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08

第8章 心有乾坤,用非凡气度让员工折服

对待流言,用事实和气度说话

作为管理者,实在难免会得罪人,也避免不了被流言中伤。常言说:“人言可畏。”“名声”往往容易毁于流言,当流言奔向管理者的时候,管理者该怎样处理呢?

小徐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但因为长得白白净净,经常会听到下属这样议论:“哎呀,小徐的皮肤这么细嫩,是不是搽胭脂抹粉了?”

“你看人家小徐,要长相有长相,要身高有身高,说起话来斯斯文文,难怪他走到哪里都有女孩子追,抢手货呀!”

“我们单位进来的人都需要有点关系,小徐认识哪条藤上的人呢?”

可是小徐落落大方,毫不计较。有人觉得小徐缺乏男人的气概,怎么可以让人信口雌黄,乱说自己呢?

有一天,一位同事憋不住问他:“小徐,他们这么说你,你一个大男人,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是在侮辱你吗?你至少也要回敬他们几句呀!”

小徐却说:“何必发火呢?人家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也不是恶意地挖苦我。”

“那你就忍气吞声?”

“谈不上忍气吞声,况且,我不想因为这些而闹得不愉快。我对待下属的原则是礼让在先,小事不计较。如果把玩笑当真,争一个你清我白,不但伤害了彼此之间的和气,还会影响到工作。”

由于小徐待人不错,凡事都能礼让,因而与属下的关系都处理得比较好。不久,这些流言也就没有了,小徐的管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作为管理者,有时会把自己的名声看得很重。其实,对于毁坏名声的流言,我们可以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模糊”些可以省却许多解释的精力。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只要自己不生气,就能避免受到伤害。

没有事实根据的流言总是不会长久地站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一时,但不久一定会败露。管理者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飞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事实和气度是反击流言最好的武器。

海纳百川,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新人

公司总是要发展壮大的,这样就不断需要招新员工进公司。如果公司对新员工总是持打击和排挤的态度,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有一位高级职业经理去了一家公司任职,由于他的工资高,老板的亲信们对他有些眼红,不断在老板面前说他的坏话。恰恰这个老板耳朵根子软,不久就把这个新人扫地出门了,然后把自己的亲信们安排在多个重要岗位上,而他们依仗老板,仍然排挤新人,导致公司失去了正常的管理秩序。后来,这家公司的恶名传出去了,谁也不愿进这家公司,老板只得委托猎头公司找人,可是其他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一听说是这家公司招聘,都避之唯恐不及。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把新人当“眼中钉”,只会阻碍公司的发展,没有了新鲜血液的输入,公司只会逐渐走向衰败与没落,最终走向覆灭。

保护好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样重要。员工刚到一个新的环境,通常都是满腔热情,他们时常会针对公司的部分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对员工好心提出的意见,应该谦虚地接受并感谢员工。即使他们的提醒是多余的,但是依然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有一个表演者新收了一个弟子,在一次表演前,新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表演者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表演者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行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新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

优秀的管理者都应该用宽容、善解人意的心来对待新员工,就像那位表演者对待新弟子一样,不要把新人当“眼中钉”。新员工是公司的新鲜血液,不要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对待新员工要有豁达的胸怀,戒除浮躁,并给予必要的教育和引导,让新员工尽快成熟,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身为老板,就要胸怀大气度

在平常人看来,“自尊”与“面子”无比重要,有人甚至为了“自尊”与“面子”去与人拼命。对于管理者而言,他们更是看重自己的“自尊”与“面子”。但是,凡事无绝对。有时,在下属面前失了“自尊”与“面子”,反而会让你赢得更多。看看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春秋时期,楚庄王在一次平息叛乱后大宴群臣,席间丝竹声声、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自己的爱妃许姬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有位大臣斗胆调戏了许姬,许姬大惊,奋力挣脱,情急之中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取缨在手,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庄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的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他们因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楚庄王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还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散席之后。许姬仍然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愤愤不平地问:“男女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况且我是大王您的人。您让我给诸臣敬酒,是对他们的恩典,有人竟敢当着您的面调戏我,就是对大王您的侮辱,您为何不但不察不问,反而还掩护他?”

楚庄王说:“你想想看。今天是我请百官来饮酒,大家从白天喝到晚上,大多都有了醉意,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我如果按照你说的把那个人查出来,首先会损坏你的名节,其次会破坏酒宴的欢乐气氛,同时我也会失去一员大将。而我今天宽恕他的错误,他也必定会知恩图报,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战将名叫唐狡。唐狡表示不要赏赐,坦承七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七年前不究之恩。

臣子调戏自己的爱妾,对于至尊无上的君王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谁要是犯了这方面的罪过,铁定性命难保。但是,楚庄王没有追究臣子的过错,并且还替他掩饰错误,之所以这样做,就是看中了臣子的才能,所以不再追究。虽然臣子这样做,让君王失了“自尊”与“面子”,但是君王知道,自己放过臣子的过错,只会显示出自己的雅量,让臣子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楚庄王这一招,不可谓不高。

作为古代至尊无上的君王,都可以有如此雅量,作为现代的管理者,难道不应该超越他们,而做得更好,更有容人的雅量与气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