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90

第90章 成身莫大于学

【出处】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吕氏春秋·孟夏纪》

【释义】

最大的事,莫过于修养身心,修养身心,没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

【故事】

伊川书院始建于北宋,是中原三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今人看来,伊川书院可能既不宏伟也不气派,但在培养人才和弘扬理学思想上,在中国教育发展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一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欢钻研学问,广交天下有学之士。曾经,杨时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深得程颢赏识。程颢临终时又将杨时推荐给其弟程颐,让杨时在伊川书院继续求学。此时的杨时已经四十有余,他在学问上已有很高的造诣。杨时苦心钻研,谦虚好学,尊师爱友,始终保持一种虚心求教的姿态,得到了程颐的赏识。程颐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杨时,杨时收获颇丰。

一天,杨时与好友游酢去向程颐请教学问。当时,正逢程颐在屋里睡觉,看到这种情况,杨时马上退出来,告诉游酢不能吵醒老师。于是,二人立于门外,等待程颐醒来。这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杨时与游酢静静地立在雪中等了很久,游酢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下来。一觉醒来,程颐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既惊讶又感动。程颐更加疼爱杨时,杨时也非常努力,认真钻研学问。从伊川学院学成之后,杨时回到南方认真传授程氏理论,不遗余力地传播和发展洛学,并加以升华,形成了独家学说,被世人称为“龟山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学者。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这四位弟子将洛学发扬光大,完成了对旧儒学的改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儒学思想体系,被称为“程朱理学”,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示】

《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人生应该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好好学习,用学习来武装自己,充实生活;持续学习,与社会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活下去。人的成长和前进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人由一个幼童到一个成人,社会的进步都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