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74

第74章 体育艺术(3)

雅乐的演奏乐器由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材料制成,主要是章钟和章磬。

俗乐,指在民间流行的音乐。《诗经》十五国风中的郑风与卫风,也即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属于俗乐。

由于俗乐历来受到儒家的排斥,因此自战国时代起,雅乐和俗乐就成了历代音乐的两大壁垒。但在隋、唐以前,还没有明确区分雅乐和俗乐,宫廷宴会时二者都可采用。隋文帝时音乐分雅、俗二部。唐玄宗时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演奏俗乐,教法取自梨园,称为皇帝梨园弟子,于是俗乐达到极盛。俗乐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清乐”和“燕乐”。

何谓女乐

“女乐”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专业舞蹈表演艺术家。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产生了模拟劳动动作或动物情态,直接表现劳动生活及自然界的原始舞蹈。但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表演艺术的产生,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出现了以表演歌舞供奴隶主娱乐消遣的专职乐舞女奴,这就是后世女乐的端绪。据《吕氏春秋·泆乐》记载:夏桀和殷纣这两位暴君的宫中就有“女乐数万”,她们常常被迫表演放荡淫泆的群舞,且“以巨为美,以众为观”。这应当是夏、商奴隶制王朝存在乐舞女奴的反映。

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诸侯们每当宴享群臣,总是“女乐罗列”,国与国之间也常以女乐相互馈赠,拥有众多的女乐舞伎,已成为当时日常享乐及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汇聚了原六国的音乐舞蹈艺术,以致女乐舞伎,充盈宫室。汉代时,上起宫廷,下至豪门,收养女乐成风,歌舞伎乐盛行一时。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当时的女乐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今的各种舞蹈形式,如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抒情舞、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在汉代女乐舞蹈中都已出现。

到了隋唐,女乐的发展更达到它的鼎盛时期,隋炀帝大业年间,在洛阳举行过一次大规模演出,曾集中了歌舞伎三万人,为制作舞衣竟把长安、洛阳的锦缎彩绸抢购一空。唐时,皇室宫廷中有宫伎,军队有营伎,地方政府部门有官伎,官僚富户有家伎,即便是平常士人之家也养有一定数量的女乐舞伎。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盛极而衰,繁盛的女乐也开始步入了曲终筵散、逐步衰落的时期。正如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一诗中所感叹的:“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宋代以后,随着市民文艺的兴盛,除宫廷贵族间尚有部分女乐遗留外,原来的女乐舞伎队伍开始分化,大多转向了城市的瓦肆勾栏,成为了职业的歌舞演员。

何谓六舞

“六舞”又称“六乐”,它是由周公制定的。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厦》、《大汉》、《大武》6首乐舞。以后的历朝统治者都奉之为乐舞的最高典范,称它为“先王之舞”。

这6个舞蹈又可分为文武两类。黄帝、尧、舜、禹等人以文德服天下,所以他们的乐舞是文舞;汤与武王都是以武功征服天下,所以是武舞。

“六舞”的演出仪制有明确规定,表演者都是在“大司乐”门下受教育的贵族子弟。贵族子弟们在隆重的典礼中俯仰回旋,应律合节。在这里,统治阶级除了达到祭祀天地山川、夸耀政治修明隆盛、歌功颂德的目的之外,还使他们的下一代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统治阶级礼教的感化。但慢慢地,统治阶级极力的神化使“六舞”僵化在固定的程式中。结果连统治阶级都不爱看了。

何谓软舞和健舞

“软舞”、“健舞”是唐代按照风格特点划分的两个舞蹈品种,多为单、双人的小型表演性舞蹈。

一般来说,“健舞”动作刚健豪迈,节奏明快,中间偶尔有舒缓的段落。“软舞”动作优美柔软,节奏舒缓,但是有的时候也有快节奏的舞段。

《胡旋舞》是健舞的一个重要节目,以快速、轻盈、连续旋转的高超技艺为主要特征。这种舞蹈在唐代风靡一时,杨贵妃、安禄山都是表演胡旋舞的好手。据说安禄山大肚垂膝,但是跳起胡旋舞来却像风一样敏捷、轻盈,很得唐玄宗的喜欢。

此外,着名的健舞还有《胡腾舞》、《柘枝舞》。软舞则以《绿腰》、《凉州》和《甘州》等为代表。

唐朝的三大乐舞

唐朝的三大乐舞,是指《七德舞》、《九功舞》和《上元舞》。

《七德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是唐武德三年(620年)唐太宗平定刘武周时,由军队创章出来的凯歌军乐。战士随乐起舞,形成独特形式的军舞。

《九功舞》本名《功成庆善乐》,庆善宫是唐太宗的诞生地,贞观六年,太宗宴群臣于庆善宫,赋诗十韵,后由乐府谱曲演奏,名为《功成庆善乐》。后又改章成《九功舞》。《旧唐书·音乐志》载:“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裙襦,漆髻皮履。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也。”

《上元舞》为唐高宗章创。《新唐书·礼乐志》载:“舞者百八十人,衣画云五色,以象元气。”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歌舞的集大成之作,它是一个带有宗教意识的、表现仙女姿态的艺术珍品。《霓裳羽衣曲》由唐玄宗作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安史之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后失传。

此曲约成于718年至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则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所作。

第二种说法是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的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章的。

第三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舞)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和昭惠后曾一度整理排演,但那时宫廷传存的乐谱已经残缺不全。南宋年间,姜夔曾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

古乐的标准音

对于标准音,古人制订了这么一个标准:“大不出钧,重不过石。”所谓钧,就是取一根长7尺的木条,系一条弦,拉紧之后,击弦发音。用这个音高作为钟音最大的限度。也就是说,章钟的音从黄钟之宫的那个钟开始,升到钧音为止,不能制造音更高的钟了,即所谓“大不出钧”。120斤为石,重不过石,就是章钟最重不得超过120斤。

有了量的限制,再来定度的标准。关于这点,古人制造一个黄钟管作标准。

黄钟是十二律的首律,首律的音高就叫做“黄钟之宫”,也就是现代音乐上所谓音阶的主音。主音的音高是这样定的,取一根竹子,要粗细均匀,内半径1.5厘米。在两节中截取9寸(1寸=3.3333厘米),把一头封闭起来,在开口的一头吹,吹出的音就是黄钟之宫。

标准音黄钟管确定后,其他乐器的标音都根据黄钟管所发出的音为标准来定音。

古代的教坊

教坊,就是我国古代管理宫廷音乐舞蹈的机构。在历史上,唐代的教坊最为完备。

宫中的内教坊,乐工有男有女。女乐工按色艺分档,色艺最高的称“内人”,居于宫中宜春苑,她们在大型歌舞时总是站在队伍的前面。其次为宫人,再次为档弹家。这些人有的来自世代乐工之家,有的则是罪人妻室沦落为乐伎的,还有一部分是各地的艺人。教坊对乐工的训练非常严格,有专门的教师教授。

唐代教坊是当时天下音乐舞蹈精华的荟萃之地。其中名家云集,他们精湛的演技曾使当时倾国仕女们如痴如醉。其中许永新、李龟年等人,都是一时之秀,蜚声艺坛,留下了不少传诵后世的风流佳话。

梨园及梨园子弟

旧时常将戏曲行当叫做“梨园行”,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子弟”,一直沿用至今。为什么这样叫呢?

据传说,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由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到处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于是,歌舞百戏的技艺在当时十分流行。唐玄宗李隆基本人也是个戏曲、音乐的爱好者,他自己不仅爱听、懂欣赏,还能唱上两口,玩玩乐器,指挥排练。由于他偏爱大型歌舞,还主持选拔了三千名乐师,常亲自光临指导,将艺人留在皇宫的梨园演奏乐曲,供自己消遣。

后来,人们便把皇上提供的演练场地“梨园”称为戏曲音乐行当了,更有人将唐玄宗李隆基称为戏曲界的“祖师爷”。

戏曲界除了被称为“梨园”之外,也被称为“菊部”。北宋的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之后,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高宗赵构在杭州称帝,重建宋朝,即历史上的南宋。国难深重,宋高宗赵构的压力颇大,内宫有位菊夫人能歌善舞,精通音律,常为高宗演出歌舞消遣,宫中称此女子为“菊部头”。所以,戏曲行当也有“菊部”的特别称谓。

此外,戏曲还有“雅部”和“花部”的称呼,这两种叫法始于清朝乾隆年间。“雅部”指当时被认为是雅乐的昆腔;“花部”指昆腔之外的地方戏曲。后来这两部通指戏曲了。

京剧的由来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170年的历史。

清初,京师梨园盛行的是昆腔和京腔(即传至北京的弋阳腔)。乾隆年间,各地方剧种借着为皇帝、皇太后祝寿之名,纷纷进京献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后来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形成了湖北西皮调与安徽二簧调的合流,而产生了“皮黄戏”。在此基础上又吸收了昆腔、京腔、柳枝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于清末出现了“京腔”,后称“京戏”、“京剧”,也曾一度称“平剧”。

1840年前后,京剧便成为继昆曲之后在全国风行的主要剧种。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更是盛行全国,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着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

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表演时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节奏感,被人称为“国粹”。京剧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的代表,并在世界艺林中占有一席地位。

京剧主要流派

我国京剧流派繁多,影响巨大,其主要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剧目。

1.梅派。

创始人梅兰芳(1894~1961年),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均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园惊梦》、《抗金兵》等。

2.尚派。

创始人尚小云(1900~1976年),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唱法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擅演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

3.程派。

创始人程砚秋(1904~1958年),演青衣。他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的唱腔,世称“程派”。代表剧目有《春闺梦》、《青霜剑》、《荒山泪》、《窦娥冤》等。

4.荀派。

创始人荀慧生(1900~1968年),演花旦、刀马旦,功底深厚,吸收梆子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对京剧的传统技法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以《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目着名。

5.谭派。

创始人谭鑫培(1847~1917年),演老生,以唱、做、念、打相互结合见长,并创造了一种悠扬婉转而略带感伤的唱腔,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谭派”。以《空城计》、《定军山》、《卖马》等剧目着名。

6.余派。

创始人余叔岩(1890~1943年),演老生,善用唱腔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继承了谭鑫培一派的表演艺术特点而有所变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余派”。以《盗宗卷》、《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等剧目着名。

7.马派。

创始人马连良(1901~1966年),演老生,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圆润、潇洒的风格,世称“马派”。擅演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等。

8.麒派。

创始人周信芳(1895~1975年),艺名“七龄童”,后来取其谐音“麒麟童”,演老生,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戏曲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影响很广,世称“麒派”。代表剧目有《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义责王魁》等。

评剧的起源

评剧是我国较大的一个地方剧种,以前叫“奉天落子“、”棒棒戏“。

评剧诞生于河北乐亭、丰润县一带。最初是二人对唱、莲花落等民间小调,后来吸收了河北梆子和京剧的音乐成分,逐步由对口说唱发展成为由演员扮演角色的小戏。这种小戏流行于唐山一带,又叫“唐山落子”。

“唐山落子”随着内地农民向东北迁移而传到奉天(沈阳),由于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粗犷豪放、激越昂扬的“奉天落子”。

“奉天落子”在当时也称为“平剧”,由于和京剧的别称“平剧”重合,于是在“平”字边加一个“言”字旁,成为“评剧”。

黄梅戏是怎么产生的

黄梅戏亦称黄梅调,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黄梅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曲调悠扬委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陈小芳等都是黄梅戏演员中的佼佼者。《天仙配》、《打猪草》、《金钗记》都是着名的黄梅戏剧目。

关于黄梅戏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最普遍的说法是,黄梅戏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这种小调在形成过程中,与附近的江西调、凤阳花鼓相融合,不断丰富完善。清道光以后,传入安徽、江西一带,又受到了青阳腔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在安徽安庆一带扎下了根。安徽人称其为“黄梅调”,1952年改称为“黄梅戏”。

昆曲与昆腔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据明朝《南词引正》记载,昆曲是由元代末年的顾坚开创。大多数戏曲研究者认为,昆曲中昆山腔是在明代嘉庆年间经魏良浦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以及各地的民歌小调、各兄弟民族的曲调予以加工而来的。

昆曲继承了唐宋大曲和元明的南北曲的精华,创造了最完整的表演体系。昆曲在其鼎盛时期曾遍及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剧坛的霸主,并产生了北昆、湘昆、川昆、宁昆等许多支派,形成一种声腔系统。

18世纪后期,地方戏兴起,昆曲由于过于文雅和繁难,便呈衰落趋势。

新中国建立后,对昆曲采取了保护措施,使它重新获得了新生。

生旦净末丑的名称由来

在我国传统戏剧中,按扮演人物的类型,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末”、“丑”等不同的角色行当。这些角色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对戏曲颇有研究的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生就是男子的称谓,戏剧史上有董生、鲁生。宋代歌舞的女子上场,均把乐器之类的东西放置在篮子里,挑着它而出场,称作花旦,现在陕西还是这样,后来省略一个花字,简称为旦。丑,用墨搽脸,其形状十分丑陋,现在简称丑。净字无法解释。我认为是古‘参军’二字的合音,后错写为净字。末,优伶中不重要的角色充当,因而居于末位。”

而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再由“妲”简笔为“旦”。“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而“旦”即“姐”之讹,也即代表女子。

元人柯丹丘认为“净”即“靓”之讹。他解释说:“傅粉墨献供诌者,粉白黛绿,古谓之靓装,今俗讹为净。”“净”用脸谱,确是粉白黛绿,符合“靓”的含义。

梨园三怪

清末民初,戏剧界有所谓的梨园“三怪”。

跛子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头特别大,脚小而纤弱,行走不便。他暗下决心,苦学三年,扬长避短,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戏园争相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