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至沓来的订单需求都由赵华让人收集整理了带给方进。不仅有要购买气焊机械臂的订单,还有一部分是冲着宣传单上“度身定做生产线技改升级”的宣传项目来的。给出的需求五花八门。
方进把刚揣进兜没捂热的6万块拿出来,预留了1万的研发经费,又拿出了1万给研发小组的大伙儿分分,还正式问了大家的意见,是否要参与到“前进技改服务公司”,一起创业;剩下的4万都通过511厂的渠道买了大批的材料,转到代工厂,按照订单安排生产。
将手头这些订单安排妥当后,方进开始处理那些对生产线做技改升级的需求订单。一部分描述清晰的,方进将自己的建议和草拟方案附在回邮信件中,根据具体情况标注所需时间、价格,是否需要实地考察接待等。对于描述不清的需求,方进整理了个需求模板,回邮给人家,要求按照模板详细写好需求后再谈。
这么多的订单都是白花花的肥肉,可是方进一个人却吞不下去的。方进把整理出来可以第一批接待改造的订单都订好,揣着本子去找王瑾年了。
这年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沿海刮向内地,高校的围墙底下也开始蠢蠢欲动着。王瑾年之前不也为了一批实验室设备,把大四的学生给订了婆家么?手里这沓真金白银,非说到你把待嫁闺女都掏空不可。
找到王瑾年的时候,这位正在和几个石油所来的客人说事情。方进在办公室外边的小茶水间等了一会儿看,顺手将订单再过一遍,按照类别、地域、技改难易度标了个记号。等差不多弄完的时候,王瑾年带着客人往外走了,不料这几位还打算混口晚饭,方进只得期期艾艾巴上前,“王老师,我这儿有点事儿找您说,您什么时候有空啊?”
王瑾年对方进这个有想法有动手能力的孩子很是喜欢,手里有客人放不开,便让方进晚上去自己家去。
王瑾年家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儿子女儿都不在身边,老伴走的早,也就相当于一个单身汉的宿舍了。方进去的时候,王瑾年正在书桌前批作业,见方进来了,指了下自己的床铺,“坐吧。什么事?都等不及明天啊?”
方进憨憨的一笑,“王老师知道的吧,我把上次我们弄出来的气焊机械臂给511厂拿去了。”
王瑾年对自己带的学生小组还是很有印象的,而且方进他们那个成果做的十分成功,自然也是知道李学松丛中帮忙牵线的事。
“嗯,我知道啊,这是你们院李老师帮忙的吧。”
“呃”,方进想说其实这事儿和李老师关系不大……“这样的,我们打算和511厂合作,一来可以学以致用,二来可以反哺实验资源……所以,我们弄了个方案……”
王瑾年给方进这么一绕,没听明白什么情况,说:“你详细说说。”
“就是我师兄在咱们这弄了个技改公司,承接国内中低端生产线的改造方案设计,多快好省的促进咱们国家工业现代化。”方进赶紧把水往远在米国的师兄身上引,反正够不着。
王瑾年瞄着方进手里一叠纸,抽过来细看。
“哼”这一看,王瑾年鼻子里直哼哼,“还促进国家工业现代化呢。你们挺能耐啊!这绝对不会是你师兄的意思吧,人家隔着大洋打量咱们一亩三分地的小钱?”
方进不知声,低眉顺眼的表示,您老慧眼。
“这是你小子的注意吧,敢情从511厂那卖了不少钱。你知道这样是不务正业么?年纪轻轻不学好,你这才大几?还没到16岁呢就掉进钱眼里了,以后怎么做学问?嗯?!”
最后那个“嗯?”字,尾调拉了高八度,王瑾年是真的生气了。
方进虽然不是自家院里的学生,但好歹担着小组指导老师的名义,王瑾年一直很是喜欢。思维活跃,懂的变通,上手能力、学习能力都一等一的强。更可贵的是研发态度认真上进,当初能倒在实验室第一线,王瑾年就认为这小子是个人才,不光学的进去,而且肯吃苦,废寝忘食是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
而现在,这孩子居然跟自己说,要“学以致用”去赚钱?王瑾年第一反应就想破口大骂,但多年站在讲台上的素养,还真骂不出点什么。
耐下性子,王瑾年苦口婆心跟方进分析,“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就看着工厂里那些东西简单。没错,原理我们都学过,但是科研和生产不是一回事。往后的东西都是往高精尖端发展的,你光琢磨怎么用省钱的办法提高某一个生产线的效率,这眼光还能看的长远吗?”
方进不语,心里捉急,心说我眼光可以看到五十、一百年后,你信吗?
王瑾年看着方进不说话,以为脾气上来了,犟着呢。于是抬抬手,把东西留下了,赶人回去休息。明天拿了东西去找李学松谈谈。咱们学校是把这孩子饿着了还是渴着了,这么点大的人,一点心思全奔着赚钱去了。这叫什么事儿?
方进回了宿舍,闷声不吭气,躺在铺上想着怎么才能让王瑾年松口。王老师那不松口,就很难能要到人手了,工科院在他的计划里可是主力军,没了人手,他这算盘可就打不响了。
“王老师没同意?”吴鹏躺在对面床上,看见方进回来闷葫芦似的,问了一声。
“嗯,说咱们不务正业呢。”
“呵呵,我就跟你说会这样吧。”对于方进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吴鹏早有预料。
苏洋趴在方进上铺的床沿往下看,“那咱们这个技改服务公司怎么办啊?”苏洋有点忧虑起来了,方进前两天刚把几个人凑起来问加入服务公司的事情。苏洋一小孩儿,从来没拿过那么多人民币,第一次知道自己也可以赚钱了,可眨眼这公司要泡汤?
吴鹏慢悠悠的问了问方进去王瑾年家里谈了些什么。
“没谈啊!我就把想法说了一下,就被他砸了一堆的话出来。那架势你不知道,恨不得跟我动手了。”方进觉得自己挺委屈的,人家说谈判谈判,自个儿这谈都没谈呢。
“呵呵。”
“你还笑!”看见吴鹏在一旁偷着乐,苏洋也没好脾气了。
“不是乐啊!”吴鹏忙忍住,“我说方进,你是不是就特别直白的跟人家说,你要学以致用,给人家改造生产线,赚点零花钱啊?”
“我有这么笨么?我当然说公司是我师兄的,我们这是扶持国内中小企业,促进国家奔向现代化嘛!”
“啧啧,你这套哄哄李老师还差不多。王老师那种老狐狸怎么能被你这套宏观眼光给砸住啊。”
“那你说,应该怎么说啊?”
吴鹏拿腔作势的瞥了眼苏洋,让你小子拦我笑,于是对着方进说,“山人自有妙计,且附耳听来,法不传六耳嘞——”
方进配合下床凑过去听妙计。
“这样也和我说的差不多吧。”方进一副看你白痴的样子。
吴鹏翻了下眼睛,“熊猫和家猫还都是猫呢,我说的和你说的能一样么?”
“……”方进不语。
“熊猫不是熊么?怎么是猫?”苏洋睁着大眼睛迷糊着,“这跟我们说的有关系嘛?”
方进和吴鹏对了一眼,异口同声:“没关系!”
第二天中午,下了课后,方进被叫去了李学松的办公室。
王瑾年已经在那等着他了,早上下了课就过来找李学松沟通。沟通过后,更是头疼了。原来人家方进一早就是支摊儿被桂老爷子相中的,随后又是借着废旧生产线来搞教学,整个儿就是个诱之以利的收徒过程啊!这是怎样奇葩的一师门!
李学松捧着大瓷缸子不离手,“呵呵呵呵,老王你别急。家师还是很有眼力的,他既然说方进适合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那想必也是错不了的。”
“他才16岁!做老师的要对学生以后的人生负责!你们怎么能这样呢?!”
“我们很负责啊。因材施教嘛,暑假的时候丢他去他二师兄的研究所,你看这学期回来是不是又稳重多了。听院办的人说,他这次把那个布尔戈耶夫忽悠的不错啊。”李学松继续挺自家老师,所谓因材施教,李学松还记得当年跟着老师跑动跑西的时候,自己那几个师兄没一个是重样的。
“啧!不跟你说这个。那你说方进这个方案,摆明了要跟着学校要学生去做。他适合,别的同学适合吗?”
李学松推了推眼镜,放下茶杯。“这确实是个问题。科大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有空来做这些。而且都是人家厂商一手一脚置办的家什,出了方案就要确保人家能上马,万一有个闪失,不比实验室项目,这可是砸人家的饭碗。”
方进刚好到门外,听见李学松这句,推门进来,“不会有闪失的!老师。”
“你凭什么保证不会有闪失?”王瑾年严厉的看了过来。
方进头皮一紧,“我是511厂的特聘技术顾问,有证书的,李老师知道。”
“那也不能说明你不是半瓶子水晃悠!”
“我有完整的生产线技改经验!”
“老三线上走过来的任何一个工人都有生产线技改经验!”
“王老师!”方进憋红了脸,早忘记了吴鹏教的那套说辞,只想努力争取,“老师你有没有想过,每年我们实验室里要丢掉多少方案创意?有多少方案创意因为经费问题搁置?又有多少方案创意设计出来根本不能与同时期的产业配套?”
方进继续说,“我这次暑假在师兄的研究所看他们做的产品,他们也会研究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但产品方向都是务实的。我们是高校,应该站在科研的最前沿,但我们也不应该罔顾社会实际问题。如果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学出来还能干什么?我们仅仅为了发论文才学的吗?离了产业需求的科研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把产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有出路!”
方进说的时候没觉得,一通话砸完,只觉无比的紧张,大口喘着气看着两位老师。
王瑾年望着眼前激动难平的少年,没想过他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产研一体化,很早就被提上了科学工作者的案头,但其中困难重重,谁都知道不可轻提。但又有什么理由可以阻碍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热血奔头呢?
既然他已经跨出了第一步,或许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可以在后方默默跟出第二步。
王瑾年斟酌道:“你理出来的东西在我这里再放几天,我们研究下。这个东西要做也要有规划,不能盲目。”
方进大为惊喜:“王老师,您同意了?!”
“我们先研究下,产研一体化不仅仅是你想的那样,你先回去吧。”
“谢谢老师!!”方进没在意王瑾年又把自己赶了出来。
“噢——”方进反手带上办公室的门,在午间无人的走廊上大声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