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22

第22章 地理名胜(3)

因川藏之间的峡谷江流盛产沙金,这段长江便被叫做金沙江。金沙江流至四川省宜宾附近的岷江口以后,便叫做川江。川江东段200余公里的河床穿行于峡谷之中,所以又称为峡江。从湖南城陵矶到湖北枝江这段称为荆江,以其流经古荆州地区而得名。从四川奉节到武汉龟山这段,唐宋时称蜀江。九江市附近一段又称浔阳江,因唐代在九江置浔阳郡而得名。长江流经安徽境内古时称楚江,因安徽春秋时属楚国而得名。

黄河的由来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黄河上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姑娘被恶霸逼死了。她的家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驾船沿河而下,寻找她的尸体,一路走一路呼唤她的名字,“黄河”之名由此而来。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事实上,在2000多年以前,黄河只是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指的就是黄河。

后来,由于气候变迁,以及大兴土木、滥砍森林,导致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黄河,黄河才变成一种浑浊黄汤般模样,战国末期称其为浊河。西汉初年始称“黄河”,至宋代时,这一名称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泾渭清浊的演变

“泾渭分明”是人们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但在清代文人朱维鱼《渭城竹枝词》十二首中,却说:“君来定识泾水浊,妾意终怜渭水清。”诗句中的“泾水浊”,“渭水清”,似乎与传统说法泾清渭浊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泾清渭浊之说,最早在《诗经》中已经出现。《诗·谷风》中有“泾以渭浊,浞浞其沘”的句子。但在后来的历史中,泾渭两河的清浊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战国后期到西晋初年却成了泾浊渭清,南北朝时期再度成为泾清渭浊,南北朝末年到隋唐时期又复变成泾浊渭清,隋唐以后又成了泾清渭浊。

泾渭清浊的历史变化,与当地植被的保存与毁坏以及水土流失是否严重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在泾水和渭水上游地方开发程度的不同,导致了这两条河流含沙量的变化。

六个杏花村今安在

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首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虽然这首诗被人千古传诵,但人们对诗中所指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据称,我国共有19个杏花村,其中最着名的有6个。

其一是山西汾阳县城北15公里处的杏花村。相传唐代最兴旺时,全村有72家烧锅酒坊,该村盛产全国八大名酒之一的“山西汾酒”,1916年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其二是山东水泊梁山黑风口东南崖下的杏花村。这里的王林酒家素有“杏花飞霞”之称。据说《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常来饮酒。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问祖堂石窟,也在这里。

其三是湖北省麻城古镇岐亭附近的杏花村。古时,这里的杏花村酒店非常有名,有首民谣称:“三月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中有美人。”

其四是江苏丰县杏花村。苏东坡有《朱陈村嫁娶图》诗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指的就是这里。

其五是南京城西南隅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金陵杏花村,它地傍郊外,岗峦叠翠,绿水环绕,前临大江,下为秦淮,是唐以来历代风景名胜区,也是沽酒雅处。

还有一个是安徽省贵池县杏花村,这里在隋唐时就是产酒盛地,以“杏花大曲”誉满江南。

那么,“牧童遥指”的那个“杏花村”到底是哪一个呢?前四个杏花村,因无史料记载,所以无法顺理成章。金陵杏花村,虽有较多记载,杜牧也曾数过金陵,但是否在金陵杏花村写过《清明》诗,无史料可证,何况金陵杏花村遗址历经元、明、清战火摧毁殆尽。没有留下寻踪觅迹的线索,只好存疑。唯独安徽省贵池县杏花村,既有众多的史料可供佐证,又有遗址可寻。

二十四桥的地理位置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七绝,名为《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的问世,使二十四桥成了旧时扬州禁苑繁华、风流盛事的象征;同时,二十四桥也成了众说纷纭而迄今尚无定论的一桩疑案。

不光是杜牧,在另一晚唐诗人韦庄的《过扬州》诗中,也提到了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空寂寥,绿杨摧折旧官河。”

有人称二十四桥是唐时扬州桥梁的总称。但扬州是江南着名的水乡,其桥梁设施,不应由二十四座桥所局限。北宋时,扬州城区南移至蜀冈南麓的平地上,原在蜀冈上的唐城早成废墟,沈括只看到以宋城区为中心的桥,而唐城区及其西北郊一带的桥大多已无踪迹。因此,这样看来,此“二十四”桥只可能是扬州府西湖里的那座冠名为“二十四桥”的桥了。

宁古塔在历史上的地位

宁古塔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地名由来传说不一,据《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

宁古塔古城原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古城村附近,清太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后,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副都统,前后共有73任。由于宁古塔处于边塞要冲,光绪九年另设差大臣一员,此员为吴大澄,是清末洋务派着名人物。

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盛京以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着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天涯海角的由来

海南省三亚市南面海滩上有一立石,上刻“天涯”二字,据清代《崖州志》记载,乃雍正年间知州程哲所刻。其右侧又有卧石,上刻“海角”二字。而在“天涯”“海角”两块大石左侧的两大石栏上,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是清末所刻。

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是不是古人真的以为这里就是“天之涯,海之角”呢?当然也有可能。但另一解释是,此乃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海南岛被用来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充军到这里的人历尽跋涉之苦,九死一生。由于这种心情,视崖州之滨为“天涯海角”也。

“扶桑国”在哪儿

在我国古籍中,“扶桑”作为国名多次出现,这个“扶桑国”的位置在哪里呢?

古人把传说中的神木大桑树称之为“扶桑木”,他们将神话里东方大海中的极东国家称为“扶桑国”。

“扶桑”一词,在战国时代就有史迹可寻,有关“扶桑国”的具体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记载,最早可以从《梁书》中找到材料,而扶桑之谜的争议也是从《粱书》的记载引起的。

有人说扶桑国是指美洲的墨西哥。他们说,在公元499年,我们的祖先已经与扶桑国互相往来。早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十个世纪,中国人已经在美洲大陆留下了足迹,古时候中国人民称其国度为“扶桑国”。

四海与天下

古人由于自然科学观念的缺乏,把海看做是世界的边际。商朝时,人们认为中国四方都是海,因此用四海或海内来称呼中国,范围同九州相同。

在汉代刘邦的诗“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和唐代王勃的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海内”与四海的含义相同,指的都是当时中国疆域全境。此外,四方、四表等也可作为全国的代称。

而现在,“四海”的含义已经扩大,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四海之内是一家”、“放之四海而皆准”等语句中的“四海”,指的则是全世界了。

除了四海,古人还在当时世界的东南西北四方各寻出一个最远的地点作为那一方的极,称为四极,四极所支撑的是天下。西周时,天下不仅指四方之内,而且泛指普天之下。从春秋到战国,随着华夏民族意识的逐渐明朗,天下观逐步成熟,最终形成了由方位、层次和夷夏交织而成的天下,它可以指四方、四至或四海,也可以指世界各国各地的普天之下。

何谓六合、八荒

六合,有三个方面的意思。

一指武术方面,在武功演练时人体的内外三合。“内三合”指“心、意、气”三者相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脚、肘膝、肩胯”三者相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外合一,即为六合。

二是指道教理论,“六合”是道教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四方上下组合的空间(前后左右上下)。

另外,秦朝灭六国也说“秦王扫六合”,此六合指六国合并,泛指天下。

八荒也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其一,指的是方向上的八个方位,常代指天下。如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虽然古今对“八荒”的具体指认不同,但其含义却一直不变,就是泛指四方,即全国各地。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其二,上古传说大地分九州,中原繁华之地为中州,其他八州地处荒原,合称八荒。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

因此,六合八荒泛指天地之间,四海之内。

我国地图的起源

地图是表达地理知识的手段之一,当人们使用符号或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位关系画出山川、树木、道路的形象,表示一个地方的地理特点时,就成为地图了。

我国是地图学发展较早的国家,虽然迄今我国尚未发现有原始的地图,但是根据古书记载禹“铸鼎象物”、“锤为规矩准绳”等传说而论,中国有可能早在夏代或更早于夏代的时候就出现了绘有山川等内容的原始地图,并且已经开始使用了规、矩、准、绳之类的测绘工具。

到了西周的时候,地图的绘制已逐渐增多。据《尚书·洛》记载,周公在选建洛阳城时,曾把地图和占卜的结果,一并献给成王。此外,在其他很多着作里,也都有关于地图使用与绘制的内容,说明当时的地图已经具备比例尺、方位等制图要素。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用于军事上的地图开始大量出现,有关军事地图的着作也相继出现。

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三幅西汉初年的地图,都绘在帛上,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一幅是城邑图,其中对于山脉、河流、居民地和道路的画法,充分显示了西汉时候中国地图测绘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

我国在3世纪就已经提出绘制平面地图的科学理论。西晋裴秀主持章绘《禹贡地域图》,对前人制图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明确提出了绘图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讲求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准确度等),这是我国传统的制图学理论的科学基础,影响所及,直至清代。

江东、河东、东吴

江东又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为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习惯上称为“江东”。三国时期,这个地区是孙权的根据地,所以当时又称孙吴统治区为江东。

战国至汉时,河东是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山西省。黄河流经河套后,流向为由北向南,本区位于黄河以东,故得名。

三国时期,孙吴因地处江东(指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所以又叫“东吴”。

关外、关内、关西

在历史上,关外有两种说法:其一,秦、汉、唐王朝定都陕西,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其二,明、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

关内也有两种说法:其一,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其二,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

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西”。

中原、剑外、塞外、西洋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和中土、中州是同义词。

剑外: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唐代京都长安在剑门关东北,以长安为中心,称此关以南地区为剑外。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的“剑外”,即指剑门关以南的蜀中地区。

塞外:“塞”指长城要塞,“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指长城以北,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西部一带。

西洋:明代把今南海以西(约自东经110度起)的海洋及沿海各地(包括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统称为“西洋”。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八次远航南海,通常称为下西洋。明末清初以后,西洋泛指大西洋两岸,即欧、美各国。

五山十刹指的是哪些地方

五山十刹,是佛教禅宗圣地五山与十刹的合称。

五山指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灵隐山的灵隐寺,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

十刹指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的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的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虎丘的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