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记忆地图
27324700000052

第52章 口腔上腭部出现蝴蝶斑

身体异常

口腔上腭出现蝴蝶斑是红斑狼疮的症状,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见增多,有些病症病人除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消失。

随着中西结合的治疗,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本病的预后有较大的改善。

红斑狼疮不是一种遗传病,然而致病性是可遗传的,致病性包含许多因素,如内分泌、环境、滤过性病毒感染和遗传基因,数个因素的组合才会发病。家族中有病史,相对地,子女得病的机率也增加。

红斑狼疮分为盘状和系统性两型。

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20~40岁女性,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初起时皮肤上出现红色或淡色斑,逐渐扩大呈环状,皮损中心部分消退,留有浅色疤痕及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部,头皮,耳壳手背,足跖,口腔粘膜等处,特别好发于鼻梁及其两侧颧部,常对称分布,呈曲型的蝴蝶形。病程慢性,可多年不愈。夏季或日晒后加剧,变也可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偶可发生癌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除有皮疹外,尚可侵犯内脏器官,如肾,肝,心等,常伴有发热等症状。盘状红斑狼疮可用氯化喹啉治疗,也可口服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中成药。外用激素软膏或5%奎宁软膏。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应用皮质激素(强的松),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治疗。一般来说通过治疗,大多数病人是可以稳定和治好的,少数病人预后较差。

红斑狼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对疾病不要恐惧

患者在经历这种疾病时,在精神上总会产生担忧、恐慌的状态,保持心情愉快。活动阶段必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在病情控制后完全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生在患这种病时并不会耽误病情,女性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可以生育。一定要避免重体力劳动、疲劳过度,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

——合理用药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的治疗主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其剂量根据疾病轻重不同而不同,千万不可自行减停激素的药物,致使病情复发。因此,必须定期随访复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避免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患者平时要避免日晒和紫外线的照射,对阳光敏感者尤应如此。外出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尽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强烈时外出。外出时应使用遮光剂,撑遮阳伞或戴宽边帽,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注意保暖

患者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冬天外出戴好帽子、口罩,避免受凉,尽量减少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因感染肯定能诱发狼疮活动或使病情加重。在病情的稳定期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保健强身活动。

——禁止食用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

如无花果、紫云英、油菜、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蘑菇、香菇等蕈类和某些食物染料及烟草也会诱发红斑狼疮的潜在作用,也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

——合理饮食

由于患者活动少,消化功能差,尽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食用含脂肪较多的油腻食物。低糖饮食:因SLE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及柯兴综合征,故要适当控制饭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低盐饮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有肾脏损害的患者易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故要低盐饮食。补充钙质,防止糖皮质激素造成的骨质疏松,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中药疗法

方一:

当归、茯苓、炒白芍、玫瑰花、白术、川楝子各10克,干柴胡、厚朴花、陈皮各6克,地黄12克,薄荷3克。以上这些料都水煎服。此方对红斑狼疮肝脾不和证有很好的疗效。

方二:

野台参、北沙参、元参各30克,大生地60克,丹皮、赤芍各9克,当归、广郁金各6克,桃仁、血竭各3克,红花1.5克,生黄芪15克。此方适合治疗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证,且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