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除了君王平日上朝要坐北朝南,以北为上之外,习惯于在饮宴待客时,若无分尊卑,即分坐东西。此东西两方,又把主位设在东,宾位设在西。所以“东”字得天独厚造出那么多词语来。
追溯“东道主”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因遭骊姬之难,流亡在外。因为重耳是晋国的公子,又很有谋略,当时身边还有赵衰等一班能人追随,所以虽然失势流亡,却仍然得到不少王公贵族的善待。谁知当他来到郑国时,郑文公不但没有以礼相待,反而把他拒之门外,重耳对此耿耿于怀。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渐强盛,成了春秋一霸。
身为国君的重耳想起当年郑国对他的无礼行为,很是恼火,就联合秦国攻打郑国。郑国是个小国,经不起两个大国的进攻,眼看就要国破家亡。郑文公急得团团转。情急之中,才想起郑国能说会道的老臣烛之武。他想,或许他能想出点办法。
郑文公见到烛之武后,烛之武却拒绝了郑文公的请求。郑文公无可奈何地说:“我以前没有重用你,而现在又在情况危急的时候请你帮助,实在感到惭愧。但是,如果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烛之武沉吟了半晌,说:“好吧,我去试试。”
当天晚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来,悄悄来到秦国的军营,见到秦穆公问道:“秦国和郑国,本来是友好的邻邦。现在,如果你帮助晋国灭掉了郑国,晋国就更强大了。而秦国呢?相比变弱了。这样,对秦国十分不利。如果你撤走秦国的军队,让郑国做你的东道主,那么,秦国的使者经过郑国,我们一定会好好地招待。这样,大家都有好处。”
烛之武说得秦穆公动了心,便同意与郑国结盟,撤回围郑的大军。为了帮助郑国,秦穆公还留下几员大将同郑国一道守卫都城。晋文公看到秦国撤走军队,也只好把军队撤回本国。
这就是有名的“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舌退千军的辩士形象,也出现了“东道主”这一亘古弥新的词语。
“老佛爷”称呼的由来
慈禧太后让别人管她叫“老佛爷”。实际上,“老佛爷”的称号不是慈禧专用的,清朝历代皇帝都叫“老佛爷”。
清代帝王为什么自称“老佛爷”呢?这是因为女真族首领最早被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珠”的转音,有“佛爷”、“吉祥”的意思。所以,不但女真首领被称为“满柱”,女真显赫家族的首领,名字就叫“满柱”。
所以,清朝皇帝将满语“满柱”汉译为“佛爷”,成为自己的“特称”。慈禧让别人也称她为“老佛爷”,是企图把自己比作皇帝,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政治欲望。
畏友、密友、昵友、贼友
古人对于交友是非常重视的,流传下来的很多成语和俗语都和交友有关,如:八拜之交、莫逆之交、心腹之交、三朋四友、高朋满座等等。
但是,古人交友是很讲究原则的,对朋友的概念作了很明确的界定。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将朋友划分为四等:即畏友、密友、昵友、贼友。他是这样说的:在道义上互相砥砺、有了过错互相规劝,这是畏友;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情况危急的时候,都可以很好相处,生死关头,也可以作为依靠,这是密友;甜言蜜语像糖一样可口,东游西逛形影不离,这是昵友;见利益互相争夺,遇到祸患互相倾轧,这是贼友。
由此可见,古人最推重的是畏友,很珍视“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情意。
“楷模”的由来
楷和模,都是树的名称。将这两个字合起来称“楷模”,最早见于清朝汪灏受康熙命所章纂的《群芳谱·木谱》一书中。
楷树,就是今天的黄连头树,其枝干疏而不屈,因此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刚直不屈。相传它生于春秋末期儒教创始人孔子的坟上。孔子死后,他的三千弟子云集在坟上守灵三年,唯独子贡在孔子生病期间,由于外出经商而未能探视,则祭守六年。子贡在奔丧时,折树枝为哭丧棒,并将哭丧棒插于墓旁。后来,这哭丧棒竟萌发长成大树,树身周正挺拔,叶茂枝疏而不倾斜,是为楷树。
模树,据传生长于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周公的墓上。此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叶子的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泽纯正。
由于这两种树在传说中,都是生长在圣贤墓旁的,因此后人就用它们来代称品德高尚、可为人师表的榜样人物。
宗派的由来
宗派,现在多指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这个词在古时被称为“朋党”。
“朋党”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二》:“绝疑去谗,摒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也有“禁朋党以励百姓”的语句。但是,由于朋党、宗派根生于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之中,根本无法禁止。到了唐朝,朋党之争更是愈演愈烈,其中以牛(僧孺)、李(德裕)朋党之争最为激烈。
《资治通鉴》载:李德裕第一次以兵部尚书的身份见唐文宗时,就提出“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以排斥异己。后来,李德裕做了宰相,把牛僧孺和李宗闵一派人都贬到南方;牛僧孺东山再起之后,又将李德裕贬到更远的崖州(今海南岛)。
这次牛、李党争前后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对唐朝后期的政治混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连唐文宗也曾感叹说:“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买办”的由来
“买办”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我国明代。
买办最初是指专司宫廷供应的商人。后来,演变为凡是在官府中从事采购的人员,都称为“买办”。
到清代时,买办的范围继续扩大,凡是官宦家族的采购人员,也都称为“买办”,以后又发展为把“买办”一词当作招待外国商馆中办事人员的通称。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外国在华洋行中雇用中国人做他们的代理人,这些人便被称为“买办”。外国侵略者从雇用“买办”来进行侵略的活动中,得到了好处,便逐步形成了一种买办制度。
从此,外国侵略者与中国人打交道,都照例物色代理人。而买办也利用外国资本主义的特权和影响,自己经营工商业,从而取得直接剥削中国劳动人民的利润收入。
买办和买办商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孕育、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末,已经在我国逐渐形成为一个阶级。
“吃醋”的由来
“吃醋”一词在恋人和夫妻中广泛地流传使用,指的是男女间出现第三者而产生的嫉妒情绪。关于其来历,有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称其出自王有光《吴下谚联》中:“妻妾相妒,谓之吃醋。盖人家醋瓮不可有二,有二必坏其一,两不相容之意。吃者,含也,不相容而莫可明言,故含之也。”
另一说法是“吃醋”来自《阁新知录》一书:“世以妒妇比狮子……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说本此。”
但关于“吃醋”的来源,流传最广的却是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
唐朝李世民有位足智多谋的军师房玄龄,他为李世民称帝立了大功。所以李世民册封房玄龄为梁王,送去大批金银财宝之外,还赐给他几名美女做妾。房玄龄是个不大贪恋女色之人,因此死活不肯接受,一问原因,原来房玄龄怕老婆。
李世民觉得封官赏财赐美女是自己的心意,房玄龄不应推辞,便命人传旨宣房玄龄夫人卢氏上殿面君,要以皇威促成此事。卢氏不慌不忙地上殿面君,李世民质问她不许房玄龄娶妾之事,卢氏针锋相对地说:“女子终身只事一夫,男子凭什么就可以多娶妻子?”态度强硬,措辞犀利。
李世民恼羞成怒,命人拿来一壶事先准备好的毒酒,传圣旨道,若反对房玄龄纳妾,赐夫人一死。皇帝企图以此迫使夫人就范,没料到卢氏面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却安然无恙,只不过是酸溜溜滋味难说。
李世民哈哈大笑,心中十分佩服卢氏的刚烈与勇敢。原来壶中装的是醋,不是毒酒,李世民在考验了卢氏的性格之后,对她十分赞赏,下令收回美女,同意房玄龄不再纳妾。但是,妻妾相妒从此后便多了一个新名词:“吃醋”。
陛下、殿下、阁下
老百姓称呼皇帝、国王时,常用“陛下”的称谓。陛,原指帝王宫殿高高的台阶。官员们在拜见皇帝时,按照礼节要在陛下(即台阶下)恭敬地等候。《国策·燕策》:“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说的是秦舞阳走到皇帝高台阶下等候。
“陛下”专用于恭敬地等待皇帝召见之处,逐渐成了官员对皇帝的谦称,再演变成了对帝王的尊称。
殿下一般是对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的尊称。“殿下”不难理解,当然指上述这些地位低于皇帝之人。他们生活起居在宫殿之中,所以有此称谓。例如,南北朝时丘迟《答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中的殿下,即指临川郡王萧宏。但是殿下主要用于太子和亲王。
阁下一词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例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等等,称官署内的官员即叫“阁下”了。
何谓三姑六婆
元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三姑是指尼姑、道姑、卦姑(算卦的);六婆是指牙婆(介绍人口买卖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稳婆(接生婆)。旧社会里三姑六婆往往借这类身份干坏事。
因此,“三姑六婆”通常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如《怜香伴》杂剧:“闺门蠹,自古传;三姑六婆尼最先。”《红楼梦》第一一二回:“我说那三姑六婆是最要不得的,我们甄府里从来是不许上门的。”
古代的年龄称谓
古人称人初生时为“婴儿”,也叫“嫛婗”;七岁称“悼”,还叫“龆龀”,也叫‘毁齿”;十岁称“幼学”;十五岁称“童”;二十岁为“弱冠”;三十岁曰“壮”,也叫“而立之年”;四十岁称“强”,也称“不惑之年”;五十岁曰“艾”,也叫“知命之年”;六十岁曰“耆”,也称“花甲之年”;七十岁曰“老”,也叫“古稀之年”;八十岁曰“耄”,九十岁也曰“耄”,也叫“鲐背”、“冻梨”、“齯”等;百岁曰“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十五岁称及笄,女子成年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死的别称
在古代,“死”的别称不但众多,而且从中能够窥见等级观念、心理活动以及情感色彩。
天子之死叫“崩”,“驾崩”的意思是皇帝的车驾崩坏了,诸侯或相当于诸侯的封国国君、封爵王侯,以及贵妃、公卿大臣之死称“薨”,大夫之死叫“卒”,这从西周一直到唐宋以前都是如此。唐宋以后,普通百姓死,才敢称“卒”,古时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受佛教轮回观念的影响,“死”的别称上,出现了诸如归天、厌世、下世、上仙、归净土、入冥,甚至直言下地狱、见阎王、上西天等。
革命志士、爱国忠臣、民族英雄,白刃横于前而宁死不屈,为国家赴汤蹈火,其死堪称英烈,人们用殒(殉)国、殉难、殉节、殉命、殉身、捐躯等来称誉他们。对于那些死于非命的奸臣、祸孽、恶人、盗匪贼寇等,往往称其死为毙命、毙、绝、灰灭等。
古代人未及15岁而死,称夭,未成年而死,称殇,此外还有短折、夭折等别称。至于杀、诛、戮、醢、战亡、病没、弃市、伏诛、伏法、就义、正典刑、正法、凌迟、戮首、腰斩、寻短见、自经、自缢、自溺、遇害、遇难、牺牲等,都属于死的不同方法,不能视为死的别称。
关于“死”的别称,数量最多的还是如下这些大众化的中性别称,诸如亡、殁、没、丧、终、故、逝、殒、不起、绝命、弃手足、弃堂帐、捐馆、捐馆舍、物故、溘逝、弃养、亡躯、作古、谢世、弃世等。
满族人为何又称“旗人”
我们常把满族人称为“旗人”,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满族的前身是女真,皇太极在位时将族名改为满洲族,满族即是满洲族的简称。满族在努尔哈赤时设立八旗制度。八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后来,满族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建立清朝后,实行“旗名有别”的政策,凡属八旗的人与一般人不同。
满族人平时也不说自己是满族人,而自称“在旗”。因而,人们就把有旗籍的满族人称为“旗人”了。
皇帝的称谓来历
我国古代即有“皇”、“帝”的称谓。《说文解字》解释:“皇,大也。”“帝,王天下之号也。”即象征人间的最高权力。
古有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夏商周三代,“帝”专指天神。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如殷纣王、周武王、周平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雄,纷纷称“王”,“王”已失独尊之意,故有霸者产生称“帝”之念。公元前288年,秦昭王依势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此后又有人游说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战国策·燕策》)。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诸臣议上尊号,劝嬴政称“秦皇”。但秦王政犹不满足,他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下令去“秦”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第一个称皇帝起,至1911年清朝末帝溥仪退位为止,历经2132年,其间皇帝总数为492人,其中生前未在位,死后被尊为皇帝者73人,女皇帝一人,即武则天。
“天子”探源
天子是古人对君主的尊称。夏、商、周三代,天子的正号是王,从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
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如《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白虎通·爵》:“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总之是为君主专制的神圣、合法性而造说。
“万岁”的含义
古代大臣在朝见皇帝时,一般都会高呼“万岁”。此外,“万岁”也用来表示欢呼、祝愿的意思,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这个含义,古书中即出现过。《事物纪原》卷一:“战国时,秦王见蔺相如奉璧,田单伪约降燕,冯谖焚孟尝君债券,左右及民皆呼万岁。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
因此,万岁有永远存在的意思,是一种祝颂辞。用“万岁”来称呼帝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自称“万岁”,而相沿下来的。
有人说,刘邦定都关中后曾说:“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里的“万岁”有“死亡”的意思,其实这是曲解。这里的“万岁后”即指“万岁以后”,转意才能是“活到死后”。如今人惯用“百岁之后”,就不能说“百岁”是“死亡”的意思。
为什么要“山呼”万岁
我们在看古书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情景,皇帝在接见百官时,群臣总会山呼万岁。这是个什么样的仪式?为什么在“呼”的前面要加上一个“山”字呢?有人认为这里的“山”字是个形容词,用来表示呼者很多,声音洪亮。其实并不是这样。
《汉书·武帝本纪》上说:元封元年春,汉武帝和众臣登上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从山中隐隐传来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汉武帝于是将这件事情记载在诏书里。其实这是很荒唐的,武帝之所以这样说,不外乎是要证明君权神授,自己的统治顺天应人,惊天地,泣鬼神。后世的统治者却视之为祥瑞,把“三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之为“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