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都子说:“告子说:‘本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也有人说:‘本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因此,周文王、武王在上,百姓就趋向善良;周幽王、厉王在上,百姓就趋向横暴。’也有人说:‘有些人本性善,有些人本性不善。因此,以尧这样的圣人为君,却有象这样的坏人;以瞽瞍这样坏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好儿子;有纣这样坏侄儿,而且做了国君,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如今老师说‘人性善’,那么,他们都错了吗?”
孟子说:“从性的实际来看,人可以成为善良的人,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至于成为不善之人,这不能说是他的原初质地的错。哀悯同情之心,每个人都有。羞耻之心,每个人都有。恭敬之心,每个人都有。是非之心,每个人都有。哀悯同情之心,是仁。羞耻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予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不过是不曾深入思考罢了。所以说,‘一经探求,就会得到;一旦放弃,就会失掉’。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因为不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原初的善良质地。《诗经》说:‘老天生下众百姓,有一物就有一则。人民把握那些不变的常道,爱好这样的美德。’孔子说:‘写这篇诗的作者,他是通晓道的人啊!有事物,就有它的法则。百姓把握了那些不变的常道,所以爱好这样的美德。’”
解读
公都子举出当时三种和孟子不同的性论来问孟子。第一种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善不善都是由于后天的习染而成,性本身无所谓善恶。第二种主张性可以为善,可以为恶,意思是人有可塑性,遇上圣君就趋向善良,遇上暴君就趋向横暴。第三种说法是认为性有善有不善,即有些人天生是善的,有些人天生是恶的,这是命定的,不能改变。后来,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就属于这一种,他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
其实这三种人性论,都可归结为“生之谓性”。“生之谓性”是就生之自然说性。而自然之生命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落实到个人,更是千差万别。生之谓性的基本概念是气,是从气禀上说性,而气禀则是人各不同。所以,从气禀上说性,怎么说都能找出根据,都能各说各理。
公都子的提问,引出孟子正面提出“性善”的主张。也就是说出从“人”的那一层次上说“性善”。从此以后,孟子的文章就像长江大河一样,连续十几章,一气呵成。所以宋朝陆象山说,读《孟子》,就要从这个地方往下看,前面那些辩论不要看,辩来辩去,徒乱人意。其实前面的几场辩论也是很有意义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意义就在于逼出一个“仁义内在”。即仁义是自然从性出发。通过什么来确定这个“性”是善的呢?通过“四端之心”,善性从“心”来。
孟子首先给自己的性善论作了界定:“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也就是说,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说人生下来就是圣贤,而是说人生来就有为善的素质。不管他的天赋是聪明是愚蠢,人一旦自觉要去为善,就都可以为善,没有人不可以。因为人生下来就有为善的素质。至于为不善的人,那不是因为他的本性有不善的素质,也不是因为他没有这善性,而是因为人受到感情欲望的束缚、牵制,使善性不能如实的呈现。其实,人人都是可以呈现他的本心的善性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等心,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心,是人随时都可以表现出来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顺从私欲,违犯道德,那它就不能呈现,这就是“失其本心”。这本心的“得”与“失”,是要人自己负责的,一念警觉,就可为善;一念沉迷,就可为恶。别人平时可以对你进行教育,但为善为恶,决定的还是在自己。你必须把仁义之心定住才行。道德并不是外在的事物,是真生命本身。至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水平有高有低,那就要看一个人是否能充分发挥他天生的为善之性了。
孟子在本章最后引《诗经·大雅·烝民》来证明性善。孔子曾评论说:“写这篇诗的作者,他是通晓道的人啊!”写这首诗的人有非常深的洞见和形上智慧。天生众民,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规律,这是指出一切存在皆有其所以然之规律,那是事物的形而上的实体,这是客观地说。人的存在,是以爱好美德(向善)为他的常性的。而人这常性,是上天所赋予的。上天赋予百姓常性,使他们喜好美德,所以人都是好善的。这是主观地说,“秉彝”已十分接近于说“性”。孟子的性善论是直接向孔子学习的,其实在孔孟之前数百年,就已有先哲具有人性善的主张,《诗经》的《烝民》即是证明。据此说,性善论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也源远流长。
“恭敬之心”在《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作“辞让之心”。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辫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译文
孟子说:“丰收之年,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之年,少年子弟多半横暴。这并不是上天赋予你的原初质地有差别,是由于环境使他们心情变坏的缘故。就拿大麦来说,播下种子用土盖上,土地一样,种的时候一样,蓬勃地长出来,到了夏至的时候,就都熟了。即使有所不同,那是由于土地的肥瘠、雨露的多少,人的勤惰不齐的缘故。所以,是凡同类的事物,都大体相似。为什么单单一提到人类就怀疑了呢?圣人,是和我们同类,也是人。所以龙子说:‘不知道脚的大小而编草鞋,我知道他是不会编成筐的。’草鞋的相似,是因为天下的脚都一样。人的嘴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是最先懂得人的嘴嗜好什么。如果嘴对于味道,人们彼此之间不一样,就像犬马和我们人类属于不同类一样,那么,为什么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一提到口味,天下都期望做到易牙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的味觉是相似的。耳朵也是一样。一提到声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就说明天下人的听觉是相似的。眼睛也是这样。一提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美的;不知道子都美的,简直是没长眼睛。所以说,人的嘴对于味觉,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一提到心,为什么就单单没有共同认可之处了呢?人心的共同认可之处是什么?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掌握了我们心所同时肯定的理义。理义之使我心喜悦,就像牲畜之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解读
本章首段说后天环境对人心的影响,由丰年和荒年的人的性情的差异,可见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由此也可以了解人的本性并不是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在荒年时子弟多暴,我们不能据此说人性多暴;丰年时子弟多懒,我们也不能据此说人皆好懒。人受了环境的强烈影响,已不是原初的样子了,我们不能据此说性无善无不善,也不能据此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第二段以大麦的培养为例,说大麦若在同一环境下生长,其收成应相同,若有不同,必是因为环境有不同,或人在耕耘上下的工夫不同。凡是同类的事物,都大体相似,为什么单单一提到人类,就说人性不一样了呢?圣人也是人,其本性也和我们一样。接着,孟子又举出人的味觉、听觉、视觉等五官所好相同而反问:为什么一提到人心就不肯承认也是大体相同呢?其实人心是相同的。人心什么相同?是理,是义。这个道理圣人孔子早就掌握了。
孟子主张仁义内在于心,而本章又说“心之所同然者”为“理义”,似乎理义外在于心,是心所喜悦的对象。这样理解这句话是不对的。“喜悦理义”是仁心(本心)活动的规律,也可以说人的本心就是理义。
孟子讲“四端”之心,那个原初的本心是“悦理义”的。如人都孝敬父母、爱其子女、愿意赏善罚恶等。所以,孟子说这个“悦”,不是普通的快乐,含有“自然”的意思,就是天理流行,自然的境界。
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外,人们不断用斧子去砍伐它,还能够茂盛吗?它们日夜都在生长,又有雨露的滋润,也并不是没有新枝嫩芽萌发,但是跟着又有人来放牧,所以才变成这样光秃秃的了。大家看见那光秃秃的样子,就以为这山不曾长过成材的大树,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在某些人身上,难道没有仁义之心吗?他之所以丢失他的善良之心,就像斧子砍伐树木一样,天天都去砍伐它,人心还会善良吗?他在夜间没受外界干扰所萌发的善心,早晨起来没有杂质的清明之气,这些在他心里所激发出来的好恶之情,与一般人也有一点点相近之处。可是一到白天,他的所有作为因受私欲的束缚,那一点点善心又消亡了。反复地消亡,那么,他夜里由良心所萌发的善心自然不能存在;夜里由良心所萌发的善心不能存在,就和禽兽相距不远了。人们只看到他的禽兽的一面,就以为他不曾有过善良的原初的资质。这难道是这些人的本性吗?
所以,假若得到合适的保养,没有东西不生长;假若失掉合适的保养,没有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持住就存在,一放弃就消亡;出出进进没有时间约束,就不知道他究竟走向何方。’这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解读
前面几章讲的是“心之所同然”,即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的义理之心(本心)如何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功夫”。
本章以牛山为例,说明牛山原本树木茂盛,但因人的砍伐以及新的嫩芽也被牛羊啃食,致使牛山变得光秃秃的,好像这座山本来不能长树似的。实际上,牛山完全具备长树的良好条件,只是由于人为的破坏,目前没有长树罢了。
人的本性也和牛山一样,其良心所具有的仁义之性是永远不会放失的。本性的放失,只是如被烟雾所遮蔽而暂时看不见了。这遮蔽本心的烟雾是什么?就是人的私欲的膨胀。如果我们不用心去保养本心,而任私欲去膨胀,它的遮蔽性就会很大,形成人心中持续的矛盾冲突。我们经常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羞愧痛苦,但同时也明白觉知私欲的难以抗拒和身边种种诱惑力量的强大。日久天长,人心变得麻木疲软了,看上去,似乎丧失了良心。实际上,和牛山一样,人的善性仍然存在,只是埋得更深更深罢了。最后,孟子用孔子的话说明善性每个人都有。孔子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孔子这句话是就现实生活讲的。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的心就像一条泥鳅,你抓不住它。心是活的,它可以随时跑出去,也可以随时收进来。人的善性既然如此神明莫测,所以必须时时加以培养,一刻也不能放松。“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的养气之说,发人深省。
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聪明,是不足为怪。即使有天下最易生长的植物,你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下来之后,那些谄佞小人不断给大王泼冷水,大王即使有善心萌芽,我对他能有什么帮助呢?譬如下棋,这只是一种小技术,如果不专心一意地去学,就学不会。弈秋是全国下棋的高手。叫他教两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耳朵听着,而心里却以为有只天鹅将要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齐学习,他的成绩一定不如人家。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如人家吗?我们说:自然不是。”
解读
这里,孟子说的“王”是指谁?大概是指齐威王。齐威王十年(前347年),招文学游说之士,孟子第一次由邹国来到齐临淄稷下学宫。当时齐国已是一个大国,与秦、魏势力相当。齐威王想招一些能人,帮助自己成就霸业。孟子在政治上是主张通过实行“王道”和“仁政”来完成统一事业的。这在当时一般国君看来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所以没人采用。齐威王虽然有时召见他,听听他的意见,但心里想的却是用武力称霸诸侯,许多人也积极向齐威王提供这方面的意见来反对孟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认为齐威王是一心二用,不会有什么成就。他以下棋为例,说明无论干什么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比喻:文字简练流畅,事例说服力强,自上世纪的50年代起就被选为中学教材。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