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地理
27354300000036

第36章 青藏高原旅游区(2)

青藏高原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其中藏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土族、撒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是高原上独有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又由于高原环境的相对闭塞,使这些民风民俗保持了相对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如各民族的婚丧嫁娶、宗教节目、歌舞戏曲、绘画雕塑、居住方式,均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高原文化的精华。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路线

根据旅游资源分布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可将青藏高原旅游区分为两个旅游省:青海旅游区、西藏旅游区,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线路两条:藏南旅游线和青海东部旅游线。

(一)藏南旅游线

西藏地域辽阔,藏南各地是西藏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也是风景名胜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有壮丽的高原自然风光,古老的宗教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是领略西藏独特风情的最佳路线,主要景点有:日光城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羊卓雍错(西藏最大淡水湖)江孜(藏毯之乡)白居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

(二)青海东部旅游线

这是青海省的黄金旅游线,也是一条以宗教朝拜和自然风貌观赏为主的旅游线,此线主要游览点有:塔尔寺、青海湖、日月山等。

(第二节)西藏重点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

一、拉萨

拉萨市为西藏藏族自治区首府,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拉萨历史悠久,是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古称“卧马塘”,秦时属古羌之地,唐时名逻安。拉萨从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称王定都以来,一直是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拉萨终年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有“日光城”之誉。冬季不太冷、夏季温暖、空气新鲜、大气透明度高,是世界上空气最洁净的城市之一。市内风景胜地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罗布林卡等。庙宇林立,金碧辉煌,穿着黄色袈裟的喇嘛穿行大街,一派佛教圣城的景象,十分引人注目。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初建于公元7世纪,后毁于战火,又于1645年达赖五世时重建。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红宫共有金皮包裹、宝玉镶嵌的8座灵塔,塔内安放前世达赖的遗体;白宫有寝室、经堂和客厅,是历代达赖起居生活住持政教事务之所。宫内还保存着艺术价值极高的壁画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中央政府敕封西藏地方政教领袖、僧俗官员的诏书册印、贝叶经和工艺珍品。整座宫殿群楼高耸、重阁巍峨、气势宏伟,登上宫殿高处还可鸟瞰拉萨平原风光。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创建于松赞干布时期,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殿内中心部分主殿4层,上覆镏金铜顶,2、3层檐下有成排木雕状兽和人面狮身泥质半圆雕塑,既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建筑的艺术特色,主殿内供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紫金像,殿堂及四周回廊绘满壁画,寺前种有公主柳,立有会盟碑。公主柳相传为文成公主亲手种植;会盟碑是为纪念唐蕃最后一次会盟而建,是千余年来藏汉人民团结友好的象征。

小昭寺位于拉萨市内,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工匠共同建造而成,坐西向东、建筑形式原与内地汉族寺庙相同,后依藏族形式重修,原貌已不多存。正殿供奉着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8岁时的等身镀金佛像。

罗布林卡位于布达拉宫西南一公里处,为历史上达赖避暑行宫,现为人民公园。罗布林卡始建于1755年,如今的规模为几经扩建而成,“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该公园兼具中国南方园林之别致和动物园的谐趣。国内既有亭台轩树、湖池小径,又饲有鹿、豹等珍禽异兽供人观赏。

另外,拉萨西郊的哲蚌寺,北郊的色拉寺及羊八井、纳木错,南面的羊卓雍错也是重要的旅游地。

二、日喀则

日喀则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是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日喀则地区称之为后藏,属班禅势力范围,日喀则即成为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是后藏政教中心。日喀则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处,自然条件优越,农牧业发达,历来是西藏的粮仓和农牧产品的集散地。历史上也是藏民族集中活动地之一,文物荟萃。

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为黄教圣地,是历代班禅生活主事之地,寺院依山傍水,层楼高耸,金顶碧瓦,巍峨庄严。内有殿堂数十座,以大强巴殿最为雄伟,殿内供奉铜镀金弥勒像,高26.2米,用去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使用大小钻石、珍珠1400余颗,实为世间所罕见。寺内有历代班禅灵塔,均包裹银皮,镶嵌宝石,雍容华贵。塔内藏有班禅舍利肉身。该寺还收藏有极其丰富的佛像、唐卡、刺绣、珍玩、供器以及印章和敇封诰书等。

萨加寺位于日喀则以西萨迦县奔波山附近,为宫殿楼阁式建筑。大经堂长约80米,宽约40米,可容7000人诵经;藏经库长100米,宽高各20米,内分428龛,每龛藏经约300卷,共可藏经十万卷。寺内还藏有由印度传入的、历经1500多年的“贝叶经”共3000多页,为稀世珍宝。该寺还有宋元瓷器、鸵鸟蛋化石等珍品以及数量浩繁的有关喇嘛教经典和历史、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的书籍。

三、雅砻河风景名胜区

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南部。雅砻河发源于藏南地区的措美,在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注入雅鲁藏布江。据传这里是藏民族的发祥地,雅袭河流域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古老文化遗址和民风民俗等构成一幅幅神秘、古朴而又壮丽的画图,尤以古寺、藏王墓最为著名。

藏王墓群位于琼结县的木惹山上,这里埋葬着公元7~9世纪吐蕃王朝的历代赞普(藏王),方圆达3公里,形制大致相同,均为方形平顶,大小不一,酷似小山,以土石堆积而成,最醒目的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合葬墓,墓基有石头甬道通上墓顶,建有祭祀庙宇1座。

雅砻河景区内多古寺:乃东县的雍布拉康,相传是西藏第一座宫殿建筑;昌珠寺由松赞干布主持建造,文成公主进藏之初曾在此居住;泽当镇以西的桑鸢寺是西藏第一座接纳僧人出家的寺院。

(第三节)青海省重要旅游城市和主要游览地

一、西宁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的湟水谷地,北川河、南川河与西川湟水汇流处,四周群山环抱,湟水蜿蜒其中,扼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西宁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兰青和青藏铁路的起点。西宁海拔2275米,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因其是唐蕃古道上的重镇,故名胜古迹众多,有塔尔寺、瞿昙寺、五屯寺。此外西宁还有美妙的石峡清风、金峨晓日、文峰耸翠、风台流云、龙池夜月、湟流春涨六景,而尤以塔尔寺最为著名。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离西宁25公里,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像,得名于大金瓦寺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为我国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其他五寺分别为扎什伦布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拉卜楞寺)。塔尔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经历400余年,其间多次扩建重修,现已成为拥有众多殿宇、经堂、佛堂、僧塔、僧舍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主要建筑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八宝如意塔、小花寺等。酥油花、壁画、堆绣是塔尔寺的三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年正、四、六、九月有四大法会,届时,许多佛教传说、故事和“三绝”吸引数以万计的各族人民前来瞻仰朝拜。塔尔寺是藏、蒙、土等民族喇嘛教徒朝觐的“圣地”,成为藏蒙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

二、青海湖风景区

青海湖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距离西宁约130公里,面积463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全国第一大湖。景区以高原湖泊为主体,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观。湖滨地貌复杂多样,景观丰富;湖区四周有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等山脉环绕;湖畔有千里草原,绿茵如毯,野花缤纷,羊群、马群、牛群漫山遍野,一片草原游牧风光;湖中有海心山、孤插山(三块石)鸟岛、海西皮、沙岛5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山峦叠秀,景观奇特,其中尤以鸟岛闻名天下。

位于湖西北隅的鸟岛,面积虽不足0.5平方公里,但却以岛上栖息着数以十万计的各种候鸟而闻名遐迩,每逢盛夏季节,几十种候鸟云集岛上,飞翔雀跃、鸣声鼎沸、鸟巢遍地、鸟蛋比比皆是,一片鸟的世界,成为青海湖一大奇观。

著名的唐蕃古道以及丝路古道在青海湖风景区也留存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民族风情十分浓郁。

【本章小结】

青藏旅游区全境位于青藏高原之上,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内涵丰富,是人们向往的神秘之地。该区旅游地理环境条件包括三方面:高峰林立的“世界屋脊”、独特的高原气候以及亟待发展的交通。旅游资源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奇特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宗教和壮观的古建筑的交融。本区重点旅游城市为拉萨、日喀则、西宁。雅砻河风景区和青海湖风景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区主要游览地。

思考与练习

1.试述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2.试述青藏高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3.试述青藏高原旅游区主要的宗教建筑及它们在宗教中的地位。

4.说出下列区域特征分别是属于哪个旅游区。

(1)林海雪原、火山熔岩

(2)冰川雪峰、宗教寺庙

(3)岩溶奇观、民俗风情

(4)南国风情、华侨之乡

(5)山水峡谷、三国胜迹

(6)秀山丽水、名城佳园

(7)大漠丝路、石窟古城

(8)古都新京、齐鲁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