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孟子》学生活
2718500000054

第54章 尽心章句下(4)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圣,圣之所以为圣,在完成其平治天下教化人间的外王事业,故圣人之道,与外王事业不可分,统称圣王,也就是《庄子·天下篇》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这一圣王合一的传统,到了孔子遂告分离,孔子所以梦见周公,正表达了这一有周公之德、无周公之位的遗憾。当时,王纲失坠,大一统崩解,“圣”人之道的传统已不能由周“王”朝一家开,孔子作《春秋》,而《春秋》以褒贬为征伐,正是天子的事,此隐然接下了圣王合一的道统,孟子力辟杨墨,破斥许行,无异于孔子作《春秋》的用心。孔子批判乱臣贼子,孟子批判异端邪说,且孟子推尊尧、舜,肯定汤、武,判桀、纣一夫,并羞称五霸,此褒贬历代政治得失,正是孔子作《春秋》更上一层的推扩,孔子作《春秋》是天子之事,孟子贯串圣王道统,又何尝不是天子之事?司马迁列孔子于世家,而以素王称之的真用心,就有见于此,而孟子是最能由此肯定孔子伟大的人。

由是而言,孟子的伟大人格,不仅表现在对抗时代狂潮的道德生命,而且突显在贯串圣王道统的文化理想,有关政治层面的反省与建构,都离不开道德生命的开展与文化理想的担负,这承自孔子的儒学命脉,道德是人生的道路在德行,文化是以“文”化“质”,而政治教化正是通贯二者之间的桥梁。故政治又是道德,又是文化,此之谓道之以德,为政以德,此之谓以德行仁,而王不待大。

由尧、舜到商汤,其间五百多年,由商汤到文王,其间又五百多年,由文王到孔子,其间又有五百多年。尧、舜至于汤,是经由禹、皋陶的见而知之,才往下流传而有商汤的闻而知之;汤至于文王,是经由伊尹、莱朱的见而知之,才往下流传而有文王的闻而知之;文王至于孔子,是经由太公望、散宜生的见而知之,才往下流传而有孔子的闻而知之。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若无转接卫道的贤者,就可能断隔而不能传承统贯。孔子下来,到了孟子,已有一百多年,虽五百年而有王者兴,不会落在孟子身上,然而作为一个弘扬儒学的卫道人士,孟子自觉是责无旁贷的。他看看自己去圣人之世未远,又紧邻圣人而居,见而知之的大任,又舍我其谁呢?他自我惕厉,设若他不能见而知之,则三百多年后闻而知之,可能就断绝难继了。这是文化传统的接棒,文化传统的代代相传。孟子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使命感的文化斗士,最有生命力的卫道圣雄(《孟子义理疏解·政治文化》第363~365页)。

活学活用

浩然正气:领导者挺立天地间的不二法门

自古做人难,做一个有一身浩然正气的人更难,因为这是一个需要自我修行的过程。《菜根谭》中有语:“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对于养气修心的功夫,能够修到纯粹精湛的,非孟子莫属。

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的修养有“内圣外王”之说,孟子就此修养之道,指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孟子首先说明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说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进而“充实之谓美”,直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才算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成功。

修身养性,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不断进步的过程。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下一番苦功,如何练就金玉人格。要想达到大境界,必须在修身养性上下苦功。时时拂拭心灵,处处反思行为,莫让自己蒙尘。

欧阳修

赵概是宋朝南京虞城人,曾与欧阳修同在馆阁任职。赵概性情敦厚持重,沉默寡言,欧阳修很看不起他。欧阳修任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令)之职后,以赵概没有文采为理由,将其贬官为天章阁待制。赵概清静淡泊,对此并不计较。

后来欧阳修的外甥女与人淫乱,忌恨欧阳修的人借题发挥,以此事来诬蔑他。皇帝震怒,没人敢为欧阳修辩护,只有赵概为欧阳修上书,说:“欧阳修因文才出众才成为皇上的近臣,皇上不能随便听信谗言,轻易诬蔑他。”有人问赵概:“你不是与欧阳修之间有嫌隙吗?”赵概说:“以私废公,我不能做这种事。”

最终皇帝并没有听赵概的话,欧阳修仍旧被贬官滁州。赵概后来执掌苏州,接着又辞官守丧,守丧期满后,被授职翰林学士,他再次上书,要求先为欧阳修恢复官职。

虽然赵概的请求没有被朝廷采纳,但当时的人们都非常赞赏赵概宽厚大度、不计私怨的品行。欧阳修也认识到了赵概的德高望重,对其非常佩服,两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赵概的德行如此高尚,这得益于他平时能够严谨克己修身。为了严格要求自己,他曾准备两个瓶子,如果起了善念,或做了好事,他就把一粒黄豆投入一个瓶子中;如果起了恶念,或做了不好的事,他就会把一粒黑豆投入另一个瓶子中。刚开始的时候,黑豆往往比黄豆多。

后来随着赵概对自己的磨砺,时时内省,努力克制自己,改过迁善,瓶子中的黄豆渐渐多了,黑豆也随之减少,赵概终于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赵概通过自我有意识的修行,从而达到令身边人称颂的境界,这就是在自己身上起到效验的阶段。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善养浩然正气。何为浩然正气?其实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这三气构成了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体现着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中国历史上具有一身浩然正气的英雄有很多,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个。

文天祥

文天祥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抗蒙古人的入侵,保卫家国,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蒙古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招募起三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蒙古大军人那么多,你只有这些人,不是虎羊相拼吗?”文天祥则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令我心痛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

后来,南宋的统治者投降了蒙古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蒙古人的多次劝降,最终舍身报国,慷慨就义。

文天祥以身殉国,表现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傲然品格,终于如其诗中所说,一片丹心照汗青,从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可以大书特书的“善养浩然正气”的英雄。

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阴霾不侵;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要保持浩然正气,就必须“日三省吾身”,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己任,使正气日盛,邪气渐消,引领整个社会不断走向正义和文明。这才是君子之道。

智慧金言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追求的应该是一种境界。修身养性,做上品人,一生以养浩然正气为人格修养的目标,也许下一位圣人就在这种修养过程中,渐渐浮出历史的水面了。

兼容并蓄:多听听他人的意见

《中庸》有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它肯定了个人的差异性,并证明了“君子之道”是源于最普通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差异性,而真正的“君子之道”就是能兼容并蓄,立中而行,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大家在寺庙里都可以看到一尊菩萨,那就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他袒胸露腹,肚子滚圆凸出,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肚量”。法国作家雨果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胸怀。”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容纳更多的人,更多的知识,相反,那些气量狭小、小肚鸡肠的人,容不下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个真正有度量的人,是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的人,是可以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肚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宽容”,它不仅是一种社交艺术,更是一种增强自己实力和完善自己的方法。

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经常去琅玡山游玩,并时常与琅玡的主持谈论诗文。后来,主持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特意请欧阳修前去参加落成典礼。欧阳修将这座亭子命名为“醉翁亭”,并为亭子做了一篇文章。

欧阳修命人抄了几份,叫衙役把它们贴在城墙上。衙役们不知道太守大人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大人写的文章,为什么要贴在城墙上呢?”欧阳修说:“让过路人帮我改文章啊。人常说,一人才学浅,众人见识高。大家一定会把我的文章改的更好。”这样,整个滁州城都热闹起来,城里城外的人都纷纷跑来观看,有人说:“太守写的文章,还要老百姓帮他修改,真是古今少有的新鲜事。”

欧阳修就坐在府衙内,不停地派人出去打听,一直到傍晚时分,衙役们才回来说:“报告大人,琅玡山李氏老人前来帮您改文章。”欧阳修一听,马上出去迎接,寒暄一番过后,欧阳修就问老人:“老人家,你觉得我的文章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的呢?”老人说:“大人,不瞒您说,您的文章我听人读了,句句讲的是实情,但我觉得开头稍嫌啰唆了。”欧阳修便从头将文章背下来:“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刚背到这,老人打断了他,说:“大人,毛病就是在这里。”欧阳修是何等聪明之人,顿然醒悟:“您的意思,是不必点出这些山的名字?”老人笑了笑说:“正是。大人。”欧阳修沉思了片刻,提笔将文章的开头改成:“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然后一句一句念给老人听。老人满意地点点头说:“改得好!改得好啊!”这才有了后世流传的《醉翁亭记》,欧阳修也因其做学问和为人处世宽厚的态度,为后人称颂。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就是不要处处表现得要高人一等,一副教训人的架势,特别是对那些身为上司的人来说,对待自己的下属,应该以宽容为主,能够听到他们的意见并接受其中的好意见,这才是好上司的风范。

智慧金言在社交处世中确实有些恃才傲物的人,他们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对待这种人,可以奉上清代申居郧的一句话:“才子多傲,傲便不是才。”可以说这种人与人相处不会融洽的,我想,这也不是你想见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