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31

第31章

南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有8位比丘尼乘海船到宋都城建业(今南京)。她们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比丘尼。元嘉十年,又有狮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11人来到中国。她们在南林寺修筑戒坛,为中国女佛教徒慧果、净音等300余人重新受戒。

从此以后,我国才出现了真正的比丘尼。

和尚为何自称“老衲”

在看古典影视剧或小说中,常会看到有和尚和善谦恭地对施主自称“老衲”的说法。“老衲”何解呢?

“衲”是补缀的意思。旧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平常百姓往往只有数件衣履,因此需要时常缝补。妇女们平时伺街坊邻居闲聊时,为丈夫补衣服、为儿孙衲鞋底儿也是常事。所谓“衲鞋底”,即用结实的麻绳缝制多层碎布拼成的耐磨布鞋底。

僧人是清苦的佛徒,他们的鞋、衣都是自己“衲”出来的,他们将化缘得来的布头布片补缀连合,衲成僧衣称“百衲衣”,因此,他们就常自称“老衲”了。

唐僧为何又称“唐三藏”

在《西游记》中,唐僧又被称为“唐三藏”,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唐代以后,佛教界都称玄奘为唐三藏。“藏”是古梵文的汉语译音,原意为盛放东西的竹筐。佛教藉以概括佛家的全部经典。

和汉语中“全书”的意思相似。佛教经典分为三个部分,即经藏、律藏和论藏,合称为“三藏”。玄奘赴印度取经求法,取回了“三藏”真经,同时他又极为博学,精通经、律、论三藏,所以人们就尊称他为“唐三藏”。

“阿弥陀佛”是什么“佛”

出家人爱说“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佛”呢?

“阿弥陀佛”本是一句梵语(古代印度的一种语言),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佛号。“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佛”即指佛祖。故“阿弥陀佛”翻译过来即“无量寿佛”或“无量光明佛”。当和尚或佛教徒进行祈祷或感谢神灵或请求佛祖宽恕的时候,就口头诵念着“阿弥陀佛”。

不过,现在生活中也有人用“阿弥陀佛”来表示庆幸或万事大吉。

“娼妓”的演变

“娼妓”,就是指做皮肉生涯的妓女,这是一个最古老的行业。

“娼”字,在《说文解字》中是没有的,只有“亻”旁的“倡”字。因此,古代对“娼”只称“倡”,这种人有男也有女。清代段玉裁注释说:“以戏言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意思是说以戏剧娱人的是“俳”;以歌唱音乐娱人的是“倡”或“优”,其实是同一类人物。

可见。“倡”在古代是指唱戏和唱歌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戏子”、“卖唱的”等。

古语中的“妓”字也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妓”最初是指美女。“娼妓”合起来就是指擅长歌舞的女子。

到南北朝时,“娼妓”才专指操皮肉生涯的美女。《玉篇》讲,“娼,缅也,淫也。”这里已将“娼妓”点明为放荡淫秽之人了,不过,古代的娼妓和现在仍是有区别的,她们虽也打情骂俏,但主要技艺仍是音乐歌舞。

到唐朝时,“娼妓”更是被细分为御妓、宫妓、营妓、歌妓;教坊妓、官妓、军妓、家妓、角妓等。清代顺治帝时,废止了教坊妓,康熙又废除了官妓制度。乾隆时私妓兴盛起来。私妓兴旺之后,由于并不是为帝王服务了,便逐渐消失了官妓时代文雅的高级娼妓要演奏音乐表演歌舞的传统,多偏重在打扮得花枝招展招徕顾客,操皮肉生涯为主了。

“乞丐”趣谈

在“乞丐”一词中,“乞”和“丐”都是“求”的意思,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乞讨者”、“要饭的”意思了。

“乞”字现在用得比较多,如“乞巧”、“乞求”、“乞讨”等词,而“丐”却几乎只用于“乞丐”一词中。

而“丐”在古文中却并非单指乞丐。如《宋史·岳飞传》有“贼呼丐命,飞令勿杀,受其降。”意思是贼人乞求饶命,岳飞下令别杀,接受他的投降。

旧小说中还有一个叫“丐头”的词,意思是管理乞丐的人。但这个词在现在已几乎见不到了。

“清客”小议

“清客”一词约莫出现于明清时期,是从以前的食客、门客演化而来的。因此,“清客”就是一种以其清高而寄食于人的门下客。《辞源》将其解释为: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门客。但是,人们更常把它作为那些不务正业,依傍他人门户、善于阿谀逢迎的人的别称。

《红楼梦》一书中,提到荣国府贾政门下就有好多清客,其中有单聘仁、卜固修等人;“单聘仁”其实就是“善骗人”的谐音,“卜固修”则是“不顾羞”,可见其贬义。

虽然清客被人轻视,但当好“清客”却并非易事。清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对此曾有这样的记述:“都下清客最多,然亦须才品稍兼者方能自立。”当时有人特将其必须具备的本领编成十字令,其文曰:“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钓,九品头衔,十分和气。”可是,有人认为单此还不足,又在其下各添两字,成为“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钓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由此可见,不能吃喝玩乐色艺双全,是难做一个好“清客”的,真是将“清客”的丑行刻画得入木三分。

“走狗”的由来

现在,很多人喜欢狗,狗也成了人类最好的动物朋友。但在古时候,人们对狗没什么好印象。凡是沾“狗”字的词,大都含有贬义。如“狗头狗脑”、“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还有一个“走狗”也是这样。

“走狗”一词,最早出于《战国策·齐策》的“王斗造门进谏”。

齐人王斗去见齐宣王。因为王斗素有直言之名,齐宣王便欣然让他畅所欲言。谁知王斗答道:“大王一定是听错了。我生于乱世,侍奉昏君,怎么还敢直言进谏?”齐宣王一听王斗将自己称为昏君,脸色立即就变了。

王斗却好像没看见,继续说道:“齐桓公乃诸侯领袖、一方霸主,我看大王倒有四种爱好与先主一样。”齐宣王一听,马上又高兴了起来。

“先主好马,王也好马;先主好狗,王也好狗;先主好酒,王也好酒;先主好色,王也好色。只是,先主好贤士,大王您却不是这样。”

宣王叹道:“如今世上没有优秀的人才,你让寡人喜爱谁?”

“现在也没有骐骥这样的骏马,卢氏那样的良犬,可大王养着的马匹、走狗却很多;现在没有毛嫱、西施一类的美女,可大王的后宫却满是佳丽。大王只是不喜欢贤士罢了,这哪里是因为没有贤士啊!”

齐宣王听后,羞愧难当,决心改过。很快他就选了五位贤士,果然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在王斗的话中,“走狗”只是猎犬的意思,但到后来,它的意思发生了变化,为他人出力者、受人豢养的爪牙,都被称为“走狗”。

阴曹地府

在神话里,阴曹地府被认为是灵魂的归宿。这是道教徒设想出来的,按照道教的解释,阴曹地府共有两处。

一处叫“酆都城”,亦叫“平都山”。晋葛洪《神仙传》中说:东汉的阴长生、三国的王方平先后在平都山修炼成仙。后人把阴、王并称阴王,以讹传讹变成了“阴间之王”。后来,经过逐渐演变,人们遂以酆都为“阴曹地府”。

另一处叫“罗酆山”,据说在北方癸地,山上山下都有鬼神宫室。道教认为,居住在山中的“酆都大帝”,是主宰幽冥地府之神。陶弘景《真灵位业图》说有一神,为“酆都北阴大帝”,居神次之第七位,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

“老虎”的别称

虎,形象威猛,既是百兽之王,又是我国十二属相之一。因此,古人送给它许多别称。

大虫。

将老虎称作大虫,最早出自晋代干宝所着的《搜神记》中。书中记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如果有人犯了罪,就扔到山上给老虎作食物。如果老虎不吃他,那么这个罪犯就会得到赦免,“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后来,人们便将老虎称为大虫,如《水浒传》中描写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提到老虎时都称为大虫。

於菟。

这是古代楚国人对虎的一种称呼,在古籍中经常出现,现代人在文章中也偶尔使用。如鲁迅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虞吏。

将虎称作虞吏,包含有两种文化因素。其一,虞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样子是白虎黑纹;其二,虞又是古代掌管山泽苑囿、鸟兽田猎的官。因虎是山林之王,所以被称为虞吏。

山君。

这是根据《说文》的解释而来的。明代人所着的《虎苑》中说:“虎为兽长,亦曰山君。”

李耳。

西汉杨雄撰的《方言》中说:“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或谓之‘李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李耳”,当作“狸儿”。“狸”是猫一类的动物,俗称野猫。虎与猫同科,且形状相似,所以至今南方一些地方仍把老虎称为“老猫”。

寅将军。

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称虎为“寅将军”,类似的别称还有“寅客”、“寅兽”、“斑寅将军”等。这个称呼同虎在十二属相中所处的位次有关,按十二地支的排法,寅年属虎。

封使君。

这个称呼出自《太平御览·述异记》。据说,汉代有个叫封邵的太守,有一天忽然变成老虎在吃城里的百姓。当时老百姓说:“天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使君,是人们对太守的喻称。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贪官的憎恨。后来,人们在诗文中,就以“封使君”来代称老虎。

为何称老鼠为“耗子”

有句歇后语叫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拿”是“抓”的意思,“耗子”是老鼠。那么,为什么称老鼠为耗子呢?

五代时,兴废战争殿堂剧烈,军阀割据,争权夺利,统治者生活穷奢极欲,全将负担转嫁到人民头上,赋税的名目相当。

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除正项之外,还有许多附加税。如农家吃盐要盐税,做酒要酒税,养蚕要蚕税。附加税之外还有附加,名之为“雀鼠耗”,每缴纳粮食一石加耗两斗。连丝、棉、绸、线、麻、皮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东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缴纳十两加半两。

到了后汉的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但又不敢咒骂皇帝,于是便将仇恨发泄到老鼠身上,咒骂老鼠是“耗子”。后来,人们又把老鼠称为“耗子”了。

“清华大学”的由来

清华大学闻名中外,但你可知道,清华大学为什么要以“清华”来命名呢?其实,这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以这个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这个名字是清代咸丰皇帝所赐的。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清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湛”是澄清的意思。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10年,清政府用庚子赔款在清华园内建造了“清华学堂”,1911年正式开课,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1924年,“清华学堂”正式改名为“清华大学”。

“第一”的代称

汉语中,有很多词都可以表示第一的意思。比如以下一些。

鳌头。

鳌是传说中海中的大龟,鳌头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独占鳌头”就是占据第一的意思。

领衔。

“衔”是指在文件上签署的名字,“领衔”就是署在众人之前的名字,也就是第一者。

问鼎。

在古代,鼎是国家社稷的象征。敢于问鼎者,就说明力量强大,是所有人中的佼佼者。

榜首。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后,就会列名张榜,公布考中人的名字。“榜首”就是指列于金榜之上的第一名。

夺魁。

“魁”,是指为首、领头的人。“夺魁”也就是争夺第一。

夺标。

“标”指给竞赛优胜者发的奖品。夺标也就是夺取第一的意思。

执牛耳。

古代诸侯在订立盟约时,主盟者都要亲手牵割牛耳取血,然后将牛血掺入酒中,让每个入盟的人喝这种牛血酒。后来便以执牛耳象征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意为第一。

“海外赤子”的由来

现在,我们通常将我国旅居海外的同胞称为“海外赤子”,那么,“海外赤子”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赤子”的本来意思是指初生的婴儿。《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讲,大人是不会失去像婴儿一样赤诚纯洁之心的人啊。

“赤子”一词也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做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和官员们都劝道:“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观看时不要距离太近,如果万一有个鲁莽狂妄的人,暗中向您射上一箭,您没有防备,可对江山社稷极为不利呀!”

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意思是说,当皇上的人,把四海之内的人们都看作一家,我们国土之内的人民,都是我的百姓,我把所有人都放在我的心中,以诚心相待,怎么可以猜忌怀疑我的宫中驻守的警卫人员呢?

于是,人们便从唐太宗的话中,抽出了“海内赤子”四字,指普天下善良忠心赤诚的百姓。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而来的。后来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华侨”的由来

华侨指长期侨居国外并且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华侨”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据历史记载,早在秦汉时代,中国人就已远航国外。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侨居国外大约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历史上对移居国外的中国人称谓不一。宋代称“中国贾人”、“唐人”或“闽人”;元代和明代称“唐人”、“华人”或“中国人”;到了清代,更称为“汉人”、“闽粤人”、“中华人”、“华民”、“华商”或“华工”等等。

“华侨”一词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而普遍使用则在20世纪以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日本横滨的华侨创办学校,初次使用了“华侨学校”的名称。1906年,孙中山先生在他自己的一些着作中,也使用了“华侨”这个词。

1910年,《民报》第25、26期上刊登署名“义皇正胤”的《南洋华侨史略》一书,成为我国最早的华侨史着作之一。从此,“华侨”就成了通用的名词。

丫环为何又称“青衣”

在古代,丫环常常被称为“青衣”,这与古代衣冠服饰的贵贱、等级之分有关。

早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的等级之分就已初见端睨,到周代时,更是趋于完善,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汉代的染织工艺、刺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等级制度也是在汉代最终确立的。

汉时,统治者就对各个阶层的服装原料和颜色有了明确的规定,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这就是所谓“非其人不得其服”、“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

因此,百姓和奴仆的衣着只能是以青色为主,不能穿其他颜色的服饰。丫环是古代奴仆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和主人区分,对她们的服装颜色更是严格规定,不允许她们穿颜色艳丽的衣裳,因此后来人们就将青衣作为丫环的代名词。

驸马为何别号“粉侯”

将驸马称为“粉侯”,来源于三国时期何晏的故事。

何晏是曹魏有名的美男子,肤色很白。相传魏文帝曹丕不相信他的肤色真是那么白,以为他擦了粉,于是就想验证一下。

当时正值盛夏,文帝就请何晏吃刚起锅的热汤饼(面片汤),吃得何晏热汗直流,下意识地用衣袖擦了擦汗。文帝见他的脸越擦越白,一点都不掉色,这才相信他是天生的肤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