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宅腐控心理学
27233600000025

第25章 萌得一脸血(2)

2.梦有自我检查功能,允许出现的多半是经过伪装的,比如“死”一般是不可能直白地出现的。也就是说,无意识不再评判应该不应该,梦里不再有超我,而有的人,梦里超我都是很强的。

3.有次冒出这样一句话,让你的梦自由了,你才真的自由。因梦是无意识的语言,一个连梦都不自由的人,实际生活中是肯定受压抑很深的。而一生无梦,是最大的谎言。

可显然从后宫角度说,太过瘾了,我们根本无法抗拒那种被无数优秀异性围绕的优越感觉。所以无数人看着后宫小说(或有相似情节的文学作品)做着白日梦,而生活中呢?这种事情基本是不会发生的。

这显然印证了前面我们说的,小说的非现实性,那是如梦的愿望的满足,就像我们不可能批判梦一样。我们不该去批判任何形式的创作,那都是可贵的自由意识。人类若没有这个是很僵化和干涸的,所谓的风花雪月、天马行空、穿越、重口味不过是人类自我满足的途径,那是活下去的动力。

你显然在抑郁症患者那里难以找到生命的活力,他们会认为一切都无趣、无意义,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不可爱的,就像坐上一列开往绝望的车,还没有刹车,听上去有点恐怖,对吗?谁说不是,不然,抑郁症也就不是自杀率高的心理问题了。

但凡上升到症的程度,就不能不去重视,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其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和动力,每个人都有的生本能。当然,也有死本能(这也是弗大爷的贡献),可见抑郁是死本能的变种,如焦虑是生本能的变种一样。从来没人这样说过,为什么?焦虑的信念是人是不可信的,世界是危险的,但它不会让人自动放弃生命,而是去不断寻找办法预防解决困难和危机。它会激发出动机,而那动机,是生的,即便它为了避免死,所以,生死向来是分不开的,若同行想就此辩论尽管放马过来。

这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思维方式,诡异吗?而你愿意读到这里,或许觉得过瘾,或许觉得我该去接受心理治疗,恭喜你猜对了,是的,我是被咨询过的“病人”。而这,是个人成长的必须,不然,姐写出来的比这更精彩,通过整合来更好地分裂。

想到咨询,那是真实的关系,而非“设置”下的俘虏,所以,我们希望让来访者在一个真实的关系里,而不是面对一个理论和技术训练下的机器,我们彼此用自己的状态存在于此。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从细节上来说,后宫现象中那些追求主角的异性,往往不是同一个类型的。男性主角收后宫,有邻家小妹型、有女仆、有御姐、有女王,而女性主角收后宫,或温柔体贴、或浪漫优雅、或成熟魅力、或野性豪放,绝少重复的。

我们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话说回来,再完美的配偶,在一起时间久了也总会出现“疲劳”。亦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这样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 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此刻若不合时宜地在煽情时说些心理学理论会不会被骂?好在我是不怕拍砖的人,是个思路可以跳来跳去的类精神分裂文艺范儿女心理咨询师,于是,我要告诉大家如下的话:

后宫的出现显然是个奇葩中的人之常情,就像我们的本我要借着自我的调整才能即满足私欲又符合规范。

前面已经简单提到过“本我”“自我”和“超我”,最后借助后宫这个话题,我们不妨来详细解释下。

“本我”遵从快乐原则形式,一切关乎生存的命题,如吃喝拉撒睡以及性等。这些基本愿望是不希望被制约的,而这些基本愿望附加的享乐主义是会让人沉浸其中不肯自拔的,于是才可能会出现自顾自地享受文字的快感。暂时抛却那些条条框框的行为,如同人男女的衍生创作,最基本的一点是为了快乐。

“自我”是调节超我与本我关系的一个中间力量,像个和事佬、调解员一样,为了让我们能够不被社会和他人视为异类或者精神病。这里指的精神病是非病的精神病,意思是很想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活出自己的人,而这样的人大部分都做了一个叛逆者,自我意识不是没有,而是太强,强到必须处处跟主流不一样,而这个本身就会让这个人吃很多苦。可见,文艺作品里到处都是适应不良的自我,恰恰是这个适应不良,成就了如张爱玲似的传奇女子。

“超我”法官、警察、各种禁忌、标准、门槛、约束等,没它,我们无法社会化,而过于服从会失去自己。所以,超我不能没有,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超我,对,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超我是会早晚把自己憋死的。

将这种不完美的缺憾,投射到文学作品中,就是分化出各种类型的异性,从而满足自己不同的内心欲望。注意,所分化出的异性,往往与作者自己内在的需求相关,而作者在主角身上的自我投射越严重,分化出的异性类型就越与作者自己的内在需求相关。当然,具体分析细节上会因不同作者、不同时期、不同作品有差异,或许我们有机会可以坐下来,找一部后宫作品做一次具体分析,就当是一次没节操、无责任的对话好了,哈哈。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女汉子

这个词儿完全具备纳入年度新创名词的资格,一下子勾勒出一个形象,显然比什么女强人有趣和有人情味儿得多。强,是种评判,而汉子显得中性,更幽默、更俏皮、更符合每个人具备的双性特质。

宅女、腐女里一定有女汉子,独立自主,有个性,不依附男人。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最好的自己,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说到女汉子就不能不提女神(突然想起菲姐姐,那个万人瞩目的女神,可偏偏婚姻多舛,女神也有解不开的困局)。

市面上流行一句话“宁愿在男人堆里做女汉子,也不愿在女人堆里玩儿脑子”,很多对于女人的固有认知前所未有地在这个时代被挑战和颠覆着,除却必然不可能像男人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外,女人与男人的社会角色显然变得越来越类似。当然了,生孩子这事儿只有女人能做。

那么,女汉子的喜怒哀乐是什么呢?

喜:在男人的世界拥有相同的话语权,被尊重,不被小觑,不被忽视,享受簇拥感,被欣赏,被看到,不被过多控制,自由,不依靠任何人,不惧怕拒绝,因为自己可以随时拒绝别人,不用顾及他人的眼光,就算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比如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的问题。

而女汉子会坚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管你三七二十一呢,我不干涉你的生活的同时,希望你也别来干涉我的生活。清晰、坚定对于女汉子来说尤其重要,享受其中会充满喜悦,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空间去成长,过去那种对女人的刻板印象在自己身上渐渐远去,做最舒服的自己比做一个最符合要求的自己过瘾多了。而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有人不知道,也做不到,甚至觉得是奢望。

怒:我们不就是独立自主些,说话铿锵有力些,决策与行动力强些吗?干吗要用那样的眼光看我们?认为我们是不好惹的女人呢?所谓的气场谁没有,而对气场是不能“歧视”的,有的气场是在力量中充满包容的,无害的。别忘了,我们始终是女人,只不过是某些方面阳性一些而已。

这就是被不断误读后产生的情绪,那是因为有些人会因为“女汉子”三个字而远离,就算我们自己会换灯泡、修简单的家电、会开车、通下水道、搬重物等,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男人,当你们看到这样的女人时不妨上前帮一帮,而不是冷眼旁观,心想反正她也不需要我。

还是那句话,任何看上去都很有能力的女人再怎么说也是女人,一个需要被关照、呵护、宠爱的女人。你若因为那些貌似的强大而不敢靠近,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征服”这样有魅力的人,而真正知道享受生活的女汉子也知进退,而不是傻呵呵地一个人扛。

哀:怕就怕不自知局限性,似乎用这个称呼解释了自己的一切,好像那些孤单也成了天经地义的,以为自己用不着别人,这就错了。亲爱的姐妹,你若不开放,没人可以真的走进心里来,换句话说,你若认同了那个虚假的强,就是对自己真实的弱回避掉了。

所谓哀含有哀愁、悲哀、哀伤、失落、遗憾之意,当女人本身特质被覆盖和忽视时,怎能让人不心疼。

有时看着那些号称女汉子的小女人,不免油然而生怜香惜玉感,大家都很不容易了,干吗还要用这样的标准来框住自己,难道就为了告诉世人,姐一个人也很好,而真正一个人时,那种寂寞了无痕的时间又该怎么办?怎么感觉说怨妇似的,千万别急着骂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很有这个可能性的,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人,或者看上去不需要别人的人,内心深处都往往很渴望被关注,只不过出于各种心理困难而做不出来求助的行为,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行动上的。

怨妇一定有怨,出于经历中的那些痛才有可能奋发图强,从此一个人面对风雨也很好,而怨气是需要被处理的,不然,女汉子做得哪里会开心?

乐:接受一切形式的来自外界的认同,这个很让人满足,想必社会也需要这样的女汉子,为男人的世界增加一抹色彩,或许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本来就不存在,但在称呼上却给了女人很多空间。

自得其乐地做一个快乐的女汉子,而不是一个压抑的女汉子。

找到女汉子和女神之间的平衡点,才不至于要么被膜拜到底,要么被忽视到底,后面指的是因为自己的强而丧失很多本来该给女人的关注与照顾,懂得示弱也是美德。

说了四种情绪状态了,动机呢?形成原因呢?一个女汉子是怎样炼成的?

1.生物基础:我们是被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创造的,继承着两性的基因,某种程度上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这完全是正常的,纯粹的男人和女人不过是社会性别属性的规范,而实际是,往往我们会称赞一个做一手好菜的男人和一个可以领导一个企业的女人,可见,反差下的成就更吸引人。

2.耳濡目染:有个女汉子的妈,认为女人就该那样,什么也不恐惧、不害怕,负责任,懂担当,豁达,爽快,真诚,有规则,行动力强,甚至暴脾气发过就算了,从来不记仇。看吧,男人恐怕都很难做到这点,而女人会用自己那独特的母性包容感,成为一个超级好的容器,所以依葫芦画瓢就完成了。

而需要提醒的是,有这样的妈妈固然好,省去很多该向爸爸去学习的品质,比如有担当、自控、守规则,而副作用是对男人的挑剔,当一个女人能力过于强大且这些能力都和男人重叠时,就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那就是要及时地把这些功能还给男性(主要是家庭中的父亲,让孩子认同父亲身上男性的特质)。那样,女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自己女人的身份,男孩子才能认同自己男性的魅力。而无疑,一个女汉子的妈妈很有可能配着一个相对弱的爸爸,那么上面说的认同就很难完成了,至于说问题,恐怕会多种多样,此处不单独说,不然篇幅不够,简单说就是,女汉子是有可能遗传的。

3.外界促成:指的是经历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儿了不得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女汉子,因为慢慢会发现谁都靠不住,前提是我们不能无条件地去依靠,不然对方会觉得我们不可理喻,有失大女人的气度。好嘛,一方面要如母亲般的包容,一方面又希望我们独立不黏人,于是,当意识形态不同时,对感情的态度肯定也不同,偏差会造成沟通难以进展,从而女人会觉得自己找不到对的人,还不如从此一个人倒也自在,事实也会证明,有些事情离开了男人一样可以,除了生孩子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