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于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7234400000017

第17章 善用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光辉可以拉近你与孩子的距离

案例导引

1997年1月8日早晨,正值上班的高峰期间,美国迈阿密市的一辆运钞车不慎从立交桥上翻落,顿时,从车厢里飞出许多美元。路上的行人、居民、乘客见到满天飞舞的钞票纷纷挤上前去,争抢钞票。

不一会儿,55万美元都被抢光了。

第二天,为了追回银行的损失。警方宣布一道特别令,要求捡钱的人将所拾钱钞如数归还,否则将以偷窃论处。

结果,只有两人去警察局交还捡到的钞票。其中一位是有6个孩子的母亲,她拿出捡到的一把硬币,共计19.38美元。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交出钱的时候,她说:“我有孩子,我要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而这位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每小时的工资仅5美元。

1.父母要做孩子的人生导师

俄国大文豪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待,这句话对当代父母太有教育意义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提高自身素质与家庭教育水平和子女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不是只学习什么招数,照搬什么方法。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以你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作用是最大的教育因素。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教子忠告

父母真正的威信来源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自身没有良好的素质,又何谈为孩子树立榜样呢?所以,父母要积极为孩子树立榜样并时刻保持。

据一份关于家长威信危机的调查统计材料显示:

某青少年研究所分别对美国、日本及中国内地的高中生调查统计“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

日本:15个学校,1303名学生,第一位父亲,第二位母亲,第三位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

美国:13个学校,1050名学生,第一位父亲,第二位迈克尔·乔丹,第三位母亲。

中国内地:22个学校,1220名学生,第10位母亲,第11位父亲,远远落在影视歌星刘晓庆及撒切尔夫人之后。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老师。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但为什么会出现家长的威信危机呢?家长怎样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育权,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呢?

由于陈旧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导和不切实际的家庭教育目标的影响,目前,中国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比较突出。

1997年,四川省自贡市妇女儿童中心对97级10个班级527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占被调查对象21.54%的小学生和15.4%的初中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中有不同程度厌学情绪者占74.1%;因厌学而离家出走,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少年,也为数不少。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许多与家庭教育有关。比如:

家庭教育中的“过度期望、过度干预、过度包办”问题。父母希冀自己的孩子“既是李白再世,又有罗丹的才气,贝多芬的名气,在学校名列前茅,未来收入直追大亨,视野超越外交部长,人人都是奥运冠军。”家教的目标压力和学校教育的升学压力,以及课外特长教育的时间压力,摧残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独生子女教育的不当,使一些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比较任性,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较差,嫉妒心强。

教育内容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书本知识学习,轻生活实践体验;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特长培养,轻情操陶冶等问题。

家庭结构不稳定,离婚率从1983年开始逐年升高,全国离婚对数已达100余万,全国大约有1000万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其中16岁以下的约占60%。家庭破裂,孩子深受其害。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更新家教观点。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俄国一位教育家说过:“在你们的家庭里,在你们的领导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如果你们教育无方,教育不出好的人来,那么,由此得到的痛苦,不仅是你们的,而且是许多人的,是整个国家的。”因而,我们只有肩负起责任,才能完成使命。

作为家长: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姻是一种责任,婚姻是一个过程,幸福的婚姻是夫妻双方共同战胜了许多不幸之后创建的。要有婚姻道德和家庭道德。把建设幸福婚姻的着重点从盲目追逐新潮,轻易离婚和再婚,转向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提高婚姻质量上来。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稳定的、祥和的家庭环境。第二,要从以娱乐为主的闲暇娱乐转向以学习为主,读书和娱乐相结合的休闲模式。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要给孩子多一点相处的时间,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第三,要上家长学校。特别是母亲要主动地、积极地参加家长学校学习。不仅学习书本上教育孩子的学问,还要善于总结研究自己或身边人教育孩子的经验;研究孩子成长的规律,为家庭教育不断注入科学的营养液。

2.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

没有哪一位中国父母可以说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说过“你真笨!”“你简直是个废物!”“闭上你的嘴,我说不行就不行!”等等,有的甚至成了家长的口头语。

究其原因,不尊重孩子,自制力差,不能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是这些父母的致命弱点。显而易见,这样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父母的言行教育体现在生活的每一瞬间,父母不仅仅要注重谈话、教导时以身作则,更要注重平常的言行,潜移默化地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熏陶孩子。

在影片《美丽的大脚》结束时有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孩子对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师说:“我奶奶不会死……因为我妈说我奶奶是老不死的。”

妈妈的一句话,在孩子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朱庆澜先生说:“要禁止儿女不要做哪件事,总要自己先不去做;要教儿女做哪样事,总要自己先去做。”

朱庆澜先生还打了个比方,比如教儿女不要吸烟,父亲就不能吸烟,如果父亲吸了烟,不但叫孩子疑心,还从此不信任父母的话,看不起父母,甚至做出不服父母、不孝父母的事。

马克思说过:“你可以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影响孩子,可最好的方式还是你的行动。”因此,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教育孩子不能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能做。

3.家长应具备言正身端的好品德

美国教育家赫尔尼·卡林指出,家长给孩子做榜样,最重要的就是修身养性,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品质——诚实正直,善良宽厚,表里如一,谦逊温和,乐观豁达,勤奋上进,严于律己。这句话对当代家教中家长的启示相当重要。

为人师表必须言正身端。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模范言行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同样,家长的不良言行也会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离家长最近,他们的行为品德如何,自然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

言正者,顾名思义,就是要言论正确,不说违背社会公德的话。我们的社会有共同生活的良好道德行为准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

家长有义务向儿童正面宣传良好的道德观念,自己更应当树立这种观念。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思想修养,是为人师表的先决条件。

家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思想修养,这只是基本条件,当同孩子谈话时,还必须根据孩子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经验状况,以及人际交往特点,确定应给儿童谈什么,不谈什么。例如,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家长应该主要向他们讲述好人好事,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榜样,让他们从正面接受教育,吸取力量。

教育专家认为:家长的言谈不仅要注意场合、对象,而且还要注意讲话方式,对子女总用命令式口气讲话不好,吐露污秽的语言则更要不得。不仅对儿童讲话时要注意这些,即使家长之间谈话,也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

教子忠告

有些父母常常当着孩子的面互相谩骂,这类粗俗的语言会伤害并毒化孩子的心灵,有意无意地成了教会孩子骂人的第一任教师。这不能不说是父母教子的一大失误。

身端者,顾名思义是立身要正,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做子女学习的榜样。对儿童的教育,榜样或范例的影响常常超过说教。这是因为儿童的思维比较具体,他们更善于抓住并理解那些生动具体的形象所蕴涵的教育意义。儿童从几个月开始就跟父母“牙牙”学语,一岁左右蹒跚学步,数年后其说话的语调、神情、走路的步态都可能带有父母影响的痕迹。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尤为明显。有人称3岁前小儿处在“图谱时代”,即他们把外界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人类的各种行为,纠正自己的某些偏离了图谱的行为。比如,礼貌用语,父母在早晨见到孩子或他人时要问“早上好”,同孩子或他人分手时要道“再见”,这些都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图谱。孩子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慢慢也会照此行事,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在父母同子女的关系中,父母会给子女提供大量的行为图谱。父母只有身端,才有可能提供各种有良好教益的行为图谱,并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这种影响虽然日效甚微,但日久天长却有“滴水穿石”的效果。

4.善于运用周围的榜样教育孩子

孩子都有崇拜优秀人物的心理,他们总是喜欢拿自己与优秀的人相比,希望自己能够像优秀的人一样。可见,每个孩子天生喜欢向自己喜欢的榜样学习。父母可以抓住孩子的这种崇拜心理,帮孩子选择一个优秀的榜样,由此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物理学家赫兹的母亲在赫兹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叔父那里学习。赫兹的叔父是19世纪有名的电磁学家。叔父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之外,总是每天抽半个小时对赫兹进行教育。赫兹从小就把叔父当成了自己心中的榜样。

在赫兹8岁那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年仅37岁的叔父英年早逝了!

出殡那天,许多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不远千里前来吊唁,甚至国王和王后也来了。母亲拉着赫兹的手,指着长长的送殡队伍对赫兹说:“你叔叔献身科学事业,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无限敬仰,你一定要向你的叔父学习呀!”

母亲的话深深地铭记在了赫兹的心中。后来,赫兹拜读了叔父遗留下来的全部书籍和日记。每当赫兹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他总是用叔父的日记来鼓励自己。后来,赫兹真的成功了!

5.善于借用事物作为孩子的榜样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来激励孩子。比如,我们往往对孩子说,希望你像马儿那样跑得快,像大海那样拥有广阔的胸怀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在运用事物给孩子提供榜样,让孩子明白应该向怎样的方向去努力。如果父母简单地说:“一定要不断上进!做人要大度!”这在孩子听来就会成为让人讨厌的大道理。

我国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小时候很喜欢动脑筋。他的家乡在浙江绍兴,那是一个经常下雨的地方。有时候一下就是好几天,每当这个时候,竺可桢就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门口看下雨。

有一次,他在看下雨的时候,突然发现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整整齐齐的,每当雨点滴下来的时候,不偏不倚地落在小坑里。他觉得很奇怪,这石板上的小坑是怎么来的呢?

竺可桢的母亲顾氏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性,她耐心地向儿子解释道:“你问得好,这就叫‘水滴石穿’,那一个个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接着,母亲循循善诱道:“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的。”

从此,竺可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有恒心,终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只要父母善于学习,多积累一些各种事物的知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善于把孩子的特点与事物结合起来,运用借喻、比拟等方式来鼓励孩子,这比只讲枯燥的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6.用名人做榜样激励孩子立宏志

让孩子把某一名人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决心做像自己崇拜的那样的人,有助于孩子远大志向的培养。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名人是指因自己的才能和奋斗而为社会为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而不应包括歌星、影星等因职业原因而成名的人。

有一个女生,她读了冰心的《小橘灯》之后,便对冰心崇拜得五体投地。当时,她便决心要做一个像冰心那样的作家,若干年后,她果然走上了文学之路。

有的孩子也许是因数学而喜欢华罗庚,也许是因华罗庚而喜欢数学,这两者都是有可能的,也是不重要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崇拜华罗庚之后,他会对数学更感兴趣。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容易崇拜是因为他们可塑性强,崇拜容易极大地激发起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强烈的追求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青少年崇拜一些说不上伟大的人,比如一个粗俗的有钱人,比如一个粗俗的歌星。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怎样判别一个人物,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关于人的对照系统。因此,这就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去认识那些伟人。

让孩子们崇拜伟人,对于塑造一个孩子的未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崇拜伟人,不断学习伟人们的意志、性格、学识和才华。这样,将来,他们也很可能成为一个伟人。

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领孩子拜访名人

名人就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方面因做出突出成就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名人一定有他非常突出的表现,如果有机会父母应当带上孩子去拜访名人。通过与名人的交谈,耳濡目染,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崇敬感,将这种感觉化作求知的欲望,那将是激发孩子上进心、推动孩子成长的巨大动力。

(2)让孩子聆听名人作报告

常带孩子去听名人作报告,同样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名人作报告时,一般都会将他最成功、最闪光的经历讲出来,孩子的心灵会受到极大震撼,会产生成功的渴望。另外,整个报告会场的气氛也会给孩子以强有力的影响,督促孩子从小立志成才的坚定信念。甚至,有的孩子因听了名人在某个领域成功的报告,会影响自己的兴趣爱好,重定志向,同样也向相同的领域探索。

(3)鼓励孩子多读名人传记

看名人传记或名人故事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孩子的心灵像白纸一样纯洁,名人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及对知识的渴求等,会在他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痕迹。看名人传记或故事同样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甚至鼓舞他们沿着名人成功的足迹,勇敢向前,去探索人类知识的宝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人物的故事或传记是成功经验和成功智慧的浓缩,这两者也正是我们引导孩子学习名人的根本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