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说说开皇之治那些事儿
27358300000010

第10章 平定三方,稳操胜券(2)

北周的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总管尉迟勤,是尉迟迥的弟弟的儿子,当初接受尉迟迥的上疏,上表送给朝廷,不久也追随尉迟迥。尉迟迥所统辖的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东)、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汲县东)、黎州(治所在今河南浚县境)、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年)、贝州(治所在今州北清河西北)、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东旧城)、冀州(治所在今河北冀县)、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县)、沧州(治所在今河北盐山西南)等9州,尉迟勤所统辖的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胶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光州(治所在今山东掖县)、苗州(治所在,争山东沂水)等5州,都听从尉迟迥的调遣,拥有兵众数十万人。

当时,荣州(治所在今河南汜水)刺史邵公胄、申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刺史李惠、东楚州(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县南)刺史费也利进、潼州(治所在今安徽泗县)刺史曹孝远,也都各自据有本州,响应尉迟迥。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占据兖州(治所在今山东兖州东北)、前东平郡太守毕义结占据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也都响应尉迟迥。怀县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的守将纥豆陵惠开城门向尉迟迥投降。尉迟迥派部下大将军右逊进攻建州(治所在今山西晋城东北),建州刺史宇文弁带领全州投降。尉迟迥又派西道行台,攻破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北),活捉刺史赵威,任命潞州队郭子胜为刺史。纥豆陵惠率兵偷袭井攻克钜鹿(今河北邢台市东南),于是进围恒(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上大将军宇文威率兵进攻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莒州刺史乌丸泥等人统率青、齐二州的兵众围攻沂州(治所在今山东临沂西)。尉迟迥部下的大将军檀让统兵攻占曹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县),驻兵于粱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席毗罗的兵众号称8万,驻扎在暮城(今山东滕县),攻占了昌虑(今山东滕县东南)和下邑(今安徽砀山县)。李惠自申州出兵进攻永州(在今河南信阳北),将永州攻克。

尉迟迥派遣使者招降大左辅、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刺史李穆,李穆将使者逮捕,封上了带去的书信。李穆的儿子李士荣,认为并州是天下精兵的用武之地。暗中劝父亲跟从尉迟迥,被李穆坚决拒绝。这时,杨坚派往并州的内史大夫柳裘赶到李穆那里陈述利害关系,又派李穆的儿子在侍上士李浑去传布至诚之意,李穆使令李浑向杨坚奉献熨斗,说道:“愿执掌威柄求安定天下。”又向杨坚奉献十三环金带。十三环金带本是天子佩带之物,杨坚为此十分喜悦,派李浑到韦孝宽军中陈述李穆的意图。李穆的侄儿李崇当时任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刺史,起初曾想要响应尉迟迥,后来得知李穆追随杨坚,感叹地说道:“全家富贵者几十人,正值国家有难,竟不能扶持倾危的皇室,又有何面目处于天地之间呢?”迫不得已,李崇也附和杨坚。尉迟迥的儿子尉迟谊任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县)刺史,李穆派兵将他捉住,押送长安。李穆又派兵讨伐新任潞州刺史郭子胜,将他擒获。

前线将领中,杨坚最信赖的就是李穆的侄儿李询,据他密报:“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迟迥镶金,军中搔搔,人情大异。”韦孝宽对此似乎一时没有良策,“时孝宽有痰,不能亲总戎事,每卧帐中,遣妇人传教命。”然而,从表面上看,局势着实叫人如坐针毡,因此李询赶忙向杨坚建议派重臣前来监军。

杨坚对于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作乱,早有预料,因而指挥若定。可是,对于眼下来自内部的危险却思想准备不足,加之初临大事,不免忧心忡忡,沉不住气,当下就和郑译、刘昉商议,准备撤换前线将领,并希望他们中能有一人到前线督军。

李德林得知此事,赶忙单独入见杨坚,一针见血地指出:公与诸将,并是国家贵臣,末相伏驭,今以挟令之威,使得之耳。安知后所遣者,能尽腹心,前所遣人,独致乖异?又取金之事,虚实难明,即夸挠易,彼将惧罪,恐其逃逸,便频禁锢。然则郧公以下,必有惊疑之意。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破赵。如愚所见,但遣公一腹心,明于智略,为诸将旧来所信服者,速至军所,使观其情伪。纵有异志,必不敢动。李德林的这番话,是对当时形势的真实写照:杨坚遽登高位,挟天于以令诸侯,众心未服,在这种情况下,听信传言,临阵换将,只会搞得人人自危,恐怕军队将因此崩溃。杨坚听得出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还没鲁莽行事,感激道:“若公不发此言,几误大事。”同时,采纳李德林的建议,派高颎到前线监军。

从此以后,杨坚在军事部署方面,事事与李德林谋划。当时,丞相府收到的诸事文书,每日数以百计,李德林往往同时向数人口授批示,文意各种各样,出口成章,不加修饰点改。这时,司马消难带领郧州(一说治所在今湖北沔阳)、温州(治所在今湖北京县)、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县)、应州(治所在今湖北应山县)、土州、顺州(治所今湖北随县北)、沔州(冶所在今湖北汉川)、岳州(治所在今湖北孝赔境)等9州以及鲁山(今湖北汉阳)等8镇军马投靠陈国,并派出他的儿子司马束作为人质请求陈同派兵援助八月已未日,南陈朝廷颁布诏书任命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总督9州18镇诸军事、司空,赐爵随公。北周的盏州(冶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总管王谦也不肯依附大丞相杨坚,率领巴、蜀军队进攻始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在此之前,杨坚派梁睿取代王谦,到达汉川(即汉中)受阻而不能前进。于是,杨坚任命粱睿为行军元帅,率兵讨伐王谦。

恰在此时,尉迟迥招附徐州(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总管源雄和乐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系)太守于仲文,二人均不服从。尉迟迥派宇文胄自石济(在白马西)、宇文威自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领兵渡过黄河,分二路进攻于仲文,于仲文因抵挡不住而放弃东郡,逃回长安,尉迟迥杀死于仲文的妻子。尉迟迥又派植让带兵到河南攻城略地,杨坚任命于仲文为河南道行军总管,派他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发兵讨伐檀让。

于仲文出自北周勋贵,和诸位将领地位相近,利益相通,有共同的语言,所以,他一来到,诸将纷纷向他探听京城消息,特别是杨坚的为人。宇文忻吐露心声道:“公新从京师来,观执政意何如也?尉迟迥诫不足平,正恐事宁之后,更有藏弓之虑。”显然,大家关心的是改朝换代后自己的地位利益。于仲文深知众将的向背取决于自己的表态,便安慰道:“丞相宽仁大度,明识有余,苟能竭诚,必心无贰。”说得宇文忻诚心悦服,于是,众心遂安。

高颎和于仲文的到来,迅速稳定了军心,众将一心,向尉迟迥展开猛烈的攻势。韦孝宽率大军挺进武陟(今河南省武陟县南),与盘踞武德郡(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南)的尉迟迥之子尉迟悖所率十万大军隔着沁水对阵,高颎令士兵搭桥,宇文忻率部渡河,尉迟悖本想趁韦孝宽军半渡之时出击,不料,韦孝宽反而利用其军队略作后撤的机会,鸣鼓齐进,一过河,高颎就将渡桥烧毁,士兵一往无前,大破尉迟迥,乘胜追奔,连破尉迟迥的伏兵于野马冈和草桥,直逼邺城。

八月十七日,尉迟迥看形势不妙,便集结十二万大军,率其子尉迟悖和尉迟祜,于城南布阵。双方在相州城下展开了极其惨烈的大决战,尉迟迥大败。梁士彦首先从北门攻破邺城,一路追杀至西门,纳宇文忻部入城。尉迟迥退守小城楼,崔弘度尾追而至,尉迟迥见大势已去,痛骂杨坚后自杀。尉迟勤和尉迟悖、尉迟祜叔侄三人东奔青州,被大将军郭衍擒住。

八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在平定尉迟迥十天之后,王谊率领四总管军进逼郧州近郊,司马消难闻讯,连夜南逃,投降陈朝,荆、郢诸州反叛的巴蛮亦告平定;杨素攻克荣州,宇文胄出逃,被斩首。梁睿率二十万大军人蜀,连战皆克,进逼成都,十月二十六日,王谦率五万精兵背城结阵,梁睿纵兵进击,大破之,追斩王谦,传首京师,益州平。这样,三方反叛均被镇压下去。

三方反叛,从起兵到失败只不过六十八天。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三方所发动的武装反抗,在韦孝宽、王谊、所统率的大军的讨伐之下,历时将近半年,终于以尉迟迥自杀、王谦被处死、司马消难败逃江南而告终,三方武装反抗已被全部平定,杨坚已牢牢地控制了北周政局。这场反叛是对杨坚的严峻考验,他上台伊始,元谐对他说道:“公无党援,譬如水间一堵墙,大危矣。公其勉之。”然而,杨坚胸有成竹,料敌先机,夺取朝政,控制京师,拉拢李、于、窦、韦、梁、宇文、杨、王等关陇河东大世族,牢牢掌握关中河东根据地,赢得全局胜利。

在平定地方武装反抗的斗争中,贡献最大的行军元帅韦孝宽,于战争结束后不久病卒。史称“孝宽在边多载,屡抗强敌。所有经略,布置之初,人莫之解,见其成事,方乃惊服。虽在军中,笃意文史,政事之余,每自披竭。来年患眼,犹令学士读而听之。及早丧父母。事兄嫂甚谨。所得俸禄,不入私房。亲族有孤遗者,妊加振赡,朝野以此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