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和皇城之间、中轴线左右两旁,分别建筑了太庙和社稷坛,仍然保持“左祖右社”的制度。在社稷坛以西,开凿了南海,扩大了皇城中的水面。在紫禁城北的中轴线上,堆筑了景山。它被看做是“镇山”,以此象征着前朝的彻底灭亡和本王朝的长治久安。在景山北面中轴线的顶点上,建筑了钟楼、鼓楼。在正阳门外以南的东西两侧对称的位置上,分别建造了天坛和地坛。
改建的北京城,城墙全部用砖砌,周长为20千米。16世纪中叶,明王朝为了加强防守,准备在城的四周再做一圈防御性的外城。后因财政困难,只完成了南部外城,使整个北京城形成了一个凸字形。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
明代北京的“双龙”布局
科学家们利用遥感技术拍摄了全北京城的鸟瞰照片后,结合史料发现,明代北京城的设计建造呈双龙布局形状,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衔山环水,蔚为奇观。
北京的“双龙”中,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坛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的九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8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似一颗宝珠。通览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极富匠心。
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设计,其意不言而喻:北京乃龙兴之地,封建帝王乃天降龙种,应理所当然地成为统治者。但这种神奇的双龙布局设计,究竟是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夺天工的艺术造诣,还是无意中的天然巧合,仍是一个谜。
我国最大的城墙和城门
我国最大的城墙建筑是南京的明代城墙,这座城墙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建,自1366年至1386年,共修了20年时间,由全国各地提供的城砖砌造而成。城墙一般高近20米,墙厚15米左右,南京的城墙周长约为33.7千米,其中相当一部分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
我国古代的都城,出于防御的考虑,一般均有城墙,城墙的四周设有城门。明朝所建的南京城墙,共有13座城门。其中中华门是我国最大的城门。中华门为南京的南城门,明代时称为“聚宝门”。东西长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达15168平方米。
中华门的前后共有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连接。各道门内原来都有上下可启动的千斤闸和两扇木门。这是当时作战用来守城的。在瓮城的四周共有27个藏兵洞,一共可容纳3000名士兵和食物、饮用水等。在瓮城的两个外侧还修建了城池,这样骑着马可一直到达七八层楼高的城堡。
中华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复杂,设计巧妙。建成后,历经了600余年的战火、风雨,至今仍保留着原来的雄姿。
皇家建筑为何用红墙黄瓦
皇家建筑通常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这与我国人对颜色的看法有关。
黄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五行”学说认为,黄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使用。到了宋代,封建帝王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顶,并一直沿袭下来。
红色,被视为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富贵。周朝(公元前11世纪)宫殿建筑就普遍采用红色,并一直流传下来。
因为封建帝王的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至高无上”、“尊贵富有”,因此,绝大多数古代宫殿都是红墙黄瓦。
李冰与都江堰
李冰在战国秦昭王时担任蜀郡太守。他在职期间,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
分水鱼嘴是建于江心的分水堤,因形似鱼嘴而得名。由此把岷江水分导流入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正流,内江经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
飞沙堰介于分水鱼嘴和宝瓶口之间,用于泄洪,调节由分水鱼嘴流来的水流量,避免过多地涌入内江。
宝瓶口是人工凿开玉垒山,引岷江水入内江的总入水口,因为形似瓶颈而得名。
在内江有三个石人,立在不同的水位中,用来显示水位高度,为调节水位总量提供数据。一般来讲,水枯不会枯过石人的脚背,水涨不会涨过石人的肩膀。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巴蜀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秦汉之后,经过历代不断修整、完善,都江堰的功能日益增强。直到今天,它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牌坊的起源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最早的牌楼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
牌坊与牌楼是有显着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古时候,牌坊其实就是门的称谓。在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当时,如果里坊居民中有人有了“嘉德懿行”,封建统治者就加以旌表,榜于门上,叫“表阊”。所以有些坊门就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物。它起初是木构建筑,明代出现了用石头建造的,就叫牌坊。
牌坊分柱子出头与不出头二式。柱子出头的,起初和“乌头门”的样子差不多,后来才发展成多间的大牌坊。这类大牌坊以明代嘉靖时修建的长陵石牌坊为最早,而且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也有的在大额枋的中央冠以火焰宝珠,则叫火焰牌坊。至于木结构而装琉璃瓦顶的,一般就称牌楼。
佛教寺庙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寺院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相传东汉明帝时,西域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被请到洛阳,在洛阳建起了第一座寺庙——白马寺。随着中国佛教的兴盛,寺庙在全国各地陆续兴建起来,每个寺内都供奉着大量的佛像,虽然形式和多寡不尽相同,但其主要形式大体相当。
中国汉族地区佛寺的布局,基本上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这种院落式的佛寺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一般从三门(寺院正门)起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布置一座殿堂,周围有廊庑或楼阁围绕。
寺庙的第一道门叫三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以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天相门、天作门,也有写作“山门”的。
庙门内左右有钟鼓楼,早晨敲钟,傍晚击鼓,这就是“晨钟暮鼓”,目的是为了警醒尘世间的痴愚之人。山门后是天王殿,内供弥勒佛,殿的两厢是四大天王,民间称“四大金刚”。弥勒佛背面,是护法神韦驮。他面对如来佛(释迦牟尼),手拿金刚宝杵。过天王殿,中道有铜鼎,再后就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威德至上的意思。殿内供迦叶佛、如来佛和弥勒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叫“三世佛”。有的殿中供阿弥陀佛、如来佛和药师佛,也称“三世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药师佛为东方“琉璃世界”教主,如来佛前立着两个弟子——阿难和迦叶,左右两边是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后有七佛殿,“七佛”是如来以前的六代先佛加起来的合称。佛教供七佛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历史源远流长。
此外,还有菩萨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位菩萨。有的寺庙中还有五百罗汉堂。
寺庙最后是存放经书的藏经阁。有的藏经阁中,还有“转轮藏”。转轮藏上设有存放经书的格子,可以转动。殿中有“法轮”,轮上刻有佛教的六字真言,转一圈代表念一次经。僧人和信徒为了表示自己虔诚,经念得多,就去转“法轮”,法轮转动象征着“法轮常转,自动不息”的意思。
佛塔的结构和种类
佛塔本来是印度佛家弟子为了藏置佛祖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公元1世纪前后,这一宗教建筑形式随同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佛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现在,分布在中国的大小佛塔有近3000座。它们既是中国佛教历史发展的见证,又以其雄伟而秀美,或是挺拔或是俏丽的各种姿态装点着大地,使中国的山河更加壮丽。
我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发展。按类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
塔一般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塔的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状。塔有实心、空心,单塔、双塔等,登塔眺望是我国佛塔的功能之一。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
小谈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