阮大铖把自己编的戏,呈献给皇帝,弘光帝天天看戏。宫里的戏班看腻了,要看唱得更好的。阮大铖提出秦淮河的歌楼中,有的是能歌善舞的歌妓,命杨龙友选一些来,戏就更好看了。马士英问杨龙友,秦淮名妓都有哪些人能歌善舞?杨龙友说,李香君已嫁田仰,其余还有卞玉京、李贞丽、寇白门等都是名家。马士英代弘光帝传旨,召这些名妓入宫演戏。杨龙友不敢不听,李香君只好顶替了贞丽的名字,随一群歌妓被召到相府。马士英作为宰相,他要替皇上先看看歌妓们的技艺。阮大铖是行家,当然在座。杨龙友也自然奉陪。
李香君被传进相府,看见堂上坐着马士英、阮大铖这帮人,正灯红酒绿,开心的大吃二喝。想起侯公子在黄河前线,与清兵对垒,气不打一处来。只听马士英说:“别人先退后,先叫这个年纪小的唱一段。”香君一看,见马士英指的正是她,便说:“我唱一段《鸣凤记》里的骂严嵩。”她想借戏词,把这帮奸贼骂个痛快。马士英一沉脸说:“哪个要你唱《鸣凤记》,今天要你唱阮大人编的《燕子笺》。”“小女子不会!”阮大铖一听就不高兴:“不会?难道你没有学过?”“没有学过。”“为什么不学?”李香君一咬牙说:“因为阮大铖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在座的人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歌妓竟敢面对面的骂阮大铖。杨龙友心里说:“香君,你这是何苦!你叫我怎么救你!”阮大铖听见这个李贞丽当面骂他,气破了肚皮。他走出座位,照香君脸上就是一掌。然后抓住香君,拳打脚踢:“我叫你当面骂人!我非打死你不可!”杨龙友上前劝住阮大铖:“阮大人,她们的名册,已报进宫里,大人如真失手打死她,皇上指名要人,我等怕不好交代。”阮大铖这才住了手,但仍恨恨地对马士英说:“相爷,这个李贞丽既不会唱《燕子笺》,也不必叫她唱戏了,送进宫里去当宫女,专叫他干苦差事!”“就依阮大人。”马士英立即把香君交给在座的汪太监,从此香君便在宫里当了宫女,但她心里还在挂念着身处前线的侯方域。
侯方域从来到史可法帐下,很受重用。史可法帐下有一大将高杰,有勇无谋,侯方域奉命去当高杰的参谋。史可法命高杰守卫黄河,侯方域是河南人,对那一带熟悉,便命他随高杰到黄河前线,抗击清兵。高杰生性傲慢,看不起别的将军。原来驻守黄河的守将许定国,恨高杰依仗是史可法的将领,目中无人,他见冬天黄河结了冰,河北岸清兵如踏冰渡河,势不可挡。他便假摆宴席,请高杰饮酒。侯方域劝高杰不要去赴宴,高杰不听,仗着自己勇武,带了一队亲兵,来到许定国营中。许定国早已设下埋伏,饮酒中间,伏兵杀出,高杰和亲兵全被杀死。许定国带着高杰的人头,过河投降了清兵。清兵乘机踏冰渡河,高杰部下缺少主帅,十万大军全部崩溃。侯方域只好单人匹马,向南奔逃。
苏昆生受李香君委托,带着侯方域的宫扇,来到河南。这时正遇清兵渡河,遍地都是溃逃的高杰的部下。他打问到侯公子就在附近,仔细寻找,还真找到了侯方域。苏昆生把宫扇交给侯公子,方域看见扇上血染成的桃花,又听苏昆生讲了那天香君拒嫁的情景,心里十分悲痛。他恨不得立即赶回南京,见到自己心上人,便和苏昆生日夜不停地赶路。到南京后,直奔媚香楼,却见人去楼空,一片凄凉。问了看门人,方知香君被选人宫中。侯方域想起去年媚香楼上,他和香君的甜蜜生活,不觉点点泪下。他别无办法,只好去找杨龙友。杨龙友见侯方域回来,心里有些惭愧,便专捡侯公子爱听的话说。他说香君如何思念侯公子,在宴会上香君如何大骂阮大铖,并表白说,那次他若不在场,香君非叫阮大铖打死不可。是他求的情,才把香君送进宫里。虽然当了一名宫女,却躲过了阮大铖的迫害。侯方域说,他要找陈定生、吴应箕,想法跟阮大铖算账。杨龙友说:“千万不可鲁莽,阮大铖最近提升为兵部侍部,掌握了军权,正想抓捕陈定生等,报祭孔被辱之仇,怎么能送上门去?”他劝侯方域也不要在南京久留,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
侯方域恨死了马士英、阮大铖,心里十分怀念香君。但他无法和宫中打通消息。他虽知道香君是冒李贞丽的名字,但找不到捎书传信的人。这天在大街闲走,偶尔遇见了陈定生。陈定生邀侯方域到他住处小坐,正好吴应箕也来了。侯方域告诉他们从杨龙友口中听来的消息,叫他们加意提防。陈定生说龙友还算办了点正经事。吴应箕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三人正说话,房屋被大兵包围,侯方域、陈定生、吴应箕一起被阮大铖抓去,投入监狱。
四、道庵毁扇
自从清兵踏冰渡河后,长驱直入,不到三两个月,江淮一带,多被清军占领。史可法奉命江北督师,他本部人马只有三千人。大批军马由高杰、许定国、黄得功等率领。高杰已死,许定国降敌,并且当了清军的先锋,直逼长江。史可法只能死守扬州。他向朝廷请求援兵,马士英、阮大铖等早已吓破了胆,计划迁都,哪里顾得上派兵去援扬州。清兵十万大军,将扬州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史可法率城中军民奋力守城,因寡不敌众,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投江而死。清兵进城后,烧杀了十天,城内百姓倍受苦难。
扬州破后,南京的弘光皇帝、马士英、阮大铖等,乱成了一团。君也不管臣,臣也不顾君,各自纷纷逃命。宫中没人管,李香君和宫女们逃出宫来。香君匆匆忙忙来到媚香楼,想不到苏昆生师傅在这里。她急问苏师傅可曾找到侯公子?苏昆生说:“人找到了,扇子也给了他,我两人一同回京,到媚香楼找你,不想你被召入宫中。”“侯公子又到哪里去了?”“他被阮大铖抓捕入狱,如今还在狱中。”李香君恨死了阮大铖,她说:“刚才出宫时,听说监狱打开了,也许侯公子出来了,师傅劳你再去打听一下吧。”苏昆生立刻上街打听,回来说:“街上怎么说的都有,有人说阮大铖临跑前,下令把犯人都处死了;有人说是犯人自己砸开狱门的,也不知谁说的准。”香君想,侯公子如出狱,一定要来媚香楼看看,她便和苏昆生在这里等着。等了一天,不见侯方域的踪影。南京城里多数人家已闭门关窗,纷纷逃难去了。有消息说,清军已准备渡江。苏昆生劝香君不要再等,清军一过江,只怕就逃不脱了,侯公子也许已向山里逃走了。香君决意一边逃难,一边找侯方域,便和苏昆生向城东栖霞山逃去。
这时,侯方域也已出狱。但没有先去媚香楼,而是想过江到扬州去投史可法。出了南京,正要找船渡江,只见江北许多渔船,纷纷南逃。原来扬州已被清军攻破,正在城中屠杀,史可法大人已投水殉国。侯方域望着江北,痛哭了一场,又重返南京。听说宫中的宫女全已逃出,便到媚香楼打问李香君的下落。他去时,正好李香君和苏昆生刚走,只见楼门倒锁,空无一人。他想找个人问问消息,也没找到,只好逃离南京,随人流进入栖霞山。在路上听人传说,马士英和阮大铖逃跑时,被逃难的群众认出,抢了他们的财物,打得鼻青脸肿,两人伙骑着一匹马跑了。后来阮大铖摔死在栖霞岭的山崖下。
李香君随苏昆生进入栖霞山,在一个道庵里,遇见了当了道姑的卞玉京。两人暂时住在这里,逢人就打听侯方域的消息。一天夜里,卞玉京刚刚睡下,听见庵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一个男人喊:“开门!开门!”卞玉京听出不是一两个人,她怕兵荒马乱中有人抢劫,香君又住在庵里,更应加意提防。她没有去开门,谁知竟错过机会。门外是一群逃难的,其中就有侯方域。这些人见来到一个庵庙,想叫开门借住一宿。侯方域看庙里无人答应,知道夜间庙主人不肯开门,便又向前走了。第二天,他来到一个道观。庙里的道士叫丁继之,是个出家的艺人,知道侯方域的大名,便留他住在这里。方域和香君都在栖霞山里,又都相互寻找,却谁也没有找到谁。
栖霞山里有个白云庵,是一个大道场。庵里的当家老道叫张瑶星,曾在北京做过大官。清兵占领北京后,他逃到南京,弘光帝还想留他继续做官。他看到马士英、阮大铖等把持朝政,一味搜刮民财,全不念国家危亡,因此不愿和这帮奸臣同流合污,便到栖霞山当了道士。他听说左良玉病死,史可法殉国,一班忠臣先后离开人世,心里十分悲痛。七月十五这天,是道教集会的日子。他在白云庵召集栖霞山里的男女道士,集会悼念这些为国牺牲的忠臣。白云庵里铺设祭坛,摆列供品,焚香烧纸,热闹非常。山里逃难的百姓,听说白云庵里祭奠为国死难的先烈,也来烧香拜祭。这座庵庙里人山人海。侯方域随丁继之来了,李香君随卞玉京也来了。可是谁也没有见到谁。祭奠开始,众人一齐向崇祯皇帝、史可法、左良玉等人的灵牌跪拜,然后肃然静立,听张瑶星法师宣讲道法说。法师最后说:那马士英已被雷击死,阮大铖摔死在栖霞山上!”话音刚落,听众一片欢呼:“好!他们早该死!”
侯方域和李香君都在听张瑶星讲法,无意中侯方域看见了李香君。他哪里还顾得上听讲,从人群中挤了过去,来到香君身边。香君见是日夜思念的心上人,一把抓住侯方域,叫声:“公子,真把人想死了!”两个人全忘了是在什么地方,只管拥在一起,痛哭失声。侯方域拿出那把纸扇,交给香君说:“香君,分手后你竟遭受如此苦难,叫我该怎样报答你呀!”卞玉京在一旁忙制止说:“法师正讲法,你们轻声一些。”不想张瑶星早已看见,大声说:“哪里来的男女,竟敢在这里调情!”说着走下法坛。侯方域和香君只顾看扇子,诉说别后的苦难,没有注意法师的吆喝,也没看到张瑶星来到身边。张瑶星夺过桃花扇,怒气冲冲,三把两把撕了个粉碎。卞玉京急上前劝说:“法师,这位是河南的侯方域公子,这个是李香君,他二人被奸臣迫害,久别重逢,请法师饶恕!”侯方域觉得张瑶星干涉他们,有些过分。便道:“悲欢离合,人间常情,我们并非调情男女,我们是被拆散的一家人!”张瑶星勃然大怒:“你们睁眼看看,如今国破家亡,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哪里还有这些闲情逸趣,儿女情长!”几句话说得侯方域低头无言,李香君满面羞愧。受张瑶星的感召,不久,侯方域拜丁继之为师,李香君拜卞玉京为师,两人在栖霞山双双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