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来历
诗歌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中,是产生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国,几千年来,诗歌更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那么诗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字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章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这就是诗的形式最初形成的原因。当时诗起着记事的作用。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也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字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与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字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是用感叹字表示情绪,如啊、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把在劳动中发出的“啊”的感叹声叫做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
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后,人类的大脑发达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前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了。
这里,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彼此相辅相成,互相为用。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歌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称,呼之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了诗的代名词。
打油诗的由来
“打油诗”是一种内容直白有趣,词语通俗诙谐,不拘平仄韵律,甚至不定字数格式的浅白旧体诗。它的艺术性很高,内容浅显易懂。它的感染效果,很像北京的相声段,有铺垫、有渲染夸张,有出人意料的“抖包袱”。因此,打油诗并非是任何人均可信手拈来的易为之作。
唐代南阳地方有个读书人名叫张打油了,他首先创作了此类诗歌,人们觉得其诗与众不同,不入格律却极幽默风趣。
据说有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村民们请他写首咏雪诗。张打油吟出四句: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第二年冬,又是一个大雪天,他出门散心。路过参政私宅,他竟走进了参政的书房。望着窗外的大雪,不由诗兴勃发,便在白粉墙上题了一首咏雪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题写完了,见雪稍小,就拉开房门,扬长而去。
不久,参政回到书房,发现了墙上的题诗,很生气,得知是张打油干的事,派人把他抓来责问。张打油不慌不忙地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气,但还懂得写诗作文,哪能会这样胡说八道,大人不信,可以马上出题面试!”
当时安禄山发动叛乱,攻打南阳,朝廷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就以此为题,叫张打油写诗一首,张打油吟道:
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参政一听,诗的腔调同墙上的诗一模一样,禁不住大笑起来,挥手放了张打油。从此,人们把通俗易懂,不拘平仄韵律的诗叫做“打油诗”。
回文诗
回文诗,又名回环诗,指正读、倒读都能成诗的一种诗体。如明代诗人王龙起的一首七言律诗:
鸡声半枕独孤衾,
苦别离情此夜深。
依影烛灰兰晕冷,
西风晓月暗惊心。
该诗可回读成:
心惊暗月晓风西,
冷晕兰灰烛影依。
深夜此情离别苦,
衾孤独枕半声鸡。
回文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首创者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女诗人苏蕙。据史籍记载,苏蕙的丈夫窦滔任安南将军,镇守襄阳。窦滔携带宠姬赵氏赴任,苏蕙不肯同行,窦滔一怒之下竟断绝了和苏惠的书信往来,苏惠伤感之余,织了一幅《回文璇机图》给窦滔,窦滔看了以后很感动,于是遣走赵氏,迎回苏蕙。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璇机图序》中称它“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后来有人为之寻绎,得诗更多。
有人认为,回文是一种文字游戏,应予否定。其实不然,回文作为一种修辞格,与其他修辞一样,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们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什么是乐府
在古代,乐府是指音乐官署。“乐府”这个名字是在西汉时出现的,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开始建立乐府。乐府的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民歌和训练音乐人才。乐府的机关很大,有八百人。
皇帝为了听到各地民间的好音乐,常派乐府官员去各地搜集民歌。搜集的时候连歌词也搜集来,称为“乐府歌辞”或“乐府诗”。随着时间的变迁,当时搜集的乐谱已经失传,而乐府诗却凭文字记载保存了下来。这些诗是从各地搜集来的,有些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有的诗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了对爱情的追求,对当时及后代诗人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影响。
什么是绝句
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七言均四句,有一定的平仄粘对规则,一般双数句押平声韵(少数押仄声韵),故又称“律绝”,然而,这仅是唐以后的绝句概念。在此以前,四句的五、七言诗早有称为绝句的。这种古绝句,除四句一首这一显着特征外,不讲究平仄、音韵、粘对的严格法则。就诗歌分类言,古绝句实际上可视为形式自由的古体诗。
“绝句”的名称起于南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押韵平仄较自由,即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灵活轻便,适宜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为诗人普遍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诗体。盛唐的王昌龄、李白,晚唐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还有不少名篇出自非名家之手。
诗话由来
诗话是一种漫话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谈论诗歌作法、探讨诗歌源流的着作。据《四库提要》载云,诗话的特点是“体兼说部”,即兼有笔记小说的性质,文章精短、生动活泼,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趣味性。
诗话的萌芽是很早的,古籍中记载的零星的有关诗人、诗作的评论,像《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司马相如论为赋、杨雄评司马相如的赋等,都可以看为诗话的雏形。
诗话正式出现在宋代,(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从此这种样式很快发展起来,文人们用诗话来评论诗人诗作,发表自己的诗歌理论。
到明、清两代,诗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也最多。如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后言》、谢榛的《四溟诗话》、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以及近代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等等。
另外,“诗话”还是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如宋、元时印行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韵文、散文并用,讲的是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词的起源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型格律诗体,它以其美妙的韵律,丰富的色彩,委婉的情调,不仅能作为一种重要文体与五、七言诗抗衡,而且还以比诗更高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今天的读者。
诗词同源,古已有之。清代着名理论家汪森指出:“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也。周之《颂》三十一篇,长短句居十八,……是非词之源乎!”他认为《诗经》中长短句相杂的诗就是词的雏形,有诗就有词。这种提法的出发点,一方面是注意了长短句这一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纠正不少人把词视为“小道”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地位。
隋唐时期,从西域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它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
约从盛唐开始,由乐定词,并开始讲究声律平仄,如李白的《清平乐》和《敦煌曲子词》中的一些民间作品。至中唐作词已渐成风气,刘禹锡、白居易、王建等人填的一些小词,以及当时不少民间词,不仅句读参差,而且声律错互,标志着词体形式已经诞生了。
词牌的由来
词牌,就是词的曲调名称。据统计,词牌共有1000余个。早期的词,曲调与内容差不多是一致的,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到了后来,曲调、内容才分开,词牌只标明曲调,不再作为题目。
词牌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取于原本的乐曲名称。
如“清平乐”,它是汉代乐府中清乐与平乐两种乐调的全称;“菩萨蛮”相传是唐朝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使者梳着高高的发髻,戴着金冠,满身佩挂珠宝,像菩萨般来大唐帝国进贡。当时的教坊,谱成“菩萨蛮”曲来款待使者,后来,“菩萨蛮”也就成了词牌。
2.截取词中名句命名。
如“忆秦娥”,李白用这个格式写出了第一首词,词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句子,词牌“忆秦娥”由此得名。“蝶恋花”是从南梁简文帝词句“翻阶蛱蝶恋花情”而来。
3.原来就是词的题目。
如“浪淘沙”咏淘金人的劳动生活,“踏歌词”是一种合着脚步歌唱的曲调,“抛球乐”说的是抛绣球等。
4.直接用词的字数来命名。
如“十六字令”全词共十六个字,“百字令”全词共一百个字。
5.以人名、事物名或故事为背景来命名。
如“沁园春”,据说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有座园林,名为“沁园”,后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去,有人作词咏此事,词牌“沁园春”也就产生了;“念奴娇”因唐明皇有个歌女名念奴而得名;“浣溪沙”亦作“浣溪纱”,以春秋时西施浣纱的故事为背景而得名。
赋是如何起源的
“赋”通常是指赋体文章,是汉魏六朝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作为一种文体,它兼有韵文和散文两种体制的特点。
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这是说,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还有一个渊源,就是战国时代游士的“设辞”。游士们为了在各国君主面前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才能,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往往随意章造故事,以夸张的对话体来展开论辩,这就是“设辞”。战国后期,荀子的《赋篇》和旧题为屈原的《卜居》、《渔父》,以及宋玉的《对楚王问》、《风赋》等,在精神实质上也受到了设辞的影响。
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即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所说的“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从汉赋到唐宋的赋都是如此,可以说这个特点贯穿了整个赋史。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内容就是细腻夸张地描写上林苑的水势、山形、虫鱼、鸟兽、草木、珠玉、宫馆等景物和皇帝在苑中进行田猎、宴乐等情况,真可谓极尽其铺陈夸张之能事。
从形式上看,诗、骚和赋都是押韵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一般来说,诗以四言为主;骚一般是六言,或加兮字成为七言;赋则字数不拘,但多数以四言六言为主。典型的汉赋多夹杂散文句式,诗、骚则基本上没有散句。诗、骚在句与句之间,特别是段与段之间,偏重内在的联系,极少用连结的词语。而赋则与散文一致,多用连结的词语。
汉代着名的赋家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
汉以后赋产生了两个发展倾向,一是向骈文方向发展,二是进一步散文化。南北朝时,骈俪之风日盛,古赋变为骈赋(俳赋)。唐宋时,骈俪又变为律赋,徒趋形式,而价值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文赋,突破格律樊笼,成为骈散结合的自由体裁,取得较高成就,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等,就与普通的文学散文差别不大了。
散文的由来
散文是文学的基本样式之一,散文和诗歌一样,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代散文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易经》中的卦、爻辞已经有了文学意味,《尚书》中一些生动的叙事说理和比喻笔法,可视为我国散文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散文逐渐勃兴,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优秀历史散文和《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优秀诸子散文。
汉朝时,散文的品种更加繁多,而且文质相生,异彩纷呈。这个时期,贾谊、晁错等作家针砭时弊、笔锋犀利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秉笔直书、爱憎分明的史传散文,形成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散文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散文受到压抑变得无足轻重。但骈文片面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虽有妙文奇句,但终难取得令人叹服的成就。在骈文显露出种种弊端之后,到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掀起了一场反骈、复古的运动,使散文得以重新振兴。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把那些与骈文对立的文章称为散文,明清时期,散文一词流行起来,常与骈文对举。到了近代,散文才专指一切用散体写的文学作品,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何谓骈文
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秦、汉,形成在魏、晋,在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六朝时,骈文被叫做“今体”、“俪辞”。而“骈文”一词的出现,则始于中唐文人柳宗元,他在《乞巧文》中称这种文体为“骈四俪六”,简称为骈文。骈的意思是指两马并驾一车。
骈文全篇主要是双句(即俪句、偶句),讲究对仗和声律,崇尚夸饰和用典。因为它能根据汉语文字的特点组成整齐美观的对偶句式,辞藻华美,色彩鲜丽,又注重声韵的和谐,再加上多用典故,使文章不那么直露,因此这种文体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骈文,比之前朝,在形式技巧上显得更加紧密。不但要求把对偶句分类归纳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类型;而且随着“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在声律上要求平仄配合,并且在文句的字数上也渐渐趋向于“骈四俪六”。
起初,这种文体大都是由四四相对和六六相对的形式组成,如:“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继而发展到四字六字相间的形成,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世称之为四六文。四六文盛行于唐宋,后人作骈文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因此人们习惯上也将骈文称为四六文。
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有的文人往往为了声韵的和谐,而走入了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死胡同,造成了文风的萎靡和形式的僵化。因此,自唐宋以后,骈文在文学发展史上逐渐归于平淡。
小说的由来
“小说”一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据《庄子·外物篇》载:“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远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小说修饰一番用来求得高名和美誉。”小说的名字,最早是从这句话来的,距今已有两千年了。可是那时“小说”一词的含义与现在的所谓小说截然不同。
那时,小说是指争辩中用的词语,是与“大达”相对称的。大达,是指学说或博大精深的道理;小说,是指微细琐屑的言语,与大达不能相提并论,属于贬义词。
到了汉代的班固,在他修的《汉书·艺文志》里,把小说列为独立的一家,并说:“小说家者流,街头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一。”同时列出许多他认为是小说的作品,这才与现在所说的小说相近了。汉代的小说作品,正如东汉人桓谭在《新论》中指出的那样,大都是“残丛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