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记忆地图
27324700000029

第29章 耳廓冻疮

身体异常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冻疮可以在身体各个部位出现,耳廓冻疮就是其中的一种。

耳廓冻疮是因外界气温骤降,耳廓局部遭受寒冷刺激,使气血凝滞,运行不畅所致。

这种症状多见于儿童和末梢血运不良者,常反复发作。耳廓暴露在外,受寒冷侵袭机会较多,与软骨组织紧密连接,皮下脂肪少,对寒冷耐受力差;耳廓血管表浅,局部血液循环差,不易保温。冻疮出现时表现为肿胀性紫红色斑块,局部温度变低,按压时可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后者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冷球蛋白血症患者也常出现冻疮样皮损。

耳廓发生冻疮,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护理。

1.冬日外出时,要戴耳罩或围巾等,使耳廓处于温暖状态。平时也要注意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当耳廓有寒冷感觉时,应用手掌轻轻摩擦,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或过猛,以免擦伤皮肤继发感染。

2.冻疮初期,可局部热敷,对冻疮部位出现严重红肿或水疱时,要涂用冻疮膏。较严重的冻伤部位有渗出时,可选用抗生素软膏,如复方亲霉素软膏等。

3.每天清晨起床前在床上行耳廓自我按摩,具体手法为抹拉法,即双手拇指指尖向上指腹贴于耳廓背面,食指弯曲,拇指侧贴于耳廓前面,然后由耳廓上部沿耳轮对耳轮、耳甲腔、耳舟向下抹拉至耳垂。力量适度,用于预防冻疮有很好的疗效。已有破溃者应避开破溃处,如此反复做,每日早晚各一次,如能配合适当的全身运动则疗效更佳。

4.擦药法。在耳廓未溃烂时,取生姜汁、葱汁、辣椒汁,酒液之类涂于患处,每日数次,也可以用桑白皮、杏仁、榆白皮、甘草等适量煎汁涂于患处,会有很好的疗效。

5.药膳食疗。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炙甘草10克,木通6克,大枣5枚,鸡血藤30克,黄芪30克,姜草12克。具有疏经通脉,散寒活血之功效。可治耳廓因冻疮而呈局限性紫暗肿胀,灼热痛痒,患处或有溃烂、溢水或结痂等。加减:痒甚加防风、白芷祛风止痒;局部色紫而肿胀重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痰;破溃溢脓加银化、蒲公英、皂角刺解毒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