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地理
27394900000021

第21章 资源(1)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的性质各不相同,有的属不可再生资源,有的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主要是:(1)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和不均衡性。(2)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3)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使用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各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规律性,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它,才能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

【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各种矿产资源,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对于暂短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或者说是不可更新的资源。

【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更新生长和繁殖(如生物资源)或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能够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的物质和能量,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土地】是地球陆地的表层部分,它是与地形、气候、岩石、水文、植被、土壤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水面、沙漠以及裸露的岩石等。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立足场所。土地有一定的生产力,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在空间分布上有严格的地域性、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和不可代替性等特性。

【土地资源】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能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物质与能量的土地称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它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与土地资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例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暂不能利用的沙漠、沼泽,经改造后可变为良田,由土地转为土地资源;而现有的一些耕地、林地、草场等,如果利用不当,也可退化、沙化、盐碱化,由土地资源废弃为土地。目前,土地资源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水面等。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还制约着农业生产的构成。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多样,但耕地比重较小,相对数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其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也较大。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国策。

【耕地】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已开垦为农田,并在其上种植作物的土地称之为耕地。世界上可耕地面积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分布亦不平衡。现在人类已经耕种的土地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8%。据统计,目前地球上共有480亿亩可耕地,其中最肥沃而又便于耕种的约占半数,现在都已开垦。由于可耕地的分布不均,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几乎没有扩大耕地的可能性。目前,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有:苏联、美国、中国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5.5亩,而我国仅1.5亩。我国的耕地比重(耕地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0%强)和相对数量都较小。因此,在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宜农荒地、沿海滩涂等各种荒地资源。走扩大耕地面积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相结合的道路。

【土地沙漠化】在沙漠边缘干旱与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气候干旱多风,草地一旦破坏,土壤就会受到严重风蚀,大片土地变成沙漠。干旱与半干旱草原的沙漠化主要是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造成的。全世界沙漠化土地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每年约扩大5~7万平方公里,给许多国家、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草场资源】草场资源包括地带性的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草原,也包括非地带性的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草原和草甸都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还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世界上的草场面积共有450多亿亩,平均每人占有草场约10亩。非洲、南美洲、大洋洲都有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我国草场资源丰富,在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一线的西北侧,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场,该线东南侧也有一些草山、草坡,总面积约有43亿亩。

【草场退化】由于过度放牧或滥垦草原所造成的草场质量下降,产草量减少、载畜量降低、植被覆盖度减少等现象称为草场退化。如不及时采取改良或保护措施,草场就向沙漠化发展。因此,对草场退化和沙漠化现象不能等闲视之。

【海涂资源】又称滩涂,是一种土地资源,是位于高低潮位之间的海边滩地。海涂的面积总在不断地变化。我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海涂资源极为丰富,目前估计约有1600~3000万亩。海涂是沿海淤积平原的初始阶段,可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面积的可耕土地;为水产繁殖提供了场所;海浪使有些砂矿富集于海滨,有的还具有开采价值;海滨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引水制盐的盐田;海涂的植物资源,可为轻工业(或手工业)原料,并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海岸带的潮汐能是有待开发的能源;海岸带的深水域和河口通常建有港口;有的滩涂(如红树林等)还在自然保护或旅游事业中具有特殊价值。总之,海涂的利用与许多部门有关,必须在全面考察、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海涂资源的利用作出全面安排、统筹规划,使其尽其利地发挥优势,达到物尽其用的效益。

【森林资源】林木、竹子、林地以及林区范围内的植物和动物的总称。

【森林】森林是由乔木或灌木组成的绿色植物群体,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的发展;还能够防治空气污染,减弱噪声,保护和美化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就比较好,农牧业生产也就比较稳定。目前,世界森林(郁闭林)面积只有2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森林总蓄积量为3000多亿立方米。森林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苏联。我国森林面积小,约18亿亩,覆盖率为12%。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北林区木材积蓄量占全国的13;西南林区木材积蓄量占全国14;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而广大的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森林资源极少。天然林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和边疆地区,开采十分不便。解放后,我国植树造林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采伐多、更新少(现有1200万亩采代未更新);造林多、成活少(建国以来造林15亿亩,但成活只有4.2亿亩);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严重;森林火灾也不时发生。针对以上情况,我国于1979年制订了《森林法》,一方面强调要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的森林,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提出了要把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的奋斗目标,力争到本世纪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初步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

【森林覆盖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指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总面积中森林面积所占的比重,用百分数表示。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能满足国家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要,还能保持水土,防止水、旱、风、沙等灾害,保证农业增产,以及改善和美化自然环境。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2%,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本世纪末要力争提高到20%,并向30%的目标而奋斗。

【材积】“木材体积”的简称。有实积和层积之分,前者为木材的实际体积,对原木和原条逐根检量计算;后者系指按一定的长宽高的一堆木材的整个体积,用于造纸材、薪炭材等短材的计量。计量单位为立方米。

【木材蓄积量】指一定面积林地上,符合检尺标准树径的现有林木的材积总量。一般指树干的带皮材积。按林地类型又可分为有林地蓄积量、疏林蓄积量、散生木蓄积量;还有按树种、径级、材种等分别计算蓄积量的。木材蓄积量以立方米为单位。

【森林更新】森林经过采伐或遭受破坏后,在其迹地上重新形成幼林的过程叫森林更新。按更新方式可分为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两种。

【天然更新】是森林更新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迹地上母树或邻近林木天然下种长成幼林,称有性更新或种子更新;一种是由伐根上萌发芽条或分出根蘖长成,称无性更新或萌芽更新。天然更新成本低廉,但形成森林所需时间长或幼林质量不高。

【人工更新】用人工种植的方法重新形成幼林的过程。即在原有森林的迹地上,用直接播种、栽植苗木、插条或分根等方式重新造成的幼林。它是我国森林更新的主要方法,是及时更新采伐迹地和做到造多于伐的重要手段。人工造林一般具有更新时间短、成效快、质量高的优点,但投资较天然更新为高。

【人工造林】指在无林地上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或无性繁殖以营造森林的工作。包括造林前的调查设计和造林后连续若干年的幼林抚育工作。解放以来,我国的重点造林地区是东北平原的西部,华北平原的南部,西北和内蒙古的风沙区,广东、江苏等省的滨海地带,河流上游的发源地和下游堤岸。目前正营造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跨12个省、市、自治区,长1400多公里的防护林体系——“三北”防护林。

【封山育林】把荒山或残林迹地划界封禁,严禁开荒,限制樵采和放牧,禁绝山火,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根株和根部萌芽及地下茎的蔓延,以育成森林的一种措施。封山育林是迅速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方法之一。多用于森林破坏时间不久,且具有天然下种源或萌生条件的深山、远山,交通不便或劳力缺乏以及经济上暂时无力进行人工更新的地区。

【护林防火】亦称森林防火。为防止森林火灾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有:(1)建立和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如护林防火指挥部、委员会、小组等。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制订防火制度,严格控制火源,切实做到以防为主,积极扑灭。(2)技术措施。如设置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林带、防火了望台,推行防火预报、化学消防和航空护林及遥感探测等。

【森林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于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于4月23日以国发(1979)112号文件公布试行。森林法共七章四十二条,其主要内容有:规定确立森林的权属,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林木所有权不受侵犯;林业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森林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加强森林保护,做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造林规划,限期完成造林任务,使全国森林覆盖面积达到30%;合理采伐,计划采伐;奖励与惩罚等。

【森林保护】为保障林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的破坏与损失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消除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林木鸟兽害以及灾害性天气对森林的损害。森林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灾害发生后,应积极除治。

【水土流失】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土壤裸露,地表径流顺坡下泄、冲刷土壤,造成土壤、水分、肥料同时流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防治措施:合理进行土地规则,大力造林植草,农地要实行等高种植或带状种植等,并适当修建谷坊、塘坝等工程。

【水土保持】防止山区、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工作。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如修筑梯田、实行等高种植或带状种植,大规模的开展植树造林和种草,以增加覆盖率和改善土壤蓄水性能;修建谷坊、塘坝等工程,以达到涵蓄水源、阻滞和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

【防护林】是指以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固防林。防护林的营造,要贯彻固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方针,力争形成防护林体系,做到片、网、带结合。防护林只准进行抚育采伐、卫生采伐和更新采伐。

【水土保持林】防护林的一种,是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包括护坡林、水库防护林、沟谷防护林,护滩林、护堤林、土流调节林等。其目的在于调节径流、涵蓄水分、防止土壤冲刷或崩塌等。应尽量采用乔、灌混交方式,以形成垂直郁闭的森林。

【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的一种。是设置在河流分水岭及集水区的防护林。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径流的下渗能力、调节河溪流量、防止土壤冲刷。异龄复层林或乔灌混交林具有良好的涵养能力。经营上禁止主伐。主要经营措施是抚育采伐、卫生采伐和更新采伐。

【水库防护林】亦称库岸防护林。防护林的一种。是设置在水库周围山坡上的防护林。具有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护岸、护坡的作用。常以沿水库库岸等高线营造几米以至几百米宽的乔灌混交、三角形栽植的林带,以截留泥沙、防止库岸崩塌、减少库面蒸发。

【农田防护林】防护林的一种。是在农牧业地区营造的网格状的防护林带。它可以减轻各种风沙危害,调节水分和气温,防止土壤冲刷或飞失,防治流沙的侵蚀,从而保障农业丰收,还可以提供部分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它由主、副两种林带组成。主林带一般垂直于主要害风方向,对害风起主要防护作用,带间距离一般是树高的20~25倍左右。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用以防御其他方向的风,带间距离较大,一般是1000~2000米,依机械耕作的要求而定。主林带一般较副林带宽,常为10~20米;副林带一般为10米左右。

【防风固沙林】用以防御寒风、干旱风或暴风危害及流沙侵蚀的森林或林带。它可以减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土壤风蚀,避免流沙淹没庄园、侵吞农田、阻塞铁路、渠道等。如以防风为主,应选用深根性树种;如以固沙为主,应选用耐沙割、耐沙埋的树种。

【护岸林】防护林的一种。是沿河流两岸营建的防护林,可以预防洪水期间河岸遭受水流的冲刷和破坏。在河岸崩塌处还可与护岸工程相结合。

【护坡林】水土流失林的一种。通常是指营造在山坡和沟谷侧坡上的森林或林带。用以防止土壤冲刷、保护坡面。常用乔木和灌木混交,并作三角形栽植,以充分覆盖地面,截阻径流。林带宜沿等高线分布,成林后绝对避免采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