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地理
27394900000007

第7章 大气(4)

【大气压】亦称“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从地面到大气层顶整个空气柱的重量叫大气压强,简称气压。表示气压的单位有两种:(1)用水银柱高度表示气压高低,它的单位是毫米(汞柱高)。例如,760毫米的气压,表示当时的大气压强与760毫米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2)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空气分子撞击力的大小来表示,叫毫巴(mb)。1毫巴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受到1000达因的力,即相当于1.02克重的力。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高的压力,折合1013.25毫巴。毫米和毫巴之间换算关系如下:1毫米=4/3毫巴;1毫巴=3/4毫米。在地球表面上,气压差异的存在是引起空气运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气压梯度】在大气层中,单位距离内气压的改变量,称为气压梯度。它是一个向量,其方向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指向气压低的地方,与等压面垂直。它可以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和垂直气压梯度两个分量。在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的量值比垂直气压梯度小得多,但是,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却远远超过垂直气压梯度,它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最基本的原动力,没有它,空气就不可能产生水平运动。所以气压梯度是进行天气分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天气图上,等压线的疏密反映着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气压梯度大,反之则小。

【等压线】在海拔高度相等的地图上,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等压线图可以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气压高低的分布状况,是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由于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地势复杂,所以各地区之间所测得的气压值没有比较的价值,为了能够进行比较,通常经过理论计算,把各地区的气压值都统一换算到海平面高度,以消除海拔高度对气压的影响。

【等压面】大气层内,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曲面,可表示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每一等压面有一定的压强数值。气象上常以500、700、850毫巴的等压面作为主要等压面。根据等压面及其与气流运动的关系,可预测天气变化趋势。

【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状况。在平面图上以等压线表示。在天气预报中是分析天气系统活动的重要依据。气压形势的变幻和气压系统位置的大幅度改变,常常预示着重大天气变化和季节性的气候变更。

【气压系统】天气图上等压线的各种组合形式,称为气压系统。主要包括高气压(简称高压)、高压脊、低气压(简称低压)、低压槽、鞍形气压场等几种系统。在一张大范围的综合地面天气图上,常可同时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压系统。在不同的气压系统中,天气状况不同。气压系统的移动与演变是预报天气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压区】简称高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是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称为高压区。高压区中延伸出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高压脊也叫“高压楔”。高压脊不闭合时略呈∪形或∩形,其中间气压高于周围三面,好像地形上的山脊。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高压区或高压脊内气流多为下沉的,故多为晴天。

【气旋】低压区的气流自四周向中心流动,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在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这里的低压又被称为气旋。空气从四面八方流入气旋中心,气旋中心空气被迫上升,遇冷凝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云量增多,容易出现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区的气流自中心向外流动,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高压区这种环流形式与气旋正好相反,故称反气旋。反气旋中心内的高空气流强烈下沉,使云层趋向消散,因此,当反气旋过境时,往往出现干燥晴朗的天气。

【风】同一水平面上,因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就是风。风通常用风向和风速(或风级)表示。风能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风还是一种自然能源。

【风向】风的来向。例如北风,就是风从北方吹来。常以8个或16个方位表示。风向变化常显示气流运动特征,有时为天气变化的征兆。例如,在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的冬春季节,如果突然转为偏东风向,就会造成大范围的“回流”降雪天气。

【风速】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单位为米/秒、公里/时或海里/小时。风速变化也常常是天气变化的征兆。

【风力】风的强度,风的速度的大小。常以风级表示风的强度。风力越强,风级越大。

【风级】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的程度而定出的等级,常用以估计风力的大小。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分成0~12级共13个等级,现在仍为世界各地所通用。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亦称斜氏力。物体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会产生一种偏离原来运动方向的现象。如在北半球,沿着水流的方向,河岸的右侧往往被冲刷得比左岸陡峭。空气也是如此,当有气压差时,气流并不直接从高压吹向低压,而是气流在运动中,前进的方向不断地发生偏转,在北半球总是向右偏,人们为了便于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而假想了一种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在北半球永远指向空气前进方向的右方。由于它和风向垂直,所以只能使风向发生偏转,而不能改变风速的大小。没有风,地转偏向力也就不存在了。

【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无摩擦力作用时,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叫做地转风。地转风的形成可以这样理解:在等压线是平直的气压场中,空气块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高压向低压方向运动,只要这种运动一发生,水平地转偏向力就立即产生,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总是垂直于空气的前进方向,并指向右侧。这样,运动着的空气块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必然偏离原始运动方向而沿着两种力合力的方向前进。然而,只要空气仍在前进,地转偏向力立即又要出现在它的右方,使空气再度转向,再次沿着合力方向运动,直到地转偏力和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恰好相反,大小恰好相等,合力为零时,空气才能稳定地沿着与等压线平行的方向运动,这时,我们即称它为地转风。因此,在北半球,地转风前进方向的左侧永远是低压区,右侧永远是高压区。

【海陆风】在近海处,陆地和海面间风向昼夜周期转变的风,称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气压相应较低,低层空气自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却快于海洋,气压相应较高,低层空气自陆地流向海洋而形成陆风。低纬地区和夏季因日射强烈,所以海陆风极为显著。

【山谷风】山地区域风向昼夜周期变化显著的风。白天,山坡增热强烈,气压减低,空气自山谷沿坡上升,叫做“谷风”;夜间,山坡冷却较快,气压增高,空气自山上沿坡下滑,叫做“山风”。热带、副热带的干季,山谷风最为显著。这种地方性的变化规律,只有在强大的冷空气侵入时,才可能短时遭到破坏。

【焚风】当湿空气越过高山时,常在山的背风坡的山麓地带形成一种干燥高温的气流,称作焚风。空气在沿山坡运动时,可以把它看成是在做垂直运动,空气的这种运动过程常常是绝热进行的,即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1℃,每下降100米温度升高1℃,当它上升到凝结高度以后,水汽凝结时会释放出一部分潜热,使得空气每上升100米降低1℃改变为降低0.6℃,这样就为焚风的创造构成了有利条件。例如:有一气流,要翻越一座高度为4000米的山脉,假定其越山前温度为15℃,凝结高度为1000米,由于在凝结高度以下空气每上升100米降低1℃,凝结高度以上,每上升100米降低0.6℃,那么这块空气到达山顶时将会变成-13℃。如果凝结出的水汽完全降落到了山前,在空气翻山后,就成为了干燥的气团。在无水汽的影响下,气流到达山底时,将会因每100米升高1℃而变成27℃的干热风。我国境内高山峻岭很多,常可见焚风现象。焚风强烈时,能使农作物枯萎,甚至引起森林火灾。

【尘卷风】在春夏季午后,天空少云,下垫面强烈增热时,近地面处出现空气旋涡,当其高度达到10米以上,直径大于2米时,称为“尘卷风”。尘卷风出现时间很短,不造成任何破坏性的后果,只把地面上的尘沙、纸片或细小物体卷入低空,送到稍远的地方。

【龙卷风】自积雨云底部下垂,像鼻状漏斗云的范围小而时间短的猛烈旋风。平均直径250米左右,最大可达3000米。中心气压可以低至200毫巴以下,风速为每秒几十米至百米以上。若达地面则破坏力极大,人、畜或其他物体常被卷至空中。经过水面,常吸水上升如柱。人们把出现在大陆上的龙卷风,叫陆龙卷;出现在海洋上的龙卷风,叫海龙卷。龙卷风移动速度每小时数十公里,经过的路程,短的几十米,长的超过100公里。持续时间可自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它是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据记载,1966年3月2日,在苏北盐城出现的龙卷风,曾把一座20多吨重的大锅炉卷到腾空500米以外的地方。

【飑】暴风,突然发作的持续时间不长的强风现象。飑出现时,气压突增,风向突变,风速常由8米/秒以下骤增至11米/秒以上,其他气象要素也有剧烈变化,它常和雷暴、阵雨甚至冰雹、龙卷风相伴出现。飑常常出现在地面冷锋过境前后或低压槽的槽线附近。

【飑线】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短、天气变化剧烈的气压和风的不连续线,长几十到几百公里不等。多发生在春、夏季急行冷锋前方,也可产生在台风边缘的天气系统上。在高空出现时则称之为切变线。

【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以能将目标物从天空背景中区别出来的最大水平距离(米或公里为单位)。白天选择离观测点不同距离的目标物;夜晚选择观测站周围不同距离上一定亮度的固定灯光目标物。能见度的观测对航海、航空及其他建设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当测站四周能见距离不一致时,则以周围视野二分之一以上范围都能看到的距离,作为能见度的标准,称为有效能见度。影响能见度的因素很多,有大气透明度,目标物的大小、形态、色彩以及背景的颜色。在选择能见度目标物时,应使其视角大于0.5°,并尽量以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为背景。

【沙尘暴】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狂风挟带大量尘沙、干土,使空气混浊、天色昏黄的现象。主要由于冷空气南下时,大风卷扬尘沙所致,常见于我国北方的春季。有时飑或地面冷锋过境时,骤起的大风也能造成沙尘暴现象。沙尘暴出现时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浮尘】大量微小尘粒均匀地飘浮于空中的天气现象。多为远处的尘沙被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沙暴之后尚未下沉的尘沙粒浮游于空中所致。浮尘使远处景物呈黄褐色或灰黄色,天空呈苍白色或微黄色,太阳则呈惨白色。浮尘出现时能见度在10千米以下。地面附近的风力微弱,一般在4米/秒以下。

【霾mái】大量的极细小的尘埃、烟粒、盐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大气普遍浑浊的现象称做霾。出现时,远山、森林等深色物体呈浅蓝色,太阳、雪山等光亮物体呈淡黄色或桔黄色。霾的浓度,通常随高度而增大(限于逆温层以下),因此有时水平能见度虽好,但垂直能见度很差。

【大气环流】大气圈内具有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既包括瞬时的运动状况,也包括多年的平均状况,它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况和变化特征。大气环流既包括全球性的行星风系、大型的季风环流以及局部性的地方性风系(如海陆风、山谷风等),也包括气旋、反气旋、龙卷风、雷雨云等小范围的运动。大气环流是大气中热量交换、水汽输送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促进地球上的水热平衡。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是了解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基础。

【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全球范围内近地层盛行风带的总称。它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所致,地球上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可以分为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5°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区)(极地附近),共分四类七个气压带;由这种环绕地球的气压带产生的行星风带有赤道无风带(南北纬5°之间)、信风带(南北纬10°~30°之间)、盛行西风带(南北40°~60°之间)、极地东风带(环绕极地附近)。这些气压带与风带紧密配合,并随季节南北移动,影响世界上各地的气候。

【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风向向右偏转,形成东北信风;南半球的风向向左偏转,形成东南信风。信风是发生在低纬地区的一种风向稳定,风速少变的风系。因此,海员们称它为守信用的风,故名“信风”。在使用帆船进行海外贸易的年代,人们往往利用这种风横渡大洋,故也叫“贸易风”。大约在南北纬10°~30°之间,常年盛行信风的地带叫“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带。

【西风】在近地面中纬地区,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定向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南风和西风;南半球形成西北风和西风。在南、北纬30°~60°的盛行西风的地带,称为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高纬地区形成东北风,南半球的高纬地区形成东南风,因两者风向都偏东,并环绕极地地区,故称极地东风,简称东风。在高纬盛行极地东风的地带,称为极地东风带。大约位于南、北纬60°与极地之间。

【三圈环流】地球近地面与高空之间所形成的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的总称。详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它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面上各个纬度分布不均,以及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低纬环流】赤道与南、北纬30°之间的大气环统系统。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了高空开始分流。以北半球为例,由于气压梯度力指向北极,高空大气流向北极,起初是南风,随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气流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赤道的空气由于不断流来,在北纬30°附近上空大量堆积,使得大气质量不断增加而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向赤道低压带吹的定向风,形成东北信风带。这就是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的一个低纬度环流圈—赤道环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