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双阔亭:自幼学戏,后因病双目失明,但并未灰心丧气,更加勤学苦练。在台下行走要人搀扶,但上了台却泰然自若,寸步不乱,成为功深艺湛的名须生。
哑巴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默记于心,虽无人教授,但每天起早贪黑练功。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有名的武花脸,最后被戏班奉为导师。
四大名旦与四小名旦
20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蔚成流派。
继“四大名旦”以后,20世纪30年代又有一批旦行演员脱颖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报》邀请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戏院演出两场《白蛇传》,四个人分演自己擅长的一折戏,各展所长,社会影响强烈。从此即被公认为四小名旦。
面具的来历
头戴模样多姿的面具,装扮成各种形象,进行一定的表演,曾一度是中国传统喜庆典礼活动中普遍流行的习俗现象。今天,逢年过节,我们还可看到戴面具活动的遗风,面具游戏,仍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然而,趣味盎然的面具是何时产生的?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面具出自于南北朝间军人之手,为威慑敌人而制作。传说北齐兰陵王虽为武将,却长了个小白脸,打仗时,担心容貌缺少勇猛的武将风度,气势上不足威慑敌人,不得不做面具戴上。这段历史搬上舞台时,面具也就进入了戏剧之中。
上述见解,遭到了近代一些学者的挑战。他们认为,带面具的习俗,至少在周代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不是娱乐,而是一种驱鬼逐疫的民俗活动。
王国维认为:“面具之兴古矣,周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似已为面具之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方良的精怪,专门食人脑。特别是死人脑,这在祈求死人灵魂复归的古人眼中,确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如何驱除它们呢·
人貌不足威,古人就想法把自己打扮成凶狠可怕的形象,掌上套了猛兽熊皮,头上戴了四个眼的金属面具,身披花花绿绿的衣服,手拿武器盾牌,俨然也是一个凶神恶煞,以吓唬方良这些魔鬼,使其恐惧逃匿。
可见,远在古时,面具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至汉代已大量用于娱乐。我们知道1936年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在安阳殷墟发掘古物,即掘到一些铜面具、铜兜鍪等考古实物。也证明面具起源甚早。
《录鬼簿》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录鬼簿》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戏曲书。它的作者是元代后期的戏曲作家钟嗣成。
《录鬼簿》一书系统地记载了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152人的姓名、生平、作品,并对其中一部分加以评论,这是有关元代戏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钟嗣成在《录鬼簿》序中说,人只知已死的叫鬼,而不知没有死的也是鬼。一些醉生梦死、道貌岸然、空谈义理之徒,虽然活着,与已死之鬼也差不多。天地间也有不死之鬼,那些优秀的戏曲作者由于高才博艺而永垂史册。他还说,我自己也是鬼,我只是想使已死和未死之鬼,得以流传久远,并引导后来作者超过前人。所以把书名叫做《录鬼簿》。
《录鬼簿》对董解元、关汉卿等进步剧作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它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木偶戏溯源
木偶戏也叫傀儡戏。传说西周穆王时,艺人偃师,带了倡优来朝见穆王,倡优能歌善舞,但解剖一看,原来是用木头和皮革制成的木偶。
木偶真正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大约是汉以后的事情。《通典》上说:“窟碣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表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
唐代时,提线木偶的制作已很精致,唐玄宗曾作诗赞曰:“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两宋时期,种类更加繁多,有仗头木偶、悬丝木偶、药发木偶、水木偶等。元、明、清以后遍及全国。
古代的杂技
杂技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包括口技、手技、蹬技、踩技等各种民间杂耍,以及魔术、戏法、驯兽和马戏等项目。杂技在我国起源很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杂技在汉代称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
在我国古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文字记载。《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过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看角抵戏的情形。角抵戏类似今天的摔跤表演。汉朝张衡在《西京赋》里描写了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的表演情景。
隋炀帝还曾集中很多乐工,传授技艺。杂技到了唐代又有发展,据古籍记载,唐玄宗常在兴庆宫举行宴会,会上百戏杂陈,走索、弄丸、舞剑、寻檀,无所不有。宋代的杂技不仅在城里演出,而且遍及乡村。宫内有百戏教坊,村落有百戏艺人。元朝的杂技也有一定的发展,直至清代。
口技漫话
口技是一种传统的杂技节目。表演者运用口腔发声,逼真地模仿自然界及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声响。
口技产生的时代很早。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活动中模仿动物之声诱捕动物。在春秋战国时代,口技有了很大发展,甚至用于政治斗争。战国时就有孟尝君门客在函谷关夜半学鸡鸣之事。
至宋代,口技正式成为杂技节目。这时已有“百禽鸣”或“学象声”。皇上生日,口技也成了表演技艺之一,并为之造成吉庆欢乐的气氛。南宋时,还有一个专门训练口技艺人的组织,如《都城纪胜》所载,临安有“小女童象生叫声社”,另有一种“学乡谈”,大约是专门模仿各地的方言、语音而表演。
明朝时,口技被称为“象声”,涌现出了众多的口技艺人。清代,口技表演的范围愈益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口技表演专门人才。如“百鸟张”张昆山,表演鸟鸣,清脆宛转,几乎乱真。
新中国成立后,扩音器在口技表演中被广泛应用,大大扩展了口技的表现范围,丰富了口技的表演技巧,为口技技艺开辟了新天地。
投壶:没落的杂技节目
投壶是古代杂技节目,为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投壶要求投者站在距壶约二三米之处,将一支支箭投入细颈壶中,胜者斟酒给负者喝。
投壶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流行。到汉晋时逐渐脱离礼仪束缚,成为一种娱乐活动,涌现出了许多投壶高手。西汉初的艺人郭舍人,能借壶底反射力把箭弹回来,再用手接住,往复连投百余发,这是“骁壶”。西晋大富豪石崇家的女艺人能隔着屏风投壶;阳州尹玉胡能闭目而投;唐代薛赉惑则能反身背投。
宋元时期,投壶仍很盛行。宋代大儒司马光根据封建礼节对投壶作了全面总结,对投壶的名称、计分规则进行了修改,写了《投壶新格》一书,竭力使投壶染上政治色彩。明清之后,投壶日趋衰落,然至清朝末年,宫中仍有流传。
相声的来源
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古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滑稽和戏谑的表演形式,这就是最早的单口相声。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两个人表演的“参军戏”,由于这种表演相声的演员常是军营中的幕僚,又称“弄参军”。弄参军是一种对口相声,一个人穿绿色衣服,手持简策,扮作机灵滑稽的参军;另一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扮作愚蠢可笑的苍头,互相笑骂、戏弄,甚至扑打。这种相声演员的形象,可以从唐墓中出土的戏弄俑上看到。
到了宋代,街头集市上已有了专门“打砌”和“说诨话”的艺人,他们插科打诨、说学逗唱,使对口相声又有了新的发展。到了元、明、清代,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相声表演也日益丰富多彩。
清朝同治年间,相声艺术在北京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渐成熟,并规定用北京方言表演,外地也偶有用地方方言的。
如今,相声已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独具风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双簧的由来
“双簧”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指有双簧片的一种管乐器,常被称为“双簧管”;其二是指一种源于北京的曲艺名字,表演方式是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
“双簧”这种演艺节目,其起源和慈禧太后有关。
据说晚清有位叫黄甫臣的唱单弦曲的艺人,他唱的段子不仅声音洪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而且动作精湛得体,内容风趣幽默。慈禧太后很喜欢听他的曲艺,于是就经常将他召进宫去表演。
有一次,慈禧太后又想听黄甫臣的单弦演唱,便传下懿旨,召他进宫表演。但是,正在黄甫臣接了旨意要去表演的时候,他却得了感冒,嗓子突然间哑了,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这可让他为难了,要是不去吧,触犯了慈禧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去吧,却没有声音,同样会受到责罚。黄甫臣为此愁眉不展,想不出办法。黄甫臣的儿子是门里出身,唱功也很不错,他一见,就对父亲说:“我们何不这样。我藏在后面唱,你在前面做动作表演好了。”黄甫臣想了想,觉得也只好这样了。
没想到,父子二人这次搭配演出却十分成功,慈禧太后也听得非常开心。不过,演到最后,他们还是被发现了,父子俩跪地请罪,慈禧太后一时高兴,就免了他们的罪,赏赐了银子说:“没想到你们演的双簧,反比一个人演出更觉精彩好看呢!”
自那以后,“双簧”形式的节目便流行开了。
何谓角抵
“角抵”是史前的一种舞蹈形式。汉代其意义扩展,泛指各种乐舞杂技。它成了“百戏”的同义词。
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中,有汉代“角抵百戏”的记载。它包含的技艺极为广泛,有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歌舞等多种民间技艺的串演。杂技方面有扛鼎、寻樟(爬竿)、冲狭(过圈之类)、燕跃(跳高、跳远)、跳丸(抛木球)、走索、吞刀、吐火等;幻术方面,有画地成川、漱水成雾、易容分形等。
魏晋动乱时期,民间文艺的发展受到制约。隋统一后,百戏卓盛。唐宋时代,从宫廷到民间,百戏都很盛行。北宋开封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产生了艺术表演场所瓦舍。据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逢元宵等节日则“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盛况空前。可见我国戏曲艺术发展之繁荣。
古代书法名家的合称、特称
崔杜:指东汉崔瑗、杜操(又改杜度),二人是师徒关系,都擅长章草。
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钟繇。张芝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繇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表》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谢奕、谢安三人,他们在书法上均有造诣。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等,王献之代表作有《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羊欣善隶(正)书,薄绍之善行草。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作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二薛:指初唐书法家薛稷、薛耀兄弟。后者的代表作有《夏日游石淙诗》、《伊阙佛龛碑》等。
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叙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頫、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氏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三宋:指明初宋克、宋广、宋瑶兄弟三人。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祝允明。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钟王:指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颜柳欧赵:又称“楷书四大家”,指唐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頫四人。
赵董:指元代赵孟頫、明朝董其昌二人。
楷书之祖——颜筋柳骨
唐朝是中国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有唐一代近300年间,杰出的书法家辈出,楷书、草书、隶书、行书如林花璀璨、鲜艳夺目。
初唐书坛上唱主角的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名家。其后则以张旭的草书最为人称道,再后,则以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最具特色。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因曾任平原太守,赐爵鲁郡开国公,人称为“颜平原”,亦称“颜鲁公”,是我国盛唐-中唐时期着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一生曾与杨国忠、鱼朝恩、元载、卢杞等奸相权臣进行不屈的斗争。安史之乱发生后,他又是叛乱与分裂的坚决反对者,作为国家重臣,他置生死于度外,竭尽全力平息叛乱,在他76岁时终于以身殉国。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师从张旭,作为集大成者,颜真卿熔铸汉魏两晋以来书法艺术的造型经验,汲取了篆、隶、行、楷、草的字形构架、线条形式和用笔特点。他所开创的“蚕头燕尾”笔法,点画更显得遒劲有力,故世称“颜筋”。
在楷书造型上,颜真卿吸取篆隶特点,以篆隶入楷,正面取势,使左右竖划略带弧形,且横轻竖重,使笔下的楷字具有立体感,这是不少书家的楷书不宜写成大字,而颜真卿楷书写成大字更妙的原因。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墨迹及碑刻拓本约有70余种。其中最为着名的楷书有《多宝塔碑》、《大唐中兴颂》、《颜氏家庙碑》、《祭侄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