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29

第29章

“鼻祖”指最早开一行业、一学科的人。我国人民常把鲁班看成是木匠的鼻祖,而唱戏的梨园子弟们却把唐玄宗看成是“鼻祖”。那么“鼻祖”怎么会有创造人的意思呢?要解释这个词的来历,首先得从“鼻”字说起。

“鼻”的本字原为“自”字。“自”字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中的“自”字即像人的鼻子的形状。在古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自,读若鼻。”开始,“自”只是名词,但后来把它借用来作为人称代词用了,于是就又以“自”为义符,再加上一个声符“畀”,另外造了个形声字“鼻”来替代“自”原来的意义。从此,“自”和“鼻”就有了明确的不同分工。

《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某领域的创始人就称“鼻祖”了。

知识分子

我国知识分子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如舜帝命契制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小孝五大教条”,这可以看做是我国教育之始。像契这种为上古帝王从事文化教育等的人,可称作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鼻祖。

周朝建立后,学校兴起。把优秀之民选入学校深造,按文化程度高低即不同的学历,分别称“饺士”、“造士”和“进士”。从此,知识分子始称“士”。古代虽无“知识分子”这一称呼,但早有“知识”一词。随着历史发展,知识分子的名称越来越多,诸如文士、博士、儒生、秀才、举人,进士、贡生、监生、太学生、留学生等数十种。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学影响,废科举、兴学堂,知识分子于是被称为“学界分子”、“读书士子”、“学子”、“智识者”和“志士”等,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时在党章上正式使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两词。1948年任弼时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有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一般都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谋生活”。

1949年7月,周恩来指出,知识分子“广义地说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

“翰林”的由来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下追溯到唐朝。

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教师的称谓

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师”原是商、西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何谓师?《说文解字》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从史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此类称谓。这些称谓意思接近,生命力强,甚至今日仍在使用。不过,“师傅”现在常指教育教学之外,其他行业老师;“先生”增加了对男子的尊称和妻子称丈夫的更多含意。

至于“老师”则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

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末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现在的“讲师”,则是区别于教授和助教的教师职称名衔。

学生为何称“桃李”

中国人喜欢在赞颂老师弟子多,贡献大时,说他(或她)“桃李满天下”,为何把学生比作桃李呢?

《韩诗外传》载:春秋时期,魏国有一个大臣叫子庋,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他失势了,免官失职一落千丈,由他推举入朝做官者却都视而不见,没一个人帮他的忙,他只好一个人逃到北方去了。

在北方,子庋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说受过自己恩惠的人忘恩负义,在他落难时无动于衷,不来帮助他。

子简笑着回答说:“你慢慢听我分析,如果你在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就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夏天长出刺还会刺人,到秋天也不能利用它的种子。你提拔的人都是不应提拔的。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选择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此后,人们便把培养人才称“树人”,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如果一个老师教的学生非常多,就称之为“桃李满天下”。

“门生”浅谈

“门生”一词,在春秋时就出现了。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之为“门人”,战国时,“门人”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

东汉时,“门生”是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的称呼。而到了现在,“门生”的称呼已经渐渐消失了。

何谓“高足”

“高足”是一种尊称,指别人的门生。这样称呼时,既是对门生的褒扬,也包含着对老师的尊敬。

其实,“高足”最初的意思是指良马、骏马。汉代的驿站里备有三等马,分别为高足、中足、下足,高足就是上等快马。汉代《古诗十九首》有“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之句,诗中的“高足”也是快马的意思。

后来,“高足”由良马、骏马之意逐渐演变为指人的才能高,《世说新语·文学》记有郑玄与马融之事:“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是说郑玄拜马融为师,却有三年没有见着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足弟子传授他知识。这里的高足弟子即指才能高、学绩好的弟子。

“高足”在这里充当的是形容词。以后又由此意演变为指别人的高才门生,再后来,就泛指别人的门生了。如《荡寇志》第一百零七回:“东方先生,乃张师兄高足。”此处的“高足”也就是“得意门生”的意思。

入室弟子

《晋书·外戚传·杨轲》记载,“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这里的“受业门徒”和“入室弟子”是分开说的,显然不是同一个意思。由此看出,“入室弟子”与一般的“弟子”是不同的,那什么才是“入室弟子”呢?

《论语·先进》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可能是“入室”一词最早的来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识的深浅,就好像从外面走进屋子,子路得其门而入,已经到了升堂的境界,只不过没有能再精深一些达到入室的程度罢了。

先说一下“堂”。在古代房屋建筑中,房子的各部分都有特定的称谓和顺序安排。一幢房子里,最前面的必定是“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才称为“室”,“室”的两边称为“房”。成语“登堂入室”,是说只有先到了“堂”才能由此通往“室”。

由此看来,《论语》中的“入室”一说,如果就程度而言,已经有了深一层的感觉。由此,“入室弟子”也就好解释了,既然已是“入室”,必定是指学生中得师傅真传,学问或技艺造诣高深的人。

说“博士”

我国很早就有了“博士”这一名称,但那时的“博士”和现在不同,只是学官名,出现于战国时期。《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自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武帝时,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博士专掌经学传授,与汉文帝、汉景帝时的博士制度有所不同。以后历朝都设立博士,但博士的执掌却不完全相同。

另外,古人也将专精一艺的职官称为博士。从西晋开始设置律学博士,北魏开始设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设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这些都是官名。到了宋代才被废止。与此同时,民间也有一些“博士”的称谓,用以称呼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如“茶博士”、“酒博士”等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到了近代,“博士”才渐渐作为了学位的一种名称。

古代的“硕士”和“学士”

硕士。

硕士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并不多见,它通常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的人,此外,古代也常用与硕士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朝,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老板”的来历

称商店、工厂的所有者为“老板”,由来已久。《闽杂记》说:“市肆主人,及船中长年等,闽俗多称老板……或系老贩之讹……凡开店者,各处皆称老板,孰无取义,宜考之。”

陶岳《泉货录》记载,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闽)称帝,下令铸大铁钱,五百文为一贯(一般的铜钱一千文为一贯),俗谓之铑钣。《通俗编》说,“老板”似当作“铑钣”。按照《正字通》的解释,“饼金曰钣”。总之,“铑钣”就是大钱。用“老板”称呼店主或工厂主,借用的是“铑钣”大钱的意思。

白领、蓝领、粉领

“白领职工”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如政府公务人员,各种机构里坐办公室的职员、教师、商业销售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程科研人员等。他们上班时可以像平时那样穿白领衬衣和正式西服,因而就被称为“白领职工”。

“蓝领职工”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指的是一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厂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技工技师、仓库管理员等。干活时,他们一般都身着蓝色的工作服,模仿“白领”叫法,“蓝领”因此得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又仿此造出一个新词,叫做“粉领”,指的是按传统习惯一般由妇女从事的职业以及从事这类职业的女职工,如护士、秘书、打字员、速记员、零售业售货员、幼教和中小学教师。“粉领”中的“粉”字代表妇女爱穿的色泽鲜丽的服装。

“商人”的由来

“商人”就是买卖人,生意人。那么,“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在社会上便分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黄河下游的商族首领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后来,到了商族后裔汤的时候,商族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色品种优于其他各族。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代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

周朝建立后,商朝的臣民被贬为下等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贵族,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便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简呼为商人了。这些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会计”的由来

“会计”一词大家都知道,它是监督和管理财务工作的代称,而今,也用“会计”称谓做此类工作的人。

“会计”就是“总会计算”的意思。“会”字在当“总计”讲的时候,应读做(kuai)。“会计”起源很早,最早出于《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晚年在绍兴的苗山上大会诸侯,稽核他们的功德,这个行动称会稽(会计)。

尽管“会计”起源很早,但到了周朝,才形成现在意义上的“会计”。

据记载,周代有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古书中多处都有使用“会计”一词:《孟子》里有“会计当而已矣”的话。《战国策》“冯谖为孟尝君市义”里也提到过,孟尝君要派人去薛邑收债,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冯谖则应声而出。

汉代把周朝的会计官职又作发展,设立了管理这些会计事务的官职了。《汉书》上载,汉初的桑弘羊,曾为“大习农中丞管会计事”。

医生为何又称“大夫”

大夫是对医生的尊称。何以称医生为“大夫”?据考证,将医生称为“大夫”,最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大夫,最早是一种官职。春秋时代的大夫,按职位高低不同有上、中、下之分,如楚国的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到了秦、汉又有所谓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但都不是医官。

到了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宋制翰林医官院医官就分七级,而官职就更多了,有22种,最高的称“大夫”,其次是“郎”或“郎中”,再次是“医效”等。因为大夫是医官最崇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也有郎中一职,因而也有人把医生称作郎中。

不过,在我国古人的习惯上,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区别。一般设馆医人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包医奇难杂症的医生,却称他为郎中。

“记者”的旧称

“记者”一词,最早是在1905年3月10日《申报》所刊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论文中出现的,其中有“记者又何必再烦笔墨以渎吾同胞之听哉!”一句话。但在这之前,我国虽有新闻工作人员,却从无“新闻记者”的称谓出现。

中国近现代历史最长的报纸上海《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05年三十余年间,报上登了不少“新闻”,在应该称“记者”的地方,总是将其称之为“友人”、“访事”、“采访”、“访员”等。

1875年7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的告白,应聘担任访事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人品端方,实事求是者。”这里的“访事”,就是当时对记者的称呼。

以统一的“记者”一词代替其他杂七杂八的称呼,是报刊大改革的成果。1905年《申报》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主张向国外报纸学习,于是把日本报纸上习用的“记者”、“新闻记者”的汉字语汇移植到中国来,从此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统一的专称——“记者”。这既是《申报》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报史上的大事。

“秘书”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汉代,我国中央政府便设有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秘书监,秘书监以下有秘书少监、秘书丞及秘书郎、校书郎、秘书省正字等官,下属国史、着作二局。唐代曾改称兰台、麟台。明以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