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交通知识篇》(下)
27258700000017

第17章 世界之最(2)

三是耗油省、成本低。777-300型与装有4台发动机的波音747-100或747-200相比,航程相当,但燃油却降低了1/3,维修成本也降低了40%左右。航空公司可以因此而减少1/3的成本。

波音777-300的下层货舱可装载8个244米×317米的货盘、20个集装箱和17立方米的散货。相对于波音777-200的结构改进,前者在前机身增加了10个框,长533米,后机身增加了9个框,长48米。另外对结构也做了加强,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99吨。

波音777系列飞机是1990年10月推向市场的。该系列飞机一问世即引起世界航空界的极大兴趣,据称,在同类型飞机中已拥有67%的市场占有率。截至1997年8月,波音公司共交付了85架777飞机于13家航空公司,其中有6架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订购的。1997年7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波音777-200型飞机开通了广州至洛杉矶的太平洋航线。

波音777-300的飞机装配厂房位于西雅图的艾弗雷特,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容量约为1300多万立方米,比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还要大,整个厂房面积相当于91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厂房主要生产宽体客机,包括波音747、767和777飞机,聘用员工约28000人。

造船最多的国家

在古代,我国的造船业非常发达,所造的海船船体大、载量多、结构坚,很能赢得外国商人的信任。据说阿拉伯商人经常租赁我国海船,往返于东南亚一带。到宋、元时,我国造船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外国人赞不绝口,把中国造船工人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匠”。

但到今天,在世界上执造船业牛耳的国家,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1967年它就已占据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把交椅,依次是瑞典、英国、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和丹麦。

1969年,日本造船465艘,共1566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量的527%。

1973年,全世界下水的船只总吨数是3100万吨(不包括帆船、驳船及百吨以下的船舶)。日本就下水15673115吨,占世界造船量的一半以上。1986年造船吨位达818万吨,堪称世界上造船最多的国家。

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波音公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1916年由比尔·波音创立,原名“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1934年成立波音飞机公司,开始生产民用客机。1961年改用现名,受第一花旗银行集团控制。

波音公司在初创时期,只制造木制飞机。1932年制造了波音247型飞机,这是一架全部用金属制造的双发动机客机,重量10吨,座位10个。这时,道格拉斯公司同时制造了14座位的DC-1型和21座位的DC-3型客机。在这场竞争中波音公司败给了道格拉斯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音公司生产B17型和B29型两种大型轰炸机,从而获得了迅速发展。在这以后,波音公司主要制造各种类型的喷气轰炸机,同时生产民航喷气客机;此外,还从事火箭、太空发射器的制造。60年代以来民航机制造业发展迅速,占全部业务的70%以上。现在,每出售10架飞机,就有9架是卖给民用航空公司的,只有1架卖给政府作军用。自1965年开始生产波音707型客机到1980年底止,共出售波音707型飞机962架,727型飞机1807架,737型飞机950架,747型飞机572架。目前主要生产747SP型宽体喷气客机。这家公司除制造波音747型客机外,还正式生产了波音767型飞机。这种最新型号的飞机机身较小,有两部喷气发动机,座位200个,供国内短途航线使用,第一架767型飞机已于1981年8月4日出厂。现在,世界上约有90个国家,180家航空公司使用波音型号飞机,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旅客乘坐波音飞机。该公司1981年的营业额高达979亿美元。

波音公司初建时只有21名职工,现在有10万多人。其中有8万多人在西雅图市,因此,西雅图又被称为“波音之城”。

最早的汽车

在15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设想过能自动行驶的车辆,而且还留下了一张设计图。这是一辆依靠发条为动力的车辆。1649年,德国的钟表匠汉斯·赫丘根据设计图试制成功一辆,它的时速达到15公里。

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法国路易十四世时的陆军炮兵大尉厄可拉斯·约瑟夫·丘尼约(1725~1804年),奉命研制牵引大炮的动力牵引车。1769年,他在巴黎兵工厂制成一号车,但开不动,试制失败;1771年5月又制成比第一号车更大的二号车,虽还不理想,但可坐4人,时速可达95公里,成为历史上第一部不依靠风力、畜力等外界力量而使用蒸汽动力行驶的车辆。这是一辆长72米、宽23米的木制三轮车。在前轮前面特制的架子上悬吊着一个005立方米的大锅炉,产生的蒸汽送往前轮上方左右垂直悬挂的汽缸内,带动两个活塞使前轮转动,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自动之车”。

由于锅炉和两个汽缸都装在行驶中摇晃的前轮的前面和上部,所以,驾驶不稳,况且又无凝汽器,每隔15分钟就得停下来加水,很不方便,加上没有煞车,非常危险,结果在一次试车中就冲撞到城墙上造成事故。1789年,拿破仑一世下令修复此车,并于1801年送到巴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博物馆保管。

从那以后,人们不断地探索改善汽车的性能和外型。50余年后的1826年,勃朗在英国制造成功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内燃引擎汽车,于同年4月25日获5350号专利权。这辆两汽缸式汽车,性能很好,不仅能在平坦的大道上奔驰,而且还能翻越陡坡。1826年5月,它顺利地爬上了英国肯特郡布莱克奚斯市的猎人山。

最早的火车

17世纪初,法、德交界处的矿井已开始使用马拉有轨货车。

1781年瓦特制造的蒸汽机问世以后,首先应用于矿井内的排水泵或煤斗吊车上。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把静置的蒸汽机搬到交通工具上,变成动态的机械。可是,蒸汽机小型化、使车轮在轨道上不打滑、汽缸的排气、锅炉的通风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1771~1833)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一汽缸和一个大飞轮的蒸汽机车,牵引5辆车厢,以时速8公里的速度行驶,这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的机车。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就把它叫作“火车”了。有趣的是,当时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座,驾驶员只好跟在车子旁,边走边驾驶。4年后,他又制造了“看谁能捉住我”号机车,载人行驶。可是,由于轨道不能承受火车的重量,机车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行驶时不很安全,在一次运行途中,机车出了轨,就停止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