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地理
27394900000020

第20章 地质、地貌(9)

(2)中期阶段:随着洞穴充分发育,独立的洞穴逐渐归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以上的溶洞干涸,地下水面附近的洞穴成为地下河。地面河流已大部转入地下,成为非常缺水的蜂窝状地面。此时也称为岩溶发育的青年期。由于地面继续受到溶蚀和侵蚀,地面逐渐被蚀低,洞顶崩塌而出露地表,地下河的某些河段也因顶板崩塌,出露地表,明流与暗流交替出现,最后地下河转变为地上河。在这个过程中,地下河的顶板崩塌愈多,破坏及搬运作用也愈强烈,地面破碎,形成大型的溶蚀洼地和峰林等地貌。此时也称为岩溶发育的中年期。

(3)晚期阶段:由于地下河道及溶洞的大量崩塌形成了地表水系,岩溶盆地不断蚀低扩大,这时地面降低了,在岩溶盆地底部或平原上堆积了厚层石灰岩残余堆积物—红土,溶蚀平原上残留有石灰岩残丘及孤峰,地面起伏很小接近于准平原,此时也称为岩溶发育的老年期,但岩溶发育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据我国广西罗城地区测量,溶蚀厚度每千年122.8毫米。我国许多地区目前的岩溶形态往往是地质时期古气候下的产物。

【冰川地貌】冰川活动所形成的地貌叫冰川地貌。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一种巨大力量,冰川运动又是一种改造地形的动力源泉,这是因为冰川在地面上具有特殊的运动方式,进行着独有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从而塑造了大量的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同时冰川融水又将冰川区的物质输送到遥远的非冰川区,形成冰水堆积地貌。这些由冰川和冰水形成的特殊地貌称冰川地貌。新生代晚期以来世界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冰期气候条件,使高纬度广大地区和中低纬度许多山地都经历了冰川作用,塑造了大量的冰川地貌。我国西部地区有相当面积的现代冰川,古冰川作用遗迹也很明显。

第四纪古冰川的研究对分析第四纪古气候、古地理以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都有重要意义。

【冰蚀作用】冰川运动时对地表进行的侵蚀作用。估计冰川的全部侵蚀力可达一般河流的10~20倍。侵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刨蚀作用,由冰川所挟带的碎屑物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像磨石一样不断锉磨冰床。由于冰川本身各部分的运动速度不同(表面快、底部慢、中间快、两侧慢),冰川所携带的碎屑物的运动速度也有差别,它们彼此之间也会互磨。刨蚀的结果使冰川砾石和冰床表面产生冰擦痕和磨光面。另一种是挖蚀作用,这是冰川所特有的,冰川本身有巨大的重量,由此而产生的压力能使冰床上的岩石沿节理而产生松动,突出的部分能与冰冻结在一起,冰川向前移动时,可把岩块掘出带走。或由于冰融水流入基岩裂隙,冻结时,促使岩石胀裂,被融冻风化作用破坏的基岩也可被冰川带走。挖蚀的结果可以扩大冰斗,加深冰床并使冰川凹凸不平。

【峡湾】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大陆冰流或岛屿冰盖入海常形成许多峡湾,它是过去溢出冰川的通道。溢出冰流有较高的流速,因而有强大的侵蚀力。由于冰川很厚,入海尚未漂浮之前仍然侵蚀冰床,形成冰盆和岩槛相交替的纵剖面,峡湾入海终端常为高的岩槛,它和后方的冰盆高差由数百米到上千米。峡湾常常深入陆地,狭窄弯曲,形成狭长港道。两岸陡峭,海水很深。世界上最深的峡湾在南美巴塔哥尼亚海深达1288米。世界上最长的峡湾在挪威海岸,长达220公里。

【冻土地貌】在高纬地区及中纬度高山地区,如果处于较强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地温常处于0℃以下,降水少,大部又渗入土层中,不能积水成冰,而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融,在冰劈、冻胀、融陷、融冻泥流(统称冻融作用)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特殊地貌,称冻土地貌。

基岩经过剧烈的冻融崩解,产生一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地面,称石海;若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或多年冻土层顶发生整体运动,就形成石河。石河的运动速度很小,通常年运动速度2~0.2米运动的结果使岩块搬运到山麓堆积下来。

构造土是指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地表,因冻裂作用和冻融分选作用而形成网格式地面,每一单个网眼都呈近似对称的几何形态,如环状、多边形。

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称冻胀丘。冰锥是在寒冷季节流出封冻地表和冰面的地下水或河水冻结后形成丘状隆起的冰体。

【冻土】凡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均称冻土;不含冰的叫做寒土。冻土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季节冻土,即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隔年冻土,即冻结经一、两个夏季不融化的冻土;多年冻土,即冻结状态持续多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上的冻土。我国季节冻土遍及北部和中部,其南界西从云南章风,向东经昆明、贵阳,绕四川盆地北缘,到长沙、安庆、杭州一带。多年冻土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及西北的天山、阿尔泰山和祁连山等地区。

【海岸地貌】海岸带在古代和现代波浪、潮汐、海流的冲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各种海岸地貌。海岸地貌同时也受海岸陆地地形及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海面升降,以及海岸河口和生物的影响,从而形成各种海岸地貌。如平原海岸,包括三角洲海岸,三角湾海岸,淤泥质海岸,沙砾质海岸。还有山地丘陵海岸,包括断层海岸,达尔马提亚式海岸,峡湾海岸,里亚斯式海岸等。最后还有生物海岸,包括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等。海岸地貌按其成因,可分为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海岸带】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为海岸带,即海洋水体与大陆交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带的宽度,取决于潮水的高低以及沿岸陆地的地形特点。一般最大宽度可达20公里,而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差约10余米。

海岸是海岸线以上狭长的陆上部分。它的上界是激浪作用能达到的地方。海岸线是高潮面与陆地的交界线。潮间带是高、低潮面之间的地带,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这个地带的坡度越平缓,则宽度越大,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一直到波浪有效作用的下界。这三个地带在其形成,发展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岩岸】又叫山地丘陵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是山地丘陵被海水淹没改造而成。岩岸比较陡峭、岬湾相间、岸线曲折、岛屿罗列(断层海岸除外)。岩岸分布的地方一般没有平坦的海滩,在海蚀崖的崖麓堆积着粗大的砾石和粗沙,海蚀崖的前方常伸展着一条带状的狭窄海滩。由于海浪的撞击和冲刷,在岩岸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海蚀地貌。岩岸用途十分广泛,首先它具有优良的建港条件,并可用来发展海产养殖和捕捞事业。我国的岩岸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和闽浙一带。

【海蚀地貌】主要由波浪作用产生。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海蚀多发生在基岩海岸。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海滩】一种海积地貌。海滩是激浪带的堆积体,它是激浪流作用的产物,在平缓的海岸有着广泛的发育。海滩有两种:(1)形成于海蚀崖前,或在过去大浪形成的海滩斜坡上,或者在人工建筑物的坡脚。这种海滩是在海滩上部边缘没有激浪流充分活动的空间的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剖面形态成凹形曲线。(2)往往是由数条顺海岸线方向延伸的滨岸堤所组成,滨岸堤是在激浪流的进流上冲有充分空间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剖面形态向上凸起。

【风成地貌】由风力对地表的作用而形成的地貌。风力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地面各种条件的差异,风力所起的作用就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地面的物质组成,植被和水分状态的差异,对风蚀地貌的形成和分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基岩组成的地面,岩石裂隙的发育为风力等作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风向与构造方向相近的情况下,形成与风向大致平行的风蚀地貌。岩性的不同,引起差别吹蚀,常常发育为蘑菇石。地表物质粗细与风成地貌的关系很大。在内陆盆地外围的山前地带,多为岩漠。从山麓至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一般由粗变细,各种荒漠依次分布,在盆地中部风蚀洼地和雅丹都较发育。而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植被茂密,风力受阻,风蚀微弱,很少形成沙丘。风沙流中含沙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沙源的贫富,在沙源丰富的地区,加之风力很强,可以形成巨大的密集的风积地貌。沙丘的分布和移动主要决定于风向和风速。风成地貌在干旱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在沙质海岸、湖岸、河岸等处也有小规模的分布。

【风蚀作用】风吹经地面时,因为地面不平,气流发生乱流作用,可以吹扬地面的沙粒。风吹起沙粒并挟带沙粒向前移动,形成风沙流,运动的沙粒对岩石表面或岩石裂隙等凹部进行摩擦和旋磨,因此风蚀作用实际上包括对地表的吹蚀使沙离开地表,从而使地表物质遭受破坏,并对岩石磨蚀,即指风沙流移动时,沙粒对地表物质的冲击、摩擦。风沙流的含沙量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绝大部分颗粒在距地面30厘米以下运动,特别集中在10厘米以下运动。因此,沙主要是贴近地面迁移的风蚀作用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弱,这些作用在干旱地区最为活跃,由于土壤、岩石大都是裸露的,几乎整个地面都受到吹蚀。风在进行吹蚀时具有选择性。最小的颗粒,像粘土和粉砂之类最容易被扬起并上升到高空。沙粒仅仅为中等强度以上的风所移动,并贴近地面迁移。砾面碎屑在平坦地面上受强风作用而发生滚动,但它们不会移动很远。

【风积作用】风力减弱时,气流中的含沙量相对增多,有时风沙流在行进中遇到障碍物会风力减弱,此时就要发生沙粒的堆积,叫做风积作用。经风搬运和堆积的碎屑物称为风积物,风积物主要有沙漠堆积和风成黄土。粒级多为粘土到沙的范围,粒度非常均一,分选良好,磨圆度高,硬度大的矿物含量高,以石英为主,有时具有斜层理和交错层理。风积地貌主要指风积作用形成的各种沙丘。沙丘的形成和发育,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和沙质地表的相互作用的产物,并受地形、地面物质组成(沙源供应)和水分、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沙漠】有两种概念,一是指荒漠的通称。二是指表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各种沙丘的地面,它是荒漠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沙漠主要形成在植被极为稀少,地面裸露,物理风化强烈的地区,在这样沙源丰富的地区,再加上强劲的风力,才能形成形态各异的沙丘。因此沙漠主要分布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温带大陆中心,这里气候极为干旱,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而且非常集中。这里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所以湿度很低,使植物难于生长。再加上温差很大(如温带荒漠年温差可达60°~70℃,日温差可达35°~5℃,物理风化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的碎屑物,再加上季节性流水所形成的堆积物,构成了丰富的沙源。这些地区由于缺乏地表植被,再加上气温变化大,因此风力十分强大,多达10级以上。故形成一系列的风成地貌,沙漠常分布在砾漠外围。或覆盖于砾漠之上。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东经75°~125°,北纬35°~50°之间的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境的面积近64万平方公里。沙漠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查明来源,摸清移动规律。其途径之一是对沙漠区各种沉积物的结构构造和岩性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制定治沙的方案。

【黄土地貌】黄土区的地貌,根据塑造的主导营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暂时性流水作用为主而形成的侵蚀地貌,如沟壑地貌、沟间地貌(指塬、梁、峁)。另一种是由于地下水潜蚀作用而形成的黄土地貌,又称黄土喀斯特。

【黄土塬】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谷分割后存留下来的大型平坦地面。塬面平坦,中心部分坡度不到1°,边缘地带的平均坡度在5°以下,其上流水主要为片状侵蚀,水土流失轻微,它的边缘由于受沟谷溯源侵蚀而支离破碎,参差不齐。塬的成因是黄土堆积在地势平缓的,切割不强的大片古地面上形成;也可以是充填在山间或山前低地中的平坦黄土受沟谷分割而成。塬受到流水长期切割,面积逐渐缩小,也变得比较破碎,成为碎破塬。塬在沟间地貌中占的比例不大,现在保存较好的、面积较大的有甘肃省的董志塬。黄土塬属高原类地貌。

【黄土梁】指平行沟谷间的长条状高地,长几百米至数十公里,但宽度仅几十米到数百米,梁的脊线起伏较小,横断面呈明显的穹状,坡度达20°左右。梁坡的坡形随其所在部位而有不同,沟头部位附近的梁坡多为凹形斜坡,梁嘴部位附近为凸形斜坡。有的黄土梁是黄土塬进一步切割而成,有的是晚期黄土覆盖在古代梁状高地之上而成。梁的顶面形态宽平的称为平梁,凸形的称为条梁,丘与鞍状交替分布的称为峁梁。在黄土沟间地貌中梁所占的比例最大。

【黄土峁】指单个的黄土丘陵。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还有一种外形很象馒头的峁,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的穹起,周围全呈凸形斜坡。坡度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丘陵沟壑区。其生成可由于继承了古地貌形态,或由于近代沟谷分割梁而成。在地貌分类上属黄土丘陵类。

【黄土坪】是指出现在谷坡两侧梁峁边缘的局部平坦地形。它的表面比较平缓,略向谷地轴部和下游倾斜。主要是由老的河谷或大的沟谷中堆积的黄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