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应该知道的100个道家典故
27182200000032

第32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处】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释义】

百姓不害怕死亡,还怎么用死来威胁他们?

【故事】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张角创立了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对东汉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虽然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东汉名存实亡,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的形成。

184年,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军”。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了京都。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急忙派兵镇压起义军。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傍晚时分,皇甫嵩借助大风,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冲入敌阵,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战斗,斩杀了张曼成。黄巾军便改以赵弘为帅,以十多万人占据宛城。而皇甫嵩与朱隽军继续进击汝南、陈国的黄巾军,追击波才到阳翟,最后在西华大败彭脱,余军想逃到宛城,但孙坚登城先入,众人蚁附般推进,大破敌军,成功讨平豫州一带的黄巾军。黄巾军受挫,士气低迷,黄巾之乱最终平息。

乱事虽被平息,但汉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危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黄巾之乱中拥有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群雄混战揭开了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启示】

在老子的哲学理念里,残暴是最愚蠢的统治方式,百姓一旦忍受不了酷刑劳役,就会揭竿而起,对于一群死都不怕的人,用死来威胁他们是没有用的。如果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他们自然会珍惜生命、畏惧死亡,好好生活。