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宇宙瞭望书坊)
27297400000034

第34章 西方的“月文化”

在中国人眼中月亮代表美好和团聚,在西方人的眼中有时却代表自私、狂躁或是邪恶。

凡·高是法国着名印象派画家,他激情创作出的《星月夜》,曾给世人带来许多的纷争。在100多年的争论中,人们一直为右上角那个圆球到底是太阳还是月亮的争论没有结果。美国西南得州大学的天文学家纳德·奥尔森经过多年的研究,坚定不移地确认图中的圆球绝对是月亮。凡·高创作的画均有些怪异。这幅画寓意黑暗越来越多的来临,是当时他心境的写照。

古印度传说中,就有月神苏摩为了抢夺别人家的妻子,不惜掀起一场神界大战,这种自私的疯狂和残酷,就连印度信奉的大地女神也为之震惊。

莎士比亚在其名着《仲夏夜之梦》中更是将月神这个自私、狂躁的形象描绘得绘声绘色:“执掌潮汐的月亮,因为再也听不见夜间颂神的歌声,气得脸孔发白,在空气中播满了湿气,人一沾染上就要害风湿症。”西方人自古就认为精神错乱与月亮盈亏相关,就连英文里面的疯子“lunatic”这个字,也是从拉丁文“lu-na”(月亮)演变而来的。2005年,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神经病学大会上,曾以许多病案加以证认。像美国的医学专家声称接受研究的一名51岁的男性病人患有癫痫症,但只有在满月时才会发作,据科学家估计是月亮引力的微妙改变,可能在某种方面触动了癫痫症的发作。在西方月亮文化中也有表现温馨的话题。例如:俄罗斯着名画家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创作的油画《月夜》,在美术史上誉为“爱情诗”的油画。他以俄罗斯的民族艺术风情,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画家用银灰色调渲染了夏夜的恬静,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着清香。这样的时刻,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积菖蒲,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人物与环境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巾,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当每个驻足观看此画人,不由自主地被那人物美、环境美、月夜美所触动,这是一幅以画笔描述的爱情诗的温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