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引
马克·吐温有三个女儿,在家里,他是一个非常慈爱的父亲。他喜欢给孩子讲故事,讲故事的时候,他让三个女儿出题目,然后他即兴给孩子们编故事。这难不倒马克·吐温。每次,孩子会不假思索地拿起一本画册,然后随便挑选一个主题,让父亲根据画册上的人物或环境来编故事,尽管马克·吐温可以毫不费力地编出一段故事,但是,每次他都是非常认真,从不敷衍。因此,三个女儿对父亲非常崇拜。
在家里,马克·吐温把自己当成是三个孩子的朋友,他从来不摆家长的架子,也不训斥孩子们,与孩子们保持着平等的关系,是一个民主的家长。
马克·吐温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他有一种特别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又使孩子们对父亲非常敬畏,但同时也非常崇敬他。
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带着三个女儿到郊外的庄园去度假,他们准备了一辆装满干草的大车,准备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向郊外出发。这是孩子非常向往的,因为高高地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随着大车的晃悠,欣赏着周边的美景,简直是一件太美妙的事情了。
但是,就在出发前,不知是什么原因,大女儿苏西居然把妹妹克拉拉打哭了。这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尽管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了错误,但是,她还是需要受到惩罚。怎么惩罚苏西呢?根据马克·吐温制定的规矩,犯错误的孩子必须自己提出几种用来惩罚自己的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惩罚方法,经过父母同意后就可施行。无奈,苏西只好提出了几种惩罚自己的方法,这当中包括了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那就是不能坐在干草车上旅行。犹豫了好长时间,最后,苏西对母亲说:“妈妈,我今天不坐干草车去旅行了,虽然这是我最不愿意的,但是,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要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结果,苏西果然说到做到。在这件事上,尽管马克·吐温并没有打骂孩子,惩罚孩子的方法也是由孩子自己提出的,但是,这种惩罚方法的效果却是显著的。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选择惩罚自己的方法对她有多大的影响。后来,他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1.要想批评有效,就要掌握方法和原则
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最为拿手的批评方法就是打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相传的教子经验。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部分脾气暴躁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恼火情况下,就会失去理智对孩子进行打骂,想借此来促使孩子改正错误。
可事实上,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达到父母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孩子形成说谎、冷漠、孤僻、仇视、攻击等种种心理问题,而这些又往往会成为孩子日后不良行为的根基,甚至会成为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可能导致孩子出走、自杀等终生遗憾事情的发生。
很难想象生于富裕家庭里的丁丁,一谈起父母来居然感受不到半点亲情。在他的记忆里,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父亲从没带他出去玩过,对他的教育不是呵斥就是贬低、讽刺,粗暴的父亲需要的是儿子的顺从和听话,母亲一般都是护着儿子,为了他的事情,父母的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中考结束以后,丁丁落榜了,暑假里整天在家待着,除了上网、打游戏等,无其他的活动安排,意志日渐消沉,精神逐渐颓废,自己懒得与同学联系,同学的邀请也基本是采用回避,作茧自缚式地把自己困在里面。对于丁丁异常的言行举止,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比谁都着急,却又无计可施。
心理学实践证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父母采取了“单向教育”,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刻板地说教、粗暴地打骂、无情地强制、精神的虐待,不仅恶化了亲子之间的关系,还让孩子丧失了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个性的健全发展。
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哪儿出了问题,怎么错了,同时还要告诉他,一样的错误不要重犯,要及时地纠正,要吸取教训。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避免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呢?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不要忘记,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情感和人格。批评并非是横眉立目、训斥、挖苦,它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威压人。
(2)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教子忠告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切忌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而要运用恰当的方式,在不及孩子心灵的同时教导孩子明白错误何在、为何错误。
批评的目的,不在于批评本身,如果只是批评,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父母在批评子女时也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最好是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做决定,而父母只是给予启发而已。
(3)要一分为二,不要全盘否定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爱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全盘否定。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对教育孩子也是无益的。孩子小,有缺点、犯错误是正常的,绝不要一见孩子犯了错误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批评。如果只是一味地责骂,只不过是伤害孩子的心灵。对孩子来说只有说明他的错误何在,才能使他们充分地反省,改正错误。
2.惩罚孩子不是“打”孩子
一般父母都知道奖励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少父母却不知道惩罚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父母总是错误地将惩罚理解为体罚,并简而化之地将“打”这种惩罚手段理解为是告诉孩子是与非的最佳手段。
许多失败的家庭教育表明,“打”不仅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是一种不良的惩罚手段,理应被排除在正当的惩罚之外。那么,当孩子犯错有必要给予一些正当的惩罚时,父母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下面提供几个范例,也许能给父母带来某些启示。
例一:一个孩子已经被父母警告不要到马路上去骑自行车,可他偏偏要在马路上骑。惩罚的办法,在一天或更长的时间内,不许他骑自行车。
例二:一个孩子拒绝将到处乱扔的玩具拾起来。惩罚的办法是,不许这个孩子玩玩具,也不许他到外面去玩,直到他把玩具收拾好。
例三:一个孩子使劲地吵闹,父母叫他安静下来,他反而吵得更凶。惩罚的办法是,可让这个孩子到另一个房间去,最好是回到他自己的房间去,直到他安静下来,才允许他出来……
其实不论孩子怎样顽皮犯错,父母都不能单纯采取“打”的惩罚措施,因为父母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罗伯特的孩子小杰克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到邻居的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玫瑰花。小杰克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罗伯特要小杰克自己去,首先要道歉,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小杰克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邻居是一个70岁的老先生卢克,卢克看着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收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克力送给小杰克。罗伯特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一包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罗伯特径直去找老卢克,“卢克,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卢克爷爷。一天之后,罗伯特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罗伯特的做法似乎有点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惩罚,直到他改正为止。
总之,批评惩罚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用否定性、伤害性的语言,不要挖苦、嘲讽。
切不可以偏概全,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就说他“什么也不会做”。
不要翻案揭老底,孩子犯了错,就把他过去所有的错误一一数落。这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
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特别不要在外人面前当面指责孩子的错误。
不要在情绪激动时批评孩子,这时很容易失去分寸,伤害了孩子,后悔都来不及。
不可用自己不良的思想、习惯来要求孩子,不可批评孩子正确的行为。
惩罚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体罚只是其中最原始的、最无奈的一种,父母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对于孩子实施极其有限的体罚。虽然体罚在一般情况下是收效最明显的惩罚手段,能够迅速地起到其他惩罚手段所起不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鉴于体罚所造成的对孩子长远的损害性影响,建议父母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体罚这种手段,而应该采取其他一些手段来加大对于孩子的教育力度。
3.妈妈一句责骂,可能会使孩子心理严重受挫
家庭教育是从父母的一言一行开始的。凡是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人,心中都铭记着父母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些难以忘怀的话语。关键时刻,妈妈的一句话、一个嘱托,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一言以教子”,古今皆然。青年徐霞客欲出门远游,但又顾虑母亲年老无人照料,不禁左右为难。徐母见状,鼓励儿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并连夜赶做“远行冠”给徐霞客以壮行色。这一“一言以教子”的佳话,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尽管今天的父母比古人有着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强烈的教育意识,但依然常常在对孩子“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上不知所措。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不是许多学者以为的沟通不够那样简单,而在于妈妈直接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喋喋不休,一言九鼎,孩子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现象司空见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可以百依百顺,但一旦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父母便会勃然大怒,不依不饶。请看以下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
“不要再说话了!”
教子忠告
母亲教子,做到字字珠玑、句句闪光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人之母,谁也难以保证对孩子不说一句不妥当、不正确的话。但是,对孩子说了不该说的话之后,能够知道自己错了,并有错即改,就不失为一个合格的母亲。
“不许犟嘴!”
“不许看电视!”
“不准动热水瓶!”
“××是个坏孩子,你不要答理他!”
“不要乱爬,小心弄脏了衣服!”
“不洗手不许吃饭!”
“不准在墙上乱涂乱画!”
“不许跟男孩子一块儿玩!”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插嘴!”
“不要整天去鼓捣那些无聊的事情!”
诸如此类,父母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都要求孩子的是服从,强加给孩子的是权威,全然不顾自己说的是对是错,符不符合生活常理。作为孩子,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现在的成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小皇帝”,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家长专制或父母一切包办的家庭氛围里,独立思考的能力无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无从建立,他们的未来实在令人担忧。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想好“说什么”和“怎么说”,并且不要剥夺孩子为自己辩解的权利。
解铃还需系铃人,做父母的到了该反省的时候了!
4.不听话的孩子就应该挨骂吗
不少父母骂孩子是因为孩子不听话,那么,不听话的孩子就应该挨骂吗?答案并非如此。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很多父母为此陷入了困惑与烦恼中,他们渴望得到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回答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让父母们得到某种启示。
靠近北极的一片荒原,居住着一群狐狸,它们属于一个“家族”。这年秋季,狐狸家庭又增添了新成员,三只可爱的小家伙降临世间。在极具母爱又极其负责的狐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三个健康结实的小狐狸熬过了漫长冰冷的冬季。春暖花开,渐渐长大的小狐狸终于第一次走出了黑暗冷湿的洞穴,第一次享受到春天的温暖。
阳光下尽情嬉戏的三只小狐狸,开始显露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老大固执而又安静;老二温顺而又胆小;老三淘气而又好动。最让妈妈省心的是老大,他喜欢静静地凝望远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让他无比兴奋并执著地研究半天。最让妈妈放心的是老二,他总是谨小慎微,爬出了洞口后从不离开妈妈的视线,稍有风吹草动,总是第一个迅速钻回家。最让妈妈操心的是老三,他总像有无穷的精力,不知疲倦地到处疯跑,常常迷失在荒原的某一处,之后被焦急的狐狸妈妈衔回家。
终于有一天,狐狸妈妈开始无情地驱赶着已经长大的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三只小狐狸从此开始了真正的生存冒险。一个月过去了,曾经最让妈妈省心的老大在一次冒险中被大海吞噬了,曾经最让妈妈放心的老二因总也抓不到猎物而被饿死,只有那只最让妈妈操心的老三顽强地存活下来。几年后,他成了冰雪荒原上真正的主人。
通过上面的例子,做父母的应当明白这一点: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最缺乏创造性,而不听话的孩子正反映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
狐狸一家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在世界各地放映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也有很多人观看了这部名为《狐狸的故事》的电影。然而,当人们尤其是家长们被其故事所感动、被其结局所震撼时,恰恰忽略了它给人类的借鉴,忘记了它对教育子女的启示。于是,在如何让孩子听话的家教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十分危险、后果可怕的极端倾向:要么严加管教,不许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乱说乱动;要么彻底撒手,放任孩子任性地成长。
很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如果完全脱离科学的教育,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势必造成下一代人身心发育的紊乱;如果完全依照父母的意愿管教孩子,又势必造成下一代人心智成长的近亲繁殖,最终会导致人种的退化与社会的衰退。
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不听话,是孩子发育中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科学地认识孩子不听话的现象,父母们会发现,听话的孩子未必就好,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不好。而造成孩子不听话原因的,既有孩子自身的心理与生理原因,更有外界环境影响的客观原因,其中父母的教育意识与教育方式更是关键因素。
5.爱孩子,就不要一味地骂孩子
一天,仇妮过了放学回家的时间却没有回来。全家人都很着急,妈妈给学校的老师打电话,可老师说仇妮早就回家了。
晚上八点钟时,仇妮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看到仇妮回来了,真想教训她,但是转念一想,既然孩子安全回来了,就不应该再批评她了。于是,妈妈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走到仇妮的身边说:“宝贝,你没事吧?妈妈已经等了你很长时间了。”
“对不起,妈妈,我陪同学买东西去了,所以回来晚了。”仇妮说。
“仇妮,妈妈知道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孩子,相信你不会惹什么麻烦。但是我希望以后你有什么事能提前给家里打个电话,因为我们大家都很关心你。”妈妈真诚地说。
“好的,妈妈,我为今天的事情感到很抱歉,下次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教子忠告
如果父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给孩子几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不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打骂孩子,那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应该说,上述案例中的妈妈给那些经常骂孩子的父母上了一堂课。同样是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同样是怀着对孩子深深的爱,妈妈采取的方法不一样,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一样。
试想,如果妈妈因仇妮回家晚而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孩子一顿,孩子即使有再充分的理由也不会再讲给妈妈听。而且,这样的妈妈也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孩子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会依然故我。
所以说,做父母的,如果你真是爱孩子,千万不要一味地骂,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蹲下来告诉他父母对他的担心和关爱,告诉他遇到各种情况应该如何去处理,当孩子犯错误时,多给孩子几次改正的机会,最后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6.善意的责骂也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有些父母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有的净是挖苦讽刺之语。殊不知,如此责骂不休,会把孩子推到逆反的道路上。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肃认真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
许玲玲和田倩丽是同班同学,但她们的学习成绩却相差很大。在平日的学习中,老师发现两名学生都很聪明,只是她们的习惯却千差万别,老师决定通过了解,揭开心中的疑团。
教子忠告
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妈妈应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委婉地提出善意的批评,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很好。
一天下午,老师将许玲玲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老师的接连追问下,玲玲说出了自己的生活状况:“小时候,爸爸妈妈都非常宠爱我,但他们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便要求我事事都要做到最好,我也很努力。但是,我的努力始终没能得到妈妈的赞扬,反而经常被妈妈批评,说我没有其他的小朋友学得好。妈妈经常训斥我,我特别反感,始终在想:妈妈,要是您多夸夸我该多好呀……”
过了几天,老师又将田倩丽叫到办公室,询问父母是如何管教她的。田倩丽回答:“妈妈从来不骂我,就算我犯了错误,她也不直接说我。有一次,妈妈带着我去很远的亲属家串门,他们大人谈话,我闲着无聊,便跟妈妈说到附近的同学家玩,并说好下午三点回来一起回家。其实,附近根本没有我的同学,我趁此机会到电影院看电影去了。由于电影特别精彩,我一高兴,忘记了时间,等我从电影院出来时,已经四点多了。我急急忙忙回去找妈妈,此时,妈妈正焦急地在亲属家等待。我俩从亲属家出来后,我怕妈妈知道我因看电影回来晚了而生气,便向妈妈道歉,然后撒谎说自己本来想早些回来的,但是同学有道题不会做,我和他一起算题,忘记了时间。妈妈听完,看了我一眼,说我撒谎,并对此感到很失望。我极力否认自己撒谎,妈妈一脸的悲伤,她告诉我,她很生气,但不是生我的气,而是生自己的气。为此,她决定惩罚自己,步行回家,也好反省自己这些年是否做错了什么事情。我一再地道歉,但妈妈始终没听,我跟在妈妈身后,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中。在这段时间内,我一直都在忏悔,看着妈妈遭受着肉体和感情上的双重折磨,我心中难过极了,并且下定决心不再撒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错。”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一门很大的学问。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衡量自己与子女间关系的标准。家教主要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对子女的管教方式上,过严和过宽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效果。因此说,管教孩子也有很大的学问,简单粗暴的斥责不但无法使孩子心服,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但是,孩子缺乏对事物的辨别力,难免做错事情,如果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很多教育界人士也将责骂视为管教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这里所说的责骂,并不是说伤害性话语的斥责,而是不会对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伤害的斥责。
7.批评、惩罚孩子要讲究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父母,时刻不忘自己的权威,动辄对孩子破口大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父母的地位。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还有的父母批评孩子时表情严肃,声音很大,以为嗓门越大,孩子越会记忆深刻,效果也就会越好。殊不知,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是事与愿违。
妈妈见女儿小童练小提琴的姿势不对,就提醒女儿,谁知女儿很不服气。可能由于情绪不是很好,妈妈就突然来气,数落起小童来: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你看老师的姿势,你的眼睛却往其他的地方看,结果总是不能正确地模仿;学琴的人那么多,可外面有人进来,只有你分神扭头去看;说了多少遍练琴时头要抬高,还是拉不了半分钟就低下去了;很多事情你能够做好可就是偷懒不做……
教子忠告
作为父母,一定要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注意,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进行“悄悄批评”。这往往比大声严厉地训斥更有效。
小童见妈妈责备也不吭声,依然不紧不慢地练,但她眼里含着泪水。与大部分在火气中的父母一样,小童假如说一句让母亲觉得她自己做得不好的话,母亲的火气或许就会消了,可小童一声不吭。妈妈就感觉那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因此,越发烦躁,想起最近小童的种种不听话的表现,就又不停地责备小童,火气是越来越旺。
结果自然是小童无心练琴,效果不好,而妈妈也越来越觉得这样控制不了情绪的责备有点过分,结果一方面在责备孩子,一方面在责备自己……最后小童哭了,妈妈也难受得流泪了。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也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在人格上都应该平等,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再者,避免当众批评。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不要做比较式的责备。“哥哥像你这么大时都懂……而你却……”“小妹都会做,你这么大了还不会。”也许有些父母认为,比较孩子之间的好坏,没什么不对,但对年龄相仿的孩子,这样做只会带来反面效果。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批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常常看到父母带孩子外出买东西,遇到孩子非要买一样东西时,有的父母就会大声训斥:“太贵了不买!”有些孩子逆反心理极强,你越说不买,他越要买,有时甚至赖在地上不走,更有甚者,干脆在大庭广众之下哭起来。结果呢,父母只好连哄带吓,甚至强拉硬拽地把孩子带出商店。而有些父母采取悄悄批评的方式,轻轻地对孩子说:“你过来一下。”然后,带着微笑轻声地跟孩子交谈。开始孩子还反驳,一会儿,孩子就不做声了,愉快地接受了父母的建议。
父母可以从这两种方式中受到启发,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悄悄批评”的方式比大声、严厉地训斥更有威力。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采用耳语,弯下身讲话,甚至把孩子叫到僻静处说话,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保护。如若大声训斥,一下子让孩子处于尴尬处境,即使有的孩子想承认错误,想放弃不恰当的主张,也一下子没台阶可下。所以父母越训斥,孩子越坚持自己的要求。
这种姿态让孩子感到最终作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
许多父母大声训斥或批评孩子之后,都会难受半天,一方面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生气,另一方面总后悔不该发火。其实,即使父母的意见完全正确,也不应该肆意地当众训斥或大声责备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觉得父母始终是最可信任的亲人。
其实,“悄悄批评”是家庭教育中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方法,父母们只要细心体会,学会克制,是不难掌握的。
此外,责备孩子时还要掌握好一定的技巧:
(1)指责要适时与适度
孩子有了错误、缺点应及时给予责备,趁热打铁,不能拖延。父母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态度一定要严肃,语气要保持平和,摆眼前的事实,讲错在什么地方,不要翻老账,拉三扯四地就会喧宾夺主。孩子听烦了,就会当作耳边风,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
(2)可以用表扬他人的方式来责备孩子
对于孩子一些不构成直接损害的行为,用这样的责备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被表扬的欲望,这种向上的内驱力往往会抵消了由于责备带给孩子的自卑心理,对于孩子特别有效。
(3)以说明过失的后果代替责骂
假如孩子打了同学,有的父母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打人家的?看我不打你的手。这样一来,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与你的责备相对抗上,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说明过失后果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打人是不对的,要是把同学打伤了,他该有多痛苦啊,难道你忘了你生病时的样子了吗?”从而唤起孩子的同情心,这样他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并逐步加以改正。
(4)要让孩子明白你是爱他的
有的父母责备孩子之后,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把孩子冷落到一边,经常使孩子将委屈的情绪转移到父母的责备上,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由此,父母应在孩子有悔过表现的时候,如:伤心、流泪、反省时,通过替孩子擦眼泪、搂抱、抚摸等举动,告诉他,你是为他好,是爱他的,引导他说出对过失的认识。这样,父母的责备不仅使孩子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又增进了与孩子间的感情。
8.请你改改对孩子说话的口气
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应当尊重孩子,应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训导。但事实上,他们经常用一种语调同孩子讲话,而绝不会用同样的语调来同朋友交谈的。如果父母把对孩子讲过的话录下音来,让他们认真地听一听自己的声音,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并不尊重孩子。而总是以教训的口气、哄人的口气、引诱的口气来赢得与孩子们的合作。这样,孩子们即使和他们合作,也是迫于无奈而不是发自内心。如果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语调是错误的,就应该设法改变自己。
有些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我是家长,你是孩子,孩子听家长的话是天经地义的事”,因而动辄以家长的口吻,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殊不知,这是亲子之间良好沟通之大忌。做家长的应该更新观念,放下架子,与孩子沟通时多些平等、民主。比如,可以问孩子:“这件事这样办你觉得怎么样?”等等。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尊重他,而且把他当朋友看,他就会与父母拉近距离,也把父母当成知心朋友,如此亲子进行沟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平等的像与朋友间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训导孩子,父母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每个孩子都会对他(她)遇到的事情作出反应。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
教子忠告
如果父母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对他们训导,多数情况下,都能顺利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
作为父母,其责任是引导孩子,父母需要检查自己是怎样引导孩子的。要正确引导孩子,就应对他们有细致的观察,了解他们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如果父母感觉到孩子们在想什么,就对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这个并不难,因为孩子们从孩童时期起就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如果父母总在批评他们,教训他们,告诫他们,挑他们的毛病,他们就会由此加深苦恼,认为是父母不爱他们,讨厌他们,无形中拉开了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话,慢慢地交流的大门就关上了。
如果父母自由地接受孩子们的思想,与孩子一块讨论,研究可能的结果,经常问“那样的话将会有什么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别人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想到,在解决人生疑难的问题上,他有了同伴。另外,父母常向孩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乃是传播思想的好办法。许多人在他们成人之后仍然认为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的父母,和父母的交心使他们受益匪浅。
父母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高度上。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并不是在训导孩子。事实上,训导反而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