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办药局的设立,对我国中成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创制了许多有名中成药,如苏合香丸、紫血丹、至宝丹等,经过了几百年的实践检验,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古代四大药都
祁州、亳州、百泉、樟树合称为我国古代四大药都。
祁州,即今河北安国县,素有“药州”之称。早在1101年北宋徽宗时期,为纪念邳彤,在安国南建立了“药王庙”,每年清明节举行庙会,至清乾隆年间已成为全国药材集散的总枢纽。清道光年间药商开始形成帮派,庙会期间各地药商云集,整个祁州镇,药气熏天,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有“药不经祁州无药味”之称。
亳州位于皖北西端,以其得天独厚的物候地理条件,成为中原地区药材集散场。又因神医华佗遗风在亳州经久不衰,名医辈出,药师济济,中药材培植、炮制技艺更为高人一筹。这里出产中药材130余种,有“来入亳州城,一览天下药”之称。
百泉位于河北省北部,辉县县城西北五华里处的苏门山南麓。早在隋朝,百泉北岸山上始建“卫源庙”,每年农历四月八日在此纪念释迦牟尼佛祖的生日。明洪武八年(1375年)借古庙会进行药材交易,正式形成了百泉药材大会。会期人数最多时竟达10万之众,故而形成“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说。
江西樟树镇倚“八省通衢要冲”的地理交通优势,药商汇集,药业兴旺,是享誉中外的“江南药都”。自古即有“药不过樟树不灵,不到樟树不齐”之说。
(第一部)中药学专着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中药专书为数众多,但流传至今的要数《神农本草经》的历史为最早。《神农本草经》大约在1~2世纪章成,是汉代以前我国人民用药经验的总结。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作者的姓名早已失传了,但因古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影响很深,所以自古人们将《本草经》托名“神农”所着,称为《神农本草经》。
1972年,甘肃省武咸地区发掘的东汉墓葬中,挖出一批有关医药的木简,这些木简中所提到的药物约有100种,其中多数在《神农本草经》里已有所记载。
公元2世纪以后的许多中药学着作,有不少内容是取材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古代着名的四部中医经典着作之一。
《本草经》上所记载的药物总数为365种,植物类有252种,动物类有67种,矿物类有46种。对药物的产地、别名、形态、药性和治疗功能等,《本草经》做了简要的记述。
对于用药的剂量,《本草经》也做了说明,尤其是某些有毒药物,提出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用药后的反应,再逐渐适当地增加剂量。在序录中,初步概括了用药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单味药的使用,复方中主药与辅助药的配合应用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
《本草经》中所载的药物,有很多直到现在还经常在应用,并为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如麻黄治疗哮喘,黄连治疗痢疾,常山、蜀漆治疗疟疾,海藻治疗甲状腺肿等。
我国(第一部)外来药学专着
《海药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外来药专着,由唐末五代时文学家、本草学家李旬所撰着。李旬,字德润,祖籍波斯,其家以经营香药为主业。
香药主要通过海舶,自国外输入,所以又称海药。因此李旬对一些海舶运载而来的外国药接触的机会较多,对于海药的性质与功用了解的较深刻,故而撰着了《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对药名释义、药物出处、产地、形态、品质优劣、真伪鉴别、采收、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用法、禁忌等都有记载。李旬撰着《海药本草》时,曾参考40多种有关书籍,如《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以及山经地志等。
《海药本草》体例乃仿照《新修本草》,不仅补遗了不少以前本草书所未记载的新药,而且对不少以前本草书记述的药物内容进行了补充或纠正。
《海药本草》原书共6卷,至南宋末年已经亡佚,没有刻本流传。但其所叙述的药物散见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中。
人体解剖小史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人体解剖,最早可以上溯至西汉末年。不过当时都是以犯人为解剖对象,而且经常是官吏、医生、屠夫、画家联合执行。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王莽抓到政敌王孙庆后,曾命太医对其进行活体解剖,量度五脏大小和位置,以及血管的分布和循环规律,看能否治病。这次人体解剖,虽然取得了可以“治病”的科学根据,但在人道上则受到了谴责。
该书还写到:在宋徽宗崇宁年间,“泗州刑贼年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家并画工往,亲决肤,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
还有一则外科手术的记载,见于《唐书·忠义传》。武则天执政时,怀疑太子李旦谋反,令来俊臣用酷刑拷掠太子家臣,逼令诬攀。太常工人金安藏闯入刑堂,执理申辩,拔出佩刀当堂剖腹,大呼太子不反,刀过胸臆,五脏迸出,气绝而仆。武则天知道后,命医官对其采用了内脏复位、缝合和敷药三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挽救了他垂危的生命。这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和人道的外科手术。
古代尸体处理与防腐技术
关于人死后尸体处理及防止尸体腐败技术的发展,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可供探索的悠久历史和高度发展的文明。其技术主要有:
1.用酒沐浴尸体。
在周代时,专设有主祭祀的官员——小宗伯,而且在小宗伯下设有专门管理用郁金香等酿酒的人,和专门管理用芳香的酒沐浴尸体。用特制的酒沐浴尸体,既清洁卫生,而且达到了尸体的消毒,沐浴和酒对防腐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防自溶有一定的价值。
2.停尸床下设冰盘的处理与防腐。
尸体沐浴后,为了防止腐败以供瞻仰,周代已广泛应用了冰冻处理的办法,据推算处理一个帝王尸体约要用6立方米的冰,自然会产生较好的防腐败、防自溶的效果。
3.新衣、被的缠裹尸体。
这种方法对保持肌肤的洁净和防止外部因素造成肌肤的腐败也有着肯定的作用,因为,这些衣被均经薰香“消毒”,且紧密包裹。
4.薰香处理与尸体防腐。
古人殉葬用香料药物绝不只是图其气味香窜,而是积累了用以防虫、去蠹、祛邪的丰富经验,并且日益成为自觉或不自觉用以防止尸体腐败、霉变所采取的措施。
5.汞、砷和酒精处理与尸体防腐。
中国古代应用水银、汞以防尸体腐败的记载,甚至多于香药防腐,而仅次于玉、金。“(吴王)阖闾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秦始皇墓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等等。
6.棺椁处理与尸体防腐。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之棺木用梓木,椁用质致密的杉木;棺板均为整块,四层棺木均相紧密套合,棺椁之间除边箱空隙放香药等殉葬品外,也都套合紧密,棺椁壁的总厚度达到1米左右,共用木料达50立方米,其中一块最大的椁木达750公斤,油漆精良,从而防止了水湿和虫蛀。这在诸种防腐作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7.墓穴与尸体防腐。
墓穴,古称窀穸,对防止尸体腐败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历史上的丧葬制度很重视深埋,并要求做到不泄漏气息。在宋朝以后,还创造了“灰隔”这种墓葬形式,即以三合土、糯米石灰浆等浇浆形成的墓室,这就使墓室的密封性大大增强,有效地阻碍了内外空气和水分的流通,防止了外界物理、化学因素对棺椁、尸体的影响。
中国历代名医
针灸之祖——黄帝,他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同着。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人。《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他的着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诸代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其着作《肘后备急方》中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的病症及诊治。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太宗时期,他曾治愈皇太后的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着《小儿药证直诀》,比较系统地总结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所着《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巨着。
药圣——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着作《本草纲目》中所载药物共1892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共9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