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话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说话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就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成笑话。
★日常讲话的基本要求
口头语言通过耳朵传入大脑。因语言有同音异义,一音多义,如用晦涩难懂的话,势必影响听的效果。而且听众文化素养有很大差别,应该“就低不就高”。所以对广大群众讲话,更应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1940年7月,贺龙同志在晋绥军区的党员训练班讲党课。讲课之前,指导员带人抬来一张旧木桌,一条木板凳,桌子上放了两个粗瓷大碗和一双布鞋。这三样东西,一下子吸引住了学员,大家不明白要干什么。贺龙笑眯眯地说:“我来讲第一课,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和群众的关系喽!”然后他端一个大碗问学员,里面的小米是做啥子用的,大家异口同声回答,是做饭的。又问哪来的,大家回答,是老百姓的。贺老总由此生发开,讲吃小米容易,种小米难;又讲老百姓吃墨石,让部队吃小米;讲军民关系,讲群众路线;又批评了有的同志违反群众纪律的事,讲得大家心服口服。大家明白了搞不好群众关系就会挨饿,打败仗的道理。说着说着,贺龙同志拿起另一个大碗,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一条鱼。贺龙把鱼从碗里捞出来,不一会,鱼不动了。贺龙乘机问,鱼为什么不动了,回答是离开了水。贺龙总结道,军队和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军队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根据地的存在,人民军队的壮大,都是因为执行了党的路线,群众拥护的结果。贺龙的课讲得具有真情实感。它不仅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而且把一个严肃的课题讲得浅显形象,通俗易懂。如果贺龙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没有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之心,不考虑学员的文化程度、理论水平、接受能力,就不可能讲出这些道理,就不可能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如此深入浅出的阐述。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在讲话中过多地使用书面语,而不是口语化,也使人听了很不是滋味。比如有一个青年在演讲中描述他听到母亲被人杀害时的心情说:“我的心海荡起悲哀的浪潮,两只眼睛犹如双泉,盈满晶莹的、清澈见底的泪水,最后我的两行泪水像断线的珍珠纷纷落下。”台上讲者痛哭失声,台下却发出一阵笑声。这样的讲演自然是不成功的。其失败原因在于,他不讲究语言的实际效果,而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华美。不口语化、通俗化,而文学味太浓,遣词造句过于华丽和艰涩,必然会令人笑话。
社交语言需要用讲话者和听者双方都习惯,共同感兴趣的“大白话”来表达,这样才容易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若追求华丽新奇,过分雕琢,听者就会认为这是在炫耀文采,从而对你的讲话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所以,使用语言正像鲁迅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否则,话说得再漂亮也不会有什么力量。
日常讲话力求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那种用“请恕冒昧”之类的话就未免是故作“高雅”,听众未必喜欢。罗丹说:“用铅笔画些花样,用色彩涂些炫耀的焰火,或是用古怪的文字写些光彩的句子,这些空头作家,就是世界上最机巧的人,然而艺术最大的困难和最高的境地,却是要自然地、相互地描绘和写作。”这句话对演说的语言使用也是适用的。
★添加佐料能使语言通俗易懂
语言是说话的最基本要素,所以,我们有必要广泛学习语言,以使会话更加通俗易懂。怎样学习语言?学习语言不可生搬硬套,而应融会贯通;应勤于观察、体验,真正熟悉自己所描绘、讲述的对象,理解事物的声调、色彩等。托尔斯泰修改《彼得大帝》时,为了描绘罗斯托夫大钟楼上7吨多重的大钟和彼得大帝乘坐过的橡木大船,曾特地爬上钟楼,亲自弹了弹那只大钟;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去列斯拉夫湖边,亲自摸了摸那条旧船。这里尽管举的是如何运用书面语言的例子,口头语言的表达也是同理的。
将说话比喻成是一部大机器的话,那么语言、词汇便是组成这部机器的零部件。就像没有好的零部件便没有好的大机器一样,苍白贫乏的语言则显然难以构成成功的演说、讲话。中国历代的丰富语言宝库,五洲四海的优秀语言财富,鲜明生动的民间语言,精心雕琢的书面词汇,都是能让我们大力开发的不尽资源。曹禺说:“哪一天我们对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语言方面的富翁。”巧用各种语言材料,能使话语通俗易懂。
1 成语
说话时熟练地运用成语,能使语言更加生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毛主席在谈话中对国民党提出严正警告,便大量使用了成语。其中有一段是:
“我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我们是珍重合作的,但他们必须也珍重合作。老实说,我们的让步是有限度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是他们自己性命交关的大问题,我们不得不尽最后的忠告。如果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这段话里,毛主席用“祸起萧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爱莫能助”、“亡羊补牢”、“怙恶不悛”、“忍无可忍”等成语,有一种强大的艺术魅力。同时加重语气,增强了说服力。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用语,说话时如果换一种方式去理解,也能产生新意。钱钟书的《围城》中就有一个巧用成语的例子:“不是众叛亲离,而是离亲叛众。”这一内部语序的变化,很有辩证意味;主动与被动的错位,褒贬之间,一目了然。
成语,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成语也会发生内涵的改变,所谓“世易时移,变化宜矣”,别解成语亦如此。
童心田在一次即席“话别”时的开场白说:“我先带头‘话别’,‘抛玉引砖’(误会的笑)——引玉砖!”(鼓掌)这就有新意。一般自谦为“抛砖引玉”,他先似不自谦,故招来“误会”。这种铺垫更显出新解之妙。
2 谚语
谚语和成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谚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长期流传,千锤百炼,凝聚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谚语因其具有寓意深长、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所以常常为讲演和谈判者使用。
1988年5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讲话中用谚语提醒:“言不信,行不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这些谚语形象鲜明且富于表现力。
在一次我方与外方的商务谈判中,谈判已进行到尾声阶段,双方只是就一些细节反复协商。这时,外方有人送来一封信,说外方已经筹备完毕。外方主谈打开信封一看,信封内空空如也。原来,送信人一时疏忽,信没有装入信封。外方送信人十分尴尬。这时,我方代表为了缓和气氛,使谈判尽快继续下去,微笑着说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句话,使外方送信人迅速摆脱了尴尬,冲淡了紧张气氛。这句话原来是美国人常用的一句谚语,我方代表借用此语使气氛恢复了正常。
3 比喻
当说到一个听众不熟悉或不很熟悉的话题时,成功人士会引用贴切的比喻,便于众人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运用比喻,可以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使真理变得浅显通俗。作家秦牧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好比喻,常常能有效地吸引人。比如说资本主义社会里,有的人可以不遵守法律,而有的人非守法不可,有人就比喻说:法律像张蜘蛛网,大昆虫挣走了,小昆虫却给粘住了。”如果直接说资本主义的法律对某些人没有什么约束力,意思比较抽象,而拿蜘蛛网打比方,具体形象的意思便从抽象的雾霭中显露出来了。
比喻贵在抓住事物的特征。《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的日子里,把家里的子侄们聚集在一起,同他们谈论做文章的规律。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侄儿谢朗回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侄女谢道蕴却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舞来比喻)。”谢安听了大笑,感到十分愉快。
在这则故事中,谢朗把纷飞的白雪比做空中撒盐,谢道蕴则比做风卷柳絮。两个比喻都符合“像”的要求,但后者显然优于前者。前者仅仅抓住了雪与盐颜色上的相似,后者则不仅顾及了颜色,而且还抓住了柳絮与雪花轻柔飘飞的形态上的相似之处,这就比以盐喻雪高明得多。所以谢道蕴的比喻受到了谢安的称许。
说话使用比喻,有必要注意比喻的技巧。比喻有两个成分:一个是被描绘、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一个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或现象,叫“喻体”。本体、喻体是不同的东西,有本质差别,但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相似之处。本体大多比较抽象、深奥,或是生疏而不易理解;喻体则具体、浅显,为人们所熟悉。比喻形式通常有:
明喻。明喻,通常用“像”、“好像”、“如同”、“一样”等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如“她的眼睛像两汪清清的山泉”,这个比喻就是个明喻。
暗喻。暗喻,也叫隐喻,通常用“是”、“变成”、“当成”一类词来联系本体和喻体。如“这个人总要看‘头头’脸色行事,给根鸡毛也要当成令箭”,这用的是暗喻。
借喻。借喻,通常是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真令人倒胃口,好像吃了个苍蝇”,这里使用的是借喻,形容心情很不愉快。
倒喻。倒喻,即把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如:“这种动物好吃懒做,真像生活中的一些人。”还有用否定语气构成的反喻:“我又不是老虎,为什么总是躲着我?”
4 名言
世界上的许多成功人士,不仅为人类的文明发达、繁荣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广博的精神财富。他们创造的许多名言名句,脍炙人口,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在讲话中适当引用这些名言,可大大增强讲话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