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09

第9章 生活起居(5)

鞋的历史,已十分久远。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就已经可以用草、麻、葛、木等原料,制成双层底的舄、单层底的屦和履。

到了汉代,履的家族中又增添鞋头的分叉状、双尖翘头方履“歧头履”,鞋头呈圆状的圆头鞋,以及丝线履、素履等等。

魏晋时期一般鞋的前端织有双兽纹饰,配色和谐,鞋式优美。北齐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谓屐,指有木齿的鞋,它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皮靴是战国时孙膑发明的,真正的流行却在南北朝时期。这时,高、低两种式样的靴子风靡北方中国。高靴至膝,低靴至踝,上面绣花织纹,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果之一。隋统一后,又将袍褂改作通行的装束,自此,贵族不论礼服或便服,皆穿靴子,只有在家闲居时才着鞋。但到唐朝,又一度在正式的朝服上规定,皇帝是白袜黑鞋,大臣为红袜红鞋,而平常才穿靴穿袍。

宋代在中国履制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履制的等级性大为强化,文武官员分别按品级服色饰靴边缝滚条。更重要的是,由于妇女的缠足习俗,女鞋形小而尖。弓鞋对缠足习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清时期,鞋的式样趋向精美,也趋向实用。饰有“福”字的福字履,寄托着人们对未来默默的祝福。睡觉时穿用的睡鞋柔软舒适。大棉鞋又称“老头乐”,厚实而暖和。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穿着它能免却冻困之虞。草鞋、布鞋、拖鞋也已遍及民间,其式样与现代几乎并无二致。

高跟鞋的来历众说纷纭,也有人说高跟鞋源于中国。六朝时已有高跟木屐。满族妇女古时所穿旗鞋,有的跟部高达五寸以上。

在中国,凉鞋最早是由拖鞋演变而来。拖鞋,古称鞋,始于汉代。随后,相继出现了麻凉鞋、布凉鞋、皮凉鞋。

古代的袜子

袜子,在古代又称为“足衣”。它大体上是随着衣服、鞋子同时出现的衣饰。

袜子的最初形式,可能只是用一小块布、皮包裹于足上,后来才按足形缝制。汉代以前的袜,都是用皮革制作的。到了东汉,才有丝织品制成的罗袜,是较贵重的足衣,非一般常人所能穿用。

布袜从文献上看要到唐代才有,但以理推之,当在罗袜出现的同时就应有了。至此,古代袜子的种类齐备(针织袜要至近代才有),后来不过在式样上有长统(长统袜多上半截开衩,穿入后用带结束)、短统,圆头、尖头之分,装饰上不断有刺绣、纹饰等新花样罢了。

古代男子多穿素色袜而女子则穿织绣各式花纹的袜子。穿袜的习俗也有所演变,在以跪坐为主要礼节时,登堂入室不仅要脱履,而且要解袜,其后又仅脱履而不解袜,跪坐转为高坐之后,则在正式场合跣足为不敬。

熨斗小史

据说熨斗最早历史可追溯至商代,原作为刑具而发明,专门熨烫人的肌肤,到了汉代,其功能才开始用于熨烫衣服,后来流传越来越广,并流行于明清。

晋代的《杜预集》上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由此可见,熨斗已是那时民间的家庭用具。汉魏时期的熨斗,是用青铜铸成,有的熨斗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可见那时候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懂得了熨斗的用途。

有关“熨斗”名称的来历,基本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取象征北斗的意思,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释:“斗,象形有柄。”清朝的《说文解字注》中写:“上象斗形,下象其柄也,斗有柄者,盖北斗。”二是熨斗的外形如斗。

熨斗在汉时称“威斗”、唐时称“金斗”、宋时称“火斗”、明时称“焦斗”,一样的东西,各时期叫法不同,各地叫法也不同。

在古代,熨斗为民间常用器,富贵人家则用料华贵、制作精巧、雕龙刻凤,柄也考究。汉唐时“斗”内用热水就可以使用,明清时期改用木炭加热使用。

可见,熨斗在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了,但自1913年美国理查德森研制成功电熨斗后,中国式的古代熨斗便逐渐退出了实用舞台。

古代的眼镜

我国考古学家曾多次在明朝以前的坟墓中挖掘出眼镜来,说明在明代以前,我国就已有眼镜了。

早在13世纪末,从欧洲大陆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旅行的意大利着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在1260年记下了一些中国老年人佩戴眼镜阅读图书的事。可见在那时候,眼镜在我国已经很普遍了。

多数的考古学家认为,眼镜出现于中国南宋时期,发明者是狱官史沆。那时,中国眼镜的外形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透镜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等材料制成的。

当时,人们把佩戴眼镜看作是一种尊严的象征。因为制作眼镜镜框的玳瑁被认为是一种神圣和珍贵的动物,而透镜的制作材料又是各种非常稀有的宝石,价格异常昂贵。所以,那时的人们佩戴眼镜并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为的是能走好运和对别人显示富贵。正是因为当时人们只重视眼镜的价值而不注意它的实用性,所以在平民百姓当中并不十分流行。

扇子的起源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作为五帝之一的舜,为了请来贤人,曾亲自制扇作为礼物。最早的扇子有羽制和竹制的两种。至殷周时,“殷高宗有鸡尾扇”。不过这种长柄大扇不是用来扇风解暑的,而是由侍者手执,为帝王贵族障风蔽日,是权势的标志。

到了汉代,作为摇风用的扇子就较为普遍了。至宋朝后,除平民爱用的蒲扇及闺阁常备的团扇外,又从朝鲜传入了折扇。《春风堂上随笔》注:“折叠扇亦如聚头扇……贡于朝鲜,明永乐间始盛行中国。”

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因此我国有“扇子王国”的美称。

雨伞源考

伞是我国首创,据传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

《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指的就是“伞”。《史记·五帝本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最早称伞为“华盖”。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标志。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

官位、职务不同,“罗伞”的大小、颜色都存在着严格的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

古代香料的使用

香料,是指在常温下能发出芳香的有机物质,天然香料一般从植物或动物体内获得。在日常生活中,香料的应用很广泛,除用于医药保健外,还用于烹调和化妆等许多方面,至于宫廷典礼和宗教活动中,香料更是不可缺少的常物。

香料的使用方法,最早是直接将芳香物挂于衣间房中,使其自然挥发。稍晚一点,用火焚,就是靠温度把芳香蒸送于空气中,叫做“薰香”,我国早在汉朝时已用此法。用于日常起居,清洁空气的“薰香”,一般使用特制的香炉,焚香时,香气自炉中冉冉而出,浮漾于室内。

古代用香料,还讲究各种香的配合,以造成种种不同的香气,古书中曾记载了许多配香的“香方”,就是人们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配方。这些对我们今天的香料制造业来说,也是很有用的。

古代妇女的发式

自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了原始先民们披发覆面之后,辫发、绾发,成为人们通行的发式,这是人们生活修饰的一个显着进步。

夏、商、周时期“女子许嫁笄而礼之”。女子15岁如已许嫁,或20岁未许嫁都要举行笄礼,即将头发梳向头顶挽髻,插上笄。在商末周初,妇女梳髻之后,在髻上再横贯一支长十五六厘米以上的笄,以固定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