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10

第10章 生活起居(6)

东周时期辫发又分为双股、长辫两种,垂于腰部以下。此时妇女的发式以辫发和发髻为主要形式,大约到战国以后,发髻才广为流行,梳理出各式各样的发髻来。

战国至秦汉的700年间,社会上层妇女以梳发髻为主,战国时梳的发髻,先挽发到头顶,再盘发为髻,也有的梳髻如银锭式,垂于颅后。秦时妇女,不在头顶上绾发髻,髻梳得很低,垂于颅后。

汉时,宫中及上层社会的妇女梳髻多样。有的妇女为美饰发髻,除用金玉发簪插髻以外,还常常以缀珠的步摇插在头上作装饰,显得美丽、高贵。

魏晋时期,贵族妇女中广为流行一种叫“倭堕髻”的发式,梳髻方法是总发于顶,于颅正中挽一发髻,髻根松低,这种发式直到隋唐仍受到妇女们的青睐。

隋唐五代年间,妇女发式总体上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髻梳在颅后;一种是发髻梳在头顶;同时还流行“义发”,即假发,即使真发,也有人在其中夹假发,用以增加髻的高度或者使发髻蓬松。

宋代妇女发式继承唐风,也流行高髻。明朝自都城北迁之后,逐渐融合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妇女的发式也有所变化。明初,妇女发髻尚平,发髻钗簪多用珠翠,不用金银。到明末,妇女发式趋向高髻,并以蓬松为尚,发髻上装饰趋于华贵,头饰以金银钗簪为主。

古代妇女如何化妆

化妆术在中国很早时候就有了。单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甚至可追溯到之前的夏、商时期,民间就已开始使用化妆品了。

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先秦时期,人们已懂得用红颜色涂在脸上当胭脂,将琐(即美玉)挂在耳上做装饰品。秦朝时,已有人用修画眉毛、脸上涂红来化妆了。

到了汉朝时,女子化妆很是普遍,化妆品也有所发展。当时不仅已能制作化妆用的粉,而且可以专门生产颜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贵族妇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她们争艳斗奇地在脸上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将翠珠、金铂镂贴在脸上作“妆靥”。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之女寿阳公主,就曾摘取梅花,粘贴在前额上,作为装饰,时人称为“梅花妆”。后来,“梅花妆”便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至宋代时仍盛行不衰。

晚唐时最为流行的化妆是花钿或花子,即在妆靥中贴上去的花纹图案,大都贴在额上、眉间、两颊、鬓旁。

唐时妇女盛行化妆,出现了很多化妆名称,如催妆、红妆、晓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等。

古代化妆人多为贵族妇女,化妆时多有婢女相助,一般要花一二个小时,有时半天才能完毕。而民间女子一般只有在出嫁时才能精心化妆一番。

在强调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社会,“女为悦己者容”无疑是女性最大的乐趣及关注所在。

古代妇女不仅以粉饰面,两颊涂胭抹红,修眉饰黛,点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贴在额上,增添美丽的效果。每一个朝代由于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制度、道德观念、风俗民情等的不同,对美也都各有不同的定义。可以说,环肥燕瘦,美或不美,真的是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了。

现在使用的化妆品大都是化学制剂,它们不具备治疗作用姑且不论,不少化妆品还刺激皮肤、粘膜,引起过敏,往往弊大于利。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就已有药物化妆品和中药美容剂。那时,人们十分注重仪容,贵族阶层盛行使用面脂、手膏,口脂等药物化妆品。《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的公子、小姐乃至丫环都有搽香的习惯,他们自己制作香脂,涂于脸上、手上等地方,有保护皮肤,增加美容等作用。

脂粉的由来

胭脂,又称燕支。原产于西域地区焉支山的一种野生植物“红蓝花”。红蓝花初开时呈粉红色,并有一股迷人的香气,它越濒临干枯,颜色越鲜艳,香气也越浓烈。据传当时即有人采干枯的红蓝花,轧短磨细,加水调合成红色液体,将棉花浸泡其中,使用时涂于面颊,淡红如晕,色憨面美。

随着西域道路的开通,胭脂遂传入内地。秦汉时期,女子或将胭脂掺入米粉调成糊状,或包在软绸里,贮放在胭脂缸中。妇女晨起梳妆,先敷粉再涂胭脂,匹配成双。汉代妇女崇尚桃花面,她们在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胭脂,调成“红粉”搽在脸上艳如桃红。这种桃花面一直传至隋唐两代。

涂脂抹粉是历代妇女美化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故称“红妆”。汉以后盛行,宋明时期,尽管妇女的妆饰习俗有所变化,但涂脂抹粉一直未被弃置,直到近代女学堂兴“淡妆雅服”,施脂抹粉的“红妆”习俗才开始走向衰落。

耳的修饰

戴在耳垂的妆饰,古时称为填、珰,也称珥。有的呈环形,戴时穿过耳洞。有的为坠形,上部制成一弯钩,将弯钩钩在耳洞中,下坠以各种形状的饰件。

穿耳的习俗自周即已开始,据文献记载:“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历朝妇女的耳饰也不断的丰富发展,多彩多姿。

到汉代,后妃已有戴耳环的记载。随着妇女妆饰的发展,耳环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许多创新、改造的过程。到清代,耳环、耳坠、耳钳等名称都是珥的同名。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满洲贵族男女都有扎耳洞戴耳环的习俗。宫廷女眷,耳饰时兴戴多环,五六环或八九环不等。后来又戴珠串耳钳,一耳四钳,都属正常。清入关后,男子“耳垂金环”被废止,女子戴耳钳的习俗仍沿袭下来。

清代服饰制度规定,皇后、妃、嫔、公主、福晋戴耳环,多至三对。耳环都以珍珠为质料,每串两颗,用金片间隔,上端饰金钩。在制度规定以外,后妃平日戴耳环、耳坠多种多样。清后期,满汉融合,风俗习惯逐渐统一,满族妇女耳饰也由多副变为一副。这些耳饰选材精良,花式多样,寓意吉利。

戒指漫话

戒指,是一种戴在手上的饰物。史书中称其为“约指”、“■环”、“手记”、“代指”等。中国古代在原始社会就有戒指了。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已有骨戒指出土,有的戒指上还嵌有绿松石。

最初,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帝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宫廷中,后妃群妾将戒指作为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他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

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留成风气。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记曰;“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妇女在当时政指环,并非为了炫美,也非为了装饰,而是以示警慎,起着禁戒的作用。

在今天,戒指已脱离了原来的含义而变为纯粹的装饰物品。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它象征着友谊、爱情和幸福。

古代的荷包

荷包原是宫廷贵族佩戴的饰物,是可以装盛零星物件的小囊。古人很讲究“腰间杂饰”,佩戴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或更早的时期。《礼记·内则》已有记载,当时的年轻人在去往父母、舅姑处时,随身都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佩戴荷包、香囊的习俗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应用十分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随身戴着荷包。

荷包精美实用,是随身必备之物,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成为男女传情的重要信物。定情荷包做工考究,样式上有长方形、圆形、菱形、鸭蛋形、葫芦形、鸡心形、腰果形、花瓶形、银锭形等;刺绣针法上有平绣、锁绣、钉线绣、戳纱绣、十字绣、盘金绣等;花纹更是多种多样,“并蒂莲”、“鸳鸯鸟”、“两鲤鱼”、“双蝴蝶”、“和合二仙”等,都寄托了对情人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